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題宣傳報道是指媒體圍繞黨和政府的重大決策、重要部署、重點工作、大型活動及社會普遍關注話題所進行的新聞宣傳形式,具有明確的主題思想,是黨的宣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融媒體時代新聞報道的主戰(zhàn)場。如何創(chuàng)新主題宣傳報道的內容和形式,吸引讀者廣泛關注,是融媒體時代各地方黨媒需要深入探索的課題。文章通過剖析廣西日報對2024年全國兩會、黨的二十大、第20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的報道,從內容創(chuàng)新、版式創(chuàng)新、傳播創(chuàng)新三方面,深入探討地方黨媒做好主題宣傳報道的路徑策略。文章指出,廣西日報在主題宣傳報道方面的創(chuàng)新實踐,為其他地方黨媒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和啟示。其實踐表明,即使身處數(shù)字化、網絡化的新媒體環(huán)境,傳統(tǒng)媒體仍然可以通過創(chuàng)新,保持自身獨特的價值和影響力。
關鍵詞:地方黨媒;主題宣傳報道;版式設計;新聞策劃;創(chuàng)新實踐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4)11-0071-04
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方式、傳播渠道發(fā)生深刻變化,傳統(tǒng)紙媒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戰(zhàn),主題宣傳報道成為各媒體的必爭之地。
為了做好主題宣傳報道,增強報道的吸引力、傳播力和影響力,各地方黨媒注重報道內容的可視化表達,不斷革新報道形式,優(yōu)化報道版面設計[1]。
近年來,廣西日報實施了一系列創(chuàng)新舉措,突破了傳統(tǒng)的報道模式和框架,有效優(yōu)化了讀者的新聞體驗,提升了主題宣傳報道的吸引力、傳播力和影響力[2]。本文以廣西日報的創(chuàng)新實踐為例,從內容創(chuàng)新、版式創(chuàng)新、傳播創(chuàng)新三方面,深入探討地方黨媒做好主題宣傳報道的路徑策略。
一直以來,廣西日報社高度重視主題宣傳報道,派出精干團隊持續(xù)創(chuàng)新主題宣傳內容生產,策劃推出了一大批精品力作,增強了自身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使主旋律更高昂、正能量更強勁。
(一)變“獨唱”為“合唱”,擴大影響力
2023年是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共建“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也是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創(chuàng)辦20周年[3]。
9月17日,第20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廣西南寧召開。廣西日報積極履行主流媒體的職責使命,對第20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早策劃、早部署,打破往屆只在全國、廣西地區(qū)報道東博會籌備工作、舉辦盛況的慣例,派出骨干記者前往文萊、越南、菲律賓、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柬埔寨、老撾、緬甸、印度尼西亞東盟十國,開展“大道同行絲路共鳴——2023廣西媒體東盟行”采訪活動(見圖1)。大約20天里,4個采訪組34名記者,行程3.64萬多公里,走訪東盟十國57個項目點,采訪對象超220人。
9月7日至15日,廣西日報推出10個跨聯(lián)版系列報道,用鏡頭和筆觸全方位、多角度宣傳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的巨大成就,重點講述中國與東盟共建和平、安寧、繁榮、美麗、友好家園的故事,生動報道東博會和峰會創(chuàng)辦20年來取得的輝煌成果,全媒體展示廣西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持續(xù)推動中國—東盟開放合作走深走實的顯著成績[4]。
