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潔湘
摘 要:安全教育是學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學生的校園安全更是班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來,校園安全事故時有發(fā)生,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國家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造成了不良影響。為提高學生安全防范意識,加強自我保護能力,筆者立足教學實際,通過班級安全隱患排查、智慧有效的安全教育策略以及家校合力齊護航等途徑,給予學生最優(yōu)的防護,共建和諧校園。
關鍵詞:校園安全;智慧教育;家校護航
學生安全關系到每一位學生家庭的幸福、學校的發(fā)展、社會的穩(wěn)定。抓好班級安全教育工作,是學校安全工作的基礎。在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上課的時候,有學生忽然嘔吐不適;課間活動的時候,有學生因為奔跑發(fā)生碰撞而受傷了;晨檢時,接到家長打電話告知他的孩子因為沉迷網絡游戲,用拒絕上學的方式要挾家長給手機……以上的種種情況,我們應該如何做好安全預防、教育工作呢?
一、有備無患強預防
(一)做好學生日常校園生活安全預防工作
1. 分餐:師不離室,衛(wèi)生防護。分早餐時,教師一定要在教室,不能離開,以免有意外發(fā)生。教師分早餐時要戴上口罩,注意衛(wèi)生安全防護。
2. 課堂:正確使用學習用具,防“惡作劇”。課堂上,指導學生安全使用學習用具,留意學習用具潛在的危險,避免造成意外的傷害。如鉛筆的安全使用。有的學生安全意識薄弱,把筆芯吸進嘴里,弄得滿嘴都是墨水。鉛筆頭很尖,使用時要靜下心來,如果書寫時拿著筆轉來轉去會不小心戳到同學的身體或者眼睛,造成傷害。另外,還要注意同學之間搞惡作劇。如教師提問某位學生,旁邊的學生故意搬走站起來的同學的凳子,當他坐下來落空等。安全無小事,我們都要經常提醒學生。
3. 課間:防止擁擠傷害、追逐傷害、游戲傷害。近期,一款名為“蘿卜刀”的新型玩具在中小學(幼兒)群體中走紅。近日,廣東省教育廳發(fā)出《關于加強有害玩具教育管理的通知》,《通知》中明確要求各中小學校、幼兒園要禁止此類危險性有害玩具進入校園。所以,作為班主任,我們也要多留意學生是否偷偷地帶了這種玩具回校,在進行安全教育的基礎上,對仍帶入校園的此類有害玩具,要清查封存,要通知其家長到學校接受教育,在做出承諾之后可由家長領回,并督促其銷毀。
4. 學生值日:在旁看護。放學后學生值日,教師也不能掉以輕心,注意提醒學生不能拿勞動工具追打、不能爬高擦窗等。
(二)排除班級安全“軟”情況
1. 新接班班主任向家長搜集特異體質學生名單;對提交不適合參加特定活動的學生進行重點關注。
2. 做好家訪工作,了解學生家庭情況。發(fā)現學生心理異常要及時與家長一起進行心理疏導。
3. 加強與科任教師溝通,重點幫扶課堂紀律比較松散的學科教師,要多留意。
4. 假期學生返校時的心理適應。學生寒暑假、小長假等假期放假回來,教師可以適當放緩教學節(jié)奏,以免學生因假期回校不適而造成的焦慮和緊張情緒。
5. 不易顯現的心理隱患。班主任還要細心觀察,用心關注班上個別學生的情緒變化。尤其對在學校表現突然發(fā)生變化或者家庭變故、長期養(yǎng)育方式不當、有抑郁情緒傾向的學生要及時排查、疏導,避免悲劇的發(fā)生。
二、智慧有效實教育
(一)設置班級安全巡視員、心理委員、互助小組,鼓勵學生有事及時報告
班級課間存在追逐打鬧的現象,學生的玩鬧一不小心就會造成損傷。建議專門聘任數名經常追逐的學生作為班級的安全巡視員:周一至周五輪流負責提醒和記錄課間輕聲慢步情況,并于當天反饋給教師。如我班的小A同學,他經常利用課間上洗手間的機會就奔跑,我班常被扣分。后來,筆者請他當安全巡視員的小組長,負責課間安全巡視工作。他十分開心,也非常負責,一下課就拿著小本子去巡查,發(fā)現問題就及時記錄下來,一看到筆者就報告?,F在,在他的帶領下,課間追逐打鬧的現象減少了很多。
(二)定期開展安全主題班會
安全教育班會課,是增強學生安全意識的重要途徑。作為班主任,我們可以根據學生年齡特點不同,安全教育的內容和方式方法也不同。
