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春燕
當年費阿姨查出了高血壓和糖尿病,她老伴的血脂也高,醫(yī)生告訴他們要限鹽了。他們才第一次知道原來食鹽多了也有危害。
費阿姨很風趣,她說:“有了病才想起學習醫(yī)學知識,也算‘亡羊補牢吧!”于是,他們家從此開始了一場與糖尿病、高血壓之間的限鹽戰(zhàn)爭。
戰(zhàn)爭導火線——重口味的飲食習慣
費阿姨生活在五六十年代。他們那代人,從小生活在物質(zhì)匱乏的環(huán)境下,那時新鮮蔬菜少。吃飯時人多菜少,總要往菜里多撒上些鹽,怕菜不夠吃。這樣一來二去的大人、孩子的口味都很重。她回憶起來,感慨很深。
她說:“在我們東北,每到入秋就要腌咸菜以備漫長的冬、春季食用。這些年生活改善了,一年四季都有新鮮蔬菜,可大家的口味卻一時改不了。俗語說‘好廚師一把鹽。不放鹽,少放鹽,菜能好吃么?”
戰(zhàn)爭實況1——采用小鹽勺控制用鹽
為了限鹽改變口味,費阿姨和老伴著實動了不少的腦筋。
他們首先想到要限制用鹽量。以前不定量,做菜時夠口味才罷休。為了少用鹽,他們換用一把2克的小鹽勺,嚴格按定量用鹽。一開始,很不習慣,覺得菜沒有味,很難吃。怎么辦呢?慢慢地琢磨出竅門來了。
戰(zhàn)爭實況2——限鹽小竅門減少用鹽
1.炒菜出鍋時再放鹽,或把鹽直接撒在菜上。
這樣果然效果好多了,同樣的用鹽量,可吃起來感到有味了。因為這樣鹽分不會滲入菜中,而是均勻散在表面,能減少攝鹽量。舌部味蕾受到強烈刺激,能喚起食欲。
2.用酸味來強化咸味。
多放醋就感覺不到咸味太淡,因此經(jīng)常在菜里面放點醋可以減少鹽的用量。做菜時加些番茄醬,也有一樣的效果。
為了增加酸味,費阿姨家常常做醋烹豆芽、醋溜白菜、醋烹菜花這些菜品。做亂燉時加上西紅柿也可少放鹽。涼拌菜時適量多放些醋,減少鹽的用量。
這樣不僅能促進消化、提高食欲,還能增加礦物質(zhì)的吸收率,減少維生素的損失,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3.做菜時,用醬油、豆瓣醬、芝麻醬調(diào)味,或用蔥、姜、蒜等提味。做出的菜比直接用鹽味道更好。
溫馨提示:
5克醬油、20克豆醬所含的鹽分相當于1克鹽。
4.做湯基本不放油、鹽,做清湯。適量放些蝦皮、紫菜提提鮮就可以了。這樣也減少了鹽的攝入量。
戰(zhàn)績可嘉——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經(jīng)過一段時間(大約半年)費阿姨和老伴的口味果真改變了,再到外面吃飯都有點不適應了,只能吃自己家的“淡食”了。幾年來,費阿姨的高血壓、糖尿病控制得都不錯,老伴血脂不高了。
這跟限鹽也是有一定關系的??磥?這場“亡羊補牢”的戰(zhàn)爭,還真是“為時未晚”。
戰(zhàn)后評論——身體健康源于淡食
不過要鄭重地告誡糖友們的是,不要有病了才去學習醫(yī)學知識,才去限鹽,才去改善其他的不良生活習慣。要從現(xiàn)在做起,改善一切不利于健康的生活習慣。
不知朋友們記不記得《三國演義》第十四回,有這樣一個細節(jié),敘述曹操入宮議事,見董昭精神充足,神采飛揚,他心想:如今東都大荒,官僚軍民皆有饑色,此公何以攝生至此?于是就開口請教養(yǎng)生秘訣。董說:“某無他法,只食淡三十年矣?!币痪浜唵蔚脑?卻道出了養(yǎng)生的重要措施:身體健康源于淡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