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概念隱喻理論視角下莎劇的動物比喻研究

      2015-08-19 06:56:28謝世堅孫立榮
      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年3期
      關(guān)鍵詞:李爾暗喻明喻

      謝世堅,孫立榮

      (廣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廣西桂林 541004)

      作為人類早期的圖騰崇拜,動物在人類文化發(fā)展進程中留下了深深的足跡。從日常的生活會話到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動物詞匯都是人們凝結(jié)思維和構(gòu)造語言的重要手段,常常體現(xiàn)為比喻辭格。漢語以動物為喻體的比喻俯拾皆是,例如,人們用“膽小如鼠”來形容行為怯懦的人,以“力大如牛”描繪人的力氣非凡。英語同樣有大量以動物為喻體的比喻。這些比喻不僅豐富了語言的表現(xiàn)形式,更加強了語言的表達效果,也反映了人們的思維和認知。動物在人類語言和文學作品中的重要作用,引起了眾多學者的關(guān)注:陸長纓[1]50-57從英漢對比的角度探討了動物名詞在兩種語言中聯(lián)想意義的比較;喻云根、張積模[2]55-58在對比英漢兩種文化中動物詞匯寓意的基礎(chǔ)上,提出了動物詞匯英漢互譯的策略;蘇筱玲[3]84-86則從隱喻認知的視角分析了英漢動物詞匯的隱喻認知及語域投射。此外,張光明[4]和崔顯軍[5]探究了英、漢語中動物詞匯的比喻,分析了兩種文化中動物寓意的差別和構(gòu)成比喻的主要手段。概括說來,國內(nèi)動物詞匯研究數(shù)量較多,成果豐富,但這些研究選擇中的語料缺乏系統(tǒng)性,難以說明動物詞匯使用的全貌,同時文學作品中的動物比喻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此外,國內(nèi)多數(shù)研究局限于英、漢語之間動物寓意的簡單對比和動物文化詞語的互譯策略,缺乏系統(tǒng)的、深入的研究。

      莎士比亞的修辭一直是莎學研究的重要方面。近年來,學者們把認知語言學的相關(guān)理論引入了這一研究領(lǐng)域。其中,概念隱喻理論在研究莎劇的比喻修辭及其認知機制與戲劇效果上具有較強的解釋 力。 Hasle[6]389-401、 Freeman[7]1-18、 Chamberlain[8]306-322、袁憲軍[9]98-105、唐韌[10]91-94等人,運用概念隱喻等認知理論系統(tǒng)地闡釋了莎劇中的多項隱喻,研究范圍包括與戲劇主題相關(guān)的隱喻系統(tǒng)以及語句語篇中的隱喻表達。這些研究成果具有較高的價值,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莎劇中有關(guān)動物的隱喻卻未得到足夠的重視。根據(jù)Spurgeon的研究,莎劇中運用了大量的意象,包括自然意象和生活習俗中的意象。動物(尤指哺乳動物)、鳥類、昆蟲等是自然意象的重要組成部分[11]44-49。Clemen從文學研究的角度系統(tǒng)而深入地研究了意象在推進戲劇情節(jié)、闡明事理、增添戲劇語言魅力、傳達文化內(nèi)容方面發(fā)揮的重要的作用。意象是莎劇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意象的預(yù)示功能在悲劇中更為重要,亦更為微妙,它預(yù)示即將發(fā)生的事情,把觀眾的想象力引向某一方面,從而營造舞臺氣氛,使觀眾產(chǎn)生期待,而這正是戲劇效果得到完美體現(xiàn)所必需的[12]89。我們的統(tǒng)計結(jié)果顯示,在莎劇尤其是四大悲劇中,動物詞匯往往以修辭尤其是比喻辭格的方式出現(xiàn)。通過比喻,動物詞匯的寓意才得以充分地傳達,其重要性也得以體現(xiàn)。下面,我們以莎士比亞四大悲劇為考察范圍,先探究動物比喻的分類及其構(gòu)成方式,再以概念隱喻理論為視角,對這些動物比喻的隱喻認知進行分析。