系列報道受到讀者廣泛關注,引發(fā)了強烈的社會反響。廣西大學教授、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王仕勇認為,“跨越山海走訪十國的系列報道,內容新穎,匯聚了黨媒的優(yōu)勢資源,講好了中國與東盟共建友好、安寧、繁榮、美麗家園的故事”。廣西藝術學院教授、影視與傳媒學院院長何清新說,“本次系列報道在媒體領域實現(xiàn)了新的傳播效果。報道把自己想講的與別人想聽的結合起來,有利于縮小文化差異帶來的鴻溝,擴大共通的意義空間”。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廣西日報及旗下廣西云客戶端播發(fā)的《大道同行 絲路共鳴》特別報道(見圖2),受到海外媒體廣泛關注。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柬埔寨華商日報、馬來西亞大馬視野、泰國世界日報、泰國暹羅網、越南之聲、新加坡新馬傳媒、歐洲僑報等多家媒體轉載文圖視頻近200篇次。
(二)突出報道重大主題活動,增強傳播力
2024年全國兩會,廣西日報積極制訂系列宣傳報道計劃,第一時間推出3篇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在廣西代表委員中引起熱烈反響的報道,分別是《以“新”引領激發(fā)高質量發(fā)展澎湃動力》《因地制宜發(fā)展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fā)展注入強勁動力》《凝心聚力勇毅前行聚焦中國式現(xiàn)代化目標任務獻計出力》,深入闡釋習近平總書記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傳播權威聲音,強化思想引領。
此外,還在報紙顯著位置開設《向總書記匯報》《兩會聚焦》《今年我們這么干》《基層連線》《00后@兩會》等新專欄。新穎的欄目和內容吸引了廣大讀者的關注。據(jù)統(tǒng)計,專欄《00后@兩會》中的所有話題在廣西云客戶端上的閱讀量均超10萬,人民日報客戶端、南方+、荊楚網等對相關報道進行了轉載。
(三)聚焦熱點,引發(fā)關注
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廣西日報與黑龍江、山東、貴州、重慶、陜西等地的黨報攜手,共同推出《打造特色IP文旅“破圈”出彩》大型聯(lián)動報道,深入探討各地如何破題特色文旅,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注入新動能。聯(lián)合黑龍江日報,推出融媒體產品《當黑龍江遇見廣西》,以“大凍梨”和“小砂糖橘”微信對話方式開啟,使兩地互動從“交換冬天”擴展到“交換四季”;聯(lián)合北京日報等,推出主題為“我給家鄉(xiāng)上大分”的互動活動,在全網形成了互相推薦文化旅游精品、家鄉(xiāng)特產的熱潮,吸引了2億多名網友觀看和討論,微博話題#我給家鄉(xiāng)上大分#兩次登上熱搜榜。
版面設計不僅是報紙的視覺語言,更深層次地體現(xiàn)了報紙的價值導向、經營哲學和文化身份。精心設計的版面能夠有效傳達信息,吸引和保持讀者的注意力。版面設計、版面元素和彩色搭配三方面是構成報紙視覺表達的核心,每一方面都有其獨特的意義和作用,共同塑造報紙的整體形象和讀者的閱讀體驗[5]。
新媒體時代,地方黨媒深耕版面藝術,增強版面的感染力和視覺沖擊力,對于提高主題宣傳報道的吸引力、傳播力和影響力至關重要。
(一)版面設計連貫統(tǒng)一
一致的版面語言不僅能凸顯報紙的獨特性,還能在視覺上增強報紙的識別度,為讀者塑造連貫統(tǒng)一的印象[6]。
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廣西日報專題策劃《家鄉(xiāng)喜事我來說——沿著總書記的足跡看中國式現(xiàn)代化美好圖景》及“向總書記匯報”的6個主題專版:《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市場經營便利地我們竭盡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qū)重要戰(zhàn)略腹地我們全心全力!》《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我們齊心合力!》《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我們同心畢力!》《構建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中越命運共同體我們協(xié)心同力!》《建好用好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我們群策群力!》,均采用了跨聯(lián)版報道。這組報道以紅色為基調,輔以黃色調作為主要色彩,在視覺上達成鮮明、活躍的效果。這種色彩搭配能夠有效調動讀者的情緒,提高讀者對報道內容的關注度。并且,專題報道統(tǒng)一的版式設計增強了報道的連貫性,7個版面組合在一起時能夠展現(xiàn)出全景效果,有效傳達報道的主題,提升傳播效果[7]。
