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鳴鳴
(浙江省紹興縣魯迅外國語學校)
短跑能力是人的最基本的能力,它體現(xiàn)的是速度,是田徑的主要項目,也是其它運動的基礎。短跑有幾個基本環(huán)節(jié)組成,即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和終點跑,由于短跑距離短,所以邁出的每一步都很關鍵,短跑仍然是初中階段的主要教學內容,學生接觸的最多,初中是取得好成績的關鍵時期。但是,由于技術較為常見,很多老師沒有把短跑當作主要內容,耽誤了學生的短跑最好發(fā)展期,很多學生上完中學依然不會跑。下面就短跑教學的問題進行分析。
起跑是短跑的第一步,接下來就是起跑后的加速跑,筆者就這兩個技術進行分析。起跑與加速跑是兩個緊密相聯(lián)的技術,要相把自己的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取得好的成績,很大程度上也要看起跑與起跑后的加速跑質量。起跑最常犯的錯誤有:起跑時重心沒有靠前,不利于發(fā)力,支撐不夠長致使身體前傾,還有的同學在起跑后急于抬起上身等原因影響了快速起動的時間,導致后面的加速延緩。要克服上述不足,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讓學生形成一定的起跑的動作概念,明白什么動作是正確的,為以后的練習打下條件印象,了解這樣起跑的重要性??梢酝ㄟ^老師的示范,或者是多媒體的示范直觀的展示給學生,進了步了解技術動作的做法,懂得其要求與要領。第二,做起跑姿勢的多次練習。由于起跑姿勢是靜止的,所以,靜力練習很重要,體會起跑的那一剎那感覺是什么樣的,做到注意力集中,有種要跑的欲望。第三,做蹲踞式起跑并加速跑10米、20米練習,聽老師口令重復練習。第四,體驗起跑與起跑后加速跑,通常跑10米~30米為宜,不斷在練習中完善技術,注意起跑時的步頻要快,不宜過大。身體要在跑動過程中慢慢抬起。第五,重視上肢的擺動,有的同學認為跑只是腿的事,其實不盡然,身體的協(xié)調用力更能加快跑的速度。
(l)坐著跑與后仰跑。這是最常的途中跑的現(xiàn)象,產生這種錯誤的原因是髖關節(jié)不能充分地前送,還有蹬地用力不足,這是重心在后的原因,遠看上去只見全身用力卻中跑不快。應該用力蹬地,擺動腿積極前擺,動作協(xié)調配合,做到伸展髖、膝、踝這三個,值得注意的時,還要做到后蹬的方向應該是正向后,用力方向與地面夾角要小,再加上上肢的大幅度擺動,為正確的后蹬增加了效果。
(2)中途跑中,身體刻意前公傾,有時候過而不及,致使身體失去自己的控制,有跌倒的感覺,產生這樣的另一個原因是腳的頻度不夠,前擺不及時,上身已經到前面了,而腿跟不上。
(3)身體不能保持平穩(wěn),有晃肩現(xiàn)象,最明顯的表現(xiàn)是左右晃動,把力能化解了,產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腳的發(fā)力不正,也是擺臂時肩部不能保留住,過于緊張,不能放松,造成擺臂用力左右而不是前后。
(4)中途跑中,全身的肌肉不能放松,腳的落地不輕盈,而是有跺腳的現(xiàn)象,身體協(xié)調性較差,過分緊張就會導致肌肉僵硬而沒有彈性。
(5)不能靈活地處理不同的跑道而身體失去平衡。比如,在彎道的時候沒有身體向里傾斜,有把自己甩出跑道外的感覺,這主要是腳的發(fā)力沒有側重點,腿擺動方向發(fā)生、還有兩臂擺動幅度應該是有所區(qū)別的,外幅度大,里面的幅度小一點。
糾正短跑途中易犯錯誤,其最主要目的是改進跑的正確姿勢,使跑的姿勢更為符合跑的原理,技術更優(yōu)美,跑得更快,針對上面所述的一些問題,筆者在實踐中找出了一些改正的方法,現(xiàn)與大家交流。
(1)讓學生在大腦中形成正確的途中跑技術概念,了解基本要領:身體要做到稍微前傾而且要端正、要大幅度的擺臂,有力而不僵硬,蹬地要充分,用力要大,髖部擺動平衡而有節(jié)奏。
(2)巧妙地用髖。平常在學習中,學生都會認為跑只用兩腿就可以了,其實,這是片面的,髖關節(jié)在跑動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髖是學生進行在水平面上加速的主要部位,力量是從髖部發(fā)到腿部的,所以髖是力量的開始,他能控制步長與腿的擺動幅度。在跑的時候,髖是起到了軸的作用,應加強以髖關節(jié)為軸的加速擺動練習,相反,力不是自大腿發(fā)力來帶動髖部。所以,我們要注重對髖部的練習,讓它帶動兩腿的腿擺動的幅度與頻率。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在跑的練習中,我們要注重用擺髖帶腿的運用,這是短跑途中跑技術中很關鍵的一個練習環(huán)節(jié),也是重要的一項技術,如果髖的練習做好了,髖的功能得到發(fā)揮,那么,非常有助于提高學生運用速度。這樣的一些輔助練習有很多,如在橡皮筋牽拉身體情況下的上坡練習、在原地轉髖練習、快速地下坡,還有大幅度的車輪跑等,都是提高髖關節(jié)靈活度的練習手段。
(3)膝、踝關節(jié)的運用不可小視。這兩個關節(jié)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它將髖部的力量下達到下面,直到地面,直接把后蹬的力量傳給上體,為人體的前進提供動力,如連續(xù)的單腳擺腿跳是很好的針對性練習方法。
(4)對抗肌的協(xié)調處理讓身體少消耗力量。人體都有緊張的一面,也有放松的一面,總是有對抗肌阻礙著人的運用,所以處理好肌肉緊張與放松的協(xié)調性關系很重要,可以反復做30米~60米的練習,也可以用提高重心的加速跑和跨跳練習相結合起來進行練習。
(5)彎道跑練習時要強調左腳前腳掌外側、右腳前腳掌內側的蹬地,左側臂擺動幅度要小于右側的擺臂幅度,兩腿的步長比例應與身體的傾斜度和速度相協(xié)調。
終點沖刺跑是跑的結束部分,一般練習時,都是采用兩個方法,一是前傾壓肩;另一個是保持原姿態(tài)沖刺,但是在運用壓肩法時,可能會產生錯誤,就是壓肩時機把握不準確,或者由于后來沒有了速度而不能完成這一動作。用壓肩技術沖刺時的身體前傾是提前開始的,在最后一步的時候要前傾的幅度大。我們可以運用反復快速跑30米~40米做撞線動作的練習,讓學生體會壓的動作感覺。
[1]唐智明,閻運運.短跑專門性練習的常見錯誤及糾正方法[J].體育師友,1984,(2).
[2]郭海峰.淺談短跑途中跑常犯的幾個錯誤及糾正方法[J].田徑,2010,(10).
[3]王青.短跑主要常見錯誤及糾正方法[J].田徑,2006,(9).
[4]周成建.淺析高中生短跑途中跑技術的分析與訓練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