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德語動詞位二現(xiàn)象的最簡主義研究

      2011-11-21 02:27:24何麗萍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11年11期
      關鍵詞:中心語助動詞陳述句

      何麗萍

      (湖南科技學院 外國語言文學系,湖南 永州 425100)

      德語動詞位二現(xiàn)象的最簡主義研究

      何麗萍

      (湖南科技學院 外國語言文學系,湖南 永州 425100)

      德語中置于句首成分占據(jù)的是以與有該詞語語義有關特征為中心語的最大投射的標志語位置,動詞逐步提升到相應投射的中心語位置是為了進行特征核查,德語中的C有很強的一系列特征,如[EPP]特征,[TNS]特征,[AGR]特征等,這些特征吸引了動詞甚至是有實際意義的動詞移位到功能性中心語的位置。

      動詞位二;功能性中心語C;強特征

      語言中句法成分的移動以及相應的移動機制的研究一直以來倍受語言學者們的關注。德語比較顯著的語言特點之一是動詞位二現(xiàn)象(V2,), Kayne,Travis,Zwart,Christopher曾分析過這種現(xiàn)象,本文作者也曾試圖從CP分裂假說的角度對該現(xiàn)象進行分析,希望能夠能有所啟發(fā),但CP分裂假說并不能對該現(xiàn)象進行充分解釋,本文將在前人相關研究的基礎上從最簡主義角度對該語言現(xiàn)象的句法機制進行分析。

      一 德語動詞位二現(xiàn)象

      在德語中,不管是陳述句還是疑問句,不論句首位置是主語,補足語,還是做狀語的副詞,介詞詞組等,句子(從句除外)的第二位是起謂語作用的動詞,謂語動詞都會鎮(zhèn)守住第二位,在文獻中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動詞位二現(xiàn)象(Verb second, V2),如:

      (1)a. Vermultich hat Hans das Buch gelesen.Probably has Hans this book read.Probably Hans has read this book.

      b. Das Buch hat Hans gelesen.This book has Hans read.This book Hans has read.

      c. IHN habe ich gesehne, nicht SIE.HIM have I seen, not her.HIM I have seen, not her.

      d. Welches Buch hat Hans gelesen?Which book has Hans read?Which book has Hans read?

      為什么動詞會鎮(zhèn)守在句子第二位呢?有什么動因誘使句子第二位竟然能被實義動詞占據(jù)?接下來我們將集中探討這個問題。

      二 Haegeman的解釋

      對于德語動詞位二現(xiàn)象,Haegeman,Kayne,Travis,Zwart,Christopher等語言學者在生成語法范圍內(nèi)對日耳曼語言(Germanic languages如德語,荷蘭語等)的句法結構的討論時涉及過相關問題,語言學者們討論的重點在于以下幾個問題:動詞移動的動機是什么(trigger)?這種移位屬于A移動 (argument movement)還 是 A’ 移 動 ( non-argument movement)?能進行移動的成分是屬于什么性質(zhì)的成分?限于篇幅,本文重點介紹Haegeman 對該現(xiàn)象的相關解釋。

      Haegeman在對早期荷蘭語(Dutch)限定性從句動詞位二特點的分析基礎上認為:動詞位二現(xiàn)象是日耳曼語族Comp 系統(tǒng)兩種特點的功能表現(xiàn),其特征之一為限定性短語中心語Fin有很強的動詞特征(V-features),因此,動詞在主句中必須提升到C的位置,即Fin位置;特征之二是為了滿足擴充投射原則(Extended Projection Principle),[spec,FinP]必須要有成分占據(jù)這個位置,而在德語中占據(jù)這個位置的成分可以是句子的主語,如(2)a,或者是wh-短語的語跡,如(2)b,或者是空語類成分,如(2)c:

      (2)a. [FinPHans[Finhat]das Buch gelesen].Hans has read this book.

      b. [FocP[Welches Buch]i[FinPti[Finhat]Hans gelesen? ]].Which book has Hans read?

      c. [TopP[Dieses Buch]i[FinPOPi[Finhat]Hans gelesen]].This book Hans has read.

