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興格 王 勤 喻建軍 王未強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四川 成都 611137)
2015年教育部發(fā)布《關于改進和加強研究生課程建設的意見》,強調(diào)各地各研究生培養(yǎng)單位要更好地發(fā)揮課程學習在研究生培養(yǎng)中的作用,提高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切實轉變只重科研忽視課程的傾向。伴隨著高校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化,研究生人數(shù)增多、結構復雜、質量不齊,研究生的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有待完善并提高?,F(xiàn)階段,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對不足,教育力量較為薄弱,教育理念較為單一,教育方式也較為傳統(tǒng)。處于社會轉型期的研究生,有著多元化價值取向,同時也面臨著家人期待、生活壓力、學業(yè)壓力、工作壓力、社會責任等方面的問題,運用心理學理論和方法發(fā)現(xiàn)并化解他們的心理矛盾和沖突十分必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幫助研究生,使其通過自身的思維鍛煉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質,樹立科學的“三觀”,培養(yǎng)實現(xiàn)“兩個百年計劃”的人才,這對于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社會變革和高校改革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作用下,個體思想發(fā)展需要進一步加強,教育教學方式需要進一步創(chuàng)新,思想教育理念需要進一步優(yōu)化。
思想發(fā)展應當建立在心理發(fā)展的基礎上。處于成年早期心理發(fā)展時期的研究生有其獨特心理特點和心理任務。社會責任延遲這一心理特征要求研究生在研究和學習時期延遲自己在社會中所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研究生想“入世”的緊迫感和因為學習研究而延遲的現(xiàn)狀存在沖突。同時,這一時期的主要心理任務是完成自我同一性,實現(xiàn)自我同一性管理,以便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作為當代研究生應明確自己的定位,認識自己心理和生理所處的現(xiàn)狀,并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把社會責任延遲的失落感轉化為研究學習的緊迫感,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升思想素質和政治素養(yǎng)。
教學方式有以教師為中心的直接教學和講授法,以學生為中心的發(fā)現(xiàn)學習、討論法和個別化教學,運用技術的多媒體和網(wǎng)絡教學等方式。這些教學方法都需要結合認知發(fā)展、情感體驗和智力因素等心理學原理。結合心理學原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方式可以把握學生的認知差異、情緒波動、智力層次,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走向。依據(jù)學生的心理活動可以讓他們接受他們更愿意接納的教學方式并完善這一教學方式。同時,在建立良好教學關系下學生與老師在思想交流中更能互動,闡述自己和而不同的觀點,提升同學們的思想境界。在當代多元化文化的背景下,以思想政治教育思路為指導,開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研究生正確人生觀的引導,運用心理學原理,把握其心理特征和規(guī)律,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1]。
研究生作為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重要力量,具備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才能保證并支持著我國科學領域中各項改革與建設。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是培養(yǎng)研究生樹立崇高思想的重要手段,其教育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對研究生素質培養(yǎng)的意義不言而喻。心理認知療法可以幫助思想政治上出現(xiàn)偏差的同學,讓其通過自身努力,構造合理認知,重塑理想信念。心理學陽性強化法,通過其期待結果的激勵,矯正不良的行為,轉變認知,提升思想意識。心理咨詢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合理結合有諸多意義:一是能通過心理干預機制防止思想意識上的偏差;二是促進研究生良好心理環(huán)境的構建,提高思想品質;三是教育以人為本,滿足人的心理需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益。
由此可見,新時代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社會轉型、高校改革以及學生思想轉化中,運用心理學規(guī)律、原理和方法開展思想政治教學具有主體的必然性,方式的合理性和理念的重要性。
自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這一門學科構建以來,學者們積極探索心理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聯(lián)系與實踐作用。實踐得出,運用合理的心理學理論和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思想深刻、政治理性等發(fā)展。從心理學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過程就是主客體之間心理的互動過程,是一個動態(tài)變化的系統(tǒng)[2]。就已有的實踐與研究中,當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運用的心理學方法主要為以下幾種。
