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紅
【摘要】目前我國的特點是文化多元化、經(jīng)濟全球化以及價值觀多樣化,大學生處于這樣一種社會環(huán)境中,對個性化、獨立性有很強的需求,這也是影響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高素質(zhì)的綜合型人才。但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并不好,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創(chuàng)新教育形式和教育內(nèi)容,完善教育措施,關鍵是提高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適當?shù)募罹惋@得非常重要。本文將就激勵在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展開探討。
【關鍵詞】激勵;高校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當前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沒有將激勵體制應用于實際,學校本身也沒有明確的人才培養(yǎng)計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調(diào)動受教育者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運用激勵理論是非常重要的。我國教育界已經(jīng)針對激勵理論開展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高校在應用時仍然存在問題和誤區(qū)。
1、激勵理論的研究背景和價值
目前我國高等院校著重擴大辦學規(guī)模,擴招已經(jīng)成為非常普及的現(xiàn)象,我國高等院校數(shù)量已經(jīng)超過2000所,在校學生數(shù)量有2200萬之多。相對于其他國家,我國高等院校在校人數(shù)眾多,普及高等教育也是國家開展的重點工作。高等院校是培養(yǎng)高水平綜合型人才的主要場所,也肩負著科研的重要任務。在新形勢下,采用恰當?shù)姆椒ㄩ_展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將激勵理論應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價值:
1.1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體系
我國專家學者已經(jīng)針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開展了深入研究,但是研究成果重點在于教育成果而不是教育過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論體系并不完善。當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工作者將思想道德與國家政治結合起來,在把握學生心理特點、思維特點的基礎上,傳達給學生。運用激勵理論能夠更好的分析學生的心理狀況,促進思想政治教育體系逐步完善、
1.2激發(fā)學生潛能提高教學質(zhì)量
目前高等院校招生數(shù)量逐漸增加,也帶來了教學質(zhì)量的問題,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是決定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因素,教師在教學中應勇于轉(zhuǎn)變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提倡理論創(chuàng)新和方法創(chuàng)新,科學恰當?shù)倪\用激勵理論,轉(zhuǎn)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讓學生主動學習、樂于學習,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和樂趣,這也會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產(chǎn)生積極影響。
2、激勵理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用現(xiàn)狀
我國針對激勵理論的研究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上世紀九十年代賞識教育得到普遍應用,賞識教育是借鑒了激勵理論的一種教育方式,但是我國目前針對激勵理論的研究主要在中小學教育層面,針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非常少。雖然思想政治工作者采用一些激勵理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但是卻無法改變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積極性不高的根本現(xiàn)狀。目前我國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得以體現(xiàn):
2.1純粹的物質(zhì)獎勵
很多高校都采用物質(zhì)獎勵的方式,例如獎學金、助學金等,學生會覺得優(yōu)異的成績就是金錢,就是利益,這顯然是錯誤的想法,太過注重物質(zhì)獎勵,將會忽視院校給予獎勵的真正意義??梢钥吹胶芏鄬W生在得到助學金、獎學金后,揮霍無度,對后續(xù)學習產(chǎn)生了嚴重的不利影響,也影響了激勵效果。
2.2獎勵方式單一
高等院校為了便于管理,肯定學生的成績并表示鼓勵,才制定評價機制,這也是提高教學水平、改善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方式。只有針對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兩個方面的評價,才是全面、科學的評價,但是目前的激勵方式不具備多元化的特點,只能靠單一的物質(zhì)獎勵來保持學生積極性,顯然這些激勵投資要逐漸增加,但是激勵效果并沒有隨著激勵投資的增加而增加。
2.3忽視個性發(fā)展
教育的核心是引導而不是強制,激勵教育也一樣,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至關重要,教育者可以給予一定的引導,給學生留出空間自由發(fā)揮,而不應該事無巨細,忽視學生的獨立性和個性化發(fā)展。
3、激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3.1注意場合和時機
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時機對教育效果有很大影響,如果學生在教育過程中表現(xiàn)優(yōu)秀,工作也要給予適當?shù)目隙ê凸膭?,讓學生能夠保持這種優(yōu)良狀態(tài)。如果學生存在犯錯傾向或者已經(jīng)犯下錯誤,要在適當?shù)臅r機和場合給予批評,及時控制犯錯學生的不良動機和不良思想,需要注意教育最好要等到學生比較冷靜的時刻,這時學生恢復了自控力,才會虛心接受批評和教育;另外,大學生都有較強的自尊心,盡量不要在公共場合批評教育,否則激勵效果將會大打折扣甚至造成負面影響。在不同的階段采用不同的激勵方式,時間既不能太晚也不能太早,太晚激勵效應難以體現(xiàn),太早則會讓學生有投機取巧的心理。
3.2把握激勵程度
激勵程度也非常重要,如果程度太高,學生可能會產(chǎn)生投機心理,如果程度太低學生則很難感受到,激勵的效果難以體現(xiàn)。學生的心理會隨著思想政治教育的進行而產(chǎn)生變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心理情況變化,分階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而不是“一鍋端”,良好的措辭和方式,才能起到優(yōu)良的教育效果。
在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或者困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給予尊重和關懷,讓學生能夠保持學習積極性。有機的結合物質(zhì)獎勵和精神獎勵,控制好獎勵程度,采用多種多樣的獎勵方式,滿足學生的基本需求并將其轉(zhuǎn)化為學生學習的動力。
3.3采用不同的激勵方式
運用不同的激勵方式,是一種激勵藝術,也是一種激勵技巧,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改變:(1)情理結合,學生都有自己的感情和自尊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真誠才能讓學生接受教育,良好的情感交流有益于改善教育效果。因此工作者要以朋友、同學的身份,和學生面對面的平等交流,效果一般都很好;(2)實際和理論結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因此工作者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解決學生的困難和問題,這樣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結束語
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不夠完善,在工作中恰當?shù)倪\用激勵理論,掌握規(guī)律和教育本質(zhì),激發(fā)學生主動性和潛能,讓學生樂于學習和實踐,才能保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葉俊,郭毅.淺議大學思想政治課堂互動激勵機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02):134.
[2]郭安治.激勵理論在事業(yè)單位思想政治工作的運用[J].采寫編.2014,(06):36.
[3]田國友.堅持以人為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J].黨史博采.2014,(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