      Haegeman 試圖為德語這種 SOV語言構建一個既能涵蓋一般陳述句,特殊疑問句,焦點化句以及主體化句統(tǒng)一的結構模式,他還進一步對從句動詞置于最后位置進行解釋:從句中的引導詞屬于標句詞 (complementizer),標句詞具有的名詞性特點(并非動詞特點)不會誘發(fā)動詞的移位,而〔spec, FinP〕位置也并不需要一定被占據(jù)。

      但進一步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Haegeman 在CP左邊根據(jù)位于句首成分的特征附加了相應的最大投射,如 2b,2c中的FocP和TopP。而這種附加違背了Sportiche的附加投射原則(Adjunct Projection Principle):

      (3)Adjunct Projection Princple

      If some semantic type X’ ‘modifers’ some semantic typeY, and X and Y are syntactically realized as a, and b, a is projected as adjacent either to b or to the head of b.

      根據(jù)附加投射原則,能附加的成分在語義上對被附加的成分存在修飾關系;此外,根據(jù) Chomsky最初對附加(adjunction)這個術語的定義(a phrasal process (Chomskyadjunction) which creates extra- position for extraposed constituents, for instance, fronting adverbials),這個附加的成分屬于外置成分并不影響句子的結構。但2b和2c中位于句首的成分不對其后的成分進行語義上的修飾,當去掉這些句首成分時句子的結構并不是完整的。因此,這些成分不能作為附加成分直接附加在CP的左邊位置。

      三 本文的解釋

      本文贊同大多數(shù)學者的看法(如Haider,Vikner,

      Christopher),認為德語屬于SOV語言。其原始生成語序與復雜句中從句語序相一致,VP的中心語V置于其補足語的右邊,IP的中心語I置于其補足語VP右邊,而CP的補足語IP仍然處于右邊補足語位置。情態(tài)動詞或者助動詞原始生成于I 的位置,然后經(jīng)過head-movement移位到C的位置;主動詞原始生成于 V的位置,然后與其動詞特征一起(V+I)移位到C的位置,形成了德語中比較特有的動詞位二現(xiàn)象(V2 phenomenon),那么動詞的移位是利己(self-intrist)還是利他(altruism)?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置于句首位置的成分特點。動詞位二現(xiàn)象中置于句首位置的成分既可以是名詞短語,也可以是副詞短語,還可以是 wh短語。 名詞短語既可以是句子的邏輯主語,也可以是動詞的補足語。對于邏輯主語占據(jù)句首位置,我們一般用EPP(Extended Projection Principle)原則或者充分解釋原則(The Principle of Full Interpretation)進行解釋,根據(jù)EPP,每一個句子都必須有一個主語,在一般陳述句中,邏輯主語原始生成于動詞詞組內(nèi)部的 Specifier位置,然后經(jīng)過移位從[Spec, VP]逐步移至[Spec, IP],其進行的是A-movement,或者說這個名詞短語移位是為了核查自身的結構格特征。這里涉及到一個問題,如果一般陳述句(declarative sentence)中只有主動詞,其結構線性順序與英語中的一般陳述句一致,這樣看來似乎這時的句子主語占據(jù)的是[Spec, IP]位置,下面的陳述句似乎讓我們覺得我們的結論是有問題的:

      (4)Hans hat das Buch gelesen.Hans has this book read.Hans has read this book.

      當一般陳述句中含有助動詞時,根據(jù)我們以上對德語句子結構的原始生成語序的分析,似乎助動詞從IP的中心語位置進行了移位,根據(jù)中心語移位限制(Head Movement Constraint)(HMC),所移入的位置當然應該是其上層 CP的C 位置.

      (5)Head Movement Constraint (Travis 1988)

      Head movement from one head position to another is only possible between a given head and the closest head which asymmetrically c-commands it.(i.e. between a given head and the next highest head in the structure containing it.)

