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軍
【關鍵詞】 化學教學;探究性學習;程序;任務;深度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05—0087—01
探究性學習在化學教學中是一種比較重要的學習方式,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探索精神。但是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探究性學習并沒有落到實處,尤其是初中化學,一切為中考讓道,很多化學知識和實驗結論都是教師直接灌輸,造成學生思維的惰性,探究興趣不斷衰減,學習效果逐漸降低。所以,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環(huán)節(jié),讓探究活動貫穿于課堂始終。
一、明確化學特征,掌握探究程序
化學對初中生來說是非常陌生而神秘的一門學科。教師在探究教學之前,要引導學生從具體的活動做起,親身體驗化學的學科特征。教師的引導要有明確的方法和步驟,避免探究的盲目性,還可以運用生活中的素材給學生演示化學的神奇,讓學生對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發(fā)現(xiàn)化學的特性,只要加入一點催化劑,就可以產生讓你意想不到的物質,甚至同一件物品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內也會發(fā)生質的變化。化學的這種多變性激發(fā)著學生的探究熱情。
在做實驗時,比如“制取氧氣”,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明確實驗要做什么,做這個實驗有什么目的。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明確兩個問題:(1)本課探究的內容是什么?(2)探究的方法和程序是怎樣的?學生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要先熟悉教材內容,根據(jù)教材指導和老師的組織進行實驗操作,得出探究結論。學生必須尊重化學實驗的規(guī)律和原理,牢記實驗注意事項,把安全放在首位,最后得出相應的結論。
我們還要注意實驗步驟和注意事項。如利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試管口要略微向下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試管底部破裂;試管口要塞一團棉花,以防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氣管污染氣體和水;在實驗結束的時候也要先將導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滅酒精燈,防止水倒流炸裂試管。
二、加強實驗設計,確定探究任務
探究性學習是把教學環(huán)境中的各種因素進行系統(tǒng)分析、整合、優(yōu)化,讓學生主動學習和主動探究。在化學教學中要盡量開展實驗教學,讓學生從實驗教學中領悟化學的魅力。教師在設計實驗的時候要精心細致,讓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的探究任務。教師要先為學生做演示實驗,學生通過觀察,明確實驗的過程,分析實驗條件,根據(jù)化學反應的結果得出實驗結論。
如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制取氧氣”實驗,實驗的步驟分為查、裝、定、點、收、離、熄,學生了解實驗的目的和探究的程序后,才可以做出成功的實驗。教師要先進行演示實驗,仔細講解實驗過程和注意事項,并不斷強化實驗步驟,然后再組織學生分組實驗。
探究任務的呈現(xiàn)要體現(xiàn)課堂的整體性,要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解決更多的教學任務。如果實驗的安排不夠細致,老是出現(xiàn)狀況,就會影響課堂目標的達成。教師要統(tǒng)籌安排教材中的探究實驗,以便作出合理的規(guī)劃和安排,避免學生為探究而探究。在分組實驗探究時,學生要分工明確,有操作和記錄,以提高課堂的效果。
三、關注結果評析,提高探究深度
探究性學習很多時候都體現(xiàn)在實驗上。那么我們要對實驗的結果認真評析,把教材中的知識點融合到實驗中,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有明確的目標。文本教材中的結論需要學生用實驗的方式去驗證。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實驗,然后對自己的實驗結果進行評析,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因勢利導,提高學習效果。
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電解水”實驗,是比較簡單的分解實驗。教師在做演示實驗的時候,可以找學生協(xié)助實驗。電解水的速度在純水中比較慢,在電解的過程中可以加入適量稀硫酸,增強水的導電能力。學生可以根據(jù)加入稀硫酸的量測定電解水的速度。同時用帶有火星的木條檢驗氧氣,用點燃的火柴檢驗氫氣,但要注意不要將氫氣和空氣混合點燃,以防爆炸。電解水的實驗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用不同的水質電解,找出影響電解速度和效果的因素。教師要不斷鼓勵學生探究,以提高學生的探究興趣。
初中化學中探究教學的體現(xiàn)方式主要是實驗,讓學生動手操作,加深體驗,可以提高探究的興趣,提升探究的深度。同時在探究性學習中,還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以便無限拓寬探究的廣度。教師要對初中化學教材中的科學探究課進行整體規(guī)劃,對具體的探究過程作詳細的指導,讓學生在探究學習中有方向、有目的。探究教學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所以,教師要為學生搭建探究平臺,不斷引導學生進入化學探究的神秘王國,以提高化學探究學習的質量。
編輯:張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