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珍
[摘 要]當今,課程思政教學如火如荼,但是關于如何更好地進行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教學評價有待進一步研究。本文旨在研究新時代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評價,以期更好地促進思政教學。本文將分別探討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評價的內涵、意義、原則和策略。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評價策略主要歸結為:堅持教學評價主體多元化,注重學生全方位參與;力求教學評價內容全面化,注重教師高素質發(fā)展;確保教學評價方法多樣化,注重評價過程動態(tài)化;等等。
[關鍵詞]新時代;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G41文獻標志碼:A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
人”[1]。隨著課程思政這一教學理念的普及,學者對課程思政教學評價進行了一定的研究。許耀元(2020)構建了高校課程思政教學評價體系,其認為高校應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主體、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等角度進行反饋評價[2]。雷盛燕、吳麗芝(2021)在產(chǎn)出導向法的指導下對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智慧教學評價進行了探析[3]。柳建安、閔淑輝、廖凱(2022)探討了構建課程思政評價體系的原則和專業(yè)課課程思政教學的評價指標[4]。前人的研究多數(shù)是從課程這一較大的范疇來探討相關的思政教學評價,而關于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評價研究較為欠缺,有待進一步探討。
1 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評價
在新時代背景下,隨著國際交流日益增多,講好中國故事的號角已經(jīng)吹響,大學英語課程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做好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涉及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評價等方面,每個方面都不容忽視。教學評價是對課程思政教學效果的檢驗,也可以反哺思政教學。
1.1 大學英語課程思政
大學英語課程較其他課程來說,是一門特殊的課程。大學英語課程的學生所接觸到的教材內容大多與歐美文化有關,學生容易受到歐美國家價值觀、思想信仰等文化的影響。面對歐美文化的各種沖擊,教師要格外注重引領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培育學生的文化自信、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
1.2 教學評價的內涵
一堂課的成效怎么樣?教學目標是否實現(xiàn)?學生有多少收獲?這都關乎教學評價。教學評價是對教學實際成效的客觀評價。教學評價是指在一定標準下,運用科學的方法對所搜集到的材料和信息,對教學活動及其教學效果做出價值判斷的過程。教學評價是評價者對教學活動或行為主客體價值關系、價值實現(xiàn)過程、結果及其意義的一種認識活動過程[5]。教學評價是對教學活動和教學效果的一種檢驗。
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是將思政元素融入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從而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2 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評價的意義
在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中,開展相關的教學評價意義非凡。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評價意義如下。
2.1 助力大學英語課程思政任務的落實
根據(jù)《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必須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三者融為一體、不可割裂[6]。大學英語教師要嚴格落實大學英語課程思政任務。學校的管理層通過對教師課程思政進行教學評價,能夠促使教師更好地落實課程思政的任務,促使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把思政目標考慮進去,把思政元素融入進去,以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2.2 助力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效果的檢驗
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實施得怎么樣,效果如何,都需要相應的檢驗。教學評價則是一種非常有益的檢驗方式。在大學英語課程思政中,教學評價可以檢驗思政元素與專業(yè)知識的教授是否得到了很好的融入,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道德品質是否得到了提升,學生是否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學生是否認同祖國、社會主義道路、中華民族和文化,學生能否展現(xiàn)四個自信,學生是否具有家國情懷、職業(yè)精神、國際意識,等等。
2.3 助力大學英語課程思政質量的提升
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評價是對教學過程和教學意義的檢驗。教學評價的結果是對客觀事實的反饋。通過反饋的信息,教師可以了解自身的教學情況。學生也可對自身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通過多方的教學評價,教師可以更加充分地了解自己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及時發(fā)現(xiàn)思政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進行相應的調整,從而更好地促進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發(fā)展,提升課程思政的質量。
3 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評價的原則
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評價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評價的原則主要可以概括為如下幾點。
3.1 發(fā)展性原則
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是為了實現(xiàn)育人的目標。學生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夠成長,育人是一個持續(xù)發(fā)展的過程?,F(xiàn)代教育評價的總體要求是突出評價的“發(fā)展性”,即評價要促進學生發(fā)展[7]。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評價應該遵循發(fā)展性原則,用動態(tài)持續(xù)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的成長,不要把評價內容僅僅局限于學生的當前表現(xiàn)。對于課程思政中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應該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或教學手段,積極改進課程思政,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所以,課程思政的過程也是教師自我發(fā)展的過程。
3.2 可操作性原則
大學英語課程思政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能夠得到價值的引領。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旨在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慕影嗳?。它強調的是隱性教育。新時代的學生更加富有個性化。因此,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評價也需要注意可操作性,不能太直白,評價內容要符合當前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征。對于抽象的事物如思想、價值觀等,很難去量化。因此,可以采用行為觀察、行為記錄和成長記錄等方法,借助文字、圖片和視頻等揭示課程思政的教學過程、教學特質和教學效果[8]。在做這方面的教學評價時,要盡量避免太過主觀化。
3.3 綜合性原則
