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穎
摘 要:小學美術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創(chuàng)造力和藝術表達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然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往往局限于課堂內的教學活動,忽視了家庭在學生美術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家庭是學生成長的重要場所,而家校合作模式能將學校和家庭的資源充分整合,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學習體驗。本文旨在分析家校合作教學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探究家校合作教學模式下小學美術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以期為小學美術教學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家校合作式教學模式;小學美術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24-0050-03
家校合作教學模式是一種強調家庭和學校共同參與學生教育的新興教學模式。這種模式認為家庭和學校在學生的成長和教育過程中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只有雙方積極參與、互相配合,才能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家校合作教學模式強調以下幾點:
一是家庭與學校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家校合作教學模式重視家庭與學校之間的溝通與合作,認為這是提高學生學業(yè)成績、促進其全面發(fā)展的關鍵因素。通過定期的家長會、學校活動和日常溝通等,家庭和學??梢约皶r了解學生在學校和家庭的情況,共同探討如何更好地幫助學生成長[1]。
二是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活動。家校合作教學模式鼓勵家長參與學校的教育活動,如家長會、家長志愿者活動、課程輔導等。這不僅可以增強家長對學校教育的了解和信任,還可以為學校提供更多的教育資源和支持。
三是學校指導家庭教育。學校作為專業(yè)的教育機構,在家校合作教學模式中扮演著指導家庭教育的角色。學??梢酝ㄟ^提供家庭教育課程、定期舉辦家庭教育講座等方式,幫助家長更好地理解和指導孩子的學習和成長。
四是共同制訂教育計劃。家校合作教學模式鼓勵家庭和學校共同制訂教育計劃,以確保學生在家庭和學校的雙重教育下全面發(fā)展。雙方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需求,共同制訂學習計劃、德育培養(yǎng)等方面的方案,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
家校合作教學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這種教學模式強調家庭和學校之間的緊密合作,共同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在美術教學中,家校合作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能力和審美情趣。接下來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家校合作教學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促進美術教育的普及化和個性化
家校合作教學模式能讓更多的學生接觸到美術教育,提高美術教育的普及程度。在家庭和學校的共同努力下,學生將獲得更多的美術學習機會,從而增強自身的美術素養(yǎng)。此外,家校合作還能促進美術教育的個性化發(fā)展。家長可以根據(jù)孩子的興趣和特長參與美術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發(fā)掘自己的潛力和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力[2]。
(二)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
家校合作教學模式不僅關注學生的美術技能,還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家庭和學校的協(xié)作,學生將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鍛煉觀察能力、想象力和實踐能力。同時,家校合作還將關注學生的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審美觀,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三)優(yōu)化美術教學資源
家校合作可以優(yōu)化美術教學資源,提高教學質量。家長可以成為美術教學的輔助者,為學生提供不同的視角和經(jīng)驗。學校則可以借助家長的支持和關注,完善美術教學設施,提高教學質量。這種合作模式還能促進學校與家長的聯(lián)系,使美術教育更加貼近生活,豐富學生的創(chuàng)作素材和靈感來源[3]。
(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審美情趣
家校合作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和審美情趣。在家庭和學校的支持下,學生將有更多機會進行自主探究和學習,從而培養(yǎng)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與家長和老師的交流與合作,學生將接觸到更多的藝術形式和風格,拓寬視野,提高審美水平。
(五)增強家庭和學校之間的溝通與互動
家校合作式教學模式有利于增強家庭和學校之間的溝通與互動。通過共同參與美術教學活動,家長和學校能更加了解彼此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從而形成更加和諧的教育環(huán)境。這將有助于學生在學校和家庭中得到更好的教育和關懷,促進全面發(fā)展。
(六)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家校合作還有助于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家長和學校在合作過程中可以相互學習和借鑒,形成科學的教育觀念和方法。這將有助于學生在一個健康、和諧的教育環(huán)境中成長,培養(yǎng)其自信心、創(chuàng)造力和實踐能力。
(一)合作意識不足
盡管家校合作教學模式具有諸多優(yōu)點,但在實際應用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其效果并不理想。其中,家校雙方合作意識不足是首要問題。一方面,有些家長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情,與自己無關,對孩子的美術學習缺乏關注和參與;另一方面,學校會忽略家長的作用,沒有充分發(fā)動家長的力量,導致家長對孩子的美術學習狀況了解不夠。
(二)溝通機制不完善
家校合作教學模式強調家校之間的密切溝通,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狀況,以便雙方都能作出相應的調整。然而,溝通機制在實際操作中往往不完善。一方面,有些家長工作繁忙,很難抽出時間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或會議;另一方面,學校有時未能及時與家長溝通,導致家長對孩子的美術學習情況了解不足。
(三)教學內容單一
在家校合作教學模式中,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和趣味性是吸引學生和家長的關鍵。然而,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受到師資力量、教學資源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教學內容往往較為單一。這不僅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讓家長覺得學校的美術課程缺乏吸引力[4]。
(四)評價機制不健全
家校合作教學模式強調評價的多元化和全面性,以便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然而,評價機制在實際操作中往往不健全。一方面,教師對家長的評價重視不夠,導致家長無法真正了解孩子的美術學習狀況;另一方面,家長對教師的評價也存在偏見和不公正現(xiàn)象。
(一)增強家校雙方的合作意識
合作意識是家校合作教學模式的基本前提,教師和家長都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并積極參與到美術教學中,才能真正發(fā)揮該模式的優(yōu)勢。
家校合作教學模式強調家庭和學校在教育過程中的共同參與和相互支持。通過加強雙方的合作,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更全面、多元化的學習環(huán)境,促進其美術素養(yǎng)和創(chuàng)造力的提升。同時,家校合作還可以幫助教師與家長建立更密切的聯(lián)系,共同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以“畫出你的想象”為例,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繪畫表達自己的想象和創(chuàng)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邀請家長參與課堂活動,與學生一起完成繪畫作品。家長在教師的指導下,協(xié)助學生完成繪畫的構圖和色彩搭配,同時也可以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在繪畫過程中的想法和感受。通過家長的參與,增強學生對繪畫的興趣和自信心,同時也可以改善家長和學生之間的親子關系。
