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琴,師云山
隨著醫(yī)學模式的發(fā)展與進步,現代的醫(yī)療服務強調以人和健康為中心,關注人的價值和需求,這就對護理人員和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對護理人員的人文素質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人文素養(yǎng)是適應整體護理模式的需要,是提高護理服務質量的要求,也是改善護患關系的需要。護理人員的人文素質沒有指令性的范圍和尺度,難以量化、定性為主,故也可稱之為軟技能。軟技能無時不體現在護士與病人交往的舉手投足之間,在臨床護理中起著決定性的意義。作為護理人員應該利用人文精神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護理水平,營造一種獨特的人文氣氛,使病人可獲得一個相對自由、愉快、安靜、有益身心健康的康復環(huán)境,將美與愛融為一體,弘揚一種“人、健康、環(huán)境、護理”的新概念[1,2]。
人文素質是指由知識、能力、觀念、情感、意志等多種因素綜合而成的個人內在品質。是指一個人在人文知識、人文方法、人文精神等方面的綜合水平。一個人的智能、情商、氣質、人文素質、人際溝通、觀察、修養(yǎng)、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人文素養(yǎng)底蘊的外顯。人文素質教育的目標是讓護理人員知道“如何做人”“如何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系以及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問題”。人文護理是指以人為本的護理,
是指具備良好人文素質的護理人員對護理對象進行的具有人文關懷的護理。人文護理的目標是為病人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會和文化等方面的護理服務及護理教育,它的任務從原有的只對疾病的護理,已經擴展到從疾病到康復的全過程,從個體護理到群體護理。護士工作的場所也從醫(yī)院擴展到社區(qū)和家庭。
2.1 提高溝通技巧、規(guī)范 要想提高護理人員的溝通技巧、規(guī)范禮儀等方面的素質,學習是主要途徑。我們每年舉辦一次護士素質和護士行為規(guī)范學習,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邀請具有豐富管理經驗的護理專家、護士長講學,又派出去參觀學習,參加學術會議進修,修訂健康教育手冊,制訂并實施人性化服務手冊,進行護理操作技能示范、競賽、考核。通過各種手段,使護士具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職業(yè)修養(yǎng)和較強的溝通意識,有最新的護理理念,真正做到優(yōu)質、人性化的護理,從而幫助病人盡早康復。
2.2 轉變服務理念 護士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項孤立的工作,要倡導廣大護理人員轉變理念,加強護理制度建設,提高護理人員操作水平,從而規(guī)范行為[3-5]。
2.3 加強護士的培訓 以多種形式加強護士的培訓,采用開展講座、崗前培訓、帶教試用、情景教學、素質測試等方法[6]。
2.4 臨床帶教中注重護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從源頭抓起、理論結合實際,提高人文素養(yǎng),選擇有責任心的老師進行帶教,既要嚴格要求學生又要鼓勵學生。在帶教內容上注重職業(yè)道德、人際溝通和敬業(yè)精神上的培訓,傳授服務方法和技術[7]。
知識、人品、人文修養(yǎng)等內涵作為人的智能,與人相處的溝通能力、合作能力、表達能力、關注、傾聽、觀察判斷、分析綜合、解決問題、教育咨詢等能力已作為一種技能,越來越被重視,并提升為護理品質??梢娮o理軟技能即護理人員的人文素質在護理臨床實踐中的重要地位。護理軟技能是人文護理的基礎。三分治療七分護理,要讓病人從整體護理中真正受益,護士的人文素質是關鍵。臨床工作中我們注意要使用護理軟技能的微觀技術如交流溝通、關注、傾聽、觀察等,盡量滿足病人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凸顯護理的藝術性。根據不同病人的不同實際情況需求,科學、靈活、準確、恰當地將理論、自身技能和實踐經驗相結合,表現出高效的護理手段,護理人文素質方面的培養(yǎng)目標就是具有人文科學知識,更好地理解人的心理和行為,更好地與人溝通。
溝通是復雜的過程,它需要借助語言、文字、表情、手勢、符號等方法來傳達。不僅傳達信息的內容,還包括判斷信息的意義:無論執(zhí)行任何操作與步驟,溝通在護理過程中都是不可缺少的要素。溝通的主要表現有3種[8,9]。
