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主學習的基本理念是教師的科學指導是前提條件,學生是教育的主體,重視學習者的主動性和探索性學習,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生動活潑的學習局面。充分尊重學生,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課教學在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時,應轉變教學觀念、激發(fā)學習動機和興趣、加強學法指導、注重情感因素,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
【關鍵詞】自主學習;提高;政治課;教學效率
新課程改革就是緊緊圍繞”教育創(chuàng)新”這個主題,強調在教學過程中要十分重視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要求教師自覺轉變教學方式,并努力引導學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其目的就是為了激活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成為知識的發(fā)現(xiàn)者和探究者。因此,作為政治老師要在不斷學習和深刻理解新課程標準的同時,切實轉變教學行為,大膽用新課程理念指導課堂教學實踐,創(chuàng)設以質疑、討論為主的課堂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一、自主學習是新時期素質教育下對思想政治課教學的要求
所謂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我決定的自覺能動的學習,實現(xiàn)自主性發(fā)展的一種學習理論和學習方式。自主學習的實質是學生獨立學習,是學生主宰自己的學習。思想政治課作為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在中學各學科中是學生學習最不感興趣的學科之一,而為了適應社會化大發(fā)展的需要,自主學習的模式的開展卻刻不容緩。實現(xiàn)自主性發(fā)展是教育教學的目的,是一切教育教學活動的本質要求。
在自主學習模式下,首先要求轉變課堂教學模式,由教師單向灌輸知識轉向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師生雙向互動活動。課堂上不拘泥于某種特定教學方式,而是體現(xiàn)教師引導者、組織者、合作伙伴的作用,以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為主要目的,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如:課堂上可以有演講、小論文、調查報告等活動和實踐內容,讓學生提高自己的獨立分析問題、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傊?,營造自主學習的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師要做到“六大解放”:解放學生的頭腦,使學生能思,敢想;解放學生的雙手,使學生能做,會干;解放學生的雙眼,使學生能視,會看;解放學生的嘴巴,使學生能說會道;解放學生的空間,使學生能到大自然、大社會中去實踐,去學習;解放學生的時間,使學生有自由支配的時間去娛樂、去發(fā)揮自己的個性、去創(chuàng)造。
二、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應積極創(chuàng)建學生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和條件
1.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在動力是應有效激發(fā)學習動機和興趣
在沒有外部壓力或要求情況下,學生如果缺乏內在的學習動機,就不可能自覺地確定學習目標,啟動學習過程,自主學習也就無從談起”。思想政治課既是一門智育課,又是一門德育課。因此,必須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課的育人功能,積極引導學生對學習目的和意義的正確認識,讓他們明白為什么要學習、為誰學習,從而把自己的學習和前途、理想聯(lián)系起來,以此激發(fā)學習動機,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把自己的志向和學習目標轉化為強烈的學習動力。內在的學習動機其初級形式就是興趣。
興趣是人求知的內在動力,它決定著人對現(xiàn)實的態(tài)度、價值取向與選擇。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知與不知的矛盾,求知是課堂的主要任務。我們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特別講究求知之道,這種求知之道,首要的是樂于求知。而樂于求知的關鍵在于激發(fā)興趣。人們只有在主體上體驗到樂趣,才能”為之不厭”,達到求知的最佳境界。
教學實踐證明:當學生對某一門功課的學習產生濃厚興趣時,他就會積極主動而且心情愉快地學習,去構筑自己的知識結構,努力提高學習成績。相反,學生對某一學科學不進去或厭學,主要原因是他對學習的過程和所學的內容沒有產生興趣,他總感到是在被迫去做別人要求他去做的事情。因此,作為中學政治教師,必須根據(jù)思想政治課自身的特點,苦練本領,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藝術,以情趣橫溢、豐富多彩、生動形象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加強學法指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益
教師的職責在于啟發(fā),教師的教學方法也在于啟發(fā)。在現(xiàn)實教學改革中,教師雖注意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但有些卻忽略了教給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學習方法,使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走了彎路,達不到自主學習的目的,并進一步影響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思想政治課教學一定要突出自己的特點,堅持理論和實際緊密聯(lián)系。善于啟發(fā)學生主動思考,明白自己想要學習什么和獲得什么,確立能夠達成的目標,引導學生收集、閱讀、加工國內外各種自然的、社會的信息和材料,為我所用,培養(yǎng)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學生覺得學習政治并不枯燥乏味,而是富有興趣和動力,從而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
3.注重情感因素,啟動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
教師應樹立新型的師生觀。陶行知先生曾告誡教師”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在課堂教學中需做到師生融洽、進行感情交流、充分尊重學生人格、關心學生發(fā)展,要放下尊嚴,要由知識傳授者轉化為促進者,由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由居高臨下轉變?yōu)椤逼降戎械氖紫?。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課堂中的主人,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
總之,學生的有效學習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活動,它必須依賴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在政治課堂教學改革中,教師應把著眼點放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展性學習上,使學生不僅”學會”而且”會學”,從而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政治課教學的效益。
參考文獻:
[1]鐘啟泉,崔允漷,張華.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fā)展[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石中英,王衛(wèi)東,于建福.素質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3]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百條建議[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4]龐維國.論學生的自主學習[M].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1.
作者簡介:林偉東(1973—),男,廈門市杏南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如何引導自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