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夢真,吳一凡, 楊盼盼,管慶藝,范燕燕
(1.濱州醫(yī)學院 護理學院,山東 煙臺 264000;2.山東中醫(yī)藥高等專科學校 護理系,山東 煙臺 264100)
《慢性心力衰竭加重患者的綜合管理中國專家共識2022》指出: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出院后1個月內的再入院率可達21.70%,由此帶來的公共衛(wèi)生負擔嚴重,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應對[1]?,F有證據[2]證明,以患者需求為導向的護理干預,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減少再入院。而需求評估工具能夠量化患者期望與其現實感知的差距,幫助護理人員拓展對患者需求的認知,便于精準施護[3]。但目前國內缺少針對CHF患者的需求評估工具。心力衰竭需求評估問卷(heart failure needs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HFNAQ)是最早編制的針對CHF患者的需求評估工具,目前有英、法、德3個版本[4-6]。既往研究[3]證明了基于HFNAQ需求評估的心臟康復計劃在CHF患者中的有效性,但目前尚未見漢化版。為此,本研究擬漢化HFNAQ,并檢驗其應用于出院后1個月內CHF患者需求評估的信效度,以期為國內CHF患者出院后的需求評估提供工具。
1.1 問卷介紹 HFNAQ是由澳大利亞學者Davidson等[4]于2008年基于馬斯洛需求理論和沃森人文關懷理論研發(fā),用于評估CHF患者出院后1個月內需求的自評問卷,共30個條目,4個維度(生理、心理、社會和生存價值)。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從“幾乎從不~總是”(1~5分),分數越高,需求越高。問卷Cronbach’s α系數0.74~0.80;同時效度0.53~0.55(P<0.001)。
1.2 漢化HFNAQ 根據Brislin雙向翻譯原則[7]進行漢化。
1.2.1 直譯 取得原作者授權后,邀請2名精通英語且母語是漢語的專家進行獨立翻譯,形成中文初稿。
1.2.2 中文語義校對 邀請2名中文專業(yè)且從事編輯工作的專家,圍繞中文初稿語言表達、語義表述等共對1處進行了校審,如將條目17“體驗你的性感覺的變化”改為“有性感覺的變化”,形成中文校對稿。
1.2.3 回譯 邀請1名在海外精通中英文且從未接觸過原問卷的專家對中文校對稿進行回譯,形成英文回譯稿;同時邀請了另1名母語是英語的專家對英文語義進行了校對和審核。課題組結合意見進一步修訂,形成函詢初稿。
1.2.4 跨文化調試 專家函詢,邀請臨床護理、護理教育和醫(yī)療領域共6名專家(副高級職稱2名、主管護師及以上職稱4名,均本科及以上學歷),通過郵件對條目表述是否清晰以及適用性兩方面進行函詢。3名專家建議刪除條目:“有性感覺的變化”。課題組經商討后,接受專家建議,問卷剩余29個條目,形成函詢終稿。預調查,2021年7月,研究團隊的兩名研究生統(tǒng)一調查語,于煙臺市某三級甲等醫(yī)院心內科門診便利抽樣出院1個月后復診的30名CHF患者填寫函詢終稿并記錄時間,同時詢問患者對問卷內容是否理解及存在哪些問題和建議?;颊咛顚懹脮r(5.49±1.60)min,均認為條目表述清晰,無不理解內容,故函詢終稿未再進行內容和表述調整,形成HFNAQ漢化版初稿:共29個條目,4個維度(生理、心理、社會、生存價值)。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從“幾乎從不”到“總是”(1~5分),分數越高,需求越高。
1.3 信效度檢驗
1.3.1 研究對象 分別于2021年7-9月、10-11月在煙臺市某兩所三級甲等醫(yī)院心內科門診便利抽樣出院后1個月復診的CHF患者。(1)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2018》對CHF的診斷;②美國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Ⅰ~Ⅳ級;③有聽說讀寫能力且能自主或在研究者詢問下完成問卷;④知情同意。(2)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嚴重器官功能疾病;②嚴重精神疾病。