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學
摘要:目前,在實踐教學中,如何培育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其擺脫對教師的依賴,以獲取到更高層次的發(fā)展,已經成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探究的話題,而對于初中階段的政治教學來說,也是同樣如此。至此,作為一名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深刻的意識到這一點,并要對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加以改進,以在實現有效教學的同時,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助力?;诖?,本文將對其的改進策略進行探究,希望對教育工作的展開發(fā)揮出借鑒價值。
關鍵詞:初中政治;自學能力;培養(yǎng)探究
前言:新課標指出,初中教師在實施政治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要傳授給學生必備的知識、技能外,也應有目的、有意識地突顯其的主體地位,從而進一步地深化其的學習體驗,使其的自學意識、自學能力得以相應的提升。對此,為了更好地滿足這一要求,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就應積極的改進教學方法,樹立教學理念等,不斷地強化自身的專業(yè)能力及教育水平,以推動教學活動得以順利、有效地實施下去。
一、初中政治教學的現狀分析
1.政治教學刻板乏味。目前,部分教師在開展政治教學的過程中,由于自身教育觀念、教學思想出現偏差,就只是一味的追求升學率,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促使學生采用死記硬背、題海戰(zhàn)術等,使得其的學習體驗、自學能力得以降低,對其的全面發(fā)展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另外,一些教師在實踐教學中,也忽視了政治知識與實際生活間的聯系,從而大大降低了教學活動的生動性、趣味性、實效性,與預期的教學效果相差甚遠[1]。
2.學生學習興趣的缺乏。在政治學習當中,興趣往往是學生最大的驅動力,只有擁有了興趣,學生才能對政治知識加以深入、主動的探索,并在這其中學有所得,以獲取到更高層次的發(fā)展。但是,在現階段,大部分的教師卻忽視了這一點,就只是對教材內容進行照本宣科、照搬照抄,嚴重的降低了教學活動的生動性及靈活性,致使學生們的學習激情、學習熱情得以大幅度的降低,使得課堂出現了低效或無效的現象。
3.教師忽視了學生間的互動。當前,部分教師并沒有落實好課程改革的所提要求,在實踐教學中,依舊始終的占據著主導地位,導致學生主體位置、自學意識、自學能力的缺失,以對最終的授課效果產生了負面的影響。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師生、生生間很難產生有效互動,從而致使課堂氛圍枯燥、沉悶,與有效教學的實現失之交臂。
二、改進初中政治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途徑探究
(一)挖掘教材內容,提升自學效率
初中教師在實施政治教學的過程中,假如能在其中融入大量的例子,不僅可以有效地集中學生的專注力,也能夠進一步地激發(fā)起其的學習動機及學習興趣,促使其自學效率的提升,使得教學活動達到一個事半功倍的效果。至此,在這其中,教師一定要充分地發(fā)揮出自身的作用,對教材內容進行挖掘,以在落實教育目標的同時,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貢獻力量[2]。
例如,在學習“防范侵害,保護自己”這一知識點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將其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借助于講故事的方式,來為學生講授一些典型案例,從而有效的集中學生的專注力,使其對于知識內容產生自主探索、自主學習的興趣,以推動教學活動得以順利、有效地開展下去。通過這些例子的引入,不僅可以對課堂內容起到一個豐富的作用,也能夠推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使其的自學效率、自學動力、思維能力得以全方位的增強,可謂是一舉數得。
(二)拓展課堂空間,強化自學意識
對于政治教學而言,其最終的開展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學生達到一個學以致用的目的,使其可以充分的借助于課堂上的所學知識,來解決、突破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并達到一個梳理、鞏固的最終效果。至此,初中教師在實施政治教學的過程中,也應深刻的意識到這一點,應對課堂空間加以有目的、有意識地拓展,從而進一步地強化學生的自學意識,使教學的針對性、有效性等得以不斷地強化。
例如,在為學生布置作業(yè)時,教師就可以有意識的減少書面作業(yè)的占有比重,將一些活動作業(yè)巧妙地融入其中,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的理解知識,并達到一個學以致用的最終目的。比如,在保障學生安全的前提下,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去敬老院幫忙、給父母親洗腳等作業(yè),從而適當地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使其在實際生活中找尋到政治學習的真諦,并對其人生觀念及價值取向的樹立產生正面作用。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記錄周邊所發(fā)生的一些社會風氣與道德事件,并在課堂中與同學一起討論,以有效地強化其的政治素養(yǎng),使其的自學能力及實踐能力得以雙重的提升。
(三)發(fā)揮引導作用,落實培育目標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也應充分地發(fā)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不斷地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其多問為什么,這不僅是激發(fā)其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好方法,也是培育其自學意識、自學能力的途徑之一?;诖?,在實踐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意識到這一點,以促使培育目標得以逐一的落實[3]。
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小組機制引入進來,引導學生實施好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先讓其結合教材內容進行自學,并標注好疑惑、問題等;在這之后,再促使其帶有一定的目的性、方向性展開合作學習,以對這些問題進行合作、探究,使其得以解決。依據這樣的方法,不僅可以逐步地強化學生的自學能力,也會使其的探究意識得以增強,以將政治學科的內涵及價值全方位地展現出來。
結論:綜上所述,在開展政治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育工作引起一定的注重,從而促使其逐步的擺脫對自身的依賴,以獲取到更高層次的發(fā)展。雖然,在現階段,部分教師在改進、完善教學方法時,還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及不足,但我確信,只要通過教育者們的不懈努力,就一定可以使這些問題得以解決,以促使我國的政治教育得以蓬勃、持續(xù)地發(fā)展下去。
參考文獻:
[1]黃紅芬.初中政治課堂引入案例教學的思考[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3(19):34
[2]譚發(fā)國.初中政治課堂案例教學的應用分析[J].中華少年,2014(14):27
[3]白瑞.初中政治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4(0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