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三全育人”的鐵磁學課程思政建設研究

    2025-01-15 00:00:00劉家龍王維*
    高教學刊 2025年1期
    關鍵詞:學情分析研究生教育三全育人

    摘"要:該文旨在探討“三全育人”理念下的研究生鐵磁學課程思政建設方法,通過對研究生鐵磁學課程深入的學情分析,提出在鐵磁學課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具體策略。以“實干興邦、大國工匠、科學精神、文化自信、社會責任、全球視野”六要素為主線引入思政元素,從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三個角度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并提出六種課程考核評價辦法,提升課程思政育人質量。通過鐵磁學課程思政建設案例展示,體現基于“三全育人”的課程思政建設成效,為研究生課程思政教育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鐵磁學;課程思政;三全育人;研究生教育;學情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6-000X(2025)01-0188-05

    Abstract:Thepurposeofthispaperistodiscuss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methodsaswellastheevaluationsystemofthecourse\"Ferromagnetism\"forgraduatestudentsbasedon\"ThreeWholeEducation\".Bydeeplyanalyzingthelearningsituationof\"Ferromagnetism\",thispaperputsforwardaspecificstrategytointegrat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tothecourse.Theintroduction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lementsisbasedonthesixelementsof\"hardworktomakethecountrythrive,greatcountrycraftsman,scientificspirit,culturalself-confidence,socialresponsibility,andglobalvision\",andtheconstructionofthecourseisaccordingtotheprincipleof\"ThreeWholeEducation\".Sixkindsofcourseassessmentandevaluationmechanismsareputforward.Thecaseof\"Ferromagnetism\"courseideologicalandpoliticalconstructionhasdemonstratedthecours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ffectsunder\"ThreeWholeEducation\",whichcanprovidereferencefor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ofpostgraduatecourses.

    Keywords:Ferromagnetism;curriculumideologyandpolitics;ThreeWholeEducation;graduateeducation;studentanalysis

    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隨后,在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教育部印發(fā)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等文件的指導下,堅持“三全育人”成為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則。“三全育人”即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三者結合的育人格局,落實“三全育人”有助于解決“高校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以及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問題。因此自2017年起,各大高校分別從學術、政策及實踐方面出發(fā),積極探尋“三全育人”工作路徑[1]。

    作為一線從教人員,我們需要充分發(fā)揮課程育人的核心作用,在“三全育人”理念和“十大”育人體系內容的指引下[2],把思想價值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貫穿于課程設計、教材選擇和知識傳授的全過程中,全方位將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培養(yǎng)和思政建設有效統(tǒng)一起來。然而高校學生個性復雜,課程專業(yè)性強,各專業(yè)實踐和就業(yè)情況千差萬別,只有依據“三全育人”理念有針對性地構建課程思政育人模式,才能更好地將思政工作落實、落細。

    鐵磁學是深入理解磁學基礎理論和磁性應用的研究生課程,對物理和材料學科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培養(yǎng)高新技術人才的重要課程之一。但是,鐵磁學課程存在物理概念復雜、涉及前置課程較多、內容抽象等問題,這導致學生學習困難、動力不足,進而阻礙課程思政推進。因此鐵磁學研究生課程思政建設存在許多難點: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首先需要解決自身主動開展思政教學動力不足的問題[3];其次還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將思政要素融入知識傳授中,并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

    本文以鐵磁學研究生課程思政建設為目標,以“三全育人”理念為指導,從全員、全過程、全方位三個角度構建課程思政體系。通過學情分析歸納研究生及研究生課程特點,并借鑒與鐵磁學相近課程的教學體系和思政建設方法,對鐵磁學課程思政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隨后深入挖掘鐵磁學課程中的思政要素,在改善教學體系的同時建設思政體系,并設置有效反饋機制,從而為物理和材料學科的研究生課程思政建設方法提供借鑒。

