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邰曉敏
摘要:目前,農村語文教學出現(xiàn)的比較普遍的問題是:教學內容不能體現(xiàn)語文學科特點;教學過程角色本末倒置,重視教師主導,忽視學生主體;教學手段形式化,重視做題訓練,輕整體語文能力。這些制約語文教學的問題,亟須得到解決。
關鍵詞:農村;語文教師;問題和對策
近幾年,在農村高中教學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在語文教學和學習的過程中,存在著與當前教育綜合改革不相適應的幾個問題:
1. 在教法上,往往只重視做題訓練,把語文肢解為孤立的知識點,破壞了語文的人文性和思想性
這樣,會導致學生不重視閱讀,只重視題海訓練。
2. 在教授內容上,高中語文教學存在一個封閉圈,它以傳授知識、應付考試為軸心,追求現(xiàn)成的、確定的知識答案為目標,從教學的內容、方法到成績評價,形成了一個孤立的體系
不少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習慣從文章結構入手解析課文,推敲課文所提供的內容要點和零碎的語文知識點,視各種教學參考書為寶典,照搬照抄,結果課堂死水一潭,總是培養(yǎng)不出語文的優(yōu)生。
3. 從學生學習過程上看,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循序漸進的過程,尤其是閱讀優(yōu)秀的文章和文學作品,提高語文素養(yǎng),短期顯效不明顯
學生在三年的高中學習中,往往把精力放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上,不愿意在語文學習中花費過多的工夫,很多農村學生高中三年沒有讀過一部文學名著。
4. 從農村高中教師角度看,由于受經(jīng)濟和教師培訓條件的限制,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難以被大范圍地運用
作為學習活動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語文教師,幾乎不能按照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環(huán)境,更難以讓學生進行探究式的學習。在這種條件下,語文教師業(yè)務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的語文學習。
自2010年甘肅省實施高中新課改以來,語文教學在高中教學中日益受到重視,特別是近年來高考語文注重內容的文學性、閱讀的整體性、作文命題的社會性,改變了過去語文教學中只強調語文知識和題海訓練的片面做法,因為這樣做的教學只能與高考語文相背離,導致語文能力和成績越來越差。
《高中語文大綱》中明確規(guī)定:“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對于學生學好其他學科和今后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也有利于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吸收人類進步文化,提高國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边@無疑為我們的教學指明了教學方向。我個人認為,在語文教學中,為構建新的語文教學,適應新時期對語文教學的要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 秉承傳統(tǒng),弘揚優(yōu)秀文化
在我們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常常過多地強調了技巧,忽略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和提高。而我們秉承傳統(tǒng)的一些有益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往往可以讓學生受益終身。教法上,借鑒和吸收我國古代教學的傳統(tǒng)。在誦讀中鑒賞優(yōu)秀的作品,陶冶高尚的情操。內容上,指導學生自主閱讀我國優(yōu)秀的文化精品。推薦和介紹學生閱讀課外必讀篇目。
2. 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形成健全人格
語文教學不僅要指導學生學習學科知識,還要訓練他們的思維,培養(yǎng)他們健康的情感,塑造他們高尚的人格,提高他們高雅的審美情趣。語文學科的特殊性要求我們語文教師在傳授語文知識的同時,還要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還要進行人品人格的培養(yǎng)和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
3. 重視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和心靈溝通
語文課堂教學活動是一個富于變化的群體活動。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關系處在不斷轉換之中。這種轉換的關系,使課堂教學活動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很強的現(xiàn)場性。近幾年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滿堂灌”,教師在臺上講得天花亂墜,學生在臺下聽得昏昏欲睡,使很多學生把語文學習當做負擔,在很大程度上扼殺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最后還有可能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厭惡。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和愛好是獲取知識的動力。”教師在教學中必須關注學生。在備課時要精心設計,注重激發(fā)學習興趣,把課堂構建成為師生平等交流的平臺,徹底摒棄以教師為中心、強調知識傳授、把學生當做知識灌輸對象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和心靈溝通,要和學生建立一種新的關系,幫助學生去發(fā)現(xiàn),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4. 注重創(chuàng)新精神,積極進行教學改革
在當今新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世界,農村語文教師更應積極開發(fā)利用教學資源,掌握和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每一位語文教師要積極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大膽創(chuàng)新,這是提高目前農村語文教學的必由之路。語文教師要指導學生主動探究性學習,特別是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教會他們主動上網(wǎng)查找學習資料。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的探索,本身就是一個知識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重構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教師、學生真正產生互動,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創(chuàng)造潛能。
5. 重視合作,開拓語文資源
語文教師要打破文人相輕的封建文化影響,放下架子,虛心與別人交流,不計較個人的成果為他人所使用,通過廣泛交流,達到相互之間的資源共享。語文教學在具體教學中靈活性非常強,不管是課堂安排,還是教學方法,都沒有規(guī)定的模式可循。語文教師面對教育綜合改革的機遇和挑戰(zhàn),應該以自己的智慧獨立思考,以崇高的責任感完善自我,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了解并接受優(yōu)秀文化,使他們的人生境界和文化素養(yǎng)得到提高。
(肅南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