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伶莉,倪修文,徐軍
嘉興地區(qū)無償獻血者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狀況分析
徐伶莉,倪修文,徐軍
嘉興市中心血站檢驗科,浙江嘉興 314000
分析嘉興地區(qū)無償獻血者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確證陽性的結果,為無償獻血的招募策略和HIV感染防治工作提供參考數(shù)據(jù)。收集嘉興地區(qū)2011~2021年無償獻血者中確證HIV-1抗體陽性的病例,比較各人群分布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探討嘉興地區(qū)HIV-1抗體陽性人群的特征,并進行蛋白質印跡法條帶分析。2011~2021年嘉興地區(qū)共檢測559 331例無償獻血者標本,最終HIV-1抗體確證陽性51例,陽性率為9.12/10萬,其中2021年陽性率最低,為1.54/10萬。確證HIV-1抗體陽性的無償獻血者的性別、年齡、職業(yè)、文化程度、獻血頻次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男性、18~30歲、自由職業(yè)和其他、初中文化程度均是感染HIV的主要特征(<0.05)。HIV-1抗體陽性病例p17、p24、p31、p51、p55、p66、Gp41、Gp120、Gp160全帶表達者占比27.45%;Gp160、Gp41、p24三條帶100%表達。嘉興地區(qū)無償獻血者中檢出HIV-1抗體陽性率有下降趨勢,在招募無償獻血者時應加強多維度的健康征詢,并告知其血源安全的重要性。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無償獻血者;蛋白質印跡法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是單股正鏈RNA病毒,變異性極強,一旦進入人體可導致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目前,暫無有效手段治療AIDS,只能延緩其癥狀發(fā)生。血液傳播是其主要傳播途徑之一。因此,采集、檢測無償獻血者血液,確保輸血血源和臨床用血安全是極其重要的工作。目前,我國HIV感染已經從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擴散,而無償獻血人群作為血液的主要供應者,血站應有針對性地根據(jù)HIV-1抗體陽性人群的分布特征,積極加強健康征詢,對高發(fā)生率獻血人群進行重點篩查。無償獻血人群是龐大的愛心群體,來自于五湖四海,做好該人群傳染病的數(shù)據(jù)分析,有利于促進本地區(qū)招募獻血者策略優(yōu)化,同時也對全國防治AIDS工作具有積極意義。
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嘉興地區(qū)檢測無償獻血者標本共計559 331例(剔除重復獻血者),收集此期間嘉興地區(qū)無償獻血者HIV陽性報告單,分別統(tǒng)計性別、年齡、職業(yè)、文化程度、婚姻狀況、獻血次數(shù)、蛋白質印跡法條帶分析及HIV-1抗體陽性率。本研究經浙江省嘉興市中心血站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審批號:2022001),信息資料均獲得獻血者的知情同意。
依據(jù)《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guī)范(2020年修訂版)》[1]對AIDS檢測工作的實際需求和檢測技術發(fā)展的原則進行HIV抗體確證。
通過嘉興市中心血站檢驗科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初篩檢測HIV[2],將初篩有反應的795份標本送至嘉興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進行確證實驗。根據(jù)該實驗室的檢測結果,最后確證HIV-1抗體陽性51例,無反應性735例,不確定性9例。
2011~2021年無償獻血者HIV-1抗體陽性率為9.12/10萬,歷年間的HIV-1抗體陽性率呈現(xiàn)低水平分布,2021年HIV-1抗體陽性率最低,為1.54/10萬,各年份間HIV-1抗體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2=16.116,=0.096),見表1。
確證HIV-1抗體陽性的無償獻血者的性別、年齡、職業(yè)、文化程度、獻血頻次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而婚姻狀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見表2。
表1 嘉興地區(qū)2011~2021年無償獻血者HIV-1抗體陽性率趨勢表
