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671-489X.2024.22.029
摘 要 教學視頻是學習者在線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教育信息化大浪潮下,視頻的呈現(xiàn)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已有研究比較了傳統(tǒng)的錄屏式、實錄式在學習效果方面的差異。隨著對視頻中教師形象的關注,出現(xiàn)了嵌入式和融合式兩種形式的教學視頻。21世紀以來,動畫技術的發(fā)展與完善使得動畫式視頻逐漸興起,并受到廣大師生的喜愛。對于這幾種新增形式,有必要進行一個更為全面的比較分析。從學習者的學習認知過程和學習效果兩個方面測量五種呈現(xiàn)方式的教學視頻對學習者的影響,詳細探討不同教學視頻呈現(xiàn)方式(嵌入式、課堂實錄式、動畫式、錄屏式、融合式相對照)對大學生自主學習效果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動畫式教學視頻對大學生的社會存在感有顯著影響;嵌入式教學視頻能提升大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不同呈現(xiàn)方式對學習者學習投入度、學習滿意度、學習動機、自我效能感、積極情緒和認知負荷的影響差異均不顯著。希望此結果能為教學視頻的設計和改進以及學習者對視頻的選擇提供參考。
關鍵詞 教學視頻;學習效果;自主學習;在線學習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4)22-00-05
0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推進教育數(shù)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1]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教育數(shù)字化轉型,優(yōu)質教學資源建設成為其中重要一環(huán)。教學視頻表現(xiàn)力強、信息傳輸量大,成為線上線下傳播知識的重要途徑。然而,視頻資源五花八門,究竟哪一類型的視頻更受學習者的青睞,更符合學習者的認知加工過程?近幾年來,許多學者針對這一問題開展了深入探究,發(fā)現(xiàn)不同的教學視頻呈現(xiàn)方式在學習過程和效果方面有著一定的差異,但目前的研究還不夠全面?;诖?,本文將嵌入式、課堂實錄式、動畫式、錄屏式和融合式五種不同的教學視頻進行全面的對比分析,旨在呈現(xiàn)每種教學視頻在大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的優(yōu)缺點,以幫助教師在視頻制作時更好地選擇視頻類別。
1 相關研究
1.1 教學視頻呈現(xiàn)形式研究
隨著信息化教育的推進以及互聯(lián)網技術的不斷完善,教學視頻得到研究者的廣泛關注,成為教育技術領域的一個研究熱點。通過梳理文獻可知,已有的研究多數(shù)探討教學視頻的不同呈現(xiàn)形式,歸納如表1所示。可見,教學視頻的分類方式多種多樣。依據(jù)研究目的,本文對視頻的分類將參考楊九民
等[4]對教學視頻的分類方式。
1.2 教學視頻的不同呈現(xiàn)形式對學習效果的影響研究
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國內外研究者發(fā)現(xiàn),教學視頻的不同呈現(xiàn)形式對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存在顯著不同的影響,歸納如表2所示。
上述研究有力證實了學習者的認知加工過程和學習效果會受到教學視頻不同呈現(xiàn)形式的影響?;诖?,本文依據(jù)國內學者楊九民等[4]對教學視頻類型的劃分,結合研究的實驗目的,將實驗材料確定為嵌入式、課堂實錄式、動畫式、錄屏式、融合式這五種類型的教學視頻,針對這五種教學視頻對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做一個全面的評估,探究對于陳述性知識而言,哪一種教學視頻對學習者的學習過程更好。研究結果也可以為學習者在線學習選擇視頻類型提供有效參考。
2 實驗設計
2.1 實驗目的
探討借助五種類型的教學視頻實施相同內容的教學,學習者的學業(yè)成績、學習投入度、學習滿意度、學習動機、自我效能感、社會存在感、積極情緒和認知負荷是否有顯著差異。
2.2 實驗材料
實驗材料為五種類型的教學視頻,分別為嵌入式、課堂實錄式、動畫式、錄屏式和融合式,如圖1、圖2、圖3、圖4、圖5所示。視頻內容選自教育技術學大二學生專業(yè)必修課數(shù)據(jù)結構的第三章節(jié)知識——棧。
2.3 實驗對象
本文以大二學生為研究對象,共85人參加實驗,其中有八名被試的問卷填寫不完整被歸為無效,最終得到77份有效問卷。被試隨機劃分為五組,各組分別為15人、16人、16人、16人、14人。
2.4 測量工具
本文所用到的測量工具有先前知識測驗、學業(yè)成績測驗、學習投入度量表、學習滿意度量表、學習動機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社會存在感量表、積極情緒量表和認知負荷自評量表,見表3。先前知識測驗和學業(yè)成績測驗各有10道題,其中有六道選擇題、兩道填空題、兩道判斷題,均由課后習題改編而來。這些題目均是經過權威數(shù)據(jù)結構授課教師編制、修改和完善的,能有效檢測學習者觀看視頻的學習效果。
2.5 實驗程序
實驗開始前,被試隨機抽取數(shù)字確定組別,取到相同數(shù)字的為一組。分配好座位后向被試發(fā)放先前知識測驗,主要考查被試的先前知識水平。前測完成后,被試開始觀看自己對應的教學視頻。觀看結束后,依次發(fā)放學業(yè)成績測驗、學習投入度量表、學習滿意度量表、學習動機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社會存在感量表、積極情緒量表和認知負荷自評量表。全部填寫完畢后,進行交流訪談活動,了解被試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并指出視頻的優(yōu)缺點。
