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中童傳媒總編 王晨
對話人:嬰貝兒董事長 劉長燕
王晨:中國大部分消費者DIY能力非常差,差到什么程度?產品說明書寫在那兒,還是要找個導購來問一下這個產品怎么用,這就是為什么大量的產業(yè)需要導購的原因。中國不上導購就不行,很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國的消費行為特征。
劉長燕:這就是實體店的優(yōu)勢了,我們能增加顧客的體驗感。有些商品您可以在網上下單,但是有些東西是網絡給予不了的。比如說我們的游泳館,產后恢復,還有我們今年新開的寶貝鄰里親子閱讀中心。顧客買商品在哪里都可以買到,但是在門店能買到很多附加值,對我不斷地產生信賴感,我想把那一群有限的愿在實體店消費的顧客深度地服務好。
王晨:從游泳的服務拓展到閱讀服務,這些服務本身收費嗎?
劉長燕:現在所有的閱讀繪本、閱讀中心一律免費。
王晨:我很奇怪,親子教育這一塊空間是非常大的,有人專門用這個來賺錢,你至少收個成本費,為什么全免費?
劉長燕:第一,親子閱讀對我的孩子很有幫助,我希望推廣;第二,我覺得這個親子閱讀是民族未來需要的,在做這個項目的同時,我還承載著一點民族的責任感;第三,當你今天以一個愛為出發(fā)點撒出去以后,拋出去的東西會以愛的力量最終匯集到一起來。我還把我的房車捐贈出來,變成一個流動的繪本閱讀車。繪本車拉到會展中心,所有媒體全在那兒錄卡,這是什么?你免費了,你也得到了最大的收獲——廣告的效益都出來了。
王晨:你這個跟互聯(lián)網免費的思路是一套的。
劉長燕:這個過程需要有耐心、實力、信心、等待和決心。是你能不能等到它回來?就像當初嬰貝兒從開始虧損一天一萬多,我等了兩年才等到收支平衡。但是在這兩年的時間里,所有的人都認為我掙錢,實際上我一直在虧錢,但是我堅定可以等到那一天。
王晨:在這個項目上虧損,在其他地方找回來,客流過來了,黏性增加了,到底關聯(lián)度有沒有增加?
劉長燕:因為這是一個新興的項目,4月啟動。做嬰童行業(yè)的有一個特點,就是做0-3歲的客戶,過了這個年齡段這部分客戶就流失掉了,現在我要把他們找回來,他們到我繪本館里的時候,我的產品就可以延展。文具類的、繪畫類的,包括圖書的銷售都會無形中大大地增加。
王晨:你在養(yǎng)這個項目?
劉長燕:對,等我養(yǎng)活了,一年兩年就把所有的東西賺回來了。做企業(yè)的人要有魄力,做企業(yè)的人要有點耐心,做企業(yè)的人要扛得住寂寞。
王晨:親子中心是在原來的門店中心辟出來做的,什么品類被你壓縮掉了?
劉長燕:外穿服壓縮了一部分,我們發(fā)現服裝不太好玩,我玩不太好。大家都知道服裝的毛利率是最高的,但是我們做了這么多年,在它身上沒撈到油水,白費心思。我跟我們公司的員工講,人要有自知之明,有的時候你嘗試了很多次,你要證實你自己什么是你最擅長的,與其想要都做好,還不如把你擅長的做到極致。
王晨:親子中心和繪本中心連帶著引起整個門店的品類變化和體驗的變化,對你的團隊尤其是一線的導購隊伍,是不是提出了新的要求?
劉長燕:當然。其實你可以把它設想成多了一個新的品類,除了日用區(qū)、服裝區(qū)、奶粉,現在又多了一個繪本區(qū)。
王晨:繪本區(qū)需要導購嗎?
劉長燕:一般不需要導購,但是這個區(qū)也有人專管。你是嬰貝兒的會員,在這里可以終生免費閱讀。大家去哪都是買東西,但是在這里可以讀書,客戶黏性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