(二)完善溝通機制
溝通機制是家校合作教學模式的重要保障。只有當教師和家長之間建立起良好的溝通機制,才能保證雙方信息的及時傳遞和交流,共同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在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中,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較少,往往只是在家長會上進行簡單的交流。這種溝通機制無法滿足家校合作教學模式的需求。因此,完善溝通機制是該模式順利實施的關鍵之一。通過建立多種溝通渠道,如電話、微信、郵件等,教師及時向家長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家長也可以將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xiàn)及時向教師反饋,以便雙方共同制訂合適的教學方案[5]。
以“星空的聯(lián)想”為例,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星空,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創(chuàng)作一幅與星空相關的美術作品。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完成這個任務,教師可以提前與家長溝通,了解學生在觀察星空方面的興趣和經(jīng)驗。家長可以在家中引導學生觀察星空,并將觀察到的景象記錄下來,以便在課堂上與教師和其他學生進行分享。同時,教師也可以將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及時反饋給家長,以便家長在家庭中給予學生進一步的指導和幫助。通過教師與家長之間的及時溝通,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
(三)豐富教學內容
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內容往往過于單一,缺乏趣味性。家校合作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更注重趣味性和實用性。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設計教學內容,同時也可以借助家庭資源,如家庭中的藝術品、工藝品等,豐富教學內容。通過這些貼近學生生活和興趣的教學內容,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chuàng)造力。
以“多彩的窗戶”為案例,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觀察不同形狀、材質的窗戶,了解窗戶的特點和功能,并創(chuàng)作一幅與窗戶相關的美術作品。為了豐富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邀請家長協(xié)助學生收集不同形狀、材質的窗戶樣品,并帶到課堂上進行觀察和研究。同時,教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展示不同地區(q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窗戶樣式和特點,讓學生了解更多關于窗戶的知識和文化背景。通過這些豐富的教學內容,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四)建立健全的評價機制
建立健全的評價機制是家校合作教學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客觀、全面地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表現(xiàn),同時也有助于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需求和學習風格,從而為其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指導和幫助。
一是多元化評價。家校合作教學模式強調評價的多元化,即評價內容、評價主體和評價方式都應該多樣化。評價內容應該包括學生的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多個方面;評價主體應該包括教師、家長和學生自己;評價方式應該包括作品展示、口頭表達、觀察記錄等多種方式。二是發(fā)展性評價。家校合作教學模式注重發(fā)展性評價,即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還要關注學生未來的發(fā)展?jié)摿ΑMㄟ^評價,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自信心,同時也可以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和幫助。三是參與性評價。家校合作教學模式強調參與性評價,即教師和家長都應該積極參與評價過程。通過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參與,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同時也可以幫助教師和家長更好地了解學生的需求和學習風格。
以“精美的郵票”為案例,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郵票的特點和作用,學會設計和制作精美的郵票,并通過郵票傳遞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完成這個任務,教師可以邀請家長協(xié)助學生收集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郵票,并帶到課堂上進行觀察和研究。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和制作郵票,并通過郵票展示自己的創(chuàng)意和想法。最后,教師可以將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并邀請家長和學生共同進行評價。
(五)強化教學資源整合
教學資源整合是家校合作教學模式的重要手段之一。一是資源共享。家校合作教學模式強調資源共享,即家庭和學校應該利用彼此的優(yōu)勢資源,共同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通過資源共享,避免教學資源的浪費,提高教學效果。二是優(yōu)化配置。家校合作教學模式注重教學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即家庭和學校應該根據(jù)自身的特點和學生需求,合理配置教學資源,以達到最優(yōu)的教學效果。通過優(yōu)化配置,教師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成果。三是創(chuàng)新性開發(fā)。家校合作教學模式鼓勵創(chuàng)新性開發(fā)教學資源,即家庭和學校應該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新的教學資源,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以“彩墨臉譜”這一課為例,可以采用家校合作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首先,在課前準備階段,教師邀請家長協(xié)助學生收集相關的資料和素材,如臉譜圖案、色彩搭配等。在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自己設計和繪制臉譜,并邀請家長參與學生的創(chuàng)作過程。在評價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組織學生互評和家長評價等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和分析。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促進家庭和學校之間的互動與合作。
綜上所述,家校合作教學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學校和家庭的緊密合作,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培養(yǎng),拓展學習空間,增強學生與家長的溝通。然而,實施家校合作模式需要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和合作框架,以實現(xiàn)教育資源的共享和優(yōu)化。期望未來小學美術教學能更注重家校合作,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1]袁雅韻.體驗式教學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新課程,2022,(32):82-83.
[2]馬毅.家校合作式教學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家庭教育,2022,(14):4-6.
[3]陳婧.信息技術視域下的小學美術教學模式[J].漫畫月刊,2022,(Z2):20-21.
[4]喻惠.小學國畫涂鴉式教學的價值與實施策略[J].學園,2021,14(11):28-30.
[5]劉旭蕾.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