      那么到底是什么能夠吸引 Hans最終移到[Spec, CP]呢?為了保持句法結構的一致性,我們是否也認為當一般陳述句中沒有助動詞或者情態(tài)動詞時,主動詞也被提升到CP的中心語位置?事實證明主動詞是經(jīng)過了提升,因為主動詞的原始生成位置是VP的中心語,置于其補足語的右邊。也就是說C這個功能中心語不同于英語中的功能中心語C,其既可以容納功能性成分也可以容納具有實際語義的詞匯性成分。

      我們再看句子(1a),我們發(fā)現(xiàn)副詞置于句首時主動詞也會提升進而形成了這種顯著的動詞位二現(xiàn)象。

      我們繼續(xù)來看置于句首位置的邏輯補足語,與置于句首位置的邏輯主語同為名詞性短語,但它們有不同的特點。補足語前移是出于該部分被強調(diào)的需要,在本文中我們認為副詞前移句首也是出于被強調(diào)的需要。在文獻中把被強調(diào)的部分稱為主題化成分或者焦點化成分,其句子結構被相應地被稱為主題化句子(如(1a, c))或者焦點化句子(1b),這兩種結構與語義和語用緊密聯(lián)系,體現(xiàn)了標句詞組這個功能詞組的語導力:如陳述,祈使,疑問,感嘆等。(1a,b,c)告訴我們當主題化成分或者焦點化成分置于句首時,助動詞或者主動詞照樣提升到了句子的第二位,其結構與一般陳述句的結構類似,那么我們是否可以認為主題化或者焦點化句子中助動詞或者情態(tài)動詞或者主動詞也提升到了CP的中心語位置,而主題化或者焦點化成分相應移位到[Spec, CP]位置?我們還可以發(fā)現(xiàn)特殊疑問句的結構與上述句子的結構類似(如1d)。為一致(uniformity)起見,我們假設德語根式句子(root clause)位于句首位置的成分占據(jù)〔Spec, CP〕,含有助動詞或者情態(tài)動詞的句子助動詞或者情態(tài)動詞優(yōu)先移位到CP的中心語C位置,沒有助動詞或者情態(tài)動詞時有實際語義的詞匯性動詞也要移位到CP的中心語C位置,也就是說C位置總是要被占據(jù)(filled),那么,為什么德語中的C總是會吸引動詞性成分,其到底有什么特征?

      Luigi Rizzi認為 CP可以分裂為不同的投射(split CP hypothesis)。他認為根據(jù)標句詞對句子起的不同作用,如引導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CP可以分裂為ForceP(語導力),F(xiàn)ocP(焦點化),TopP(主題化)和 FinP(限定性)。因此,句子(6a)中斜線部分結構可如(6b)表示。

      (6) a. I am absolutely convinced that no other colleague would he turn to.

      b. [ForceP[Force[that][QPno other college][Focwould][TPhe turn to] ].

      Rizzi(1997)認為FocP中心語帶有[EPP]特征和不可解釋的焦點特征,其[EPP]特征要求焦點化成分移位到FocP的標示語位置,而恰好這個焦點化成分no other colleague帶有的焦點化特征可以與中心語的焦點化特征相匹配,因此這個焦點化成分移位到spec-FocP,一方面既可以滿足FocP中心語的[EPP]特征,又可以核查中心語不可解釋的焦點特征。同樣地,F(xiàn)orceP,TopP的中心語也有類似的特征。根據(jù)他們的分析,焦點化成分占據(jù) spec-FocP,主題化成分占據(jù)spec-TopP,特殊疑問句中的 wh-詞占據(jù) spec-ForceP,限定性短語的主語占據(jù)spec-FinP 。

      根據(jù)以上Rizzi對英語功能性中心語CP的分裂假設,我們認為德語的功能性中心語投射 CP也可以分裂為ForceP ,F(xiàn)ocP,TopP和FinP。此外,我們認為這些投射的中心語都有很強的特征,這些特征有[EPP]特征,[TNS]特征,屈折性特征,以及相應的中心語特征,如焦點化特征,主題化特征,[WH]特征,限定性特征。我們以具體的例句來說明這些特征的功能:

      (7)a. Hans kan vielen Bücher haben.

      b.[FinPHans[Finkan[+EPP][+TNS][+AGR][+Finite]][IP ti [VP ti[DPvielen Bücher][Vhaben]][Iti.]]]

