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任務(wù)一:" 課內(nèi)鞏固
閱讀《沁園春·長沙》,回答問題。
1.下列對詞中語句的賞析,錯誤的一項是(" )
A.“萬山紅遍”里的“紅”字用得極妙?!凹t”是表色彩的形容詞,在這里有了動詞的意義,既有色彩,也有秋天漸來、萬山漸紅的動態(tài)意境。
B.“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里,人們常常吟詠的是“碧”與“流”的動靜結(jié)合。其實,“漫”字也很有特色:“漫”是“滿”的意思,放眼望去,滿江碧透,給人一種深厚的綠意的感受。
C.“鷹擊長空,魚翔淺底”中,“擊”“翔”這兩個富有創(chuàng)造性和表現(xiàn)力的動詞,準確而生動地刻畫出在萬里長空中鷹飛得矯健和在清澈見底的江水中魚游得歡愉自在的情景。
D.詞人在“萬類霜天競自由”中用一個“競”字,有力地突出了在寒秋嚴霜下萬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讓人感受到詞人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和由衷的贊美之情。
2.上闋“看萬山紅遍”以下各句,下闋“恰同學少年”以下各句,是鋪敘,也就是古人所說“賦、比、興”手法中的“賦”。此處使用“賦”有怎樣的藝術(shù)效果?
3.《沁園春·長沙》采用了異色相襯的描寫手法,描繪了一幅山紅江碧的絢爛畫面。在你所背誦過的古詩詞中能否找到類似的畫面?請默寫其中一首,并作簡要分析。
【注】異色相襯的描寫手法:在描寫景物時,用不同的顏色相互烘托、映襯,對景物的色彩進行渲染,從而使景色絢麗奪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首詞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特點是怎樣體現(xiàn)出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習任務(wù)二:" 課外提升
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
憶秦娥·婁山關(guān)
毛澤東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guān)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注】1935年2月25日,紅軍與敵軍為爭奪婁山關(guān)展開激烈戰(zhàn)斗,最終取得勝利。這首詞即寫于攻克婁山關(guān)之后。
5.下列對《憶秦娥·婁山關(guān)》這首詞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詞的上闋寫拂曉時分紅軍急行軍前往婁山關(guān),下闋寫黃昏時分戰(zhàn)斗結(jié)束,全篇沒有從正面描寫戰(zhàn)爭。
B.“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這兩句極為精練傳神,不但交代了紅軍進攻婁山關(guān)的時間、環(huán)境,而且營造了一種壯烈的抒情氛圍。
C.“馬蹄聲碎,喇叭聲咽”,“碎”字表明馬蹄聲急而低,“咽”字表現(xiàn)了戰(zhàn)士們內(nèi)心的悲涼,用字十分精妙。
D.這是一首雄壯的革命戰(zhàn)爭的贊歌,凝重與雄勁豪放相統(tǒng)一,氣氛悲壯,但又蘊含著勃勃生機,贊頌了紅軍的豪邁氣概和英勇精神。
6.有的同學認為“蒼山如海,殘陽如血”不僅僅描繪了詩人站在婁山關(guān)上所看到的景色,它還應(yīng)該包含著詩人強烈的情感。你的看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菩薩蠻·大柏地①
毛澤東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雨后復斜陽,關(guān)山陣陣蒼。
當年鏖戰(zhàn)急,彈洞前村壁。裝點此關(guān)山②,今朝更好看。
【注】①大柏地在江西省瑞金縣城北30公里。1929年1月,毛澤東和朱德率領(lǐng)紅軍從井岡山出發(fā),2月10日,同追來的國民黨軍在大柏地打了一仗,大獲全勝。1933年夏天,毛澤東重新經(jīng)過大柏地,觸景生情,寫了這首詞。②關(guān)山,泛指附近的群山。
7.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詞首句先從目前夕陽西下的天空入筆,形象傳神地展示出一幅斑斕的春日黃昏圖。
B.上闋第三句化用花間詞人溫庭筠的“雨后卻斜陽”,卻并未落入花間派的婉約纖柔之中。
C.上闋從空中到眼前的夕輝與青山,雨后的群山格外蒼翠欲滴,閃爍著綺麗的光澤。
D.下闋起首兩句才點出此詩追憶的主題,這些彈洞點綴祖國河山,顯得分外美麗。
8.本詞主要運用了什么藝術(shù)手法?請結(jié)合詞句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習任務(wù)三:" 語言運用
9.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近年來,被譽為“綜藝清流”的《百家講壇》《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等文化盛會①" " ?!吨袊娫~大會》也以②" " 的形式吸引人們親近詩詞,從詩詞之美中獲取生活的詩意。但人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淡漠似乎沒有從根本上改變。(" "),即使如今浸淫于網(wǎng)絡(luò)語匯,仍③" " 。這也是現(xiàn)在的家長在孩子三四歲時就令其背古詩的原因。可惜,孩子的精神生活最終仍被數(shù)學和考級等占據(jù),缺失了“詩和遠方”。借古詩詞學霸爆紅的契機,教育界人士期待能在全社會的努力下,改變古詩詞教育的整體氛圍,以降低孩子的背書之苦,讓孩子帶著熱愛,去愜意品味和感受古詩詞之美。當喧囂的現(xiàn)代社會與傳統(tǒng)文化有了一次次美麗的“邂逅”,中華文化基因逐漸蘇醒,這危機中的微曦,則④" " 。
(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2)下列在文中括號內(nèi)補寫的語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人們對中國文化中最精致的文字有一種膜拜的心理,是因為人們追捧這些文化盛會。
B.人們對中國文化中最精致的文字的這種膜拜心理,致使人們追捧這些文化盛會。
C.人們追捧這些文化盛會的原因,在于人們對中國文化中最精致的文字有一種膜拜心理。
D.人們追捧這些文化盛會,是由于中國文化對人們中最精致的文字的膜拜心理。
(3)文中畫橫線的部分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蛇m當增刪少量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
10.請把下面的幾個短句組合成一個長單句。不得遺漏信息,可適當增刪個別詞語。
20世紀前中期世界和中國政局的變動,是毛澤東思想產(chǎn)生和形成的時代背景。毛澤東思想是由毛澤東倡導并在20世紀中國革命中大范圍實踐的一種政治、軍事、發(fā)展理論。毛澤東思想中比較突出的內(nèi)容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槍桿子里面出政權(quán)”“農(nóng)村包圍城市”等。
1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歷史如潮,橘子洲上的江風吹落了多少春華秋實
②當毛澤東臨江作賦、躊躇滿志的時候
③物換星移,血雨腥風的史篇早已離我們遠去
④眼前只見欲一睹領(lǐng)袖風采的游人如織
⑤誰會相信中國的命運就掌握在這個書生意氣的青年手中
A.②⑤③④① B.②⑤①③④
C.①③④②⑤ D.③④①②⑤
(參考答案見下期中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