1. 低年級的安全教育班會課側重于培養(yǎng)習慣,樹立自我防護意識。如《我是守規(guī)則的小學生》《交通安全知多少》《新學期的召喚》《繽紛課間》《假期安全真重要》《文明交往禮先行》《小小雛鷹學自護》等。學習的方式可以挑選安全教育類的繪本,如《我會安全用電》《火該怎么用》等,讓學生走進故事,讀一讀、演一演,代入角色,收獲技能。
2. 高年級的安全教育班會課側重于掌握技能,學會保護自我。如《心情不妙覓良方》《爭當食品安全小博士》《防火關系你我他》《生命的長河》《共筑網絡防火墻》《與挫折同行》《認識毒品? 熱愛生命》《我的情緒我做主》《代溝的煩惱》等。我們可以發(fā)揮好他們搜集資料的能力,以《班級安全手冊(學生篇)》作驅動,讓學生自行搜集,圖文并茂,在制作的同時,學生也是在思考、在成長。
(三)制定班級安全班規(guī)
每學期的開學,班主任都應該帶領學生一起約定好本學期的班規(guī),這既是民主管理班級,更重要的是找到讓學生學會“自我約束”的方法。在班規(guī)里,我們要以班級最常見的安全問題作指引,如下課、排隊、清潔等,讓學生自行思考如何做既可以保護自己,又不傷害到其他人。
(四)結合綜合素質評價
每一個學期至少有一次家長會、一次班級頒獎,這些都是教師肯定學生成長的好時機。我們往往關注到教師的文明禮儀、學習態(tài)度甚至是學生的興趣特長,但把安全忽略了。要是設置出“班級小警察”“安全小衛(wèi)士”等獎項,學生是不是對自己的要求更有了指向,更明確自己該努力做好的事情呢?
(五)重視特殊時間節(jié)點
每個假期前夕,必須要有至少一節(jié)高度重視的“班會課”。在安全教育日組織學生進行逃生演練、消防演練等。我們嚴肅對待,學生才會形成“安全無小事? 事事不兒戲”的意識。
三、家校合力齊護航
班級安全還需要家長的共同參與,充分發(fā)揮家長在安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班主任可以多渠道、多方面向家長推薦有關安全教育知識、案例等,為孩子的健康成長齊護航。
(一)家長會——明確安全重要性
班主任可以利用家長會讓家長一方面了解學校、班級在安全教育方面做的防范與教育工作,另一方面也讓家長認識父母是孩子生命安全的第一責任人。作為家長,要了解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隱患有哪些?父母容易忽略的安全隱患有哪些?日常安全如交通安全,要教育孩子走斑馬線,坐電動車要戴頭盔等;接送安全,不要跟陌生人走,哪怕是爸爸、媽媽的朋友,父母沒有提前告知孩子由朋友接送的情況下,要教育孩子請老師打電話幫忙確認再走。還有防溺水安全、網絡安全,如網絡交友詐騙、網絡游戲大額充值引誘、沉迷手機網絡游戲等。心理健康方面要提醒家長提高心理危機識別和干預能力,通過情緒信號、行為信號、生理信號等方面去識別孩子的心理困境,如厭學、考試焦慮、抑郁等,對孩子釋放的信號,要做到及時接收,不否認、不說教,懂得尋求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的幫助。
(二)安全課堂——線上線下齊學習
安全教育平臺的視頻課程內容豐富、全面,涉及學校、學生安全工作的各個方面,每學期,教師要完成“安全授課”和“安全專題教育”,每個周或節(jié)假日,班主任還可通過APP向家長和學生推送“安全提醒”。另外,我們還可以了解班內是否有從事警察、醫(yī)生、律師、保險、心理老師等職業(yè)的家長,可以邀請他們進課堂,用專業(yè)的知識教給孩子專業(yè)的技能,對生命有敬畏,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安全無小事,做好班級安全管理工作是維護學校正常秩序,提高教育質量的基礎。我們要提升對班級安全風險預判力、智慧管理能力,讓學生在有趣有用的安全教育活動中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掌握自我保護方法,健康幸福成長。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實施手冊》[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7.
[2]楊碧君,王迪,王玲玲.《中小學安全教育手冊》[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