      (7a)是含有情態(tài)動詞的一般陳述句,其樹型結構如b所示,我們認為Hans原始生成于VP的specifier 位置,最后提升到了FinP的specifier位置,kan從I提升到了Fin的位置經(jīng)過了head movement,而主動詞保留原位不動。我們認為一方面C(這里體現(xiàn)為Fin)有很強的不可解釋的限定性特征,其吸引有限定性特征的名詞短語占據(jù)Fin的specifier位置構成spec-head結構關系來核查其特征,恰好在這個句子中具有限定性特征的名詞短語是 Hans,這樣 Hans從[spec,VP]逐步移位到[spec,FinP]既核查了 Fin的限定性特征同時又滿足了Fin的[EPP]特征;另一方面,F(xiàn)in的強[TNS]特征(時態(tài)性特征)吸引句子中體現(xiàn)時態(tài)特征的成分移位到Fin的位置進行[TNS]特征的核查,句中有兩個動詞性成分,情態(tài)動詞和主動詞,在德語句子中有情態(tài)動詞或者助動詞時,動詞的時態(tài)性特征和一致性特征都體現(xiàn)在情態(tài)動詞或者助動詞上,而主動詞保留原型不變,但如果沒有情態(tài)動詞或者助動詞時,時態(tài)特征和一致性特征的體現(xiàn)任務就會落在主動詞上,如下面句子的對比:

      (8)a.Ich konnte die Frage nicht sofort beantworten.I can this question not so quickly answer.I can not answer this question so quickly.

      b. Ich beantworte nicht sofort die Frage.I answer not so quickly this question.I don’t answer this question so quickly.

      c. Er beantwortet nicht sofort die Frage.He answers not so quickly this question.He does not answer this question so quickly.

      d. Wir beantworten nicht sofort die Frage.We answer not so quickly this question.

      We don’t answer this question so quickly.這里涉及到一個問題,英語中實義動詞不會進入功能性中心語,如果句中只有實義動詞時,要借助于do(do-support),再通過affix-attachment把詞綴附加在do上,主動詞不能進行移位。這里我們假設德語中的 C有很強的特征,其強特征要求 C這個位置不能為空?;蛘呶覀兛梢赃@樣解釋:德語是一門有很豐富的形態(tài)特征體現(xiàn),如人稱,時態(tài),數(shù),格位等的語言,而這些特征都能夠在動詞的詞綴上有很明顯的形態(tài)體現(xiàn),也就是說動詞有很強的詞綴性特征,其詞綴性特征太強了,如果詞綴與動詞本身分開其無法表達一定的意義。因此,詞綴不能脫離動詞借助do-support,在這個移位中,我們不得不采用最后的手段(last resort),采用非常不經(jīng)濟(economy)的方式進行語類移位,使其結構不會崩潰(crash)。

      同樣地,對于特殊疑問句,焦點化句,主題化句,我們也可以采用同樣的方式解釋,請看下面對(1a,b,c,d)的分析(為方便起見,我們重復如下):

      (9)a. Vermultich hat Hans das Buch gelesen.

      b.[FocusPVermutlich[Focus[+EPP][+TNS][+AGR][+Focus]hatj]IP[VP

      Hans[DPdas Buch][Vgelesen]][Itj]]].

      (10)a.Das Buch hat Hans gelesen.

      b.[TopPDasBuchi[Top[+EPP][+TNS][+AGR][+Topichatj][IP[VPHans[DPti][Vgelesen]][Itj]]].