表2 嘉興地區(qū)無償獻血者HIV-1抗體陽性人群的分布特征
以HIV-1抗體是否確證陽性為因變量(1=陽性,0=陰性),以性別、年齡、職業(yè)、文化程度為自變量,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模型。結果顯示,男性、18~30歲、自由職業(yè)和其他、初中文化程度均為感染HIV的主要特征,見表3。
p17、p24、p31、p51、p55、p66、Gp41、Gp120、Gp160完整條帶占比27.45%(14/51);Gp160、Gp41、p24三條帶在51例中100%表達;p17條帶缺失占比19.61%(10/51);p55條帶缺失占比66.67%(34/51);p17、p55條帶同時缺失占比17.65%(9/51),見表4。
表3 嘉興地區(qū)HIV-1抗體陽性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自1981年美國首次報道AIDS以來,其在全球流行已導致3900萬人死亡和約8000萬人感染,其中我國累計感染超過100萬人,且感染比例逐漸升高,是人類面臨的嚴重公共衛(wèi)生問題和社會問題[3]。AIDS是由HIV引起的傳染病,HIV侵入人體后,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引起組織器官損傷,造成各種機會性感染、腫瘤等,最終導致死亡。嘉興地區(qū)(包括海寧市中心血庫、桐鄉(xiāng)市中心血庫、平湖采供血點、嘉善縣中心血庫、海鹽縣中心血庫)無償獻血人群HIV抗體確證陽性率約為9.12/10萬,高于省內湖州市水平(7.84/10萬)[4],低于廣東省珠海市水平(28.22/10萬)[5]。通過數(shù)據(jù)比對,嘉興地區(qū)無償獻血者HIV-1抗體確證陽性率呈現(xiàn)下降趨勢,但仍需高度重視HIV感染防治工作,在實際工作中采取正確有效的方式,降低輸血風險,減少二代傳播。
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確證HIV-1抗體陽性主要以18~30歲初中文化水平的男性年輕人為主,該群體是獻血主力軍。分析人群特征,可能與男性喜歡出入酒吧、網(wǎng)咖、迪廳等娛樂場所有關[6-7];也與近年來我國新發(fā)現(xiàn)感染者中男男性行為人群所占比重逐年上升相符。年齡集中在30歲以下,文化程度較低,此類人群缺乏對不潔性行為的正確認知;自由職業(yè)者感染的構成比較高,此類人群沒有固定的體檢周期,日常體檢意識淡薄,娛樂活動比較開放自由,增加感染概率[8]。
本研究結果顯示,嘉興地區(qū)陽性病例大多處于HIV復制活躍期[9]。HIV包膜來自宿主細胞膜,包膜中的兩種糖蛋白Gp120和Gp41是HIV重要的抗原標志,均由env基因編碼。Gp160為糖蛋白前體,可裂解為Gp120和Gp41。Gp120稱外膜蛋白,能與T細胞CD4分子特異性結合而識別靶細胞;Gp41平時鑲嵌在包膜內,當Gp120與CD4分子結合時,Gp120發(fā)生構象變化,暴露出HIV輔助受體的結合位點,與輔助受體結合后,Gp41介導HIV與CD4細胞融合,從而使HIV進入細胞內。HIV表面包膜蛋白的免疫原性比病毒核心蛋白強。env基因編碼的跨膜蛋白抗體Gp160和gap基因編碼的核心蛋白抗體p24在本研究中的檢出率為100%,與國內既往研究一致[10],說明確證HIV-1抗體陽性的51例的抗原性很強,這也是判斷HIV-1抗體陽性的蛋白質印跡法實驗的必要條帶;Gp41穩(wěn)定而持久,對HIV的診斷有重要意義。p17條帶缺失是HIV原發(fā)感染期進入感染中期或AIDS的一個潛在判別指標;p55條帶缺失是HIV原發(fā)感染早期[11]。提高HIV的檢測能力和縮短“窗口期”一直是血液檢測的攻堅工作,做好基層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有助于AIDS的防治。
表4 嘉興地區(qū)無償獻血者HIV-1抗體陽性病例的蛋白條帶分布
綜上所述,從血站管理角度出發(fā),為保障臨床用血安全,作為血液采集部門,如何降低HIV檢出率應做好以下幾點:①加強無償獻血的宣傳工作,管理者可制定相應特征人群的模擬健康征詢流程,根據(jù)不同人群分布特征,設計不同征詢方案;②在無償獻血宣傳中,重點指出高危行為對血液安全的危險性,制作警示牌,讓高危人群主動退出獻血團隊;③建立固定獻血者隊伍,管理維護好獻血團隊的黏合性;④加強全國信息網(wǎng)絡聯(lián)動機制建設,日常管理注重信息化建設,確保血站管理穩(wěn)健、安全;⑤做好傳染病預防管理措施,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
[1]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guī)范(2020年修訂版)[OL]. (2020-05-18)[2023-02-03]. https:// ncaids.chinacdc.cn/zxzx/zxdteff/202005/W020200522484711502629.pdf.