(二)突破常規(guī),“大事大處理”
2022年10月16日,黨的二十大開幕。廣西日報連續(xù)推出6個策劃精美的跨聯(lián)版報道,這些報道獲“中國記協(xié)”“編前會”“長江”等微信公眾號推廣,引發(fā)業(yè)界高度關注,收到了廣泛好評。
特別是10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廣西日報大膽謀劃,精心制作1—4跨聯(lián)版。首先,吃透新華社消息,從中精確提取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五個牢牢把握”的新要求,以及對建設新時代壯美廣西的“五個更大”的總要求;其次,在版式上合理、巧妙地對上述重要內容進行編排布局,做到層次分明、重點突出,讓讀者一目了然;最后,用“大標題+大圖片+提要”的形式進行內容呈現(xiàn),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大圖片為主,提要文字構成全部內容,全紅的標題、文字配以淡黃底紋,營造莊嚴、隆重的氛圍。整個跨聯(lián)版主題鮮明、布局精巧、大氣莊重。
(三)版式設計簡潔、新穎
2023年11月5日,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在廣西南寧開幕。在開幕倒計時30天這一重要宣傳節(jié)點,廣西日報以5—8跨聯(lián)版形式精心策劃主題宣傳報道《壯美廣西發(fā)出青春邀約——寫在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倒計時30天之際》(見圖3)。報道圍繞學青會的各項籌備工作,統(tǒng)籌約稿、寫稿、選圖,并整理出近3000字的學青會大事記。在版面創(chuàng)意上,兩次推翻原有設想,最終以鐘表元素體現(xiàn)倒計時的緊迫性,以積極訓練備戰(zhàn)的運動員沿著跑道奔向學青會開幕式舉辦地廣西體育場的畫面敘事,以學青會大事記為主線貫穿跨聯(lián)版,圖文并茂地展現(xiàn)了學青會的工作進展和成效。整個版面編排匠心獨運,版式設計新穎、有動感、視覺沖擊力強,稿件標題簡潔、精煉。
該組主題宣傳報道有深度、有力度,充分發(fā)揮了廣西日報排頭兵的作用,為首屆學青會的順利籌辦、成功舉辦、擴大影響力貢獻了力量。版面見報后,收獲不少同行的贊賞,以及學青會籌委會相關負責人和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體育局的好評。
融媒體時代,大眾習慣于通過網絡媒體獲取信息,閱讀報紙的時間明顯減少,對內容的需求遠大于對版式的需求[8]。
近年來,廣西日報積極推動媒體深度融合發(fā)展,著力打造具有強大影響力、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9]。通過整合,將采編、經營、技術一體化深度融合,將全媒體發(fā)展理念貫穿主題宣傳報道的每個環(huán)節(jié)。資源的整合與優(yōu)化利用,極大地提升了主題宣傳報道的吸引力、傳播力和影響力[10]。
具體來說,廣西日報利用廣西云客戶端,整合14個設區(qū)市、111個縣市區(qū)融媒體中心;聯(lián)合“學習強國”廣西學習平臺、廣西政府網、廣西共青團區(qū)委等融媒平臺,推出短視頻、MV、直播、話題互動等多種形式的跨區(qū)域、多層級、多元化聯(lián)動報道。跨地域聯(lián)動報道是推動媒體深度融合的一次有益嘗試,有助于提升主題宣傳報道的傳播效果。
(一)借助融媒平臺,提升傳播效果
廣西日報借助新媒體為受眾提供契合其碎片化閱讀習慣的內容,如在微博、微信、客戶端等多個新媒體平臺開設專欄和???,以高質量的融媒體產品滿足受眾需求[11]。
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廣西日報在北京搭建了“2024全國兩會廣西日報-廣西云聯(lián)合訪談間”,特邀25名代表委員到訪談間做客,如邀請了湖南省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xié)委員京族“哈妹”蘇海珍。不僅如此,還連線了柬埔寨媒體等,實現(xiàn)了聯(lián)東盟、聯(lián)全國、聯(lián)全區(qū)的“三聯(lián)”傳播效果。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3月11日全國兩會閉幕,廣西日報各平臺共發(fā)布相關報道4300篇次,新媒體平臺總瀏覽量達2.9億人次(含話題閱讀量)。
此次報道中,廣西日報全平臺推出的“向總書記匯報”跨聯(lián)版,站位高、立意深、落點實,引發(fā)各界廣泛關注;攜手黑龍江日報策劃的“大凍梨”“小砂糖橘”文旅互動報道,獲中宣部《新聞閱評》肯定;策劃的“我給家鄉(xiāng)上大分”互動報道,引來全國網友圍觀,微博話題#我給家鄉(xiāng)上大分#閱讀量達2億多人次;首次與越南、柬埔寨等境外媒體開展聯(lián)動報道,16家東盟國家主流媒體轉載廣西日報刊發(fā)的全國兩會熱點新聞160多篇次。