      (11)a. IHN habe ich gesehne, nicht SIE.

      b.[FocPIHNi[Foc[+EPP][+TNS][+AGR][+Focus]habej][IP[VPich[DPti]

      [Vgelesen]][Itj]]].

      (12)a.Welches Buch hat Hans gelesen?

      b.[ForcePWelchesBuchi[Force[+EPP][+TNS][+AGR][+Force]hatj][IP[VP

      Hans[DPti][Vgelesen]][Itj]]].

      需要說明一下的是,這里我們把前移首位(fronting)的副詞看成是主題化成分,副詞進行的移位是從一個 specifier位置移位到另一個specifier位置,(把副詞看成是處于以其語義特征為中心語的最大投射的 specifier位置而非一個附加成分請看Christopher1998:37-122的分析)。德語中副詞的位置比較自由,在文獻中我們稱為置換(scrambling),而副詞前移是起到了強調(diào)的作用。

      以上我們談到了德語的 C有很強的[EPP]特征,[TNS]特征以及屈折性特征,C的強[EPP]特征,[TNS]特征是很多語言的普遍特性,我們認為因為 C中有屈折性特征才會吸引屈折性動詞(inflected verb)移動。從經(jīng)驗上來說,部分德語和荷蘭語方言的 C本身有屈折性特點,佛蘭芒語(Flemish)中引導限定性從句的標句詞 C-dat 本身有人稱和數(shù)的屈折變化。如(13)所示:

      (13)a.da Jan noa Gent goat.that Jan to Ghent goes

      … .that Jan goes to Ghent.B.dan-k noa Gent goan.….. that-I to Ghent go.

      …. .that I go to Ghent.c.dan Jan en Pol noa Gent goan.

      that Jan Pol to Ghent go.

      …that Jan and Pol go to Ghent.

      因此,在本文中我們認為德語動詞位二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是德語功能性中心語C的一系列強特征:[EPP]特征,[TNS]特征,屈折性特征,以及相應的中心語特征,如焦點化特征,主題化特征,[WH]特征,限定性特征。這些特征一方面吸引助動詞或者情態(tài)動詞或者主動詞移位到 C對 C的不可解釋特征進行核查,另一方面吸引句中含有相應特征的成分移位到 spec-CP既滿足了其[EPP]特征,又核查了其中心語特征。所以,C的強特征使C位置一直被某一成分占據(jù)(filled)理論上與Chomsky(1995)核查理論(checking theory)的精神一致,從經(jīng)驗上也能解釋為什么德語從句中

      Radford(2004)認為 know從 V→I→C一步一步移位是因為在早期英語中T和C有很強的時態(tài)性特征,與現(xiàn)代標準英語存在參數(shù)性差異。時態(tài)性特征的強弱是與該語言系統(tǒng)內(nèi)部一致性和屈折性特征在形態(tài)表現(xiàn)上是否豐富相關的。而早期英語一致性和屈折性特征在形態(tài)上有豐富的表現(xiàn),具體表現(xiàn)在詞綴的變化上,現(xiàn)代標準英語相對來說比較貧瘠(impoverished)。

      德語是一門人稱,時態(tài),格位,數(shù)等形態(tài)特征表現(xiàn)形式極為豐富的語言。動詞可以通過變化詞綴體現(xiàn)不同的語法特征,也就是說德語中動詞的語法特征很強,其表現(xiàn)形式很明顯,使得其語法特征往往很難與語類本身分開。所以,德語的句法結構不得不在拼讀之前采用不經(jīng)濟的顯性語類移位。此外,德語的C是一個具有一系列強特征的功能性中心語,其強特征決定了這個位置不能為空。德語動詞位二現(xiàn)象在生成句法框架內(nèi)能夠得到合理的解釋,其語序上與SVO語言的差異只是取決于移位發(fā)生在拼讀之前還是拼讀之后,這證明了普遍語法具有很強的解釋力。

      [1]Chomsky,N..A Minimalist Program for Linguistic Theory[A].In K.Hale and S.J.Keyser(Eds.),The View from Building[C].Cambridge Mass:MIT,1993.