在進行教學評價時,要進行全方位的考核。思政教學評價與課程教學評價密不可分,需要把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等因素綜合考慮進去,在考查學生知識能力的同時,觀察其思想上、情感上產(chǎn)生的變化。將思政元素融入至課程任務中,通過學生任務的完成情況了解學生的心理世界和思想動態(tài)。此外,教師可以積極開展“第二課堂”,如組織英語角活動或是組建寫作、閱讀、演講等學科競賽團隊。教師也可以對學生在“第二課堂”中的表現(xiàn)如專業(yè)知識、道德修養(yǎng)、團隊合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價。
4 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評價策略
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評價能夠更好地促進課程思政的實施。教學評價內容應該全面化,注重教師的高素質發(fā)展。在進行教學評價時,教師要采取多種評價方式,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表現(xiàn),注意評價過程是一個動態(tài)化的過程。
4.1 堅持教學評價主體多元化,注重學生全方位參與
教學評價的主體包含學生、教師、同行、教學管理人員、用人單位、家長及社會。在以往的課程思政教學評價中,主要是學生、同行、教學管理人員參照一定的標準對教師的課堂教學等進行評價。同行和教學管理人員一般通過聽課等方式來對教師在課程思政方面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教師也應進行自我評價,積極反思。課程思政的教學評價與本門課程的評價關系密切。因此,在整個課程教學評價中,應設置一些關于課程思政評價方面的內容。專業(yè)教學能力和思政能力各占一定比例。也可以將專業(yè)教學能力與思政能力完全獨立開來進行評價。學校可以利用移動云教學管理平臺第三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每學期開展“學生滿意課堂”評比活動,涵蓋“育人”“教書”和“效果”,采用過關的形式進行。只有“育人”關量化指標合格后,方有資格進入“教書”關評比[9]。
也可以邀請用人單位、家長和社會人士參與評價。大多數(shù)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因此建議邀請用人單位通過填寫問卷的形式對學生在職業(yè)精神、團隊精神、責任心、創(chuàng)造力等方面進行評價。用人單位的相關評價可以讓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在素質和品德方面的情況。這將有助于教師在今后的課程思政中明確方向。也可以邀請家長參與教學評價,通過與家長的交流,了解學生在與家長相處時的思想動態(tài)。相對來說,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比較了解,在一段時間的思政教學之后,孩子是否有所成長,對家長來說顯而易見。我們還可以邀請社會人士進行教學評價。社會人士通過與學生一定時間的相處或是共事,對學生的思想狀態(tài)也能夠有一定的了解。
學生評價在整個課程思政教學評價中不可或缺。學生可以通過教學質量管理平臺對教師課程思政進行評價,還可以通過網(wǎng)絡學習平臺對同學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但是,據(jù)筆者了解,部分學生對于網(wǎng)絡教學評價有些敷衍,這樣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到教學評價的可信度。為了提高學生參與教學評價的積極性,我們可以在系統(tǒng)中設置一些獎勵活動,在學生完成部分教學評價后,給予一定的表揚“大拇指”點贊圖案或是表示感謝,以鼓勵其繼續(xù)完成剩下的教學評價。Gibbs建議讓學生參與到教學評價的設計中[10]。新時代的學生會給我們注入新鮮血液,我們可以通過與學生的交流了解學生對于課程思政的理解和期待。
4.2 力求教學評價內容全面化,注重教師高素質發(fā)展
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應該貫穿教學全過程。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評價內容也應涉及方方面面,包括備課、上課、課外作業(yè)的布置與批改、課外輔導、學生學業(yè)成績的檢查和評定等方面。備課環(huán)節(jié)要體現(xiàn)教學設計的思政性。教學目標是否涉及提升學生用英語傳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認同感,是否涉及學生用英語去講述法治事件以更好地理解依法治國的理念,是否著眼于提升學生的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是否著眼于通過英語職場情景活動的舉辦提升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是否很好地將思政元素與英語知識進行了融合。教師在課外作業(yè)的布置中是否涉及思政元素,是否通過作業(yè)達到了一定的育人效果。教學評價內容還要涉及教師的素養(yǎng),教師思政教學能力是否達標。教師通過這些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實現(xiàn)高素質發(fā)展。
4.3 確保教學評價方法多樣化,注重評價過程動態(tài)化
教學評價應結合多種評價方法,堅持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結果和教師的教學效果進行的階段性評價,有助于教師根據(jù)評價結果,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在大學英語課程思政評價中,教師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對學生思想動態(tài)、精神狀態(tài)和英語知識能力等方面進行考核。終結性評價主要是對一學期甚至更久的時間段,從整體上對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師教學效果的評價。學生和教師的成長都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有時候需要一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才能看見課程思政的效果。所以,在進行教學評價的時候不能夠太過于絕對化,應該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教學所達到的思政效果。
5 結語
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評價必須結合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建設的目標進行。做好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評價工作并非易事。筆者認為,如何提高思政教學評價結果的成效值得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習近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 人民日報,2022-10-26.
[2]許耀元. 高校課程思政教學評價體系構建[J]. 智庫時代,2020(3):209-211.
[3]雷盛燕,吳麗芝. 基于“產(chǎn)出導向法”的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智慧教學評價探析[J]. 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21,42(9):115-119.
[4]柳建安,閔淑輝,廖凱. 專業(yè)課課程思政教學評價體系構建的研究[J]. 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22(1):26-27.
[5]李海宗. 教學評價概念芻議[J]. 蘭州鐵道學院學報,1999(4):114-117.
[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教育部黨組關于印發(f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EB/OL]. (2020-06-01). www.moe.gov.cn/src site/AOB/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7]嚴文慶. 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指南[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
[8]王岳喜. 論高校課程思政評價體系的構建[J].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0(10):125-130.
[9]苗玲玉,鮑風雨. 課堂教學評價:運用移動設備實現(xiàn)課程思政的院校案例[J]. 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9(5):36-40.
[10]Gibbs,G.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tudent Learning[M]. Bristol:Technical and Educational Services,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