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芹
【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胺碘酮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0年
1月~2014年6月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颊?8例,在常規(guī)對癥治療基礎上加用胺碘酮治療,將68例患者治療7天后的療效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進行回顧性的分析與總結。結果 68例患者療效:顯效率42.6%;有效率52.9%;無效率4.5%?;颊咧委熎陂g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9.1%。結論 將胺碘酮應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療中,其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心肌缺血與心肌電活動不穩(wěn)定等癥狀表現,對延緩病情發(fā)展及降低臨床病死率均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胺碘酮;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A
急性心肌梗死在內科臨床上是較常見疾病類型,其具有發(fā)病急驟、病死率高等特點,是致患者死亡重要因素之一[1]。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狀動脈持續(xù)性缺氧、缺血導致心肌壞死所致[2]。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是急性心肌梗死最易引發(fā)的并發(fā)癥狀,若臨床不能給予有效、及時控制,則會導致患者死亡。胺碘酮為III類抗心律失常的藥物,其主要的作用機制:胺碘酮為多通道阻斷劑,表現為使房室交界區(qū)和竇房結的自律性降低,減慢電生理的傳導速度,延長房室肌的動作電位時程,延長復極時間,延長有效不應期,從而有效地終止各種返折,最終達到較為廣泛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相關研究表明,胺碘酮是目前唯一的一種沒有明顯地負性肌力作用的抗心律失常的藥物,而且本藥物具有廣泛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其安全性高于其他抗心律失常藥物。為了探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有效控制措施,本文選取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颊?8例,采用胺碘酮行輔助性治療,療效頗為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月~2014年6月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8例,男42例,女26例;年齡46~79歲,平均年齡(61.4±3.8)歲?;颊呤倚孕穆墒С0Y狀分為:室性期前收縮36例;室性心動過速
21例;心室纖顫9例;心室撲動2例。
1.2 方法
常規(guī)對癥治療:給予患者吸氧、鎮(zhèn)靜、鎮(zhèn)痛、應用雙聯(lián)抗血小板治療等。
胺碘酮治療方法:鹽酸胺碘酮注射液(杭州賽諾菲安萬特民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070056)鹽酸胺碘酮片(上海信宜九福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B1420202785)方法:0.9%氯化鈉注射液20 mL+鹽酸胺碘酮注射液150 mg緩慢靜脈推注后,以2 mg/min的速度靜脈滴注,根據患者病情好轉情況,48 h后逐漸減量至0.5 mg/min靜脈滴注,當患者僅見偶發(fā)性室性期前收縮癥狀時,改為鹽酸胺碘酮片口服治療,200 mg/次,3次/d,連續(xù)治療7天。
1.3 評價指標
(1)療效判定標準[3]:顯效:患者癥狀與體征消失;心律失常發(fā)作次數減少超過90%以上。有效:患者癥狀與體征明顯改善;心律失常發(fā)作次數減少50~90%之間。無效:患者癥狀與體征無明顯變化;心律失常發(fā)作次數減少低于50%。
(2)由本科護士負責觀察并統(tǒng)計患者治療期間出現的副反應情況。
2 結 果
2.1 68例患者療效
顯效29例,顯效率為42.6%;有效36例,有效率為52.9%;無效3例;無效率為4.5%。
2.2 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胃腸道反應5例;低血壓3例;肝功能損傷3例;竇性心動過緩2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9.1%。
3 討 論
室性心律失常是心肌梗死急性期內極易出現的并發(fā)癥之一,多發(fā)生在發(fā)病早期24 h內或者2周左右[4]。傳統(tǒng)常采用利多卡因行控制心律失常發(fā)作治療,但利多卡因因其藥物作用時間較短,且患者常會出現意識模糊、感覺異常等癥狀,限制了其應用范圍。胺碘酮臨床應用早期是將其做為抗心絞痛的首選用藥,但隨著應用時間的延長及近些年來的藥理學研究發(fā)現:胺碘酮不但對鈉、鈣、鉀離子通道均有較強效的阻斷作用,而且還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并且患者在服用期間并不出現負性肌力反應,提高了治療的安全性。胺碘酮治療室性心律失常的機制為[5-6]:其通過提高迷走神經興奮性,延長心肌細胞動作電位,致使竇房結與結間組織自律性降低,從而延長了房室結的傳導時間與不應期,有效地提高了心室致顫的閾值。從本次研究結果可看出,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肝功能損傷3例,其是由于高濃度的胺碘酮對肝臟代謝抑制性較強,加之心功能下降時,肝細胞對藥物毒性易感性增加,從而引發(fā)了肝功能損害的發(fā)生,因此,在患者應用藥物治療期間,應注意定期檢測肝功能,若有異常時,應及時停止胺碘酮治療,以避免加重病情,另外,本組病例出現的副反應還有胃腸道反應、低血壓、竇性心動過緩等,上述癥狀經對癥處理后,逐漸緩解或消失,并未對治療產生較大的影響。
綜上所述,對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颊卟捎冒返馔休o助治療,其能夠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與體征,對提高療效及減輕患者痛苦均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鄒德玲,劉興利,方 悅,等.胺碘酮與艾司洛爾治療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短期療效與安全性比較[J].藥物不良反應雜志,2014,16(2):86-90.
[2] 吳建英.胺碘酮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臨床療效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3,32(32):115-116.
[3] 陳世雄.胺碘酮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36例療效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3,24(17):428.
[4] 安尼瓦爾,庫爾班.胺碘酮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臨床療效觀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3,09(25):224-225.
[5] 朱仕現,何漢康,陳 劍,等.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65例臨床治療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4,16(1):361.
[6] 中國心臟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心臟起搏與電生理分會、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編輯委員會.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療應用指南[J].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2004,18(6):4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