[2] 邢文革, 肖瑤, 潘品良, 等. 以防治工作需求為導向全面建成艾滋病檢測技術平臺及標準化質控體系[J]. 中國艾滋病性病, 2019, 25(10): 993-996.
[3] 李瀟涵, 羅嵐, 鄧杰倫, 等. 區(qū)分抗原抗體HIV檢測策略的臨床應用[J]. 中國艾滋病性病, 2022, 28(8): 963-964.
[4] 俞素芬, 陳義柱. 浙江省湖州市無償獻血人群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狀況調查分析[J]. 中國基層醫(yī)藥, 2021, 28(5): 757-759.
[5] 張偉芳. 2015-2019年珠海市無償獻血者HIV感染狀況分析[J].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 2021, 12(2): 128-131.
[6] 朱紫苗, 謝步飛, 劉燕飛, 等. 溫州地區(qū)2015-2020年無償獻血人群HIV感染狀況及特征分析[J]. 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 2021, 33(5): 612-614.
[7] 黃瀟怡. 《異性性傳播高危人群預防艾滋病干預工作指南》漢英翻譯實踐報告[D]. 昆明: 昆明理工大學, 2021.
[8] 李全花, 奚軍花, 唐健辰. 上海市金山區(qū)初次獻血者和再次獻血者的人口社會學及獻血相關特征分析[J]. 中國輸血雜志, 2020, 33(5): 497-499.
[9] 樊璐. 2012-2019年南昌地區(qū)無償獻血者HIV初篩和確證結果分析[J]. 中國艾滋病性病, 2020, 26(12): 1286-1289, 1308.
[10] 曲碧秀, 李建卿. 2013年-2018年大同市HIV-1抗體篩查陽性者免疫印跡試驗結果分析[J]. 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 2021, 31(17): 2144-2146.
[11] 朱豪, 楊國然, 白海濤, 等. 北海市2016年-2017年HIV抗體蛋白免疫印跡試驗不確定結果分析[J]. 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 2020, 30(7): 813-816.
Analysi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 among unpaid blood donors in Jiaxing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Jiaxing Central Blood Station, Jiaxing 314000, Zhejiang, China
To analyse the result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confirmed positive in unpaid blood donors in Jiaxing, and provide reference data for the recruitment strategy of unpaid blood donation and HIV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The confirmed HIV-1 antibody positive cases among unpaid blood donors in Jiaxing from 2011 to 2021 were collected an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opulations were compared.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V-1 antibody positive population in Jiaxing, and Western blotting strip analysis was performed.From 2011 to 2021, a total of 559 331 unpaid blood donors were tested in Jiaxing, and 51 cases were confirmed to be HIV-1 antibody positive, with a positive rate of 9.12/100 000. The lowest positive rate was 1.54/100 000 in 2021. The gender, age, occupation, education level and blood donation frequency of HIV-1 antibody positive unpaid blood donor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0.05). The results of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male, 18-30 years old, freelance and other, ju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wer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HIV infection (<0.05). 27.45% of HIV-1 antibody positive patients expressed p17, p24, p31, p51, p55, p66, Gp41, Gp120 and Gp160. Gp160, Gp41 and p24 were 100% expressed.The positive rate of HIV-1 antibody detected among unpaid blood donors in Jiaxing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Multidimensional health consult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when recruiting unpaid blood donors, and the importance of blood source safety should be informed.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Unpaid blood donors; Western blotting
R512.91
A
10.3969/j.issn.1673-9701.2023.07.011
徐伶莉,電子信箱:xulingli2860@163.com
(2022–08–29)
(2023–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