    一"研究生鐵磁學課程學情分析

    (一)"研究生群體特點和研究生課程特點

    研究生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層次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基地[4]。理工類的研究生教育以發(fā)現并解決科學或工程問題為背景,以提高學生綜合科研能力為目標[5]。學情分析是針對性開展教學的第一步,應當多方面考察研究生群體特點以及研究生課程特點,從而輔助教學設計,優(yōu)化教學過程,更有效地達成教學和課程思政目標。

    1"研究生群體的特點

    相比于初入大學的本科生,研究生歷經四年系統(tǒng)的大學教育過程,在進行人生思考和規(guī)劃后才選擇繼續(xù)深造的道路。因此研究生群體的主要特點是:①已初步建立具有個人特色的穩(wěn)固的三觀;②個人成長方式從純理論學習逐漸發(fā)展為學以致用;③自我評價標準從唯分數論向綜合素質和能力轉變;④獲得成就感的方式從掌握單個知識點向建立系統(tǒng)性思維轉變?;谏鲜鏊膫€特點,研究生在讀研期間的追求和興趣集中在個人成長、學術追求、實踐創(chuàng)新、團隊協(xié)作與溝通和社會責任感等方面。他們通過思考職業(yè)規(guī)劃、參加各種學術實踐活動不斷拓寬自己的視野和經歷,獲得個人成長。同時渴望在學術領域中不斷深耕,通過實驗、調研等活動,挖掘出新的觀點、現象,從而推動學科發(fā)展。此外,他們逐漸認識到與他人溝通觀點想法、傾聽他人意見建議的重要性,逐步學會團隊合作。最后,研究生還熱衷于關注社會熱點和民生問題,希望能用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為社會做出貢獻。由于研究生學制只有三年,時間很短,但是需要研究生完成的學術、社會工作卻很多,因此他們精力非常有限,對于不在追求和興趣范圍之內的課程、活動將表現出遠低于本科生的參與度。

    2"研究生課程的特點

    1)專業(yè)性更強,教育目標更高。理工類研究生培養(yǎng)目標是使學生成為適應教學、科研和國家經濟建設的專門人才,在此基礎上設置研究生培養(yǎng)方案。相比于本科生課程,研究生課程具有專業(yè)性強、前沿研究導向、小班教學、理論與實踐結合和選修課程豐富的特點。此外,研究生課程還具有培養(yǎng)科學精神、傳承理想抱負的高階目標。以物理學科為例,除精深的專業(yè)知識以外,物理學研究生在畢業(yè)后應當具備高度的抽象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批判性精神,這就要求課程教學中必須包含科學發(fā)展歷程、思維演化過程、嚴謹求實態(tài)度等人文性質的內容。

    2)思政教育重要性突出。在走上工作崗位之前,研究生教育為研究生增進自我修養(yǎng)、成長為合格人才提供了最后的空間與時間,這就體現出研究生課程思政的必要性。教師必須要“兩手抓”——一手抓知識傳授,一手抓思政教育,“兩手都要硬”,把立德樹人融入知識教育中,構筑“如鹽入水”的課程思政形態(tài),為社會培養(yǎng)思想素質過硬的人才。

    (二)"鐵磁學課程概況及思政性質

    1"課程理論基礎及教學目標

    鐵磁學是介紹材料磁性基礎理論和應用的一門研究生課程。課程首先通過討論材料在外加磁場作用下的變化對材料進行磁性分類,隨后從微觀尺度入手介紹各種類型的磁有序以及相關的自發(fā)磁化理論,再拓展到磁疇結構及其在外加磁場作用下的運動和變化行為。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掌握磁性材料的基本概念,了解磁性的起源和磁性材料的基本應用,理解相關磁效應的基本規(guī)律,為其他磁學相關課程的學習和實驗研究奠定理論基礎。

    2"課程難點

    鐵磁學課程屬于交叉性學科,涉及固體物理、原子物理、量子力學和熱力學與統(tǒng)計物理等課程的基礎知識。由于前置知識較多,非物理專業(yè)或者沒有系統(tǒng)學習相關課程的研究生要在短期內掌握鐵磁學課程知識是有難度的。另一方面,如果教學采用傳統(tǒng)的公式推導方式,雖然教學連貫、知識嚴密,然而可能給學生帶來畏難情緒,使學生缺乏參與感和成就感,最終偏離研究生的追求和興趣。這樣的方式既達不到課程教學的要求,也忽視了課程思政在立德樹人方面的作用。如何克服這兩個難點是課程設計中必須要考慮的內容。

