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沁園春·長沙》中,青年毛澤東通過多種意象的巧妙組合,描繪了一幅色彩斑斕、生機勃勃的湘江秋景圖,營造出一種巍峨、博大、壯闊的意境,表達了他崇高樂觀、奮發(fā)縱橫的昂揚情感,向我們展現(xiàn)了他激揚的青春風(fēng)采與革命情懷。本期我們通過品讀《沁園春·長沙》壯麗的青春激情,一起來學(xué)習(xí)古詩詞中的意象與意境 感受不同詩人筆下的秋之滋味。
歸納整理
古詩詞常用意象集錦
(一)送別類意象(或表達依依不舍之情,或敘寫別后的思念)
1.楊柳——傷別情懷
《詩經(jīng)·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p>
2.長亭——陸上的送別之所
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p>
3.南浦——水邊送別之地
白居易《南浦別》:“南浦凄凄別,西風(fēng)裊裊秋?!?/p>
(二)思鄉(xiāng)類意象(或表達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或表達對親人的牽掛)
1.明月——離愁別緒、思鄉(xiāng)之愁
杜甫《恨別》:“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云白日眠。”
2.鴻雁——孤獨、思鄉(xiāng)思親、書信
李清照《一剪梅》:“雁字回時,月滿西樓?!?/p>
3.船——漂泊、自由
蘇軾《臨江仙》:“夜闌風(fēng)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馀生?!?/p>
(三)愁苦類意象(或表達憂愁、悲傷心情,或渲染凄冷、悲涼氣氛)
1.梧桐——凄涼、凄苦、悲傷
張輯《疏簾淡月·秋思》:“梧桐雨細,漸滴作秋聲,被風(fēng)驚碎?!?/p>
2.芭蕉——孤獨憂愁、離情別緒
吳文英《唐多令》:“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p>
3.杜鵑鳥——凄涼哀傷、鄉(xiāng)愁鄉(xiāng)思
文天祥《金陵驛二首(其一)》:“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p>
(四)抒懷類意象(或托物顯示高潔的品質(zhì),或抒發(fā)感慨)
1.菊花——不畏嚴寒、花中隱士,隱逸脫俗、堅貞高潔的品質(zhì)
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p>
2.梅花——傲霜斗雪、不屈不撓,高潔人格的象征
張道洽《池州和同官詠梅花其五》:“肌膚姑射白,風(fēng)骨伯夷清。”
3.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有氣節(jié)、積極向上的品格
張九齡《和黃門盧侍御詠竹》:“高節(jié)人相重,虛心世所知?!?/p>
新學(xué)期寄語
金秋九月開學(xué)季,朝氣蓬勃新學(xué)期。
一個個清晰的腳印,會將我們青春中最美的歲月串聯(lián)成一張夢想的藍圖;一滴滴辛勤的汗水,會將我們青春中最精彩的年華灌溉成一片豐收的田野。
我們不但要心中有夢想,而且要勇于追逐夢想,用不懈的努力激揚起“浪遏飛舟”的青春力量,使自己成為無愧于新時代的“有為青年”。
新學(xué)年,新起點,新征程,此時此刻,你是否精神飽滿、斗志昂揚!為了心中的夢想,為了書寫最美的青春而努力奮斗吧!
思維縱橫
古今同秋,情懷各異
秋天往往是秋風(fēng)蕭瑟、萬花凋謝、草木枯黃的景象。自古以來,無數(shù)騷人墨客的作品中,有太多的悲秋之作,或觸景傷懷,或睹物思人,通過各種悲秋意象抒發(fā)了濃濃的悲秋情懷。然而,秋不僅是悲涼而蕭條的,在歷代詩人筆下,不同的意象組合成形態(tài)各異的秋的意境,呈現(xiàn)出多姿多彩的秋思與秋情。
劉禹錫筆下的“樂觀奮進之秋”
詩人劉禹錫,一生寫過大量的與秋有關(guān)的詩歌,但與悲時光易逝、人生短暫,嘆壯志難酬、離愁別緒的悲秋情緒截然不同,他一反傳統(tǒng)悲秋主題,他的寫秋的詩中洋溢著樂觀向上的激情,體現(xiàn)了奮發(fā)進取的豪邁精神。他在《秋詞》一詩中寫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薄扒锶談俅撼?,秋天雖有草木凋零,秋風(fēng)蕭瑟,但自然物候不會影響有斗志的人。昂首鳴叫、展翅晴空的“孤鶴”這一意象,給人帶來奮進之感,激勵人心,勇于拼搏。
馬致遠筆下的“羈旅思鄉(xiāng)之秋”
被譽為“秋思之祖”的馬致遠在《天凈沙·秋思》中,前三句寫秋景,枯藤、老樹、昏鴉三個暗色冷調(diào)的意象組接在一起,不但營造出一種凄涼、孤寂的氛圍,而且合成了倦鳥歸巢的情景?!靶蛄魉思摇笔橇硪唤M意象。幽靜的水鄉(xiāng),樸素的農(nóng)家,寧靜的生活,一派溫馨氣息,同“枯藤老樹昏鴉”一明一暗,一暖一冷,形成鮮明的對比。“枯藤老樹昏鴉”可想象為村邊景,“小橋流水人家”可想象為村內(nèi)景,均是“斷腸人”所見景象?!肮诺牢黠L(fēng)瘦馬”可想象為村外景,正是“斷腸人”寫照。三組意象構(gòu)成了一幅極富象征意味的秋日天涯羈旅圖。寥寥幾句勾勒出一個天涯游子在秋日黃昏中茫然、孤獨、疲憊、感傷、無奈的情態(tài)。體驗詩中主人公的“斷腸”之痛,應(yīng)是“不知今夜宿誰家”的沉重的悲情和“不知何日是歸程”的無盡的鄉(xiāng)思。
毛澤東筆下的“激越豪邁之秋”
毛澤東卻是寒秋不寒,悲秋不悲,寫出了秋天的壯觀和火熱。雖然《沁園春·長沙》中有“獨立寒秋”的悲涼,然而贊頌的是“萬山紅遍”的壯美秋色;雖然《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渲染的是“萬木霜天”的蕭條,然而表現(xiàn)的是“天兵怒氣沖霄漢”那“紅爛漫”的火熱;尤其在《采桑子·重陽》中,面對老去的時光和“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詩人看到的卻是“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于是他唱出了“一年一度秋風(fēng)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的超邁和曠達。
《學(xué)習(xí)方法報》語文新教材高一必修上2024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