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歷史語境中的文類轉換與多元敘事
    ——以木蘭形象的流變?yōu)橹行?

    2023-01-25 09:07:57衛(wèi)鳴宇
    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年6期
    關鍵詞:從軍木蘭

    衛(wèi)鳴宇

    (山西大學 文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6)

    近年來,學界關于“花木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女性主義以及跨文化視角下中西方文化的對比分析上,多以《木蘭詩》與動畫電影《花木蘭》的比較為主,較少涉及其他文本。中國古典文藝中的木蘭形象經歷了長期的“文學化”塑造過程。從傳說、詩歌、雜劇、小說發(fā)展到后來的影視文學,木蘭這一女性形象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成為連接民族認同與家國情懷的文化符號,成為女性實現自我價值的經典化形象。木蘭的多元敘事經歷了從“忠孝家國”到“個人英雄主義”以及“女性主義”審美觀念的變化,體現了“傳說”文本進行現代性轉化的藝術塑造的需求?!澳咎m”覆蓋了多種歷史話語背景,跨越了多類文本的敘事主題,本文將從文類轉換與跨文化敘事角度,分析詩歌、小說、碑文、戲劇、電影不同文類中“木蘭”的形象建構。

    1 家庭女性的忠孝主題

    “木蘭傳說”是中國家喻戶曉的民間傳說之一。北朝至唐代是木蘭故事的發(fā)展初期,這一時期的文體以詩歌為主,最早見于北朝樂府民歌《木蘭詩》[1]224。這首詩用三百多個字,描寫了木蘭從立志從軍到戰(zhàn)后歸來的故事。通過木蘭在織機前的嘆息、出征前的準備以及歸來時的歡喜,刻畫了一位代父從軍的女性形象。北魏時期,北方柔然族南下侵犯,故事的戲劇性在于,木蘭的父親年事已高,無法上戰(zhàn)場,于是木蘭隱瞞女性身份,替父從軍,最后為國征戰(zhàn),凱旋歸來?!赌咎m詩》中的“孝”暗含于詩歌的敘述中,通過情節(jié)設置和人物形象的刻畫,一個普通家庭女性的“忠孝大義”,在家國危難中被詩歌表達得淳樸自然。詩歌對于十年征戰(zhàn)的場面一筆帶過,比起描寫英雄傳奇,表現更多的是家庭親情。詩歌少有道德教化的語言,不僅塑造了“家國”情懷下更為飽滿的人物形象,也彰顯了“詩歌”文類深入人心的藝術魅力。

    從歷史背景看,北朝時期接受以儒家思想為主的漢文化,注重孝文化,維護社會秩序。木蘭女扮男裝,表現出“人物的時代適應”,這一時期對女性的歌詠常常以外貌、才華、品德為對象,女性的孝行通常被遮蔽。唐代木蘭的人物形象被進一步豐富,涌現出了大量關于木蘭事跡的作品。隋唐時期戰(zhàn)爭頻發(fā),朝廷征兵平定邊境,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木蘭傳說”在情節(jié)內容上有了新變化,更多地反映了當時民間社會的藝術觀念。經歷了南北朝時期社會動亂,民眾生活趨于穩(wěn)定,民族交融逐步深化,木蘭傳說的故事情節(jié)呈現“經典化”表述特點。唐代國力強盛,“木蘭”女扮男裝的形象特點,在民族性與社會性交融背景下,被更加廣泛地傳播接受。從考古發(fā)現來看,唐初有很多女子紛紛效仿木蘭女扮男裝的形象。因此,在唐代包容開放、民族交融的時代語境下,文學作品層出不窮,“木蘭”這一人物形象,進入了精英的文本話語,同時也被賦予更多的“家國”情懷,適應了當時社會對“女將軍為國征戰(zhàn)”人物形象的價值訴求。

    在唐代文本中,木蘭的“忠孝”形象被首次提出。韋元甫《木蘭歌》歌頌了木蘭的氣節(jié)以及忠孝兩全的事跡。[1]375韋元甫是中唐時期的官員,他將《木蘭詩》中原有的對父親樸素的情感概括為“孝道”,將木蘭塑造成為道德教化的榜樣?!赌咎m詩》中的孝文化開始得到重視,人們對詩中隱含的“忠君愛國”的道德思想進行挖掘。詩歌在繼承《木蘭詩》的基礎上又增添了一些對木蘭心理活動的描寫,并且直接提出“忠孝”的主題,稱:“世有臣子心,能如木蘭節(jié)。忠孝兩不渝,千古之名焉可滅?!盵1]375木蘭在韋元甫的筆下成為了忠孝之道的典范。她的孝行由家庭個人行為上升到家國楷模,得以千古傳頌。韋元甫對木蘭行為的評價,使得木蘭故事的基本結構定型,如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征戰(zhàn)十二年、建功凱旋、天子封賞以及去官回鄉(xiāng)等。

    杜牧《題木蘭廟》詩云:“彎弓征戰(zhàn)作男兒,夢里曾經與畫眉。幾度思歸還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2]5987杜牧將木蘭和王昭君兩個不同時代的女子放在一起,歌頌她們建功立業(yè)的同時,表達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呈現出一個具有濃厚的“忠孝”文化特點和家國精神的代表形象。在唐代主要社會政治力量的推崇和倡導下,木蘭的形象發(fā)展得更加豐滿,其中包含的思想意蘊也更加豐富生動。忠、孝、勇、烈,成為“木蘭傳說”的核心精神內涵。

