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物理是高中科目中的一門主要科目,它具有很強的邏輯性,為了讓學生能在物理知識中盡情徜徉,更好地學習掌握物理知識,教師需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本文針對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學方法進行了淺議。
【關(guān)鍵詞】高中生 物理教學 興趣培養(yǎng) 多媒體 實踐應(yīng)用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7-0108-02
高中物理邏輯性強、抽象性大,一些物理概念極具抽象性,在物理過程的分析中要求其嚴謹性大,規(guī)律應(yīng)用的復雜性也非常的強,這樣的物理知識讓很多的高中學生體會到了課程的難度。面對這樣的高中物理知識讓初入高中的學生望而卻步,即使那些對初中物理很感興趣的學生對高中物理也是處于一種仰視狀態(tài)。為了改變這種學習狀態(tài),教師也在努力創(chuàng)新讓學生們感覺很輕松的教學方法。那么在物理教學中什么樣的教學理念才能讓學生們更加熱愛物理呢?筆者在此與大家分享討論從教多年以來的教學經(jīng)驗,希望有拋磚引玉之效。
一、提高興趣,促進教學
偉大的捷克教育學家夸美紐斯說:“興趣是創(chuàng)造一個歡樂光明的教學途徑之一?!边@就是說無論教師們有多么好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如果學生們沒有了興趣都是無稽之談。所以教師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讓學生們真正的融入到學習當中。因此,提高學生的興趣是老師教學的前提,在教學中如何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呢?教師可以運用一些多媒體教學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高一物理學習中中加入了“豐富的彩色實物圖片”,從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物體出發(fā),開辟了高中物理的一片新天地,一改舊教材中抽象的“黑白圖”,避開了教學的難點,使中學知識的過度變得自然、平和,消除了學生對高中物理的畏難心理,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這些是新教材自身在內(nèi)容和形式上的優(yōu)勢所在??傊?我們應(yīng)通過多種手段、多種方式、多種途徑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讓大家感受到物理中充滿了美,物理也是一門生動活潑的科目,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由簡到難,逐層深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高中物理學習中,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興趣已經(jīng)在初中學習中有了一定的認識,加上高中物理知識中繁瑣的物理課程,學生對高中物理的理解度會極大的下降,那么教師就要引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教師可以將一些復雜的物理知識變的很簡單化,然后再將簡單的知識變得復雜化,尤其是學生對新教材的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學習,教師在這樣的情況面前就要引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一般來講,自主學習是學生們在學習一種很受大家喜愛的學習方式。在學習中教師可以設(shè)計一些教學問題,問題的難易程度一般是由簡單到復雜,由淺到深,同時問題應(yīng)該在某種程度上有啟發(fā)性和引導性,即教學中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增強趣味性,把學生的直接興趣轉(zhuǎn)化為對物理學科持久的濃厚興趣,使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去刻苦學習。
三、明確教材,提高學習
作為一名高中物理老師,最主要的任務(wù)就是要讓自己非常熟悉整個高中物理知識體系,熟悉物理知識中的主體內(nèi)容,同時要對高中物理課本中的每個章節(jié)在整個高中階段的重點知識做詳細的了解。有了對知識的詳細了解以后,就可以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分清層次,進行系統(tǒng)的講解和劃分。此外,教師在講解知識點的時候,最好先講解一些容易使學生進入誤區(qū)的知識點,給學生們打好提前量。如在學第一章“力”時,就可以事先提醒學生:在摩擦力有無和方向的判斷上會出現(xiàn)較多錯誤;第二章中對“加速度”的理解上會出現(xiàn)許多誤解等等。這些措施都會給學會一定的心理預(yù)警,使學生遇“難”而不慌。
四、多媒體的有效應(yīng)用
物理知識是集理論與實驗于一體的知識科目,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很多理論知識暢言得如火如荼。在語言上能把高中物理講解透徹,但是一味的講解就算是講生動當遇到那些具有很強的邏輯思維的難點和重點時候也很難讓學生理解,反而教師越講解越累,學生是越聽越糊涂。慢慢地又開始了對物理知識的厭倦。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借助于多媒體信息技術(shù),它是教學中最直觀最形象的工具,它勝過教師的萬語千言。多媒體信息技術(shù)可以將那些很難“說”清楚的知識形象化,如人造衛(wèi)星、宇宙速度、各個行星的運動情況、直線運動和受力分析等。還可以將那些看起來很復雜的知識點變得系統(tǒng)化,如電與磁、電動機與發(fā)電機的關(guān)系等。在課余時間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觀看一些關(guān)于物理知識的科教片,而這些是教師用語言所不能表達的。如觀看《宇宙無限》、《霍金的宇宙》等,讓學生對萬有引力、黑洞的知識有一個更深的認識,并且霍金自身的狀況對學生來說是無形的德育教育,激起他們學好物理的欲望。
五、知識與實踐的結(jié)合
我們認為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真正地了解、理解知識,并在以后的生活中進行實際應(yīng)用,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迎刃而解,所以教師希望學生能真正地掌握知識,也能應(yīng)用于實踐。這個時候教師不妨讓學生自己動腦動手把知識應(yīng)用于實際。在教師講解關(guān)于“離心現(xiàn)象”的知識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書本上的理論制作一個棉花糖機,一個小電動機、一個加工后的易拉罐,材料簡單易得,容易操作。這些小的實驗會使學生非常的感興趣,他們能讓學生體驗到一定的成就感。這些都會引起學生學習探索的極大興趣,雖然這件事情很小,但不妨套用一句名言:“勿以事易而不為”,對于學生來講他們每取得一次成功,就會增加他們求知的欲望。
綜上所述,高中物理是邏輯思維很強的一門學科,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物理。作為物理教師我會更加努力地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以上是我在教學過程中一些小心得,希望讓更多的學生像衛(wèi)星一樣緊緊的繞著我們轉(zhuǎn),不要因為物理難學而脫離軌道,做離心運動。
參考文獻:
[1]季紅. 立足學生主體 提高物理教學[J]. 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 2011(05)
[2]曾峰. 化難為易在物理教學中的運用[J]. 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 2011(13)
[3]薛山. 高中信息技術(shù)課程探究[J]. 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 2011(14)
[4]傅智. 文科物理教學淺談[J]. 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 2011(07)
作者簡介:
曾誠(1966年1月出生),男,廣東南海人,現(xiàn)任職于江蘇省昆山中學,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物理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