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
【摘要】本文以鋼琴集體教學的概念簡介為切入點展開分析,接著從科學性、群體性、互動性以及娛樂性三個角度簡單論述鋼琴集體教學的特點,最后從集體教學點燃快樂氛圍、集體教學創(chuàng)造快樂認知、集體教學創(chuàng)設快樂評價以及集體教學實現(xiàn)快樂成長四個角度詳細闡述鋼琴集體教學開啟幼師學生的快樂成長之路。
【關鍵詞】鋼琴集體教學;幼師學生;快樂成長
幼師學生是將來肩負幼兒教育重任的中流砥柱,是與幼兒一起盡情玩耍、一起高效認知、一起快樂成長、一起享受生活的良師益友,因此,幼師學生的個人素質與藝術天賦將會直接影響到幼兒教育的質量和發(fā)展速度。而鋼琴教學是幼師學生必須接受的師范教育課程和藝術成長工程,鋼琴教學不同于知識教學,不能進行死記硬背式的說教活動,必須激活幼師學生的大腦,提高大腦的興奮程度,開發(fā)出大腦的創(chuàng)造力,才能夠真正找到開啟鋼琴藝術殿堂的金鑰匙。
一、鋼琴集體教學的概念簡介
集體教學是指教師在鋼琴教學過程中舍棄傳統(tǒng)一對一的落后教學方式,而采取先進的一對多的教學形式,并發(fā)揮集體教學的自身特點和教育價值為幼師學生構建出輕松、互動、開放、快樂的積極氛圍,通過提高大腦的興奮程度科學調整幼師學生的藝術學習狀態(tài),激發(fā)幼師學生鋼琴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真正實現(xiàn)幼兒學生的高效學習、快樂成長。實踐證明:在集體教學過程中幼師學生的藝術天賦和創(chuàng)造能力得以激活,生命體固有的發(fā)展?jié)撃芎蛣?chuàng)新本能得到了有效發(fā)揮,非常有助于鋼琴教學的最優(yōu)化。
二、鋼琴集體教學的特點
鋼琴集體教學是一種新興的藝術教學形式,旨在通過人性化、科學化的教學氛圍引導幼師學生進入輕松愉悅的學習狀態(tài),并通過積極主動的課堂活動實現(xiàn)幼師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構建出輕松、愉悅、高效的生命課堂。
(一)科學性
在鋼琴集體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有效擺脫個別教學過程中學生被動接受、生吞活剝、死記硬背的落后形式,更能夠擺脫個別教學中師生之間的“對立”關系,容易形成和諧、友愛、融洽的師生關系,使鋼琴教學充滿陽光、充滿情感、充滿快樂,進而達到“親其師、信其道、踐其言、行其效”的良好教學關系,有助于幸福課堂、生命課堂、高效課堂的科學構建。因此,教師在鋼琴集體教學過程中主動從個別教學的主宰者地位轉型為幼師學生鋼琴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并不斷強化自身的服務意識和助攻意識,完完全全將鋼琴課堂的主動權交還給幼師學生,為幼師學生的鋼琴學習提供最優(yōu)質的教學服務、最寬松的開放氛圍、最深厚的拓展空間、最豐富的創(chuàng)新機會,從而體現(xiàn)出鋼琴集體教學的科學性。
(二)群體性
在個別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以一對一的形式進行課堂學習,教師的一切教學行為完全指向被教育者——學生,從而容易在學生的心理上形成較大的壓力,使學生在鋼琴學習中怯手怯腳、唯唯諾諾,生怕自己在言語上、學習上出現(xiàn)差錯,不但造成了學習氛圍沉悶壓抑,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受到束縛,而且學習狀態(tài)也處于被動應付之中,課堂效果可想而知。而在鋼琴集體教學過程中,教師面對很多幼師學生,教師的教學行為對學生造成的心理壓力被有效平均化和分散化,有利于幼師學生擺脫心理壓力的禁錮和清規(guī)戒律的困擾,還原出輕輕松松、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認知狀態(tài),通過你一言我一語在互幫互助、群策群力、團結協(xié)作中實現(xiàn)鋼琴學習效果的大幅度提高,非常適合鋼琴教學的要求。
(三)互動性
