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題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現(xiàn)代文閱讀《所謂老家》結尾說道:“老家啊,就是很老很老的家,老得寸步難行的家,于是,那片土地,那個村莊,那座房子,那些親人,都只能待在原地,等著我們回去?!睙o論走多遠,我們都會回望起點。老家是我們年輕時想逃離的地方,也是年老時可能回不去的地方。在離和回、遠和近、親和疏之間,我們慢慢讀懂了人生。
請結合以上材料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點撥
有三種類型的作文題目比較常見。第一種是命題作文,文章題目確定,給予我們發(fā)揮的空間有限,第二種是半開放式命題作文,較第一種作文題目,發(fā)揮空間稍大一些,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三種就是材料作文,這一類作文除材料外,一切均不受限制,所以在寫作時主題雖相同,卻有著不同的內容。下面談談這類作文的寫作。
一、抓住材料命脈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材料作文的核心詞卻只有一個,在寫此類作文時,第一步就是提煉材料關鍵詞。在此題中,“老家”這個詞匯反復出現(xiàn),這就是我們要抓住的材料命脈。材料的核心詞通常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材料中反復出現(xiàn)的詞匯就是核心詞;第二種是關鍵詞隱含在材料中,比如材料是一個故事,那么,從故事中提煉出的主旨就是核心詞;第三種,材料關鍵詞不唯一,這種情況是材料具有多義性,從不同角度出發(fā),可以提煉出不同的主旨,那么關鍵詞也就不是唯一的。
二、核心詞發(fā)散思路
確定完作文核心詞后,可制作思維導圖,對文章進行整體的建構。首先,可對核心詞進行發(fā)散思考,從不同角度切入,并將得到的結果歸類,圍繞核心詞延伸。例如,文題中的核心詞為“老家”,根據(jù)這個內容,可延伸出我的“老家”在哪里,它有什么,為什么它對我有特殊的含義等,將與“老家”相關聯(lián)的線索按照事情發(fā)展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等邏輯順序進行歸納總結,形成寫作網(wǎng)絡。然后可根據(jù)聯(lián)想出的主題分支進行下一步拓展。例如:選擇“老家”對“我”來說很特殊這個角度,將其范圍擴大,寫對所有人來說“老家”是什么,進一步延伸,升華主題。
三、豐富作文內容
構建完思維導圖,也只是搭建好了作文框架,為使內容飽滿,有血有肉,要對框架進行填充。怎么填充呢?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事例填充,選擇身邊親歷或者他人事例,旨在支撐作文描述,使讀者更容易代入文章情感;另一種則是說理填充,將心中情感或思維以或平實、或激昂、或感傷等不同語言風格表達出來,讓讀者的情感隨著文章節(jié)奏而變化,逐步豐富文章內容。
以文題為例,在寫與“老家”的聯(lián)系時,就可使用真實發(fā)生的親身經(jīng)歷來填充,豐富作文內容。在升華主題時,可選擇立意比較高深的例子,幫助讀者理解人、家、國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寫完與老家的羈絆,就可進行說理填充,將心中所感所想表達出來,形成情節(jié)豐富的作文。
下面以《人在,家在,國在》這篇文章為例,具體教大家如何進行寫這類作文。
病" 文
人在,家在,國在
有一片工地,它在我心里永遠都駐留著。有一個村莊,永遠都是我避風的港灣。有一座房子,永遠都是我惦念的地方。有一些親人,永遠都是我堅強的后盾。他們永遠在那寸土地,那個地方,就那樣待在那里,等待著我們回去。那既是我們人生的起點,也是我們的終點。(①開篇以材料內容拓展為切入口,將材料內容與自身經(jīng)歷融合,既緊扣材料又簡單真實,但描述時情境過于宏大,可在之后加入一些細節(jié)描寫,有助于內容落地。)
家人,在我心中是不同尋常的存在。在我奔赴前程,面對未知與一切困難時,是他們一直支持我,鼓勵我,讓我不退縮。他們給予我無私的關愛與幸福,讓我明白家人永遠都是堅強的后盾,也是迷茫和感到不安時的指路明燈和定心丸。他們一直都是我傾訴不愉快、不開心的對象,一直都是支持我并關愛我的家人。
家鄉(xiāng),是我永遠的避風港。自幼起就讀“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那時還不明白其中的含義,還總是想著逃離,想著畢業(yè)后去很遠很遠的地方??墒侨缃癫琶靼姿肋h都是我們最思念的地方——家。
家園,十四億人口居住的地方,五十六個民族生活的地方,這便是我們的國家。祖國母親孕育著千千萬萬華夏兒女。從貧窮到脫貧,從落后到崛起,她一直默默呵護著我們。(②三段描述從家人開始,家鄉(xiāng)、家園層層遞進,文章主題也在逐漸升華,可在不同層次加入具體事例,幫助讀者感受文章描述氛圍。)
孟晚舟在他鄉(xiāng)滯留三年,釋放后,在回國的飛機上,她說道:“是心中的那片中國紅,一直激勵著我,幫助我熬過了這段時光。”只要心在,家就在,國就永在。家是我們永遠的避風港,永遠是終點。我們要守住國,家就永遠在。前些日子,我們學習了《石門陣》這篇節(jié)選文章,里面講了要想守住家門,就得守住國門,要想實現(xiàn)夜不閉戶,就得守住國門。先輩們?yōu)榱耸刈T做出了巨大犧牲,為了子子孫孫過上安穩(wěn)日子,他們無畏槍林彈雨,拋頭顱,灑熱血。他們也只是普通人啊,可他們?yōu)榱思?,為了國奉獻了一生。我們應該學習先輩之精神,向他們一樣,努力奮斗,拼盡全力守住家國之門。
