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蘭 王文濤
【摘要】 牡丹江第二十四中學是牡丹江市一所完全中學,地處偏遠的溫春鎮(zhèn),由于學生生源的急劇減少,近幾年高中生存很是困難,在這種情況下,我校領導帶領全體老師鉆研教育教學方法,我在數(shù)學課堂中充分運用因材施教,頗有成效.
【關鍵詞】 因材施教;班級管理;數(shù)學教學
牡丹江第二十四中學是牡丹江市一所完全中學,地處偏遠的溫春鎮(zhèn),由于學生生源的急劇減少,近幾年高中生存很是困難,在這種情況下,我校領導帶領全體老師鉆研教育教學方法,我在數(shù)學課堂中充分運用因材施教,頗有成效,下面做簡單闡述. 所謂因材施教我的理解就是根據(jù)具體實際情況而采取的不同授課方式、方法,使教學能更有效率地完成. 我校是全市高中錄取分數(shù)最低的學校,初中上來成績好的學生都被市里大校錄取,所以我校高中的生存極其困難,那么,我們又是如何生存下來的呢?那就是因材施教.
我校根據(jù)實際情況首先從班級分配上做了重大調(diào)整,采取分層教學模式,按學生學習程度分配班級,并且是小班額教學,每班只有二十幾人. 成績差的孩子一開始并不是很愿意,相反成績好點的孩子卻非常高興,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也為了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我校把理科分開的兩個班級安排了同一套授課教師,并且兩個班的班主任都是一樣的,這樣一來學生們不但沒有不愿意的,而且居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兩個班級明顯形成了一股競爭的風氣. 從而更有效地促進了我們的教育教學. 2008年我很幸運地擔任了高一理科班兩個班的班主任,同時教兩個班的數(shù)學課. 這種因材施教就是關注了學生基礎和智力等各個方面的不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和特長,能更好地教育出全面發(fā)展的中學生. 下面談談自己在教育教學中實施因材施教的幾點做法:
一、班級管理中的因材施教
一個好的班級,管理很重要,一定要有適合本班學生特點的、有針對性的管理. 我所管理的兩個班級,一班是基礎班,說白了學習上很吃力,幾乎是零基礎的. 二班是提高班,該班學生多少有些學習基礎,但也很糟糕,當然和一班比那還是很好的. 作為這樣兩個不同特點的班級的班主任,我絕不能用同樣的教學方法去對待他們,于是,我首先做好每個班級每名學生的調(diào)查和了解,經(jīng)常找他們談話,確立好每個班級相對有主心骨的學生名單,再有意識地考驗他們,最后確立了兩個班級的班長和其他班級干部. 一班我除了學習積極性的調(diào)動外,我更注重他們?nèi)似返慕逃?,而二班我除了注重人品的教育更注重學習方法和學習態(tài)度的培養(yǎng). 一班的班訓是:不成才,必成仁;不能做成績好的學生,但能做人品好的孩子. 二班的班訓是:不僅成仁,更要成才;不僅做人品好的孩子,更要做成績好的學生.
二、數(shù)學教學中的因材施教
兩個班級基礎的明顯差異決定著教學上的種種不同,這無形中增加了教師的教學困難. 每一節(jié)課前我都在兩個班級做不同的準備. 一班以最最基礎的知識點為核心,力爭每節(jié)課都做到讓孩子學到,并且是學會點知識,哪怕只學會一個也好,有時把一節(jié)內(nèi)容分成兩小節(jié)內(nèi)容來講,基本是講一個知識點,領他們練習一個知識點,作業(yè)都是當天講過的知識點,以單一知識點為主,甚至是當天講的原題,目的是讓他們做到及時鞏固. 二班除了注重基礎知識點以外,更要強化知識的綜合應用,多數(shù)是和學生交流完成學習任務的,目的是能更好地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十幾人的作業(yè)通常都是不一樣的,都是根據(jù)學生掌握不同而分層次留的,一般分兩到三層,當然這給教師的批閱也帶來了不少麻煩,剛開始還真有些不適應,一段時間下來就較為得心應手啦. 這樣的教學雖然工作量較大,但教學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的.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2009年末,也就是高二第一學期期末時,我們進行的那次月考中一班居然有兩名孩子考進了二班,并且名次也不靠后,這大大鼓舞了一班孩子的學習熱情,同時也促動了二班有些學習較為落后的孩子,無形中我的兩個班級形成了一種競爭的默契,更讓我感受到了因材施教的力量. 從那以后每次測驗都有不同的同學給我們不同的驚喜. 三年的努力,終于在2011年高考中獲得了大豐收,二班的王鴻駿同學最終以586分的好成績考取了上海大學,并創(chuàng)我校近年紀錄. 另外二班有一半的同學達到了本科線,一班也幸運的有一名同學達到了本科線. 其中我所教的數(shù)學學科收到了我校前所未有的大豐收,王鴻駿、韓雪、張強三名同學居然考取了130多分,二十幾名同學的二班居然數(shù)學成績只有4人80多分,剩下全體及格,并且有17人100分以上,6人達到了120分以上;一班也居然有一半的同學考到了60分以上. 成績的獲得,再一次說明了因材施教的威力.
因材施教不僅僅幫助了學生的提高,也讓我在這過程中成長了許多,讓我更進一步地了解了哪些教育方法適應哪些學生,從而能更好地投入到教育教學中. 2014年我所帶的高三理科二班徐廣慧同學考取了576分的好成績,其中數(shù)學取得了126分的好成績. 這個成績對于大校不算什么,但對我校實屬不易. 當然2014年成績的獲得再一次證明了這種因材施教的實踐效果. 我將一如既往地鉆研教育教學方法,能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更好地去培養(yǎng)祖國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