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
隨著社會與經濟發(fā)展的加速,職業(yè)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為各行各業(yè)量身打造的實用性技術人才成為了搶手的香餑餑,職業(yè)教育再次被推到了眾人聚焦之下。為了有效地培養(yǎng)高素質的職業(yè)類畢業(yè)生,成為了當前中職辦學的重要課題。在中職教育教學工作中,語文學科是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之一,中職語文教師應當打破傳統(tǒng)觀念的制約,積極整合教學資源,注重創(chuàng)新創(chuàng)優(yōu),打造綜合教學課程,有效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為培養(yǎng)合格加特色的高素質專門人才發(fā)揮促進作用。筆者多年從事中職語文教學,在教學實踐中發(fā)揮寓教于樂的作用,體現了綜合課程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提升的促進功能,本文將做簡要論述。
一、緊扣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發(fā)揮畫龍點睛作用
眾所周知,中職在招生生源方面面臨著學生文化基礎不一、思想觀念復雜等方面的因素制約,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展語文教學,教師需要花費更多的心思與精力。課堂是中職語文教學的主陣地,教師應當抓牢抓實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尤其是要對教學過程進行優(yōu)化,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地位,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來,教師有效發(fā)揮畫龍點睛的作用。首先,教師要分類開展教學,對學生的學習基礎做到全面了解,掌握學生語文學習基礎與能力方面的第一手資料,確保有的放矢。其次,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善于抓住重點難點,將這些方面提煉出來,可以設計成思考題,鼓勵學生在小組學習中共同突破這樣的難點,這一點對于從整體上提高語文教學成效具有積極的意義。學生基礎不一,能力存在差異,將他們按照好中差均衡的原則編排成學習小組,有利于大家在這樣的載體之中相互幫助,共同提高,無論是語文基礎知識還是解題思維方式,都能夠得到更好的共享。另外,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盡可能自主地突破難點、解決問題,無法突破的難點需要教師進行點撥,這樣的點撥側重于對學生進行旁敲側擊的引導,從解決問題的思路方式等方面進行幫助,而不是簡單的直接給予,只有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更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才能夠讓中職語文教學達到陽光普照的效果,讓學生在高度參與的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快樂,提高學習積極情感。
二、結合未來崗位要求,補充實踐教學內容
中職培養(yǎng)的目標是為社會各行業(yè)培養(yǎng)綜合素質過硬的專門人才,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學科,能夠為學生有效融入社會、適應社會提供積極的幫助。同時,不同專業(yè)學生的未來崗位、行業(yè)就業(yè)需求,也應當成為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語文教師要善于將中職語文教學與學生未來崗位需求緊密結合起來,如許多畢業(yè)生走上社會之后,雖然從事的是基礎性的技術操作工作,但是掌握基本的公文寫作,如通知、報告以及簡單的工作總結甚至領導發(fā)言、通訊報道等等,這些方面的技能能夠為學生未來的崗位就業(yè)和崗位成才積蓄能量,提高分量。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有機滲透這些方面的教學訓練,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更好地掌握未來崗位基本履職能力。為了實現這樣的目標,教師除了要按照現行中職語文教材教學之外,還要增加補充教材或是校本課程,將這些實用性較強的語文教學內容融入進去,有機滲透于學期教學計劃,與教材相應內容緊密結合起來,從而實現學以致用的效果。
三、立足學生學習基礎,開展教學專題活動
中職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普遍存在著興趣不足的問題,如何有效突破這一困境,需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進行創(chuàng)新。筆者在語文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學習基礎,開展了一系列語文教學專題活動,例如結合閱讀分析中的思想教育目標,引導學生進行一分鐘感言演講活動,不同的教學內容可以篩選出相應的主題,或勵志成才,或展望青春,或感恩母愛,或報效社會,這樣的專題演講活動既能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同時也深化了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對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等方面具有積極的意義,也能夠以正能量更好地引導學生,讓他們增強自信,昂首向前。
四、結合職業(yè)教育特點,拓展課外活動空間
開展語文綜合課程教學,除了要抓實課堂之外,還要積極拓展空間,尤其是要針對中職學生課余時間充足的優(yōu)勢,發(fā)揮課外拓展活動對語文教學的補充功能,讓學生更有興趣,更加喜愛語文學習。筆者在教學中組織學生向課外進行延伸,建立了文學社團、古詩詞研究小組、應用文寫作興趣小組等載體,通過課余的興趣活動鞏固學生課堂所學,彌補中職語文課堂時間、空間方面的限制,同時也讓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得到了鍛煉與提高。教師還可以結合校外實訓活動,尋找實習崗位與語文基本功、綜合素質之間的結合點,引導學生在實習單位發(fā)揮出自己的優(yōu)勢,例如應用文寫作、板報設計等等,將自己所學展示出來,同時也能夠在具體實踐運用的過程中進一步發(fā)現自己存在的不足,尋找出自己語文能力方面的短板,以便于在下一步的學習中知道不足,更具針對性地進行充電,以這樣的教學拓展活動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和緊迫感。
綜上所述,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廣大教師既要立足語文學科自身的教學目標任務,同時更要兼顧學生的專業(yè)特點、未來就業(yè)形勢需要,采取更為生動活潑的方式整合各類資源,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快樂,學得更有興趣、更有動力,讓語文學科在培養(yǎng)高素質職業(yè)類人才的工作中發(fā)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志華.中職語文教學應在“活”字上下功夫[J].新西部(下半月).2011(08)
[2]梁敏鳳.中職語文教學改革的新思路[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1(02)
[3]田許明.在職高語文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