在個別教學過程中,教師彈奏、學生模仿是一對一教學形式的主要內容,教師完全操控鋼琴課堂的教學節(jié)奏和認知過程,學生只是一個被動接受的“生物容器”,教學過程也只是鋼琴知識與彈奏技巧的簡單轉移過程,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權力遭到漠視和壓制,直接導致學生主觀能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的弱化發(fā)展,因此,個別教學表現(xiàn)出教學過程的簡單枯燥與生吞活剝。而在鋼琴集體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使鋼琴教學散發(fā)出濃濃的生命氣息,幼師學生在互相合作、積極探究、大膽創(chuàng)新中輕松地、快樂地自主學習,從而能夠激發(fā)出幼師學生在鋼琴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非常符合幼師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認知特點,直接為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娛樂性
在個別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信息溝通和情感交流非常拘謹嚴肅,學生如此近距離地在教師眼前無法擁有張揚個性、表現(xiàn)自我的空間,教學氛圍自然非常沉悶。幼師學生思想開放、活潑愛動,不愿在枯燥乏味、死氣沉沉的認知環(huán)境中進行學習,而渴望在開放、自由、快樂的愉悅氛圍中輕松學習。而鋼琴集體教學能夠在“眾樂樂”中營造出人性化、科學化的良好探究氛圍,幼師學生能夠在七嘴八舌中各抒己見、積極交流、大膽合作,從而使幼師學生思維處于積極亢奮狀態(tài),認知能力、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都被激活,為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鋼琴教學需要激發(fā)幼師學生的生命靈動,表現(xiàn)出最本色的人性律動,才能夠最大限度地走近鋼琴藝術,真正實現(xiàn)教師、學生、鋼琴藝術的多向溝通與和諧,科學構建人性化、最優(yōu)化課堂教學。
三、鋼琴集體教學開啟幼師學生的快樂成長之路
在鋼琴集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尊重幼師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構建人性化的教學氛圍、合作化的教學活動、探究化的教學過程和賞識化的教學評價激發(fā)幼師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有效推進了鋼琴集體教學的最優(yōu)化發(fā)展。
(一)集體教學點燃快樂氛圍
在鋼琴集體教學過程中,寬松活躍的教學氛圍能夠引導幼師學生的大腦進入主動、愉悅、興奮的科學狀態(tài),使幼師學生達到無我、無他、無物的松弛狀態(tài),在積極發(fā)言、主動交流中表現(xiàn)出個人的藝術天賦和對鋼琴認知的獨特理解,能夠使幼師學生在一節(jié)課上就能夠看到“同課異效”的多元結果,直接感知本班學生對鋼琴藝術的多種個性化體驗,從而為幼師學生高效進行鋼琴學習和藝術成長提供了豐富的藝術素材。例如,在鋼琴教學過程中,一些幼師學生在教師彈奏或學生彈奏的鋼琴曲的刺激下會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由感而發(fā)、由心而出地輕輕哼唱,受此影響,其他學生也會一起跟唱,在無拘無束、自由自在、輕輕松松的愉悅認知狀態(tài)中快樂高效地進行鋼琴學習,一起放飛藝術想象的翅膀,遨游于鋼琴藝術殿堂。因此,學者吳洪成也認為“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輕松的課堂氣氛,是師生協(xié)同進行教學活動的重要條件”[1]。
(二)集體教學創(chuàng)造快樂認知
