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和平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社會對既精通英語又掌握商務知識與技能的復合型人才需求越來越大,為此很多學校開設了商務英語專業(yè)(方向)培養(yǎng)國際商務人才。本文以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為例,在需求分析的基礎上探討了商務英語專業(yè)(方向)課程設置及不斷改革的情況,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并在最后提出了自己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獨立學院;需求分析;商務英語;課程設置
獨立學院是伴隨我國高等教育辦學規(guī)模的跨越式發(fā)展而涌現出來的一種新型的辦學模式,它所招收的學生是指在高校本科層次第三批錄取的學生。據2011年調查統(tǒng)計,全國共有300多所獨立學院,承擔了30%以上本科生的培養(yǎng)任務,由此塑造出來的大批應用型人才是經濟、社會發(fā)展不可或缺的力量。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成立于2004年,是位于湖北省以長江大學為母體依托的獨立學院,是一所工科性質鮮明的學院,學院人才培養(yǎng)目標為培養(yǎng)面向市場的、學科特色明顯的實用型人才。
商務英語是專門用途英語(ESP)的一個分支,ESP是和某種特定職業(yè)或學科相關的英語,根據學生的特殊目的和需求開設英語課程,課程是為了使學生在特定的工作環(huán)境中使用英語進行交流并完成特定任務。需求分析在ESP教學及課程設置中具有極其重要作用,是確保 ESP教學效果的先決條件 ,其關鍵就是要找出學習者現有的語言能力和知識水平與社會和他們自身所期望達到的程度之間的距離。ESP是以調查學習者具體的學習目標和目標工作場景對語言技能的實際需求為前提的 ,而這些調查結果又成為課程設計的基礎。由于在商務英語領域所需要的語言技能比其它 ESP分支所需要的語言技能更難以預測 ,因此需求分析 對于商務英語課程的設置顯得尤為重要。
1.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英語專業(yè)(商務英語方向)建設簡況
學院自2005年開始設置英語本科專業(yè),多年來一直在進行不斷實踐探索,培養(yǎng)符合市場需求的特色適用性人才。專業(yè)建設初始,基本沿用一般二本院校的純英語語言文學培養(yǎng)思路,在專業(yè)建設定位、人才培養(yǎng)方案制定及具體課程設置上都很大程度上借鑒了長江大學英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這種培養(yǎng)方式既沒有充分考慮到獨立學院三本學生實際情況及學習需求,也沒有認識到社會的實際需求情況。2006年開始,院系領導先后前往長三角、珠三角、環(huán)渤海地區(qū)、西安等地學習考察調研,調研對象主要為獨立學院、民辦高校、職業(yè)技術學院及社會相關企業(yè)單位,希望通過實地考察學習有所啟發(fā)和借鑒。之后,學院召開了專題特色辦學論證會,開始了自上而下的專業(yè)建設改革,改革的目的在于使人才培養(yǎng)更加符合市場需求,符合獨立學院尤其是本院實際情況。
在充分進行各種需求分析后,外語系確立了商務英語方向的人才培養(yǎng)定位。一方面適應市場對既懂英語語言又懂商務知識人才的需求,一方面符合我院學生理論知識相對薄弱、實踐動手能力較強的實際情況。自此,學院英語專業(yè)開始了對人才培養(yǎng)方案進行大的修訂,尤其是在課程設置上進行不斷改進和完善,削減純語言文學類課程比重,增加商務專業(yè)知識類及實踐類課程。
2.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英語專業(yè)(商務英語方向)課程設置的階段性探索
需求分析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學生及社會的需求也會不斷變化,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修訂及課程設置的改革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需要經過大量的理論研究及實踐探索,并需要市場的檢驗即用人單位的反饋得以驗證,同時還必須符合學院自身實際情況,考慮到學校地域、學生基礎、師資條件等各方面實際條件。
2.1初期探索
改英語語言文學人才培養(yǎng)為商務英語人才培養(yǎng)模式,在不削減學生基礎語言能力培養(yǎng)的基礎上加大商務能力培養(yǎng)。具體思路為:刪除英美文學、語言學、英美概況、高級聽力、高級口語類等課程,加入商務英語類如商務英語閱讀、商務英語寫作、商務英語視聽說等課程。同時,引入國際貿易、市場規(guī)劃與開發(fā)等課程,但與管理系共享師資中文授課。此階段主要側重課程類型的增刪,凸顯商務英語方向特色。根據具體實施情況來看,新的課程設置更加符合學生英語基礎,降低了課程學習難度,也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社會實際需求。
2.2需求分析深化基礎上的課程設置改革