本研究已獲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研批第(2021-457)號。(3)樣本量計算:根據相關文獻[8-9]及因素分析樣本量至少為問卷條目數的5倍[10],考慮10%無效問卷,應至少納入167例,因探索性因子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EFA)和驗證性因子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應在200例以上[8-9],最終納入:①樣本1(300例),用于項目分析和EFA,②樣本2(220例),用于CFA和信度檢驗(20例用于重測信度)。(3)內容效度評定專家:同漢化中函詢專家,采用Likert 4級評分,由“不相關”到“非常相關”依次計1~4分,對修訂后問卷的條目與其評定主題的相關性進行評價。
1.3.2 調查方法 (1)一般情況問卷:包括性別、年齡、NYHA分級等;(2)HFNAQ漢化版初稿(用于EFA);(3)HFNAQ漢化版初稿修訂版(用于CFA和專家評定)。研究團隊的4名研究生統(tǒng)一指導語,采用面對面調查的方式,問卷由CHF患者本人填寫,不能自行填寫者由調查者讀出條目并根據患者意愿代為填寫。問卷填寫完畢當場檢查核對,對漏填或錯填內容進行補填或更正。問卷有效回收率100%。
1.3.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3.0和AMOS 22.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信度評價采用Cronbach’s α系數和重測信度,區(qū)分度和相關性采用項目分析法,結構效度采用EFA與CFA,聚斂和區(qū)分效度采用組合信度(composite reliability,CR)和平均方差變異(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AVE),內容效度采用專家評定法:條目水平內容效度(item-level CVI,I-CVI)和量表水平內容效度(scale-level CVI,S-CVI)。
2.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共調查520例CHF患者。其中樣本1(300例),平均年齡(69.22±13.56)歲,52.70%心功能Ⅳ級;樣本2(220例),平均年齡(69.61±13.38)歲,54.10%心功能Ⅳ級。
2.2 項目分析 將問卷總分前27%作為高分組,后27%作為低分組,行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2組各條目得分的差異,結果顯示,除條目3、5外,其余各條目的高低分組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348~22.738,P<0.01)。對各條目與問卷總分的Pearson相關系數(r)進行計算,刪除與問卷總分相關性極低(r<0.3)的條目[9]。結果顯示,除條目3、4、5外,其余各條目與問卷總分的相關性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r=0.371~0.763,P<0.01)。課題組結合2種分析方法和臨床意義,決定保留條目4“感覺能睡個好覺”,刪除條目3“感覺能掌控自己的生活”和條目5“感覺自己能應對工作和/家務”,問卷剩余27個條目。
2.3 效度分析
2.3.1 結構效度 探索性因子分析:Bartlett’s球形檢驗χ2值4970.766(P<0.001),取樣適切性量數(kaiser-meyer-olkin,KMO)值0.898,符合P<0.05、KMO>0.8的要求,說明適合進行EFA[9]。采用主成分分析及最大方差正交旋轉,提取特征根>1的公因子。以載荷值>0.4作為標準,且要求累計方差貢獻率>40%[9]。結果共得到4個公因子,累計方差貢獻率58.24%,各條目在相應公因子上的載荷值均>0.4(根據條目刪減情況,對序號進行調整,詳見表1)。由于因子提取時,條目分布較原問卷有變化,故課題組經商討后對其中1個因子進行重命名,形成HFNAQ漢化版初稿修訂版:共27個條目、4個維度(生理、心理、社會和自我管理)。
表1 HFNAQ漢化版因子結構(n=300)
驗證性因子分析:將HFNAQ漢化版初稿修訂版4個維度設為潛變量,27個條目設為觀察變量,建立結構方程模型,采用最大似然法估計參數。初始模型擬合效果不佳,因此對修正指標>4的數據進行修正。修正后的模型擬合度較好[8](表2)。
