郭曉云
摘要:今年臨汾市第一中學開展了一系列圍繞自主課堂模式的教學改革活動。作為一線教師,我們做了很多大膽的嘗試與改革,從中也受益良多。本文主要談了筆者在自主課堂模式實施過程中的些許反思與困惑。
關鍵詞:自主課堂;教學模式;反思;困惑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5)11-0083
今年臨汾市第一中學開展了一系列圍繞自主課堂模式的教學改革活動。作為一線教師,我們做了很多大膽的嘗試與改革,從中也受益良多。今天筆者主要想談談自己在自主課堂模式實施過程中的反思與困惑。提到自主課堂模式,筆者想先簡單談一談什么是教學模式。教學模式是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wěn)定的教學活動框架和活動程序,具有把握教學活動整體及各要素之間內部關系的功能,具備有序性和可操作性。簡言之,所謂的教育模式就是回答諸如“是什么”“為什么”和“怎樣做”的問題。
一、談談“為什么”
新課程標準要求改變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讓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信息和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基于這樣一個理念,我們學校提出了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
二、說說“是什么”
筆者認為自主課堂模式的核心指導思想可以概括為八個字——獨立、自主、合作與智慧。自主課堂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主動學習、合作學習、掌握知識、啟迪智慧。
1. 獨立
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提倡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之所以廣為傳頌,是因為它反映了沒有獨立的精神就無法科學地探索世界;沒有獨立的思想就無法構建民主、和諧的社會。獨立這個詞總是與質疑、創(chuàng)新緊密相聯(lián)的。沒有獨立與質疑的精神,也就沒有創(chuàng)新。聯(lián)系到我們的教學,我們就是要通過自主課堂這一陣地,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主動探究,做一個獨立的、有主見、有判斷的人。
2. 自主
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放開課堂的話語“霸權”,主動“缺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管理。
3. 合作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與學生是單點溝通。自主課堂則倡導建立合作型組織,鼓勵小組與小組之間的競爭與合作;鼓勵組內學生之間的互助合作。
4. 智慧
馬云說過:“我特別喜歡這兩個字:啟迪,現(xiàn)在的教學我覺得是在灌輸知識。知識是可以灌輸的,但是人類的智慧是啟迪的,是喚醒的。我們進入二十一世紀,在知識爆炸的時候,我們重要的不是獲取更多的知識?!痹诨ヂ?lián)網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獲取成本越來越低,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是智慧。原華南理工大學校長劉煥彬教授認為所謂的智慧就是構建自有的知識體系。知識經過琢磨、體悟、升華,在現(xiàn)實世界中不斷驗證與修復,知識慢慢就上升成了智慧。我們提倡“智慧型”的自主課堂,就是要避免讓學生直接得到知識,而是引導學生去感悟、去思考、去質疑、去合作,然后得到知識,這個時候知識就升華成了智慧。
三、說說“怎么做”
這也是自主課堂模式中最核心的一個問題?!霸趺醋觥本褪且蛟煲粋€自主課堂文化的載體,建立合作型小組,將自主課堂的指導思想“獨立,自主,合作,智慧”通過三步五環(huán)節(jié)貫穿在日常教學之中。三步即課前預習,課內探究,課后訓練;五環(huán)節(jié)為:預習展示,問題導入,合作探究,評價總結和鞏固訓練。
1. 預習展示
預習展示是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開端,也是最重要的階段之一。通過預習展示,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我們的要求是有學生展示預習中的具體內容,同時能提出預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
2. 問題導入
問題導入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課堂文化中的“獨立”與“智慧”特征。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在教學實踐中,要在課堂上營造一種大膽提問、大膽質疑,鼓勵學生做“問題大王”的班級文化;其次要盡量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教師扮演的角色有點像蘇格拉底,通過設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自己解決問題,讓學生享受思考的過程,啟迪智慧。