    3"課程的應用領域和思政性質

    磁性材料廣泛應用于高端精密工業(yè)領域和家用電器、兒童玩具等日常生活用品。磁性材料的產業(yè)鏈上游主要是稀土礦開采、分離及冶煉,中游是釹鐵硼的精深加工企業(yè),下游是消費電子和基礎工業(yè)等傳統(tǒng)應用領域,以及新能源和節(jié)能環(huán)保等新興應用領域。憑借豐富的資源和勞動力優(yōu)勢,以及巨大的配套市場支持,我國正逐步成為世界最大的磁性材料生產基地和銷售市場,上、中、下游均在追趕國際一流水平,某些方面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以中游的燒結釹鐵硼永磁材料為例,盡管制作工藝與國外發(fā)達國家尚存在一定差距,但隨著工藝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國內企業(yè)與國外領先企業(yè)的技術差距將逐漸縮小,在全球市場競爭中將獲得更多話語權[6]。

    因此,基于磁性材料的鐵磁學課程天然具有思政要素,通過思政案例引出科研問題,以案例帶動理論推導,不僅能夠增強參與感,鍛煉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能夠完成樹立科學精神、傳承理想抱負的高階目標,培養(yǎng)具有綜合素質的復合型人才。

    (三)"與鐵磁學相關的專業(yè)課程建設

    由于鐵磁學課程面向研究生,有報道的教學體系和課程思政建設研究不多,未能在知網等平臺上檢索到相關文獻。與鐵磁學課程關聯(lián)較為緊密的是面向本科生的磁性材料與器件以及電磁場與電磁波課程,借鑒他們的經驗有助于我們改善教學體系,同時做好思政體系建設。

    致力于構建厚基礎、重專業(yè)交叉融合的電磁場與電磁波課程體系,李淑靜[7]提出十大總體設計與八條實施方案,從而實現了科學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左淑蘭等[8]基于“強化基礎、科教融通”的教學理念,提出將“知識點教學+翻轉課堂+課堂研討解決問題”等多模式融合的教學手段,強化學生知識掌握程度。同時從科技前沿領域挖掘思政元素,將專業(yè)理論知識與科研實踐相結合,從學生科學興趣和研究方向入手增強思政教育效果。寇志偉等[9]結合《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要求,從知識掌握、能力提高、價值塑造三個維度優(yōu)化了教學目標,提煉了電磁巨匠事跡、學科內涵聯(lián)系、學科新聞時事、學科前沿技術等思政元素,并將其融入課程內容中,突出了專業(yè)基礎課程的立德樹人導向作用。

    上述相關課程建設為鐵磁學的教學體系和課程思政建設提供了參考。需要認識到的是,思政教育不僅是學生的事,也是教師、學院、學校的事,這是“全員育人”理念的核心,也是過往鐵磁學課程教育忽視的地方。因此我們以“三全育人”理念為指導,從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三個角度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研究。

    二"基于“三全育人”的鐵磁學課程思政建設

    北京化工大學始終以立德樹人為己任,肩負著培養(yǎng)高層次創(chuàng)新人才的任務。鐵磁學課程依托電子科學與技術北京市特色專業(yè),以培養(yǎng)具有理工背景的磁學領域創(chuàng)新人才為目標,根據“三全育人”原則,針對研究生特點,在傳授專業(yè)知識的基礎上,以“實干興邦、大國工匠、科學精神、文化自信、社會責任、全球視野”六要素為主線引入思政元素,強化工程倫理教育,設計思路如圖1所示。著重培養(yǎng)學生六個方面的思想政治素質:一是宣揚腳踏實地的作風,強調實干精神是理工學科推動國家進步的重要動力;二是詮釋大國工匠精神內涵,弘揚執(zhí)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態(tài)度;三是培養(yǎng)學生客觀理性的思維特質、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和積極探索的科學精神;四是講述中國科學家故事,傳承中國優(yōu)秀文化,樹立文化自信;五是樹立科研倫理意識,增強社會責任,尊重生命、保護環(huán)境;六是立足國內外最新研究進展,鼓勵學生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形成全球視野。