在鋼琴集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主要負責教學任務的設定、教學過程的創(chuàng)設、教學評價的實施以及師生角色的定位,而幼師學生居于課堂認知的主體地位,是教學任務的完成者、教學過程的實踐者、教學評價的接收者,在積極認知、主動合作、大膽探究中成為鋼琴學習的真正主人,有效發(fā)揮出自身具有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還在互幫互助、團結協(xié)作中一起體驗合作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有助于幼師學生良好學習動機的形成。幼師學生是一個多才多藝的特殊群體,在鋼琴曲節(jié)奏與韻律的感召下很多學生會情不自禁地出現(xiàn)肢體抖動、翩翩起舞、你唱我和的藝術沖動,盡情宣泄自己對鋼琴藝術的感悟以及生命體對良好氛圍的應激反應,尤其是幼師學生在鋼琴集體教學過程中有的彈琴、有的伴舞、有的伴唱、有的打節(jié)奏,儼然一個藝術表演的大舞臺,輕松快樂地各自抒發(fā)著對鋼琴、對藝術、對人生的個性化感悟,從而構建出人性化的幸福課堂。
(三)集體教學創(chuàng)設快樂評價
在鋼琴集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多個幼師學生進行教學評價,面對個性化學生的多樣化教學評價盡顯教師的教學機智與教學幽默,更能夠使賞識性教學評價充滿人情味和激勵性。例如,有些學生膽子小,不敢在上課期間表現(xiàn)自我才藝,這種個性將成為該學生成長為優(yōu)秀教師的“硬傷”,在師范學習期間必須改正。教師可以這樣鼓勵:“你知道為什么我們都非常喜歡小龍嗎?(先肯定他人)不是因為他胖,而是因為在小龍彈鋼琴時他臉上的小肉肉能夠隨著音樂一起跳舞,動感十足!(再調侃他人)你一點也不比他差,為什么不表現(xiàn)一下呢?怕把小龍的才藝比下去嗎?(后激勵本人)來吧,為我們大家表演一下,熱烈歡迎李飛同學閃亮登場?。ㄔ傧蚯巴埔话眩┎灰松斐瞿銈兊氖纸o李飛打打節(jié)奏、加加油!”在李飛表演完個人才藝后,教師可以接著評價:“你的表演真棒!我很久沒有看到這么優(yōu)秀的才藝表演了,如果你再放松一點、自然一點,你會更棒的!加油!”
(四)集體教學實現(xiàn)快樂成長
集體教學的快樂認知氛圍具有強大感召力、感染力和感化力,能夠發(fā)揮鋼琴教學的參與性、探究性和趣味性,能夠極大地提高幼師學生對鋼琴學習的關注度,牢牢地將幼師學生的眼球和心固定于鋼琴教學之中,激發(fā)出幼師學生主動學習、快樂成長的良好動機,幫助幼師學生在鋼琴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認知習慣,能夠有效促進幼師學生鋼琴認知的良性開展?!颁撉偌w課的多樣化課堂演奏形式和豐富的教學內容,可以迅速有效地訓練提高學生鍵盤綜合應用能力,能夠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有利于復合型、高素質跨世紀鋼琴音樂教育人才的培養(yǎng)”[2]。因此,教師要積極開發(fā)集體教學的教育價值,主動構建多元化鋼琴集體教學,為幼師學生創(chuàng)設科學化、最優(yōu)化的藝術學習環(huán)境,真正實現(xiàn)幼師學生的高效學習、快樂成長,圓滿完成素質教育賦予的神圣使命。
四、結束語
鋼琴學習是幼師學生的成長任務,只有真正激發(fā)幼師學生的認知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幼師學生在輕松快樂、自由愉悅中進行學習,才能夠保質保量地完成鋼琴教學的課程任務,才能夠體現(xiàn)出鋼琴教學的科學性和高效性。而這一切在集體教學能夠輕松實現(xiàn),集體教學已經尋找到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的最佳切合點,能夠發(fā)揮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最大戰(zhàn)斗力和創(chuàng)造力,真正實現(xiàn)鋼琴教學的人性化和科學化,實現(xiàn)幼師學生的快樂成長。
注釋:
①吳洪成.現(xiàn)代教學藝術的理論與實踐[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
115.
②留釹銅.鋼琴集體課教學特征概要[J].中國音樂教育,2000(8):25.
參考文獻
[1]牛冬陽.鋼琴集體課教學芻議[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3).
[2]崔鴻源.談鋼琴集體課教學的思路和做法[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0(2).
[3]王藝紅.多元智能理論與高師鋼琴集體課教學改革[J].中國音樂,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