人在,家在,國就永在。我們要堅定不移地守住家門,保護親人,保護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作出貢獻。
要堅定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的信念,拿出“咬定青山不動搖”的定力與決心,為祖國繁榮昌盛努力奮斗。(③使用孟晚舟的事例講述人、家、國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點出文章題旨,綜合闡述家國重要性,其中加入內心感受,通過感慨進一步加深文章情感。在這三段描述中,可使用“總—分—總”的寫作方式,因為文章上一部分剛分別闡述了家人、家鄉(xiāng)、家園的意義,此時總述既承接上文,又開啟下文,將孟晚舟的事例與個人、家庭、國家三者聯(lián)系起來,邏輯完整。)
點評
作者將核心詞“老家”延伸成“人、家、國”三者的聯(lián)系,以家為主題,升華了主旨,但作文在內容方面有欠缺,事例不充分,有些空洞,可適當增加內容。
升格文
人在,家在,國在
有一片工地,它在我心里永遠駐留著,那是充滿我和父母回憶的地方。有一個村莊,永遠都是我避風的港灣,在我因為挫折心灰意冷時給予我力量。有一座房子,永遠都是我惦念的地方,那里有我的生活,我的回憶,我的家人。有一些親人,永遠都是我堅強的后盾,在我發(fā)生任何狀況時永遠為我遮風擋雨。他們永遠在那寸土地,那個地方,就那樣待在那里,等待著我回去。那既是我人生的起點,也是我心靈的終點。
家人,在我心中是不同尋常的存在。在我奔赴前程,面對未知與困難時,是他們一直支持我,鼓勵我,讓我不退縮。他們給予我無私的關愛與幸福,讓我明白家人永遠都是堅強的后盾,也是迷茫和不安時的指路明燈和定心丸。他們一直都是我傾訴不愉快、不開心的對象,他們一直是支持我、關愛我的家人。幼時我總是渴望與小伙伴交流,卻總是因為陌生的環(huán)境而一退再退。父母知道我的煩惱后,總是鼓勵我大膽一點,可勇氣從不聽我的話,總是在開頭之前淘氣地跑走。所以父母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就是陪我演練,我們在家中模擬見面時的場景,開心地交流著趣事,漸漸地,我不再懼怕在人前開口。當我第一次大膽地在小伙伴面前說出自己的想法,發(fā)現(xiàn)原來每個人都如此和善,眼前浮現(xiàn)的全是父母的笑容,或許這就是家人的意義吧!他們會幫助我走出心靈的困境,使我明白家人的含義。
家鄉(xiāng),永遠是我避風的港灣。自幼就讀“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那時還不明白其中真正的含義,還總是想著逃離,想著畢業(yè)后去很遠很遠的地方,如今才明白家永遠都是我最思念的地方。家鄉(xiāng)之所以特別,是因為朋友、家人、生活全在這里。家鄉(xiāng),從不只是我們的小家,而是我們牽掛的人所在的地方。遠離故土求學的路上,面對著陌生的環(huán)境,我總是會懷念故鄉(xiāng)。故鄉(xiāng)的日出日落,故鄉(xiāng)的裊裊炊煙,故鄉(xiāng)田間的野花,那里處有我生活的痕跡,是我心靈的依靠。這是只屬于家鄉(xiāng)的獨特韻味,無法代替。
家園,十四億人口居住的地方,五十六個民族生活的地方,這便是我們的國家。祖國母親孕育著千千萬萬華夏兒女。從貧窮到脫貧,從落后到崛起,她一直默默呵護著我們。大家亦是小家。高鐵呼嘯而過,5G網(wǎng)絡領跑全球,醫(yī)院十天就在荒蕪之中拔地而起,扶貧政策精準到戶,票價優(yōu)惠,這些既是中國速度,也是獨屬于我們的中國溫度。國家以寬厚的懷抱溫暖著我們,不求回報,不計得失。
人構成了家,家構成了國。家是小小的國,國是千萬家。孟晚舟在他鄉(xiāng)滯留三年,釋放后,她在回國的飛機上講道:“是心中的那片中國紅,一直激勵著我,幫助我熬過了這段時光?!敝灰脑?,家就在,國就永在。家是我們永遠的避風港,永遠是終點。守住國,家就永遠在。前些日子,我們學習了《石門陣》這篇節(jié)選文章,里面講了要想守住家門,就得守住國門,要想實現(xiàn)夜不閉戶,就得守住國門。先輩們?yōu)榱耸刈T做出了犧牲,為了子子孫孫過上安穩(wěn)日子,他們不畏槍林彈雨,拋頭顱灑熱血。他們也只是個普通人,卻為了家,為了國奉獻了一切,我們應該學習先輩之精神,努力奮斗,拼盡全力,守住家國之門。守國亦是守家,更是守住心中珍惜的人。
人在,家在,國就永在。我們要堅定不移地守住家門,保護親人,保護這來之不易的幸福。要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作出貢獻。
要堅定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的信念,拿出“咬定青山不動搖”的定力與決心,為祖國繁榮昌盛努力奮斗。
點評
作者以“老家”為核心詞,確立了“人構成小家,家構成大國”的寫作框架。分別闡述人、家、國的作用,最后用孟晚舟的事例將三者聯(lián)系起來,體現(xiàn)三者之間相互轉化、相互依存的關系,讓作文主題得到了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