      一、莎劇中的動物比喻

      本文所討論的動物比喻,是指以動物為喻體來比喻說話者的話題。在四大悲劇中,莎士比亞使用的動物詞匯不勝枚舉。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四大悲劇中比喻修辭所涉及的動物,有神話傳說的虛構(gòu)動物,更多的是現(xiàn)實存在的哺乳類、鳥類、昆蟲類、爬行類、兩棲類動物,共計61種,如表1所示。

      表1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中的動物意象統(tǒng)計

      家禽類鵝goose;母雞hen/dam雞雛兒chicken;鴿子各2例各1例鳥類pigeon/dove鳥bird;鳶各3例野禽類kite麻雀sparrow;鵝(pelican)各2例杜鵑cuckoo;禿鷲vulture;翠鳥 halcyon;渡鴉raven;烏鴉 crow;山鳩woodcock;孔雀pajock;老鷹eagle/haggard;天鵝swan;鳳頭麥雞lapwing;鳥類的一種wagtail 各1例昆蟲類 蒼蠅fly 3例甲蟲beetle;幼蟲worm;飛蛾moth;水蒼蠅water-fly 各1例爬行類 蛇serpent/snake/adder/asp/viper 10例蝎子scorpion;鱷魚crocodile各1例兩棲類 蟾蜍toad 2例青蛙paddock 1例水生類 螃蟹crab 淡水魚crap①各1例總計 61種121例

      在四大悲劇中,61種動物的比喻具體體現(xiàn)為121例比喻句。以下一一考察這些以動物為喻體的比喻有哪些本體,并對這121例比喻進行分類。

      1.動物比喻中的本體

      崔顯軍在考察以動物為喻體的隱喻時,將其分為兩類:一類是屬性隱喻。指通過隱喻所表達的是一種屬性,這種屬性可以是人的,也可以是事物的;另一類是方式隱喻。指通過隱喻所表達出來的是一種方式或手段,這種方式或手段可以是人使用的,也可以是事物或狀態(tài)的存在方式[5]298-305。本文借鑒崔顯軍的分類方法,根據(jù)動物比喻的本體,把莎劇的動物比喻分為兩類:一是以人為本體、以動物為喻體的比喻,二是以事物為本體、以動物為喻體的比喻。下面分別舉例討論。

      (1)以人為本體的動物比喻

      在莎劇中,這種動物比喻的本體包括人的性格、情緒或表情。如:

      例1 Lear Peace,Kent,

      (King Lear,1.1.122 -123)②本文所引用的例證均出自阿登版莎士比亞(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例證中涉及的動物比喻均以下劃線標出。

      還有以人的身體部位(King Lear,2.2.348-350)、所說的話語(Othello,4.1.128 -130)、做事的方式為本體的比喻(Macbeth,1.2.33 -37),也包括將人視為一個整體作為本體的比喻(Macbeth,4.1.90 -94)。

      (2)以事物為本體的動物比喻

      在四大悲劇中,這種動物比喻的本體分為兩類:一是事物的屬性,二是事物存在、發(fā)生的方式。如:

      Their drenched natures lie,as in a death……

      (Macbeth,1.7.69 -70)

      例3 Othello:

      2.動物比喻的語言結(jié)構(gòu)

      和常見的比喻相似,莎劇的動物比喻也分為三種形式,即明喻、暗喻和借喻。以下我們分別考察這三種比喻的語言結(jié)構(gòu)。

      (1)明喻

      陳望道認為,明喻是分明用另外事物來比擬文中事物的譬喻。在正文和譬喻兩個成分之間,常有“好像”“如同”“仿佛”“一樣”或“猶”“若”“如“似”之類的譬喻語辭綰合它們[13]74。王希杰指出,明喻就是說清楚這是在打比方。明喻的本體和喻體之間,常常用“像”“好像”“如”“如同”“好比”“似的”“一樣”“一般”“猶如”“像……似的”“像……一樣”等詞語來聯(lián)結(jié)[14]382。綜合以上兩家的說法,本文認為,明喻是本體、喻體及喻詞均需出現(xiàn)的一種比喻形式,是用另外事物來比喻說話者意在描述的事物的一種修辭,常用“像”“如”“好比”等詞作喻詞。英語的simile與漢語的明喻基本相同,其基本格式也是“甲(本體)像(喻詞)乙(喻體)”。