    (一)"教學主體全員育人

    強化團隊建設,提升教師育人水平。我們在教學團隊建設中,以“建精品、創(chuàng)特色、鑄名師”為目標,不斷優(yōu)化職稱、年齡和學歷結構,組建了一支結構合理、年富力強、具有國際化視野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教學團隊。團隊堅持傳、幫、帶效應,開展課程思政教學研究與指導,貫徹“勤學習、重培訓、多研討”的教師隊伍建設思想,組織教師參與課程思政教學大賽,組織知名專家報告講座等多維度提升教學團隊教師的思政修養(yǎng)、專業(yè)知識、教學水平和教學組織能力。團隊成員承擔多項教改項目,積極開展高水平研究生課程建設,并取得顯著成效。

    依托黨員師資,深挖思政元素。依托高校黨支部、組織教師黨員在課程建設中積極作為,可以發(fā)揮黨員優(yōu)勢,解決“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的根本問題[10]。本教學團隊具有多名黨員教師,積極探索黨建在課程思政中的應用。為全面提高團隊的課程思政意識、思政能力和思政水平,團隊成員還多次參加“課程思政建設研討會”和“課程思政專題培訓會”,深入理解課程思政的內涵,積極挖掘課程思政元素,制作了大量與本課程教學內容深度融合的課程思政教學案例,把課程思政與專業(yè)知識傳授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

    加強校內外溝通交流,建立“大同行”教學團隊。我們以鐵磁學課程思政教育為契機,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學校建立教學研討關系,定期進行授課內容和教學方法研討,通過集體教研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并關注最新文獻和科技進展,改進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考核方式,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二)"教學全過程育人

    1"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結合北京化工大學物理學科特色以及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需求,根據課程教學要求,我們將專業(yè)知識和鐵磁學課程思政教育融會貫通,深挖課程思政元素,將價值引領、知識傳授、技能培養(yǎng)融為一體,引導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宣揚實干興邦、爭做大國工匠、傳承科學精神、確立文化自信、勇?lián)鐣熑?、拓展全球視野”六個維度將思政元素引入課程教學,例如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名人軼事、科學發(fā)展簡史、時事政策、熱點事件和“卡脖子”問題等。通過開展知識傳授,進行思政教育,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我們最終形成具有專業(yè)特色的課程思政案例庫,推進思創(chuàng)融合協(xié)同育人體系建設,做到思政教育與專業(yè)知識傳授同向同行。