3 實驗結果與分析
3.1 先前知識水平測驗結果與分析
五組被試的前測成績的描述性統(tǒng)計見表4。為了排除被試的先前知識水平對后續(xù)研究的影響,將先前知識測驗得分作為因變量,把教學視頻呈現(xiàn)形式作為自變量,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五組先前知識測驗得分沒有顯著差異,F(xiàn)(4,72)=
1.682,P>0.05。這表明五組學生的先前知識水平一致,學業(yè)成績的研究結果不會因為前測而受到影響,可以進行后續(xù)研究。
3.2 描述性統(tǒng)計結果和方差分析
對各組學業(yè)成績、學習投入度、學習滿意度、學習動機、自我效能感、社會存在感、積極情緒和認知負荷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研究結果如表5所示。對五組被試進一步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學習投入度[F(4,72)=0.614,P>0.05]、學習滿意度[F(4,72)=0.380,P>0.05]、學習動機[F(4,72)=0.195,P>0.05]、自我效能感[F(4,72)=0.741,P>0.05]、積極情緒[F(4,72)=0.903,P>0.05]、認知負荷[F(4,72)=
0.409,P>0.05]均不存在顯著差異。然而,單因素方差分析顯示,教學視頻類型對學業(yè)成績存在顯著差異,即F(4,72)=2.952,P<0.05,表明觀看不同類型的教學視頻對學習者的學業(yè)成績有較大的影響。根據(jù)事后成對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嵌入式和課堂實錄式、動畫式、錄屏式、融合式有顯著差異,并且根據(jù)描述性統(tǒng)計結果可以發(fā)現(xiàn),觀看嵌入式教學視頻的學習者學業(yè)成績最高。社會存在感存在顯著差異,即F(4,72)=2.816,P<0.05,表明觀看不同類型的教學視頻對學習者的社會存在感有較大的影響,觀看動畫式教學視頻能顯著提高學習者的社會存在感,而觀看錄屏式、嵌入式、課堂實錄式和融合式教學視頻對社會存在感的影響不存在顯著差異。
4 討論與結論
本文通過實驗研究法和訪談法,探究觀看不同類型教學視頻對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和認知過程的影響,探究各類型教學視頻在大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的優(yōu)缺點,其結果也可以為視頻的設計與制作和學習者的針對性選擇提供有效參考。
對于學業(yè)成績,數(shù)據(jù)分析表明,觀看嵌入式和課堂實錄式、動畫式、錄屏式、融合式教學視頻有顯著差異,且嵌入式組的學業(yè)成績最高。產生此結果的原因可能是嵌入式教學視頻有比例大小合適的教師的形象,即使融合式和課堂實錄式教學視頻也有教師的形象,但教師所占畫面比例過大,而嵌入式教學視頻中教師的形象占視頻畫面的比例較小,能顯著提高學習者的學業(yè)成績,這與楊九民等[4]的研究結果一致。并且所觀看的陳述性知識教學視頻較為簡單,教師過多出現(xiàn)會分散學習者的注意力。
對于社會存在感,研究表明,觀看不同類型的教學視頻對學習者的社會存在感有較大的影響。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觀看動畫式與嵌入式、課堂實錄式、錄屏式和融合式教學視頻在社會存在感上存在顯著差異。根據(jù)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看出,觀看動畫式教學視頻能顯著提高學習者的社會存在感。原因可能是在動畫式和實錄式教學視頻中,教師形象間斷出現(xiàn),而在嵌入式和融合式教學視頻中,教師一直出現(xiàn)在屏幕上。KIZILCEC等[14]發(fā)現(xiàn),間斷呈現(xiàn)教師形象能提高學習者的社會存在感,與本研究的實驗結果一致。已有研究認為,看到教師形象的學習者并沒有表現(xiàn)出更大的社會存在感,是因為社交線索太弱,無法在學習者中引起積極的社會反應[15]。
對于學習投入度,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五類教學視頻的學習投入度不存在顯著差異,也就是說不同類型的教學視頻不會影響學習者的學習投入度??赡苁且驗榇髮W生自制力強,無論觀看哪一類視頻,自主性和積極性都能促使他們認真且投入地完成學習任務。
對于學習滿意度,研究結果顯示,視頻類型對學習者的學習滿意度無顯著影響,可能是由于每一種類型的視頻在內容或形式上都有優(yōu)缺點,因此在總體上不同視頻類型對學習滿意度無顯著影響。
對于學習動機和自我效能感,研究結果顯示,視頻類型對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和自我效能感無顯著影響,分析原因,可能是沒有外在目標激勵他們更加努力地學習。而且學習動機和自我效能感是穩(wěn)定的認知心理過程,因此,短暫地學習觀看教學視頻,不會產生較大波動。
對于積極情緒,研究結果顯示,教學視頻類型對學習者的積極情緒無顯著影響,與王雪等[16]的研究結果不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是因為每類教學視頻中的視覺設計都是根據(jù)相同的知識內容而制作的,并沒有特地對某一種類型的視頻進行色彩的搭配和畫面的協(xié)調。
對于認知負荷,不同類型的教學視頻對認知負荷的影響效果不顯著,與以往研究結果一致[17]。教學視頻中有無教師形象對學習者的認知負荷不會產生影響,無論教師是以卡通形象呈現(xiàn)還是以真人形象呈現(xiàn),學習者在視頻學習中的認知負荷都沒有顯著差異,原因可能是視頻的呈現(xiàn)形式與學習的任務和內容不存在密切聯(lián)系。而且教學視頻中的多媒體材料呈現(xiàn)形式的不同導致認知負荷不同程度地增加或減少,以致學習者總體上的認知負荷并無差異[6]。