      在四大悲劇中,以動物為喻體的明喻,其語言結(jié)構(gòu)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種:

      第一種,Sb.does sth.like/as animals…此種明喻將人的做事方式比作動物的做事方式,如《李爾王》中,奧爾巴尼以動物自相殘殺喻指人類的殘忍和無情。

      例4 Albany Humanity must perforce prey on itself,(King Lear,4.2.50 -51)

      第二種,Sth.does as animals… 如《奧賽羅》中,奧賽羅在得知自己送給妻子的手絹落在凱西奧手中時,氣極敗壞,這件事“就像烏鴉飛繞遭瘟的房頂”,總是盤旋在自己的腦海。如:

      例5 Othello:By heaven,I would most gladly have forgot it!

      第三種,Animals+people+…動物名詞作定語,修飾與人有關(guān)的名詞,如人的身體部位、人的性格等。如:

      例6 Macb.:The devil damn thee back,thou cream -fac’d loon!

      (Macbeth,5.3.11 -12)

      第四種,Animals-ish/ly/-like+sb./sth.動物名詞后接-ish、-ly等形容詞詞綴,構(gòu)成相應(yīng)的形容詞作定語,意為“…….般的….”。如:

      例7 Lear: Never,Regan:

      (King Lear,2.2.348 -350)

      例8 Edmund:An admirable evasion of(King Lear,1.2.126 -128)

      (2)暗喻①為了避免與概念隱喻相混淆,本文將修辭格中的“隱喻”稱為“暗喻”。

      漢語中,暗喻又被稱為隱喻,其基本格式為“甲(本體)是(喻詞)乙(喻體)”,因而與明喻相比,本體和喻體之間的關(guān)系更為密切。暗喻常用“是”“作為”“變成”“等于”“當作”等作為喻詞。英語metaphor,一般譯作“隱喻”或“暗喻”,但它所包含的內(nèi)容卻比漢語隱喻更廣泛,具有漢語隱喻、借喻和擬物等三種辭格的特點[15]134。在四大悲劇中,以動物為喻體的暗喻主要用來形容人或事物的屬性。依據(jù)喻詞的不同,其語言構(gòu)成形式分為以下幾種。鑒于例子繁多,每種僅舉一例說明。

      一是以be為喻詞。如:

      例9 Gloucester He cannot be such a mon-(King Lear,1.2.94)

      二是以相當于漢語借喻中的“成為”“證明是”“變成”等喻詞的英文動詞為喻詞。如:

      例10 3 SERNVENT Ifshe live long And in the end meet the old course of death Women will all turn monsters. (King Lear,3.7.109 -111)

      三是以動詞詞組為喻詞。如:

      (Othello,3.3.183 -186)

      四是借助虛擬句構(gòu)成暗喻。如:

      例12 Othello Villain,be sure thou prove my love a whore,

      (Othello,3.3.362 -366)

      五是省略式。該形式是指在暗喻中省略了本體和喻詞,只保留了作為喻體的動物,形式類似借喻,但喻體在比喻句中充當?shù)氖欠Q謂語。依據(jù)上下文推斷,其完整形式應(yīng)為sb.be+animals。如:

      例13 Lear [to Goneril] Detested kite,

      My train are men of choice and rarest parts

      That all particulars of duty know,

      And in the most exact regard support

      The worships of their name.

      (King Lear,1.4.254 -258)

      (3)借喻

      借喻,是本體不出現(xiàn),用喻體直接代替本體的比喻[14]384。換言之,“比隱喻更進一層的,便是借喻”[16]80。在借喻辭格中,沒有本體和喻詞,僅有喻體。在莎劇中,以動物為喻體的借喻修辭,相比明喻和暗喻而言,語言構(gòu)成形式比較單一,僅以單個動物詞作為喻體。有時,動物詞語前會冠以形容詞或人稱單詞加以修飾,如例1中的“the dragon and his wrath”,又如下例:

      例14 Iago You are

      but now cast in his mood,a punishment more in policy than in malice,even so as one would beat his