表2 HFNAQ漢化版結構方程模型擬合指數
2.3.2 聚斂與區(qū)分效度 根據公式:
計算得出各維度CR為0.731~0.907,符合大于0.7的要求,AVE為0.405~0.591,符合大于0.36的要求[11],說明各條目相關性好,聚斂效度理想。4個維度的AVE平方根詳見表3;結果顯示各維度間相關系數的絕對值均小于AVE平方根,詳見表3,說明問卷區(qū)分效度理想[11]。
表3 區(qū)分效度結果
2.3.3 內容效度 專家評定結果顯示,HFNAQ漢化版初稿修訂版的I-CVI為0.833~1.000,S-CVI為0.815。符合I-CVI≥0.78,S-CVI≥0.80的要求[12],提示問卷內容效度良好。
2.4 信度分析 HFNAQ漢化版總Cronbach’s α系數0.911,生理、心理、社會、自我管理的Cronbach’s α系數分別為0.860、0.907、0.731和0.760,符合Cronbach’s α系數≥0.7的要求[9],說明問卷內部一致性良好。2周后,隨機抽取樣本2中的20名患者進行重測,重測信度0.898,符合≥0.7的要求[9],說明問卷穩(wěn)定性良好。
3.1 HFNAQ漢化版的內容介紹 HFNAQ漢化版包括生理、心理、社會和自我管理4個維度,共27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從“幾乎從不”到“總是”(1~5分),分數越高,需求越高,其中條目3、15、23為反向計分。與原問卷相比,HFNAQ漢化版減少了3個條目,維度數量不變,但將原問卷的生存價值維度更名為自我管理維度,主要考慮到在探索性因子分析時部分問卷條目的維度歸屬發(fā)生了變化及原問卷社會維度的2個條目和生存價值維度的1個條目都歸屬到了新的因子維度下,且主要涉及疾病信息需求、專業(yè)照護技術需求以及情感需求等,均與自我管理(患者主動運用認知及行為策略對自身的疾病、情感和角色3方面進行目標管理的過程)理念相契合,因此進行了1個維度的命名更改。
3.2 HFNAQ漢化版的文化適應性 本研究嚴格遵循Brislin雙向翻譯原則,注重漢化過程中的文化調試,力爭在保留原問卷條目本意的基礎上做到中文表達的順暢性和易懂性。中文校對階段,通過漢語言專家對中文用詞和表達的準確性與規(guī)范性進行核對和矯正。專家函詢階段,充分考慮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背景下對性問題的羞澀和隱晦,刪除了條目“有性感覺的變化”。在項目分析階段,在參考統(tǒng)計學指標的基礎上,結合出院后1個月內的CHF患者生活自理和獨立生活能力相對弱的情況,刪除了條目“感覺能掌控自己的生活”和“感覺自己能應對工作和/家務”。但考慮到國內CHF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礙問題,在結合患者反饋和臨床專家意見的基礎上,保留了條目“感覺能睡個好覺”。
3.3 HFNAQ漢化版的信效度評價 信度方面,HFNAQ漢化版的Cronbach’s α系數及重測信度均>0.7,具有可信性和穩(wěn)定性[9]。內容效度方面,滿足I-CVI≥0.78,S-CVI≥0.80的要求[12],能達到測量目的;結構效度方面,EFA顯示符合累計方差貢獻率>40%、各條目因子載荷>0.4的要求;CFA顯示修正后的結構模型各擬合指數滿足適配標準,綜上提示問卷所測結果能夠反映考察內容;聚斂效度方面,符合CR>0.7,AVE>0.36的要求[11],表明具有相同潛在特質的條目歸屬于同一維度,且條目間具有相關性;區(qū)分效度方面,各維度AVE平方根>該維度得分與其他維度得分的相關系數絕對值,表明各維度間呈低相關。綜上提示,HFNAQ漢化版的信效度評價良好。
3.4 HFNAQ漢化版的應用前景 HFNAQ基于理論構建,經過了初步的信效度檢驗,目前具有英法德3個翻譯版本,并在應用研究中證明了基于HFNAQ需求評估的心臟康復計劃在CHF患者中的有效性[3]。對HFNAQ進行漢化,彌補了國內CHF患者需求評估工具不足的缺陷;尤其是經驗證,HFNAQ漢化版的信效度指標均在標準要求范圍內,且條目易于理解、作答用時適宜(10min內),便于CHF患者自行或他人輔助下按照自身意愿填寫,因此建議其用于國內CHF患者出院后1個月內的需求評估。不足之處是本研究僅在煙臺的兩所三級甲等醫(yī)院中進行了初步應用,存在地區(qū)限制,因此今后有待在更廣泛地域人群中應用驗證其有效性,以期為問卷的進一步推廣提供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