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榮仙
摘要:目的探討觀察眼球通傷患者的護理方法,總結護理體會。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眼球通傷患者的護理方法。結果本組所有患者經精心的手術配合優(yōu)質的全程護理措施,均痊愈出院,并未發(fā)生嚴重的并發(fā)癥。僅有1例患者因眼球損傷較為嚴重并未修復,可能行眼球摘除術,其余49例患者視力均恢復良好。結論手術是治療眼球穿通傷的基本手段,在圍術期配合優(yōu)質的全程護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預后,提高手術治療效果。
關鍵詞:眼球穿通傷;手術治療;護理體會
眼球穿通傷是臨床眼科較為嚴重的一種急危癥,主要是指異物碎片擊傷或銳器刺破眼球,損傷了球內組織,異物泵入眼內,眼內容物脫出,進而發(fā)生一系列化學反應,破壞了眼組織的正常功能與結構所致[1]。眼球通傷一般都是在短時瞬間發(fā)生,極易發(fā)生感染,嚴重破壞患者的眼組織以及視力,若不采取及時、有效的護理措施,可能會進一步加重病情,誘發(fā)視網膜脫離、外傷性增生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感染性眼內炎等嚴重并發(fā)癥,甚至會喪失視力[2]。因此及時診斷,正確有效的治療是臨床處理眼球穿通傷患者的關鍵,可有效降低致殘、致盲率,幫助患者恢復視力,但由于眼睛的部位特殊,針對性、細致、周到的護理配合是降低術后并發(fā)癥,提高手術治療療效的重要措施[3]。為總結有效的臨床護理措施,本文對我院收治的50例的眼球穿通傷患者護理措施進行了回顧性分析,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在2011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眼球通傷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0例,女10例;患者年齡介于3-68歲,平均(27.4±1.6)歲;受傷后就診時間最短為3h,最長達6d。致傷原因:銳器刺傷20例,鐵錘屑等石塊擊傷14例,爆炸傷7例,車禍所致損傷7例,打架斗毆所致損傷2例。受傷部位:左眼損傷20例,右眼損傷30例;其中角膜穿通傷29例,角鞏膜穿通傷15例,鞏膜穿通傷6例。大多數患者伴有球內異物、外傷性白內障、眼內容物脫出癥狀。
1.2 手術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立即采取止血、止痛等常規(guī)處理,清理創(chuàng)口后進行縫合,積極預防感染,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根據所有患者的實際病情,選擇合適的手術治療措施,有1例因眼球損傷較為嚴重,無法修復只能行眼球摘除術。其余49例患者均選擇進行清創(chuàng)縫合術、局麻眼內容物剜除、前房成形術、聯合人工晶體置入術、玻璃體切除、義眼胎植入術等手術治療方案。
1.3護理方法
1.3.1入院接診護理
由于大多數眼球穿通傷患者發(fā)病較為突然,短時間內患者難以接受,導致患者甚為急躁,與人交談時語氣比較粗暴,護理人員應注意用語文明、禮貌,態(tài)度應溫和,積極主動、熱情,能夠從容、鎮(zhèn)定的對待患者,做到有條不紊。在接診環(huán)節(jié),應及時詢問患者受傷的原因,導致損傷物體的種類、力量以及角度,仔細觀察當下患者的癥狀,仔細詢問患者的既往病史,是否存在過敏史,檢查其它部位或器官存在損傷。同時應鼓勵患者進行必要的視力檢查,若患者為兒童,應注意先判斷患兒是否存在眼部開放性傷口,若發(fā)現有應立即安排急診手術,指導患兒飲食,備好急診所需手術物品。
1.3.2術前護理
1.3.2.1心理護理。由于眼球穿通傷較為突然,對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上都造成嚴重的打擊,加上損傷帶來的劇烈疼痛以及突發(fā)性視力下降,很多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緊張、恐懼、焦慮、急躁等負面情緒,兒童則表現為不愿睜眼、眼瞼緊閉、哭鬧不止等,不利于手術治療。因此護理人員在第一時間應安撫患者的情緒,多與患者及其家屬交流、溝通,多給予患者及其家屬一點安慰和鼓勵,向患者耐心、詳細的講解現代醫(yī)療水平的發(fā)達,眼球穿通傷的治療手段也在不斷完善與改進,告知臨床手術醫(yī)師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也可以講解臨床治療成功的案例,幫助患者建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調整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取得患者的積極配合。