      二、動物比喻的隱喻認知分析

      “隱喻不僅是語言使用中的修辭手段,也是我們對世界進行概念化的有力認知工具。”[5]莎士比亞利用動物詞匯,通過明喻、暗喻、借喻等修辭手段,將戲劇中的人物和關(guān)鍵事件比作動物,讓讀者通過一個個生動而具體的動物比喻深刻理解劇中角色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在英語中,作為修辭的隱喻包含了漢語的暗喻和借喻兩種修辭[15]134,二者的不同在于是否在比喻中保留了喻詞,其基本的工作機制是相同的。認知語言學的概念隱喻理論,不僅適用于分析以動物為喻體的暗喻,自然也可以對以動物為喻體的借喻進行解釋。此外,古希臘修辭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隱喻是一個詞替代另一個詞來表達同一意義的語言手段,兩者屬于一種對比關(guān)系,因此,隱喻與明喻本質(zhì)上是一致的[16]2。束定芳在闡述隱喻的主要種類時也指出,隱喻中的顯性隱喻,即一般人們所說的明喻”[16]51。從認知角度而言,明喻和隱喻的工作原理具有一致性,即本體和喻體之間都是通過相似性連接在一起的,區(qū)別在于隱喻中本體和喻體之間是相合關(guān)系,而明喻中本體和喻體則為相似關(guān)系,但這并不影響我們借助概念隱喻理論來分析明喻的工作機制。換個角度來說,在認知層面上,莎士比亞借助動物詞匯對人物和事物進行隱喻性的思考,這些隱喻思維外化為以動物為喻體的比喻修辭,具體又體現(xiàn)為明喻、暗喻和借喻的修辭格。

      1.概念隱喻理論

      縱觀國外隱喻學的發(fā)展歷史,隱喻研究經(jīng)歷了從修辭層面、語言層面到認知層面的劃時代進步。

      亞里士多德是西方最早對隱喻進行比較系統(tǒng)研究的人。他認為,隱喻是一個詞代替另一個詞來表達同一意義的語言手段,兩者屬于一種對比關(guān)系,隱喻的主要功能是修飾作用。這就是隱喻學的“對比論”[16]2。而羅馬修辭學家昆提良則提出了隱喻的“替代論”,認為隱喻實際上就是用一個詞替代另一個詞的修辭現(xiàn)象。然而,無論是“對比論”還是“替代論”,都是將隱喻研究停留在修辭和語言層面,認為隱喻是一種可有可無的裝飾。從理查德開始,隱喻的研究逐漸開始向認知領(lǐng)域發(fā)展。他認為,當人們使用隱喻時,就把表示兩個不同事物的思想放在一起,這兩個思想活躍地相互作用,其結(jié)果就是隱喻的意義[17]93。后來,布萊克對隱喻“互動論”進行了發(fā)展,使其成為自“對比論”和“替代論”后第三種最有影響的隱喻解釋理論。

      隨著認知科學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隱喻研究者將隱喻看作一種思維活動和認知方式。但真正確立隱喻在認知中的地位的著作卻是1980年出版的萊考夫和約翰遜合著的《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Metaphors We Live By)[18]111。在這本書中,萊考夫和約翰遜對隱喻做出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闡述:隱喻在我們?nèi)粘5纳钪袩o處不在,不僅僅存在于我們的語言中,也存在于我們的思維和行動中,我們的概念系統(tǒng)從本質(zhì)上講也是隱喻性的[19]3。在人類思維層面上,隱喻是作為一個個概念存在的,即概念隱喻,如“Time is money”“Argument is war”。通過這些概念隱喻,人們得以組織思維和語言,進而認識理解和認識事物。隱喻的本質(zhì)是用一種事物來理解另一種事物[19]5。隱喻中喻體和本體的相似性應(yīng)該是構(gòu)成隱喻的基礎(chǔ)[16]14,隱喻意義的理解實際上就是將源域的經(jīng)驗映射到目標域,從而達到重釋目標域特征的目的[16]43。

      在莎劇中,莎士比亞根據(jù)人的身體、精神狀態(tài)特征或行事方式與動物之間存在的相似性,將戲劇中的人物比作動物,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向讀者生動展示劇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及性格特征。同樣,莎翁還借助人們所熟知的一些動物習性來喻指復雜的事物,從而達到理想的戲劇效果。