(二)與東盟國家媒體深度聯(lián)動,講好中國故事
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廣西日報利用“廣西云·東盟國際傳播聯(lián)絡站”平臺,在訪談間視頻連線柬埔寨柬中時報等東盟國家媒體,圍繞“廣西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市場經營便利地會給東盟帶來哪些便利”等東盟國家受眾關心的話題,聯(lián)合采訪全國兩會廣西代表委員[12]。
會議期間,柬埔寨華商日報、泰國暹羅網、新加坡眼、越南之聲等16家東盟國家媒體轉載廣西日報關于中國兩會報道和廣西經濟發(fā)展、對外合作交流等文圖、視頻報道160多篇次,多層次、多角度傳播中國兩會聲音,講好廣西故事、中國故事[13]。
此外,在第20屆中國—東盟博覽會舉辦期間,廣西日報積極履行主流媒體的使命職責,早策劃、早部署,制訂了系列活動宣傳報道計劃,派記者走訪東盟十國。
9月7日至16日,廣西日報及旗下廣西云客戶端濃墨重彩推出報道《大道同行絲路共鳴 “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暨東博會和峰會創(chuàng)辦20周年特別報道》;廣西云客戶端開設“走東盟融媒專題”、《HELLO!ASEAN》(你好!東盟)等精品欄目;廣西日報利用新媒體技術搭建專題頁面“大道同行 絲路共鳴”,講好中國與東盟“大家的故事”,擴大共通的意義空間,形成了較為宏大的媒體傳播效應,促進了中國—東盟民心相通,使雙方民眾更加相知、相親、相融[14]。
地方黨媒是傳播黨的聲音的主陣地。優(yōu)秀的主題宣傳報道能讓黨的主張深入人心,讓主旋律成為聚人心的正能量。廣西日報通過創(chuàng)新主題宣傳報道的內容、版式等,生產了一大批受眾喜聞樂見的主題宣傳作品,展現(xiàn)了地方黨媒較強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活力。其實踐表明,新媒體時代,地方黨媒只要持續(xù)創(chuàng)新,就能保持自身獨特價值和影響力。
參考文獻:
[1] 琚慧.淺閱讀背景下報紙新聞版面設計創(chuàng)新[J].中國報業(yè),2023(7):148-149.
[2] 陽天.數(shù)字化浪潮下構建“大宣傳”格局的黨媒路徑[J].傳媒,2023(23):36-38.
[3] 陳貽澤,龔文穎.第20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中方組委會會議在北京召開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 推動東博會峰會升級發(fā)展鑲鉆成冠[N].廣西日報,2023-07-13(001B).
[4] 邵志媛.第20屆東博會圓滿落幕成果豐碩 助推中國—東盟友好關系不斷邁上新臺階,助推構建中國—東盟更高水平開放新格局,助推中國-東盟全方位合作走深走實[N].國際商報,2023-09-20(001B).
[5] 楊元剛.基于媒介融合的報紙版面設計語言分析與創(chuàng)新[J].傳媒論壇,2020,3(21):89-90.
[6] 崔藍幻,劉召玲.關于版式設計中的視覺流程的研究[J].美與時代,2020(9):96-98.
[7] 晏彥.廣西日報全國兩會報道:多元聯(lián)動 聚合傳播[J].傳媒,2024(9):34-35.
[8] 匡蘭.融媒時代報紙版式設計創(chuàng)新探究[J].新聞前哨,2021(5):73-74.
[9] 朱可江,蔡蓉俊.用視覺語言豐富新聞表達:淺談報紙專刊特刊的設計創(chuàng)意[J].城市黨報研究,2023(7):83-87.
[10] 楊明品.以改革創(chuàng)新的實際行動,打造一批具有強大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J].中國廣播影視,2020(14):14-17.
[11] 薛世軒.主流媒體融合報道敘事路徑初探:基于近兩屆中國新聞獎融合報道作品的分析[J].新聞前哨,2024(1):31-33.
[12] 毛梓林.開創(chuàng)國際傳播平臺建設的實踐與思考:以“廣西云·東盟(柬埔寨)國際傳播聯(lián)絡站”的建設為例[J].新聞潮,2020(7):4-6.
[13] 諶怡秋.共融愿景下面向東盟的國際傳播[J].傳媒,2024(2):59-61.
[14] 李慶林,高粱小雨.中國—東盟民心相通需要加強傳媒合作[J].傳播與版權,2019(1):140-142.
作者簡介 羅小靈,主任編輯,研究方向:紙媒傳播、網絡與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