      [2]Chomsky, N..The Minimalist Program[M].Cambridge, Mass:MIT Press,1995.

      [3]Christopher,L.. Comparative studies in word order variation:Adverbs, pronouns, and clause structure in Romance and Germanic[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的標志詞 dass做引導詞時不能被省略,而英語中的引導詞that在某些情況下可以被省略,請看下面英德語句子的比較:

      (14)a.I think (that) John is ill.

      b. Ich denke , dass Hans krank ist.

      I think, that Hans ill is.

      I think that Hans is ill.

      c.*Ich denke, Hans krank ist.

      I think, Hans ill is.

      I think Hans is ill.

      此外,早期現(xiàn)代英語有實際意義詞匯性動詞從 V→I→C的移位也能為德語功能性中心語 C吸引有實際意義詞匯性成分進行I→C的提升提供了證據(jù)。如句(15):B.V,1998.

      [4]Haegeman,L.Introduction to Government and BindingTheory(2ndedition)[M].Cambridge,Mass:Blackwell Publishers,1994.

      [5]Kayne, R..The Antisymmetry of Syntax.Cambridge[M].Mass: MIT Press,1994.

      [6]Marantz, A..The Meaning of Fronting[M].Ms.,MIT,Cambridge, Mass,1993.

      [7]Radford.A..Minimalist Syntax: Exploring the Structure of Englis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8]Rizzi,L..The Finite Structure of the Left Periphery[A].InL.Haegeman(Ed.),Elements of Grammar[C].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7.

      [9]Sportiche,D..A Theory of Floating Quantifiers and its Corollaries for Constituents Structure[J]. Linguistic Inquiry,1988(19).

      [10]Viker,S..Verb Movement and the Licensing of NP positions in the Germanic Lanugages.Ph. D.thesis[D].Universite de Geneve,1991.

      [11]Zwart,C.J.W..Dutch Syntax: A Minimalist Approach. Ph.D.thesis[D].University of Groningen,1993.

      [12]程工.語言共性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13]戴鐘鳴,顧士淵.大學德語(3)[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14]盧力軍.實用英語德語比較語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G623.33

      A

      1673-2219(2011)11-0159-04

      2011-04-23

      何麗萍(1982-),女,湖南永州人,湖南科技學院外國語言文學系講師,中南大學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生成語法理論。

      (責任編校:韓光)

      猜你喜歡
      中心語助動詞陳述句
      詞句練習
      從推量助動詞看日語表達的曖昧性
      滿文簡單句式之陳述句
      滿族文學(2022年1期)2022-01-21 21:19:30
      浙江桐廬中學 晏鈮 老師答疑
      助動詞的用法
      西夏語陳述句到一般疑問句的轉換方式
      西夏學(2020年2期)2020-01-24 07:43:34
      轉折副詞“卻”在單句中連接狀語中心語的特點和功能
      維吾爾語助動詞及其用法
      北方文學(2018年2期)2018-01-27 13:46:55
      淺析漢語以形容詞為中心語的定中結構——以《漢語形容詞用法詞典》所列例句為例
      語法學堂 助動詞怎么"助"?
      恩平市| 闸北区| 淮南市| 巴南区| 利辛县| 房产| 全州县| 阜宁县| 莱西市| 郴州市| 荥经县| 威远县| 娄底市| 西峡县| 五莲县| 鹤岗市| 灌南县| 西丰县| 和顺县| 和林格尔县| 内乡县| 桓仁| 中江县| 抚顺市| 长子县| 西盟| 昭通市| 金乡县| 修水县| 柳河县| 忻城县| 浦城县| 鄂尔多斯市| 鄂伦春自治旗| 密云县| 黄平县| 依兰县| 三穗县| 洪洞县| 光山县| 衡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