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亞靜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步推廣,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正在逐步提高,在高中開展美術課堂,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充分地展現(xiàn)出素質教育的教學效果。但是,在實際的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很多高中美術教師并沒有掌握好高中美術教學的真諦,這就導致這些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模式難以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針對這樣的情況,從開展高中美術欣賞教學的理論談起,具體地介紹如何通過在美術課上創(chuàng)造樂趣來提升學生在美術課堂上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美術課;理論研究;創(chuàng)造樂趣
一、美術課中如何體現(xiàn)創(chuàng)造樂趣的理論研究
首先,在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過程之中,高中美術教師總是重實踐,輕理論,對于高中美術課本上的理論知識都是一筆帶過,并沒有詳細地向學生闡釋這些美術理論背后蘊含的深刻道理。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就難以提升對于美術課的樂趣,針對這樣的情況,就需要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之中,重視對學生自身動手的教學過程。
其次,隨著越來越多的美術作品的出現(xiàn),美術作品背后蘊含的哲理和精神越來越濃厚,教師只有不斷地培養(yǎng)學生對于畫作的理解能力,才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畫作背后蘊含的深刻道理,進而提升學生對于美術課的樂趣。
最后,雖然隨著社會物質的不斷豐富,現(xiàn)代的學生所享受的物質生活遠遠超出了上一代人的物質生活水平,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藝術審美之上。但是,物質豐富的背后往往蘊含著人文素養(yǎng)的缺失以及享樂主義的危機。針對這樣的情況,就需要找出能夠吸引學生樂趣的美術內容,提升學生的美術審美能力。
二、美術課中如何體現(xiàn)創(chuàng)造樂趣的實踐研究
1.在教學中善于突出重點
為了有效地提升學生對于美術課的興趣,就需要教師能夠善于突出教學重點,層次分明地引出課堂的教學核心內容,增強學生對于美術內容的理解效率,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的興趣。具體來說,就是在高中美術課堂上,高中美術教師采用誘導式教學方法,先讓學生觀看書本上的畫作,讓學生有一個直觀的了解,并初步提起學生的興趣;然后,再向學生教授一些關于畫作內涵的理解內容,幫助學生深入挖掘和體會畫作之中的內涵,讓學生體會到思考的樂趣;最后,學生就可以深入地了解整幅畫作的內涵,進而產生滿足感,提升學習的興趣。例如,在教授學習欣賞凡·高的名畫《星夜》時,首先讓學生自我欣賞書本上的畫作,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在蔚藍的天幕下那魅力的橙色星光,以及橙色和蔚藍色的強烈色差。然后,教師向學生闡釋什么顏色是暖色調、什么顏色是冷色調,幫助學生進行理解,最終幫助學生形成對《星夜》畫作的整體性認知,學生形成認識之后,會具有相應的滿足感,進而提升對于美術課程學習的興趣。
2.在教學中擅長揭示美術作品的內涵
在進行美術欣賞教學的過程之中,要求教師能夠利用基本的美術基礎知識理論,深入地揭示美術畫作背后的深刻內涵,讓學生了解到作品背后的意境美,進而提升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一般情況下,很多的美術畫作都具有抽象性的特點,這就導致學生難以理解畫作背后的深刻內涵,進而喪失對于美術學習的興趣。針對這樣的情況,就需要高中美術教師掌握足夠的美術基礎理論知識,向學生深刻地講解美術畫作的各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幫助學生理解畫作之中的幾種基本關系(抽象與直觀的關系、主觀與客觀的關系等),幫助學生深刻地理解美術畫作背后的深刻內涵,進而幫助學生理解畫家的內心世界,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對畫作的欣賞活動,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綜上所述,為了響應素質教育的號召,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升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就需要不斷地提升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習的效率和積極性,充分發(fā)揮素質教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