1.3.2.2術前準備。護理人員應積極配合臨床醫(yī)師,盡快查明病因,做好患者的眼底、視力、眼壓以及裂隙燈檢查,在檢查的過程中應注意動作盡可能輕柔,嚴格按照無菌操作,切勿壓迫眼球,避免眼內容物脫出現象加重,囑咐患者不要隨意擠、揉眼睛。若患者眼部感染較為嚴重,首先應進行清潔消毒。術前不能沖洗結膜囊,避免細菌進入眼內,加重感染或出血。
1.3.3術后護理
1.3.3.1基礎護理。術后應為患者營造一種安靜、和諧、舒適的病房環(huán)境,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訓練,盡可能放松自己,保持輕松、愉快的心理狀態(tài),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工作。應加強病房巡視,多與患者交流、溝通,了解患者的實際需求,并盡可能滿足。術后24h應保證絕對臥床休息,盡可能減少頭部運動,避免出現眼內出血加重球組織損傷;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壓等生命體征變化,觀察眼部是否滲血,避免感染;應指導患者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新鮮水果或蔬菜,多吃一些豆制品、雞蛋、豬肝等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飲食應清淡,協助患者大、小便,保持大便暢通,囑咐患者切勿用力排便,避免出現傷口裂開、出血等現象。
1.3.3.2并發(fā)癥護理。①眼內出血:應囑咐患者盡量臥床休息(半臥位),少活動,積極進行止血處理,避免形成瞳孔區(qū)機化膜以及角膜血染。②高眼壓:術后應密切觀察患者的是否出現眼痛,若患者頭痛或術眼疼痛較為劇烈,應立即通知醫(yī)生處理,若患者檢查出高眼壓,應立即靜脈滴注250ml濃度為20%甘露醇。③眼內炎:術后給予皮質激素、消炎抗菌藥物以及維生素全身用藥,在結膜下給予消炎、抗菌藥物皮下注射。應密切觀察患者是否出現胃腸不適反應,定期檢查大便隱血試驗,一旦出現應激性胃潰瘍可及時發(fā)現,盡快采取對癥處理。
1.3.3.3出院指導。術后應指導患者藥物的正確使用方法、使用時間、劑量,囑咐患者應嚴格按照醫(yī)囑用藥。術后3個月內盡可能不要做劇烈活動,減少用眼,少低頭,不要用力揉、擠或碰撞術眼。應養(yǎng)成健康、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切記不要吃一些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暢。應囑咐患者定期回醫(yī)院復查,尤其是針對兒童患兒,若患者出現不明原因疼痛,或視力下降,結膜充血或健眼畏光流淚等癥狀,應立即到醫(yī)院檢查,做到及早發(fā)現,及早治療。
2.結 果
本組所有患者經精心的手術配合優(yōu)質的全程護理措施,均痊愈出院,并未發(fā)生嚴重的并發(fā)癥。僅有1例患者因眼球損傷較為嚴重并未修復,可能行眼球摘除術,其余49例患者視力均恢復良好。
3.討 論
眼球穿通傷造成的后果較嚴重,應加強健康知識宣教,積極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比如在進行打鐵、農村收割、電焊或施肥時,應佩戴必要的防護眼罩、變色眼罩等,可有效避免異物進入眼內;對于兒童,應教導他們盡可能不要玩鞭炮、爆炸性的玩具,帶子彈的玩具槍,尖利的竹簽等[4]。鄭朝艷等提出,一旦發(fā)現眼球穿通傷后,應盡快診治,有助于最大限度的保留完整的眼球,促進視力功能恢復,減少并發(fā)癥以及后遺癥,提高預后。傅虹等提出,有效的護理配合可有效提高臨床手術治療效果,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減少致盲、致殘風險。本組研究表明,在患者入院后,第一時間進行入院接診護理,術前進行心理護理以及術前準備,術后加強基礎護理,并發(fā)癥預防護理以及出院指導等一系列全方位、系統的護理服務,結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僅有1例患者行眼球摘除術,其余患者視力恢復良好,由此可見,在手術的基礎上配合優(yōu)質的全程護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預后,提高手術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傅虹,傅瑩眼外傷無光感急診手術的護理干預[J].臨床報道,2011,12(10):779.
[2]鄭朝艷兒童眼球穿通傷239例圍手術期及并發(fā)癥護理探討[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2,19(1):42.
[3]劉桂香.眼球穿通傷急診手術1 28例圍術期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2.
[4]李艷紅.眼外傷病人的心理問題及護理對策[J].眼外傷職業(yè)眼病雜志,2012,21(4):35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