      2.動物比喻的認知機制

      如上文所述,在四大悲劇中,以動物為喻體的比喻共有121例,分為兩類,即以人為本體的比喻和以事物為本體的比喻。其中,以人為本體的比喻118例,以事物為本體的比喻4例,具體分布如表2所示。

      表2 四大悲劇中動物比喻的本體及其出現(xiàn)頻率

      從表2可以看出,以人為本體的動物比喻占據(jù)了總數(shù)的96%。人與動物之間的相似性,即人的性格、情緒、表情、身體部位、做事方式等多個方面與動物之間存在的相似性,是喻體(動物)到本體(人)之間的映射形成的基礎(chǔ),通過明喻、暗喻、借喻等語言層面的修辭手段,動物的部分特點得以映射到作為本體的人的身上,生動而形象地刻畫了人的各種特點。下文將以《李爾王》中以人為本體的動物比喻為例,探究動物比喻背后的概念隱喻。

      (1)以人為本體的動物比喻的認知機制

      我們先來看以下幾個例子:

      例15 Servant: If she live long

      And in the end meet the old course of death,Women will all

      (King Lear,3.7.99 -101)

      例16 Lear:I have another daughter,Who I am sure hear this of thee with her nails She’ll flay thy

      (King Lear,1.4.297 -300)

      例17 Kent:A sovereign shame so elbows him.His own unkindness That stripped her from his benediction,turned her To foreign casualties,gave her dear rights To his…

      (King Lear,4.3.43 -46)

      例18 Albany: Wisdom and goodness to the vile seem vile;

      (King Lear,4.2.39 -41)

      從這幾個組例子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當描述的對象(亦即本體)是李爾的大女兒和二女兒時,相對應(yīng)的喻體往往是惡魔(monster)、狼(wolf)、狗(dog)、虎(tiger)等。要透過句子表面意思去理解這些動物詞語的深刻涵義,就需要運用隱喻認知的知識對其加以深層分析:例15中,格羅斯特因背著李爾兩個女兒將李爾送到多佛避難,殘酷地遭到里根挖眼。劇作家將里根與惡魔相提并論,觀眾(讀者)就自然而然地將惡魔身上的殘酷、兇狠、毫無人性等特征映射到里根身上;例16中,以wolvish visage來刻畫李爾大女兒高納里爾邪惡、兇狠的嘴臉。餓狼在面對食物或遭到敵人進攻時,會暴露出兇狠的目光,與敵人殘酷拼殺。高納里爾在接收了父親豐厚的饋贈后,卻不念父女之情,將自己的老父親視為會危及自己財產(chǎn)、破壞自己幸福的敵人,以兇惡的行為回報父愛。本體與喻體之間在本性上的相似性,使得喻體中的特征系統(tǒng)地轉(zhuǎn)移到本體上,使得人們可以按照狼的特性來理解高納里爾的殘酷。

      隱喻意義是喻體和本體互動的結(jié)果,喻體的特征通過映射轉(zhuǎn)移到本體上,但并不意味著喻體所有的特征都會映射過去,本體的本質(zhì)特征決定著喻體哪些特征可以轉(zhuǎn)移[16]80。例17中的動物詞語“狗”有“忠誠”“可靠”“勇敢”“聰明”等褒義,而作為貶義詞時,狗則表示“狡猾”“忘恩負義”[4]160-162。例18中的動物詞語“獅子”有“威武”“強大”“殘暴”之意[4]173-174。結(jié)合這兩例比喻的具體語境,顯然狗的“忠誠”和獅子的“威武”都無法映射到本體上。相反,狗的“忘恩負義”和獅子的“殘暴”的特征被凸現(xiàn)出來,并映射到本體上。李爾大女兒和二女兒兇惡的性格特征決定了喻體“狗”和“獅子”的哪些特征被選擇、映射。正如錢鐘書先生所說:“以彼喻此,兩者部分相似,非全體渾同?!保?0]41