3.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體現(xiàn)了課堂文化中的“合作”與“智慧”特征。這就要求展示前小組內部成員進行觀點分享、探討,并推舉小組發(fā)言人。小組發(fā)言人匯聚小組組員的精華,展示小組的整體思想。與其他小組進行競爭與合作。
4. 評價總結
評價環(huán)節(jié)是合作環(huán)節(jié)的結論性評述。評價既有教師點評,也有組內互評與組間互評的方式。組內與組間互評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歸納總結的邏輯思維能力。這種互評也使得學生分享別人的觀點,更加全面地認識事實的不同側面,引導學生深度思索,獲取知識,啟迪智慧。
此時,教師的點評要起到兩個作用:一是要有鼓勵的作用,鼓勵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發(fā)言面爭取百分之百;二是要有點撥的作用。
5. 鞏固訓練
鞏固訓練是教學的最后一環(huán),起著承擔知識點的總結、提煉、升華、固化作用。鞏固訓練有三個要求:(1)有基礎知識練習,能關注到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2)有變式訓練,形成基本的知識與技能。(3)是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綜合運用,分析解決問題。
以上為自主課堂模式的具體實施要求。
四、嘗試中的困惑與思考
在這一次的自主課堂模式建設中,筆者總共嘗試了兩種課型:語法課與寫作課。每次講完都感覺到有一些缺陷和不完美的地方。筆者就簡單說一下自己對必修五第一單元的語法課過去分詞做定語和表語的一些困惑與反思。
首先是預習展示環(huán)節(jié),筆者主要是分為兩個部分來進行的。第一部分就是導入,筆者利用課前時間播放了一首有著濃厚的圣誕味道同時又有點悲涼意味的歌曲《When Christmas comes to town》,讓學生能夠聯(lián)想到圣誕節(jié)的情景,緊接著就是圖文展示學生再熟悉不過的安徒生童話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里面穿插了很多過去分詞做定語和表語的句子,全部用紅筆劃了出來,主要想讓學生去體會過去分詞的功能。第二部分就是預習展示,讓學生找到課文中出現(xiàn)的所有含有過去分詞的句子并進行分析,學生進行得很順利,所以也沒有提出什么有價值的問題。很慚愧,這塊筆者一直沒有找到很好的解決辦法。
其次是問題導入和合作探究部分。筆者一共設置了三個任務。第一個任務就是讀一篇小文章,讓學生找到里面的過去分詞并分析,這一環(huán)節(jié)比較簡單,學生進行得很流暢,同時還能把過去分詞做定語轉化成相應的定語從句,筆者大概給了五分鐘的時間讓他們小組討論把剩下的結構都轉化成相應的定語從句并總結規(guī)則,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也導致了筆者后面的活動沒有辦法完成,一是用時過長,二是與導入部分有些重復,導入的故事就好像曇花一現(xiàn),沒能很好地發(fā)揮它的功能,這塊特別感謝黃老師、孔老師還有衛(wèi)慧老師等,她們都給筆者提了很多好的建議,可以直接使用導入的短文進行分析。第二個任務在第一個任務的基礎上,筆者主要采用對比和問答的形式進行,讓學生去體會不及物動詞的過去分詞作定語只表完成的意味,同時使用過去分詞可以使我們的表達更加簡潔、生動。最后一個任務就是五分鐘的小組合作完成課本第五頁的第三小題并總結規(guī)則。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基本能夠完成所規(guī)定的任務,并能理解過去分詞做表語的用法。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是評價總結。這也是筆者做的很不到位的一個地方,總結有了,但是評價形式比較單一,組內互評與組間互評也沒能真正發(fā)揮它們的作用,以后筆者會從這個地方再多加學習與完善。
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鞏固訓練。原本想讓學生以組為單位順著筆者給的故事情節(jié)和圖片續(xù)寫小美人魚的故事,進行一個小組間的故事接龍,只要能用到過去分詞做定語和表語即可,但由于時間有限,同時任務設計的有點偏難,對每個組都有著很大的挑戰(zhàn),因為他們不知道前一組會如何續(xù)寫這個故事,很遺憾,沒能完整地完成任務。
縱觀整個教學過程有得也有失。從好的方面來看,大部分學生尤其是優(yōu)等生表現(xiàn)了較高的學習熱情,但是稍微差一點的學生表現(xiàn)得還是比較被動,所以如何才能提高這部分人的學習積極性也是筆者一直困惑的一個問題。
以上只是筆者對自主模式的一點點思考與困惑,有不對之處還請各位教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作者單位:①山西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 041000;②山西省臨汾市第一中學 04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