通過對社會用人單位的了解及對畢業(yè)生的工作情況反饋,了解到作為英語專業(yè)的畢業(yè)生,反映基本英語語言能力的證書是必要的,同時相關職業(yè)資格證書的獲得對就業(yè)有極大幫助,另外,通過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發(fā)現學生自己也對能證明自身能力或有利就業(yè)的證書獲得興趣濃厚。在以上需求分析的基礎上,學院對課程設置進一步完善,在培養(yǎng)特色實用型國際商務人才的定位上提出了“帶證找工作”的理念,很多課程的開設直接對應相關英語能力證書或職業(yè)資格證書,使學生在課程的學習上目的更明確、針對性更強、學習更為積極主動。如:開設《劍橋商務英語課程》對應劍橋商務英語證書;開設《高級口譯》課程對應中高級口譯證書;開設《導游英語》及《導游實務》對應導游證書等等。
2.3與杭州阿里巴巴校企合作辦學探索
2012年,筆者再次集中對畢業(yè)生和用人單位進行了問卷調查,想了解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及實際工作中畢業(yè)生所急需的知識與能力,從而反過來進一步完善學院的人才培養(yǎng)及課程設置。此次共回收問卷80多份,通過分析得知,學院目前開設的語言能力培養(yǎng)類課程及商務知識課程基本已能滿足實際需要,但在實踐教學尤其是外貿實務操作方面有所欠缺。為此,學院開始與杭州阿里巴巴聯(lián)系并先后多次前往杭州實地調研,探索校企合作辦學,借用阿里大學外貿實際操作方面的優(yōu)勢、廣大的實習實訓平臺,希望通過課程植入、實訓操作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
然而經過反復磋商協(xié)調,由于學校所處地理位置的劣勢及高昂的辦學成本,借用阿里大學師資進行外貿實際操作課程植入的方案無法實施。之后,學院也曾選派老師前往阿里學院學習,但由于不是校企合作方,無法學習掌握到相關核心課程,學習效果不太理想。
3.幾點思考
結合對相關學??疾煺{研的具體情況,通過對在校生、畢業(yè)生、用人單位的問卷調查進行需求分析,聯(lián)系筆者所在學校近幾年商務英語方向課程設置改革的實際,特提出以下幾點思考。
(1)需求分析對商務英語專業(yè)(方向)的課程設置至關重要,課程設置的變革必須在需求分析的基礎上進行,需求分析不是一勞永逸的而是動態(tài)的,且需要從多角度、多層次展開。
(2)由于各學校的辦學條件、師資力量、專業(yè)特色等差別很大,所以必須從自身實際出發(fā),設置符合自身條件的課程體系。結合筆者所在學校情況,多年實踐探索對商務英語方向課程的設置思路較為清晰,但在具體實施中仍然受到各方條件制約,表現在:
師資力量缺乏。英語授課教師多為英語語言文學類背景,適合給學生講授英語語言技能類課程,缺乏外貿等商務實踐經驗,外貿實際操作類課程極度重要卻難以開設;商務知識的講授老師基本不能英文授課,且同樣缺乏足夠的實踐經驗。
實踐教學薄弱。由于學校地域劣勢明顯,缺乏很多實踐教學的平臺,學生缺乏與專業(yè)緊密結合的實習和實訓機會,在課程體系的設計上,實踐教學很難開展。
(3)學生商務技能普遍較為缺乏,缺少商務專項能力訓練,包括進出口實務與單證、外貿函電、商務談判等專項項目。商務專項能力是從事國際貿易的基礎,也是現階段商務英語專業(yè)學生比較欠缺的一個方面。因此,我們要本著學生的需求,在學習了商務專業(yè)類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商務專項技能訓練,包括進出口商品的詢盤、發(fā)盤、還盤,進出口貿易合同的簽訂與履行;報關流程;貿易糾紛的解決;國際支付與結算;票據的簽發(fā)、審核、修改和結算;外貿函電寫作、收發(fā);商務談判的流程和技巧等,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實務環(huán)節(jié)中商務流程、運作和具體操作方法,為學生將來從事商務方面的工作打下基礎。
(4)在商務英語專業(yè)(方向)課程體系設置上,英語語言技能模塊、商務專業(yè)知識模塊、商務技能模塊、綜合素質培養(yǎng)模塊及實踐教學模塊必須很好的結合,在各部分學時比例的分配上應盡量科學,一方面結合學生基礎及實際需求,另一方面要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用人單位需求。
【參考文獻】
[1]胡駿.獨立學院英語專業(yè)商務英語課程設置的調查與啟示—以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為例[J].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學報,2011,9.
[2]劉建華.國內ESP研究與商務英語專業(yè)課程設置改革[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6.
[3]江春,丁崇文.商務英語課程設置探討[J].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4,1.
[4]于瑾.需求分析理論下的商務英語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青春歲月,2011,10
[5]周敏芬,詹元靈.需求分析理論下的特色商務英語課程設置[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0,9.
[6]嚴玲.專門用途英語課程建構[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