      綜上所述,在動物比喻中,本體即李爾的大女兒和二女兒被喻為惡魔、狼、狗、獅、虎,喻體中被選擇的特征都是基于本體“邪惡”“違背人倫”“兇狠”等本性。通過對上述動物比喻的分析,不難看出隱藏于這些動物比喻背后的認知機制為People are animals的概念隱喻。

      和《李爾王》一樣,《哈姆雷特》《奧賽羅》及《麥克白》中同樣存在著大量的動物比喻。在四部悲劇中,動物比喻的本體都有一些相似的特征,如《哈姆雷特》中的克勞迪斯弒兄篡位,《麥克白》中的麥克白貪圖權(quán)力、謀殺國王篡奪王權(quán),《奧賽羅》中的伊阿古搬弄是非、陰險邪惡,以及《李爾王》中的高納里爾和里根殘忍冷酷??坍嬤@些陰險、狡詐的人物,莎士比亞選擇了一些寓意相同或相近的動物對這些丑惡嘴臉進行生動刻畫,如serpent(Hamlet,1.5.39)、viper(Othello,5.2.282)、monster(King Lear,4.2.64)、scorpions(Macbeth,3.2.36)等。對于劇中愚笨、癡傻的人物,莎士比亞在刻畫時往往選用 ass(Hamlet,2.2.571;Othello,1.1.46;King Lear,1.4.154)、goose(Macbeth,5.3.12;King Lear,2.2.81)、fly(Othello,2.1.169)、woodcock(Hamlet,1.3.112)等含有愚蠢寓意的動物詞匯。而在刻畫劇中人物淫蕩、好色時,則選用goat(Othello,3.3.183;King Lear,4.3.46)、monkey(Othello,3.3.406)、wolf①阿登版《奧賽羅》中的 longer notes(3.3.406-407)指出,wolf含有“淫蕩”之意。(Othello,3.3.407)等動物詞匯。根據(jù)概念隱喻理論可以看出,這些動物比喻背后的概念隱喻均為People a re animals,其映射過程如圖1所示。

      圖1 基于概念隱喻“People are animals”動物比喻映射

      在這個映射圖中,作為源域的動物,本身包涵著很多寓意,但基于目標域中人的特征以及認知主體基于語境的理解,喻體中只有“憤怒”“狠毒”“好色”“愚蠢”“純潔”“勇猛”“可愛”“膽怯”“虛偽”“兇猛”等特征,被作為本體和喻體之間所具有的或創(chuàng)造出來的相似性關(guān)系[21]423即喻底(Ground)被選擇出來,再以相同的結(jié)構(gòu)映射到目標域中,由此,語句便產(chǎn)生了隱喻義,進而本體相應(yīng)的屬性得以生動刻畫和深刻理解。

      (2)以事物為本體的動物比喻的認知機制

      如上文中表2所示,四大悲劇中以事物為本體的比喻僅有4例,這里僅舉最具代表性的一例加以說明。

      例 19 Macb.:There’s comfort yet;they are assailable:

      The shard-born beetle,with his drowsy hums,

      Hath rung Night’s yawning peal,there shall be done

      A deed of dreadful note.

      (Macbeth,3.2.39 -44)

      例19是借助蝙蝠飛翔的場景來描繪黑暗到來前的恐怖氣氛。在英語文化中,蝙蝠常常和吸血鬼聯(lián)系在一起,進而被賦予“丑惡”“兇狠”等含義,西方人對蝙蝠既害怕又討厭,在以吸血鬼為主題的小說和電影中,常??梢钥吹轿碓跉埡θ祟?、謀劃罪惡時都是在夜晚,常常是成群的蝙蝠在黑暗中起飛,場面令人不寒而栗。麥克白心中早已謀劃好除掉班柯父子的手段。在“蝙蝠完成它黑暗中的飛翔以前,……將要有一件可怕的事情干完”,麥克白深知自己所要做的事情是可怕的,就像吸血的蝙蝠一樣讓人恐懼,但為了穩(wěn)固自己的王位,他卻要逆天而行,正是他的野心最終導致了自身的悲劇。顯然,在這里,“蝙蝠”的“邪惡”特征被挑選出來,映射到“a deed of dreadful note”這一可怕事情之上,其背后的概念隱喻是Things are animals。