3.1 語言 語言是衡量護理軟技能最直接的標尺。護理語言是一種職業(yè)技術,是評價護理服務態(tài)度的重要標尺。語言是交往、溝通、情感聯絡的工具,語言怎么說和說什么同樣重要,因此護理語言表達不當,信息傳遞錯誤可導致醫(yī)患關系緊張,使得醫(yī)療過程復雜,發(fā)生醫(yī)療效果衰減。護理語言是護理工作的工具。希波克拉底曾說過,有三樣東西能做治療工具:語言、藥物、手術刀。語言起著首要作用,護理語言要以處理好護患關系為標準,語言既可治病也可致病,護理語言具有指導、安慰、鼓勵、等職業(yè)性規(guī)范。我們應時時注意護士語言,加強語言培訓,時時以職業(yè)道德為準繩。保護病人的隱私,尊重病人的人格,制定合理的護理措施,給病人心理、情感、精神方面給予鼓勵和支持,讓病人感到被關注、被重視,特別是對各種疾病恢復期的病人,會使他們增加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3.2 傾聽 耐心傾聽是溝通藝術的重要條件。善于傾聽是護士應有的基本素質,有效而準確的傾聽信息,直接影響對護理對象的準確評估和護理判斷,為了保證傾聽效果必須做到:全神貫注,專注于談話對象,保持視線接觸,目隨耳移;觀察和察覺病人的非語言行為包括姿勢、表情、舉動、語調等,同時要聯系病人生活的社會環(huán)境,傾聽和理解病人語言之外的信息,才能全面了解病人的精神狀態(tài)和心理需求。
3.3 觀察 觀察是護理工作中最精細的軟技能。護理觀察必須是審慎且有意識的,并非臨時的或偶發(fā)的活動,它是一個連續(xù)性的過程,護士要把握護理觀察的要點:觀察病人的情況及周圍設備,識別實際或潛在的危險;觀察病人的周圍環(huán)境及病人對其的反應;觀察對病人有重要影響的人及病人對有重要影響的人的反應;觀察病人的社會環(huán)境,有技巧、有能力的護理人員隨時都會觀察且能敏銳地察覺資料,正確分析并記錄于病歷中,作為治療和護理的依據之一。
人文護理集中體現在對病人的生命與身心健康、病人的權利與需求、病人人格和尊嚴的維護。人性氛圍和護士的素質和品格等對病人的任何利益都有影響。隨著人們對健康需求的不斷擴展,注重體現現代醫(yī)學模式下的人文護理,將人性化服務貫徹落實到護理工作中各個環(huán)節(jié),可很大程度的提高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提升病人的滿意度,樹立了良好的職業(yè)形象。實現人文護理不僅是臨床整體護理的需要,也是由護理專業(yè)的性質特點所決定的。整體護理將人類學、社會學、倫理學、心理學等多學科融合于護理學中 ,強調護理工作的全面性和完整性。而人文護理則始終是整體護理向縱深發(fā)展的內在動力和靈魂。護理學本質屬性就包含人文性 ,它是研究并最終服務于人的科學,是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高度綜合的復合體。如此可見實現人文護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醫(yī)院服務文化的衍生,無形的情感勞動,護理操作技術及護理人文素質是護理品質的體現,通過護士的人文行為,滿足了病人及其家屬的身心需要,是他們感受到關心、愛護,促進了呼喚之間的理解,有利于病人疾病的康復,使護理糾紛得以下降,從而也維護了醫(yī)院的聲譽和整體的形象。
人文護理真正滿足了病人的需求,使護患關系更為融洽,普遍提高了出院病人自我維護健康意識,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質量,減少了護理糾紛投訴的發(fā)生,使護理行為更加規(guī)范服務,更加優(yōu)良,促進了護患間的理解,病人滿意度明顯提高。實施人文護理既是醫(yī)學模式轉變的需要,也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因此,必須注重全面提高護士的人文素質,繼續(xù)提高病人的滿意度,以適應新時期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新需求。
[1]莫麗萍.人本原理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09,7(4A):904-905.
[2]肖云蘭,聶愛萍.臨床帶教與護生人文素質培養(yǎng)[J].全科護理,2008,6(12B):3275-3276.
[3]王艷.人文藝術教育——護理教育新的組成部分[J].護理學雜志,2006,21(1):31.
[4]夏雨晴.醫(yī)學專業(yè)研究生人文素 養(yǎng)的缺失及對策[J].醫(yī)學教育探索,2006,5(11):1069-1071.
[5]仲躋娟,宋其功.培養(yǎng)護士人文素養(yǎng)促進醫(yī)院和諧發(fā)展[J].醫(yī)院管理論壇,2009,26(3):46-47.
[6]吳春容.醫(yī)院的人性化服務[J].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2004,2(3):113.
[7]李允美,鞠永彩.護理人員在對病人實行人性化服務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5,2(1):34-35.
[8]劉可俗,王春艷,宋偉.關于提高護理人員人文素質的思考[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17):4091-4092.
[9]李傳俊.醫(yī)療行為與人文精神[J].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