群體心理認知干預法在心理學上是指心理咨詢師運用心理學知識對團體進行心理認知錯誤發(fā)現(xiàn)、分析并協(xié)助團體成員自己幫助自己轉變不合理認知,構建合理認知,這一過程為群體心理認知干預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這一方法的運用與心理學上的群體認知干預法有所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體心理認知干預法是指教育者通過直接講述的方式對群體在某些思想方面的觀點給予評價指導,并讓同學們接受教材中的思想觀點的過程。大學中幾乎所有的思想政治課程教育都是直接講述方式,即群體心理認知干預法。這一方法主要運用于理論的介紹與探討,能很好地幫助學生迅速理解理論的含義與作用,也是一種很輕松的教學方式。對于研究生而言,這種方式過于呆板地陳述理論,會讓學生失去對陳述理論的思考興趣,降低其主觀能動性,嚴重時甚至會在情緒波動的狀態(tài)下抵制所陳述的理論。
積極心理暗示法表現(xiàn)為教育者通過言語、行為和活動,在受教育者不知情的狀態(tài)下,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的隱性干預。這一方式在國外教育中運用較多,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隱性融入社會學、人類學等學科中加以實施。我國的這一方法運用主要在文藝匯演、文化藝術節(jié)、讀書研討會、人文知識競賽等活動中。就如何把這一方法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有諸多可思考的地方。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教育可以采用認識干預方式,而政治教育更多可采用積極心理暗示方式;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語言和動作的暗示作用,讓學生更能接受授課方式和接納授課內(nèi)容;采用暗示型的隱性教育方式,讓同學們自己去感悟、去思考思想政治中的理論。研究生在學習與生活中,面臨各種問題,長期忙于科學研究之中,切真際而不切實際的思想政治理論會讓其難以接納。運用時事解讀與分享,并把理論貫穿于其中,在暗示作用下,其教學作用能更形象地啟發(fā)學生。
典型示范教育法來源于行為主義的陽性強化法。陽性強化法主要是通過獎勵強化能達到預期目標的行為,從而促進該行為的產(chǎn)生和出現(xiàn)的頻率,預期行為替代了原行為,便達到了陽性強化法。典型示范教育法,即用先進和模范影響引領教育對象,讓其不斷上進。對于研究生,運用獎學金、助學金、優(yōu)秀學生(干部)等獎勵,能有效促進學生上進。而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給予某班或某人的先進班級體或優(yōu)秀黨員團員榮譽稱號,開展思想政治方面的學術講座和某先進工作者事跡的宣講會也促進著研究生樹立科學的思想政治觀點。然而,在這方面正強化太少,研究生中的講座太多是關于專業(yè)課的學術講座,而思想方面的分享不多,如何運用典型示范教育法提升研究生的思想意識值得認真思考。
心理角色扮演法,是指個體通過合理的心理方式暫時轉變自己的社會角色,站在其他角色角度上以該角色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并獲得不一樣的思想體驗。研究生階段在人格方面已經(jīng)成熟,本應承擔家庭、社會和國家的相關責任,以及追求心中所希望的社會角色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但由于處于研究生學習中,角色處于延遲滿足之中,暫時扮演學生角色,他們的思考客體依據(jù)來源于學生心理環(huán)境,思考的主體已把自己作為一個能承擔各項責任的社會人,故他們的思想變動會較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理解研究生心理扮演角色,適時給予思想方面的幫助,而這一工作者最好是其導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模擬現(xiàn)實政治活動,暫時轉化角色,讓其在實踐中感悟思想政治的理念。有學校已經(jīng)開設了思想政治教育實驗室,有模擬法庭、模擬人代會、模擬政府等。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關系著個人的思想品質,關系著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關系著國家的長治久安。新時代的研究生擁有多元的價值觀、靈活的思維模式、獨特的個人見地等特征,這要求當下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進一步作為。在實際中,心理學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運用中呈現(xiàn)著諸多問題。
現(xiàn)行的研究生課程中,幾乎沒有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必修課,把心理學方面的知識運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認識不夠深刻。教學方式還是以課堂直接教授為主,沒有應用科學的心理學方法。研究生教育工作者沒能深刻認識到心理學知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研究生群體容易受網(wǎng)絡言論的影響,認識不到思想政治理論中的思維觀點和方式在處理時事中的作用。
技術力量不過硬表現(xiàn)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心理學方面的專業(yè)知識學習不夠充分。心理咨詢技能、心理診斷方式、心理疏導技術等心理方面的知識,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方面的知識較為不足。教學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由豐富實踐經(jīng)驗的老師擔任,但部分老師在心理學方面的專業(yè)教育較少,運用于教學中的薄弱的心理學技術與新時代的研究生對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心理接納方式有一定的差距。
大學本科有心理檔案機制建設,有心理輔導機制建設,也有心理教育機制建設。然而大學研究生教育只重視專業(yè)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建設,卻沒有心理方面的機制建設。心理環(huán)境的培養(yǎng)需要建立在心理機制建設的基礎上,沒有心理“硬件”機制,心理“軟件”就沒有可承載的載體,也就不能良好地運行,支持心理建設的環(huán)境也就不能良好循環(huán)。