      3.動物比喻的認知功能

      在四大悲劇中,莎翁巧妙地運用一個個生動的動物比喻,這些比喻不僅是表現(xiàn)戲劇主題的手段,而且是刻畫人物性格的工具,在戲劇中有著重要的認知功能。

      (1)作為表現(xiàn)莎劇主題的手段

      以悲劇《李爾王》為例,該戲劇講述的主題之一是女兒對父親的不孝。戲劇中存在著大量概念隱喻“People are animals”的語言形式。如李爾原本是萬人之上、暴怒無常的“dragon(King Lear,1.1.123)”,在將自己的全部財產(chǎn)分給了大女兒和二女兒后卻遭到兩個女兒無情的虐待,最終淪為一只可憐的“pelican(King Lear,3.4.74)”(塘鵝用鮮血喂養(yǎng)子女,直至鮮血流盡,喪失自己的性命)。而李爾的大女兒和二女兒是長著金鱗的毒蛇(gilled serpent),她們用自己的毒牙(serpent tooth,King Lear,1.4.280)和毒舌(serpent- like tongue,King Lear,2.2.350)不斷傷害李爾。在李爾看來,她們就是長著狼一樣兇狠面孔(wolvish visage,King Lear,1.4.300)和惡狗之心(dog - hearted,King Lear,4.3.43 -46)的兇殘惡棍(brutish villain,King Lear,1.2.76 -77),她們像狐貍(King Lear,3.6.22)般狡猾,用甜言蜜語騙取了他的財產(chǎn)和王國,又如同杜鵑(cuckoo)般忘恩負義,將撫養(yǎng)自己成人的如麻雀(sparrow)善良的老父親趕出家門(King Lear,1.4.205 -208)。

      大女兒和二女兒對待李爾的行為如同禿鷲般兇殘(unkindness like a vulture,King Lear,2.2.323),連大女兒的丈夫都認為李爾的女兒是兇悍的老虎(tiger)。她們對父親的不孝行為如同深海的惡魔,自相殘殺(prey on itself like monsters of the deep,King Lear,4.2.50 -51)。這些生動而形象的比喻使得李爾兩個女兒兇殘的本性一次又一次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從側(cè)面烘托出李爾不幸的遭遇。這些生動的動物比喻,使戲劇的主題得到了突出的體現(xiàn)。

      (2)作為刻畫人物性格的工具

      莎翁借助人們相對熟悉的動物的習性和特點,塑造劇中的人物或難以描繪的、人們不熟知的事物,從而達到語言簡潔、形象生動的效果。如:

      例20 Iago: O beware,my lord,of jealousy!

      (Othello,3.3.167 -169)

      例21 Emilia:But jealous souls will not be answered so:

      (Othello,3.4.159 -162)

      借助伊阿古和艾米麗兩個角色之口,莎翁將嫉妒之心比作綠眼惡魔,使人喪失理智,自我毀滅。奧賽羅的悲劇在于其輕信伊阿古的捏造,理智被嫉妒所控制,從而做出錯誤的判斷,最終釀成悲慘的結(jié)局。將奧賽羅的嫉妒之心比作惡魔,為奧賽羅的悲劇結(jié)局作了鋪墊。

      又如,在《奧賽羅》中,當苔絲狄蒙娜發(fā)覺自己被奧賽羅冤枉后,勇敢地向丈夫表明了自己的忠貞,但失去理智的奧賽羅卻認為自己妻子所謂的貞潔其實就是夏天肉鋪的蒼蠅,不僅骯臟,而且讓人發(fā)嘔(Othello,4.2.66-68)。奧賽羅沒有直接否認妻子的忠貞,而是將其忠貞比作蒼蠅,這樣的比喻不僅表明了奧賽羅懷疑自己妻子,同時也表明他厭惡自己、憎恨妻子的內(nèi)心情感。