    2"課程思政教學實施

    針對高層次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和基礎性、前瞻性科學研究以及原創(chuàng)性高新技術開發(fā)的要求,本課程教學內容既包括磁學基礎知識、概念、原理,也包括最前沿的研究熱點和國家發(fā)展所倚重的領域?;谏鲜鼋虒W內容,結合隨堂測試、課后練習、教學研討、視頻觀摩、文獻調研和實驗設計等教學方法,課程思政案例主要選擇以下三個方面:①啟發(fā)服務國家戰(zhàn)略,著重解決“卡脖子”問題。磁學不僅應用于電子、信息、電機、汽車、交通、能源和家電等民用產品領域,更是國防尖端技術領域重要的基礎材料,與國家強大息息相關。我國通過長期發(fā)展計劃、五年計劃等政策對磁學相關領域的發(fā)展傾注心血,建立起中國散裂中子源等國際前沿基礎研究和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領域多學科交叉研究的大型平臺,顯著提升了我國在相關領域的技術水平和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增強了國家凝聚力與硬實力?;谝陨蟽热莸恼n程思政旨在講解專業(yè)設備變遷史和事物發(fā)展觀,宣揚實干興邦,拓展全球視野,引導學生爭做大國工匠,將個人目標與國家目標統(tǒng)一,樹立“大國重器精神”。②先輩榜樣引領,培養(yǎng)和傳承工匠精神。我國磁學的發(fā)展離不開老一輩科學家們高瞻遠矚和不懈奮斗,講述葉企孫、施汝為、郭貽誠、章綜、翟宏如、戴道生、金漢民、楊應昌、梅良模、都有為、李發(fā)伸、詹文山和沈保根等科學家的事例。例如稀土是重要戰(zhàn)略資源,我國的稀土行業(yè)從僅能低價出口稀土礦物逐漸升級到生產高附加值、高性能、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產品的過程中,有很多科研工作者都作出了卓越貢獻。回顧他們如何為我們國家發(fā)展和國防建設努力,有助于學生確立文化自信,勇?lián)鐣熑?,樹立新時代“家國情懷”。③堅持科研誠信,注重專業(yè)倫理教育。誠信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時代要求,是傳承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需要,也是高校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有效途徑[11]。磁學是實驗學科,既包括重大貢獻的科學理論和生產技術,也涉及追名逐利的夸大宣傳,有些人違背了科研誠信的道德底線,最終受到了應有的懲罰,給予世人以警醒。對研究生宣傳科研誠信,防范學術不端,開展“專業(yè)倫理”教育,是樹立道德準則和職業(yè)行為規(guī)范,傳承科學精神的重要內容。以此給予學生正確的價值取向引導,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質和科研素質,樹立科研誠信精神。

    3"授課評估

    教學過程應以思政反饋為內閉環(huán),以專業(yè)知識反饋為外閉環(huán),建立融合“思政水平、理論知識、實踐能力、課堂表現”的多元化考核評價與反饋機制。綜合素質評價和過程評價并重,開設思政問卷、課堂測驗、課程設計大作業(yè)、課堂研討匯報和期末考試多個特色環(huán)節(jié),對學生進行跟蹤評估,實現以評促學。課程考核評價機制包括:①采用隨堂測試和課后練習敦促學生掌握課程知識(例如原子磁矩的計算方法、軌道角動量耦合方式等),全面了解學生掌握的情況,以便達成教學目標。②在課堂上開展教學研討(例如磁單極子的發(fā)展歷程以及學術不端現象),通過學生分組討論、教師點評分析,引導學生理解學術不端行為,樹立起科研誠信意識和嚴謹治學的精神。③采用視頻觀摩學習的方式,結合學生分組討論、教師點評分析,引導學生梳理日常生活和科學研究中遇到的磁性材料,考察學生對于交叉學科領域的積累,并學習科學家事例和精神。④安排查閱磁性材料相關文獻,并做課堂匯報,使學生掌握磁性材料的典型應用,并探討其他可能的應用領域。⑤設計開發(fā)課程實驗,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測量儀器和技術,并由此學會設計磁性材料的合成和性質測量實驗。⑥在每學期臨近結束時與學生展開教學內容和方式的討論,檢測學生滿意度、教學內容難易程度、教課方式合適度,并根據學生的建議優(yōu)化課程。

    (三)"拓展空間全方位育人

    除課程育人之后,還可以拓展德育空間,通過科研、網絡、文化等途徑展開全方位育人,所采取的措施包括使用線上線下交流平臺、國內外專家授課等方式。為提升教學互動頻率、增強學生深入思考意愿,我們改進課堂研討模式,采用“雨課堂APP”等在線系統(tǒng)的新功能輔助教學。為增加學生對磁學領域前沿研究進展的認知,激發(fā)學習興趣,本課程邀請國內外磁學領域專家,通過網絡會議的形式授課、面對面交流,向研究生講授磁學領域最新科研成果。例如,邀請德國于利希研究中心恩斯特-魯斯卡中心的AndrasKovacs研究員講解電子顯微學技術在磁斯格明子和磁儲存器件中的應用,能夠激發(fā)學生投身科學研究的興趣。

