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壽蘭,甘曉琴,劉 宿
(第三軍醫(yī)大學大坪醫(yī)院麻醉科,重慶 400042)
·短篇及病例報道·
利多卡因膠漿引起胃腸道過敏癥狀1例
李壽蘭,甘曉琴,劉 宿
(第三軍醫(yī)大學大坪醫(yī)院麻醉科,重慶 400042)
局部麻醉藥物(簡稱:局麻藥)不良反應以皮膚過敏反應為主,嚴重時可出現過敏性休克,喉頭水腫,但以惡心、腹痛等腸道為過敏表現者臨床上較少見。近期本院內鏡中心發(fā)生了1例由局麻藥引起的胃腸道過敏癥狀,現報道如下。
患者,女,22歲,因常規(guī)查體來本院就診,擬行無痛胃鏡檢查?;颊咴诼樽砬霸u估中訴其曾在院外門診直接測眼壓滴“局麻藥”(具體藥名不詳)時發(fā)生頭暈、寒戰(zhàn),疑為“局麻藥過敏”?;颊咴谖哥R檢查前肝腎功能、心電圖、出凝血時間、血壓、脈搏等各項檢查均無異常,檢查前10 min口服1支利多卡因膠漿(每支10 mL)以消除消化道泡沫,服藥后2 min患者自述感覺胃部隱痛、惡心,未做任何處理,也未引起醫(yī)生重視。服藥10 min后,在靜脈麻醉下,按正規(guī)操作流程行胃鏡檢查,檢查過程順利,檢查時間2 min,無異常發(fā)現。檢查結束后安全送至麻醉復蘇室進行復蘇,20 min后患者意識清醒后端坐,數分鐘后發(fā)現該患者精神狀態(tài)欠佳,并訴心悸、頭暈、腹痛、惡心。麻醉護士立即將患者平臥,給予低流量吸氧,同時監(jiān)測氧飽和度、心電圖、血壓、脈搏無異常,并及時給予患者心理安撫。仔細詢問操作者并調錄像資料觀察,未發(fā)現有損傷的情況,同時檢查四肢、軀干也未發(fā)現皮疹或風團等過敏癥狀。考慮患者曾有局麻藥過敏史,結合口服的膠漿中含有利多卡因,并且患者在口服膠漿后不久就出現了胃部不適的感覺,首先,考慮是胃腸道的過敏反應,過敏原首先考慮是利多卡因。立即給予靜脈推注地塞米松10 mg,持續(xù)給予低流量吸氧,監(jiān)測心電圖、血壓、脈搏。20 min后患者腹痛癥狀消失,精神狀態(tài)恢復正常。1 h后患者完全恢復步行離院。
利多卡因屬于酰胺類,穿透力大,生效快,時間長,是理想的局麻藥,引起的過敏反應非常少見。藥典上未要求用藥前行過敏試驗[1]。多表現在酯類局麻藥(如普魯卡因),分延遲反應和即刻反應。延遲反應多為血管神經性水腫,偶見蕁麻疹、藥
疹等;即刻反應是當用極少量的藥物后,突然發(fā)生驚厥、昏迷、呼吸心跳驟停而死亡,但二者均不多見。酯類局麻藥所含的對氨基化合物可形成半抗原,以致引起變態(tài)反應;酰胺類則不能形成半抗原,故引起變態(tài)反應者極為罕見[2]。過敏反應在胃腸道的表現為惡心、腹痛等,臨床上較少見。對藥物引起的過敏反應以預防為主,醫(yī)生在檢查前仔細詢問患者過敏史,用藥史及家族史[3]。由于胃鏡檢查95%以上都是門診患者,檢查前一般只做心電圖,檢查項目單一,患者的潛在疾病對能不能承受麻醉不容易發(fā)現。為避免發(fā)生意外,每次檢查前由麻醉醫(yī)師詳細詢問病史,并將詳細病情、處理預案記錄在門診病歷本上,并做好相關登記。對有特殊病情、過敏史、敏感體質的患者在整個檢查過程中應作為重點觀察對象,根據麻醉預案,在檢查前準備好搶救儀器和急救藥品,服藥后密切觀察患者反應,對門診患者病情篩查尤應重視。平時要增強防范意識,仔細詢問病史,加強醫(yī)護人員急救知識學習,以防意外[4]。利多卡因膠漿過敏極為罕見,通過此病例,對有“過敏史”患者,每次應慎重用藥,檢查前病情篩查同檢查過程一樣重要,并要進行詳細登記。檢查過程中要認真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并保留相關檢查資料,進行電話回訪。
[1]魏淑明,李繼云,殷彥良,等.利多卡因過敏反應1例報告[J].臨床誤診誤治,1999,12(1):64.
[2]莊心良,曾因明,陳伯鑾.現代麻醉學[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607-608.
[3]程先青,陳家驊,趙家貴,等.利多卡因的過敏反應[J].安徽醫(yī)藥,2010,14(9):1106-1108.
[4]鄔宏,房倩華.利多卡因過敏反應1例報道[J].臨床誤診誤治,2010,23(10):918-919.
李壽蘭(1978-),護師,本科,主要從事臨床護理工作。
10.3969/j.issn.1671-8348.2014.14.060
C
1671-8348(2014)14-1824-01
2013-11-04
2014-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