      三、結(jié)語

      本文考察了莎劇中動物比喻的使用情形。研究表明,在莎劇中,動物意象往往借助比喻的修辭手段完成其戲劇功能,這些修辭具體體現(xiàn)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種比喻形式。在分析了三種比喻形式的語言呈現(xiàn)特點后,本文運用認知語言學中的概念隱喻理論對三種比喻進行了解讀,總結(jié)出隱藏這些比喻背后的概念隱喻,即People are animals和Things are animals。劇作家正是通過思維層面的這兩個概念隱喻組織了相關(guān)的認知活動,表現(xiàn)了戲劇的主題。至于這些比喻產(chǎn)生的原因及修辭功能,限于篇幅,本文未能作深入分析,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莎劇作為戲劇文學經(jīng)典,通過比喻方式使用了數(shù)量可觀的動物意象,這些動物意象不僅豐富了莎劇語言的表現(xiàn)形式,更反映了劇中人物認識世界的方式。從修辭、認知的角度探究這些動物比喻,有助于我們感受莎劇的語言魅力,全面認識人物形象,深刻理解戲劇的主題??梢?,莎劇中的動物比喻值得莎學研究者進行進一步研究。

      [1]陸長纓.英漢動物名詞聯(lián)想意義的比較研究[J].上海海運學院學報,2005(3):50-57

      [2]喻云根,張積模.英漢動物詞的比較與翻譯[J].外語研究,1992(3):55-58.

      [3]蘇筱玲.英漢動物詞語的隱喻認知與語域投射[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8(5):84-86.

      [4]張光明.認知隱喻翻譯研究[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12.

      [5]崔顯軍.語義功能語言學視野下的漢語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6]Hasler,J.“The serpent’s tongue”:Shakespeare and the actor[J].English Studies,1979,60(4):389 -401.

      [7]Freeman,C.D.“According to my bond”:King Lear and recognition[J].Language and Literature,1993,2(1):1 -18.

      [8]Chamberlain,G.P.The metaphorical vision in the literary landscape of William Shakespeare [J].The Canadian Geographer,1995,39(4):306 -322.

      [9]袁憲軍.哈姆雷特“to be,or not to be”的隱喻性[J].外國文學評論,2007(2):98-105.

      [10]唐韌.莎士比亞悲劇〈李爾王〉中身體和自然概念的認知分析[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91 -94.

      [11]Spurgeon,Caroline F.E.Shakespeare’s Imagery and What It Tells Us[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5.

      [12]Clemen.Wolfgang.The Development of Shakespeare’s Imagery[M].London:Methuen,1977.

      [13]陳望道.修辭學發(fā)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4]王希杰.漢語修辭學[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4.

      [15]李亞丹,李定坤.漢英辭格對比研究簡編[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16]束定芳.隱喻學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17]Richards,I.A.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

      [18]藍純.認知語言學與隱喻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19]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0]錢鐘書.管錐編[M].北京:中華書局,1979.

      [21]王寅.認知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歡
      李爾暗喻明喻
      從語言符號象似性比較隱喻和明喻
      散文百家(2022年1期)2022-05-12 03:24:00
      中國文學“譯出翻譯”的修辭研究
      ——以《三體》明喻翻譯為例
      隱/明喻的恰當性-規(guī)約度-熟悉度多維擇選實證研究
      外國語文(2019年1期)2019-05-24 06:26:32
      Bao:2019 Oscar for best animated short film
      精神分析視野下李爾王的瘋癲心態(tài)
      皇上胸肌好偉大
      桃之夭夭B(2017年12期)2018-01-25 18:58:07
      關(guān)于“嵌入式”暗喻的思考及其在翻譯上的應(yīng)用
      麥格納接替李爾為寶馬提供座椅
      世界汽車(2017年1期)2017-03-02 22:33:57
      什么是暗喻
      快樂語文(2016年29期)2016-02-28 09:03:36
      隱喻與明喻新論
      中卫市| 洞口县| 定南县| 页游| 大英县| 海伦市| 苗栗市| 白沙| 聊城市| 德安县| 许昌市| 来宾市| 厦门市| 黑龙江省| 遂平县| 仙居县| 凌海市| 安平县| 永州市| 霞浦县| 南皮县| 屏东市| 辉南县| 漾濞| 布拖县| 稷山县| 牟定县| 桂东县| 五莲县| 邛崃市| 娱乐| 禹州市| 宿松县| 溧阳市| 洛扎县| 张家川| 渭南市| 东安县| 博客| 子洲县| 兴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