隨著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學科的興起,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在心理學理論指導下,在心理學方法上有很多可以借鑒和運用之處。研究生作為高層次人才,其群體探索心理與行為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認真加以研究并進行正確引導的[3]。針對現(xiàn)階段研究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的不足和存在的問題,一方面要加強研究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另一方面要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心理學是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交叉學科,廣泛運用于其他學科之中。在教學工作者中普及心理學常識,在同學們中開展心理學講座,有利于學生以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分享科學文化知識。開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必修課,促進研究生政治心理素質的發(fā)展,以方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給予其思想政治教育,促進研究生思想政治覺悟的提高。通過心理課程分享,學生更能理解研究生階段所面臨的心理問題和特征,了解這一時期心理活動規(guī)律,并運用心理學相關知識克服不良心理品質,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品質,促進自己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
心理普查時運用國內(nèi)外通用且適用于本國的,具有高信效度的心理學量表或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量表,對個人的興趣、需求、氣質、人格、能力、智力等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評估。在研究生教育中設立心理健康檔案并實施,有利于讓學生自己進一步認識自己,促進研究生自我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意識。同時,也方便心理健康中心提前了解容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研究生并采取相應心理干預措施。思想政治教育依托良好的心理自由度,良好的心理自由度依靠健康的心理素質,設立心理健康檔案制度,幫助學生增強心理素質。
以研究生教育中導師負責制為依托,提高導師在研究生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社會支持。導師是研究生的引路人,不僅是專業(yè)發(fā)展指導者,同時也應當是心理健康的促進者,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領者。導師要在學習和生活中與學生建立互動關系,幫助學生解決來自學業(yè)、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心理壓力和問題。當下,少部分導師忙于自己的科研、工作等事務,不能及時有效地指導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就業(yè)方向、思想認識等,容易造成導師與學生疏遠,形成“放養(yǎng)式”教育。導師的心靈支持能讓學生減少心理問題,提高心理狀態(tài),明確思想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與主客體雙方在當時當境中是否構建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密切相關。研究生忙于學習、科研與工作,適度的文藝活動,能解除因忙碌帶來的心理疲勞,能提升他們的課余文化生活品質,能提供良好的心境,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具有心理動力功能,情感支持功能,行為規(guī)范功能等[4]。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并與之向融合,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環(huán)境構建。
作為高層次人才,不應埋頭只讀“圣賢書”,抬頭只思“未來路”。還應在把所學的知識運用于社會中,在社會中去表達,去提高自己的情商,增強抗壓能力。研究生個人應適度接觸學校、社會等各層人士,培養(yǎng)自己的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善于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真善美。在社會實踐中,研究生應明確書中所呈現(xiàn)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在現(xiàn)實中具有其特殊的價值,理解切真際的理論知識,踐行切實際的專業(yè)知識,提升理論品質,增強專業(yè)自信。
[1]寧維衛(wèi),等.研究生心理狀態(tài)調(diào)查與教育對策[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24-29.
[2]張信春.軍隊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學方法的運用與啟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3(5):100-103.
[3]韓慧莉.群體心理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從研究生群體著筆[J].社會科學家,2012(2):115-117.
[4]郭英敏,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環(huán)境解讀[J].思想教育研究,2010(4):1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