    三"結束語

    “三全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則,符合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要求。本文通過深入分析研究生鐵磁學課程學情和思政建設方案,基于“三全育人”原則提出研究生課程思政設計與改革方案,以“實干興邦、大國工匠、科學精神、文化自信、社會責任、全球視野”六要素為主線引入思政元素,提出六種課程考核評價機制,并通過鐵磁學課程思政建設案例展示了“三全育人”背景下的課程思政效果,為課程思政的進一步改進優(yōu)化提供反饋和指導,有助于達成立德樹人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張慧超,郭少軍.“三全育人”的思想來源與發(fā)展歷程探析——基于學術、政策和實踐三種途徑的考察[J].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42(9):82-88.

    [2]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印發(f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的通知[EB/OL].(2017-12-06)[2024-05-22].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

    [3]蒙紅平,羅艷,卿周君,等.化工類專業(yè)課程“課程思政”策略的研究與實踐[J].廣州化工,2021,49(1):144-145.

    [4]楊陽,王維.構建研究生課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探索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9(17):228.

    [5]孫繼兵,鄭士建,張興華,等.以六結合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生課程思政的隱性育人功能[J].高教學刊,2024,10(6):64-68.

    [6]普華有策.中國永磁材料行業(yè)市場調研及“十四五”發(fā)展趨勢研究報告[R].2022.

    [7]李淑靜.依托《電磁場與電磁波》課程培養(yǎng)基礎學科拔尖學生[J].創(chuàng)新教育研究,2024,12(1):153-157.

    [8]左淑蘭,張虎,吳煜燁,等.“磁性物理與磁性材料”課程多模式教學設計與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23(4):124-128.

    [9]寇志偉,劉利強,王剛,等.“電磁場理論”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實踐研究[J].工業(yè)和信息化教育,2024(3):31-37.

    [10]鄭大鋒,胡建強,羅迎春,等.“雙一流”高?;I(yè)課程思政建設探索與實踐——以華南理工大學化學工程系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23,40(2):48-52,138.

    [11]王佳文,周勇,單正午.“三全育人”理念下大學生誠信教育路徑探索[J].大學,2022(31):133-136.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磁性鉑基納米材料的可控制備與多場調控物性研究”(52271163);北京化工大學2022年研究生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設項目“鐵磁學”(Phys511);北京化工大學2024年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同向同行’視域下研究生教學體系調整與課程思政內涵建設的探索”(G-PT-202433)

    第一作者簡介:劉家龍(1988-),男,漢族,四川瀘州人,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物理學。

    *通信作者:王維(1978-),男,漢族,江蘇揚州人,博士,教授,院長,博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物理學和研究生教育。

    猜你喜歡
    學情分析研究生教育三全育人
    構建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淺談高職數學素質教育
    商情(2016年43期)2016-12-26 00:00:00
    學情分析不準對教學質量影響的例析
    體育教學(2016年10期)2016-12-01 00:10:00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
    科教導刊(2016年27期)2016-11-15 22:37:33
    學情分析: 有效教學的核心和關鍵
    考試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36:13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應用探究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3:10:28
    試論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設計
    南北橋(2016年10期)2016-11-10 17:12:00
    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教育職業(yè)性的缺失與對策研究
    文教資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03:23
    高??蒲袌F隊與研究生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47:56
    高職推進“三全育人”工作制約因素淺論
    考試周刊(2016年51期)2016-07-11 17:21:24
    南靖县| 叙永县| 车致| 茌平县| 高碑店市| 辉南县| 濉溪县| 扎赉特旗| 柳河县| 漳州市| 揭阳市| 克拉玛依市| 东光县| 金门县| 崇明县| 闽侯县| 手游| 东丰县| 江油市| 石景山区| 辽阳县| 蒙城县| 弥勒县| 轮台县| 乐平市| 萨嘎县| 阿鲁科尔沁旗| 惠来县| 浙江省| 陆河县| 安宁市| 榆社县| 涿鹿县| 贵南县| 淳安县| 长宁区| 珲春市| 嵊泗县| 南郑县| 介休市| 贞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