結合上述討論和訪談結果,可以發(fā)現(xiàn)不同類型教學視頻各有特點,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若學習者傾向于與視頻等媒體產生互動和聯(lián)結的心理感受,增強社會存在感,可以選擇觀看動畫式教學視頻;若學習者希望提高學習成績,可以選擇觀看嵌入式教學視頻。此外,給研究者和視頻設計者提出三點建議:1)在教學視頻中適當添加社會線索能增強學習者的社會存在感,如鼓勵學習者回答問題、活躍課堂氣氛、點名稱呼學習者等;2)制作者要根據(jù)教學內容來合理設計教師形象出現(xiàn)的時機,有利于提高學習者的社會存在感;3)將枯燥的概念性知識通過動畫形式呈現(xiàn),便于學習者理解。
5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
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
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22-10-26(1).
[2] 于青青.MOOC視頻的分類及具體表現(xiàn)形式分析[J].工業(yè)和信息化教育,2014(9):84-87.
[3] 皮忠玲.視頻播客呈現(xiàn)方式對學習效果的影響及其機制
的眼動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4.
[4] 楊九民,陶彥,羅麗君.在線開放課程教學視頻中的教
師圖像分析:現(xiàn)實狀況與未來課題[J].中國電化教育,
2015(6):59-63.
[5] 伍文燕,張振威.MOOC環(huán)境下視頻資源呈現(xiàn)形式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7(11):45-47.
[6] 汪存友,羅慧敏.兩種不同類型教學視頻的學習效果比
較研究:視頻制作成本的視角[J].電化教育研究,2017,
38(10):68-73.
[7] 彭小艷,張林燕,傅霖.MOOC視頻如何影響學生學習參
與度:增強MOOC視頻吸引力研究[J].數(shù)字教育,2019,
5(5):42-47.
[8] 王月,張海,王以寧,等.教學視頻對概念性知識學習
效果的影響:基于實物視頻與動畫視頻的差異性影響比
較[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20,30(5):40-46.
[9] 曹建霞,傅安娜,王銳,等.教學視頻中教師呈現(xiàn)方式
對學習者社會存在感和學習效果的影響[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7,27(7):75-81.
[10] 馬秀麟,毛荷,王翠霞.視頻資源類型對學習者在線學
習體驗的實證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6(4):32-39,
80.
[11] BHAT S, CHINPRUTTHIWONG P, PERRY M. Seeing the Instructor in Two Video Styles: Preferences and
Patterns[C]//Santos O C, Boticario J, Romero C,
et al. Proceedings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Data Mining. Madrid, Spa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Data Mining Society,2015:305-312.
[12] 喻靜敏,微視頻中教師呈現(xiàn)對高中生學習過程與效果的
影響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7.
[13] CHEN C M, WU C H. Effects of different video lecture types on sustained attention, emotion, cognitive load, and learning performance[J].Computers amp; Education,2015,80:108-121.
[14] KIZILCEC R F, BAILENSON J N, GOMEZ C J. The in-structor’s face in video instruction: Evidence from two large-scale field studies[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15,107(3):724.
[15] HOMER B D, PLASS J L, BLAKE L. The effects of video on cognitive load and social presence in
multimedia-learning[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8,24(3):786-797.
[16] 王雪,韓美琪,高澤紅,等.教學視頻中視聽覺情緒設
計的作用機制與優(yōu)化策略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20,
38(6):50-61.
[17] 趙軍.教學視頻中教學內容與教師畫面對學習的影響[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21,33(19):242-245.
*項目來源:本文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基于量化學習的在線教學視頻評價模型與方法研究”(項目編號:62007011)
和信息化與基礎教育均衡發(fā)展省部共建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研究項目(項目編號:xtzd2022-00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閔秋莎,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