    2 女英雄的抗爭主題

    元代侯有造的《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碑記,是目前木蘭碑刻資料中較早的一通碑。該碑關于木蘭故事的敘述比較完整詳盡。碑文中介紹了木蘭祠、木蘭像、木蘭家鄉(xiāng)以及時代和相關事跡等內容。值得注意的是,碑文有木蘭自盡的情節(jié),與《木蘭詩》相比,增添了木蘭返鄉(xiāng)恢復女裝,皇帝聽聞之后要把木蘭納入宮中,而木蘭不肯,以死反抗的故事。在元代“抗暴貞烈”的社會語境下,“君臣之禮”“男女道德”等社會問題,在木蘭形象的敘事變化中得以凸顯。元代“死烈結義”之風盛行,這種君臣矛盾也充滿了現實意義。

    朝覲,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書。隆寵不赴,懇奏省視。擁兵還譙,造父室,釋戎服,復國裝,舉省驚駭。成謂自有生民以來,蓋未見也。衛(wèi)兵振旅還,以異事聞于朝。召復赴闕,欲納宮中,將軍曰:臣無媲君禮制。以死誓拒之。勢力加迫,遂自盡。所以追贈有孝烈之謚也。[3]833

    《孝烈將軍祠像辯證記》中木蘭贏得了皇帝的贊賞和愛慕,但她果斷拒絕,理由是“臣無媲君禮制”。木蘭的抗爭形象,通過“自盡”的“孝烈之謚”得以道德升華。在民間信仰中,她從“忠孝”的道德榜樣到以死抗拒統(tǒng)治者,成為了抵抗暴力的女英雄,其激烈的反抗態(tài)度也得到了民眾的傳頌。據《商丘縣志》記載,人們每到農歷四月八日木蘭生辰祭祀木蘭祠像。

    遇四月八日,有司率耆士邦民,大享祀為神貺靈異有禱,即應此海內共傳者也。微將軍以勞定國,有大功于一方之名,數百年之下斷斷乎不得預祀典,享血食,此亢儒,故太子贊善。劉廷直所撰完碑,雎陽境南,東距八十里曰營郭,即古亳方城,孝烈之故墟也,亦見祠像,士人亦以四月八日致祭,乃將軍生朝,沿習古老之云也。[3]834-835

    民間祭祀反映出木蘭在民間具有極大的影響力。她激勵人們建功立業(yè)、勇于反抗、堅守品德。民眾對木蘭這位女英雄堅定、剛烈、堅持自身操守、勇于反抗統(tǒng)治勢力的崇拜,也反映了民眾對于昏庸暴力君王的強烈抵抗。

    3 生活女性的敘事主題

    明代的木蘭故事淡化了元代突出的“死烈”等情節(jié),而儒家“忠孝觀”特點則在傳說中體現得較為突出,這種傳說話語的轉變,深刻體現了時代社會的特點。隨著商品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市民對日常生活的需求,明清時期戲曲和小說獲得了較大發(fā)展,這一時期木蘭傳說的人物形象也更加豐富飽滿。戲曲和小說這兩種題材的容量較大,能夠舒展自如地鋪陳情節(jié)、表達主題、表現故事,將木蘭傳說的文學性,上升到一個較高的藝術水準。木蘭傳說的文學藝術價值超過了其歷史價值的內容傾向,從倫理學說教的方式轉向了藝術的再現生活。有些文本中不僅體現了大量生活化的細節(jié)描述,還體現了對木蘭愛情的描寫,有的版本愛情故事凄慘委婉,藝術感染力較強。木蘭開始擁有了一個極具女性色彩的“花”姓氏。明代著名的戲曲家徐渭編有雜劇《四聲猿》,一共四折,其中一則為《雌木蘭》,又名《木蘭女》《代父從軍》,全名是《雌木蘭替父從軍》,劇中的女主人公就叫做“花木蘭”,這也就是我們能在劇中見到的“花”姓木蘭的最早事實和例證。后世之說“花木蘭”也許就來自于此?!洞颇咎m》為總二出雜劇,第一出主要是木蘭替父從軍的情節(jié),第二出由木蘭在戰(zhàn)爭中完勝歸來,衣錦還鄉(xiāng),恢復女兒身,完婚幾個情節(jié)構成。[4]1199該劇增加了“王郎”這一人物形象,王郎是木蘭的未婚夫,但與木蘭素未謀面,王郎敬佩木蘭的高尚品德,等待木蘭征戰(zhàn)十二年后,與木蘭成婚。

    《雌木蘭》經常被運用女性主義視角來研究。該劇因《木蘭詩》增飾成劇,故事情節(jié)較《木蘭詩》有更大的發(fā)展,內容更為豐富,在延續(xù)前人的敘事情節(jié)以外,給木蘭增添了婚姻的歸宿,這樣一個圓滿的結局反映了戲曲文類的敘事特點。木蘭的形象在經典化的過程中,人們普遍強調其中女英雄的形象,而忽略了生活化的表達。經過千年的擴充和改寫,徐渭為木蘭增添了婚戀故事,使得堅強獨立的優(yōu)秀女性不僅具有勇武智慧還擁有愛情的關懷。在雜劇中,木蘭故事得到了豐富,情節(jié)和人物的創(chuàng)新使得《雌木蘭》成為了整個木蘭故事中的一個新的經典。其原本在詩歌和筆記中無法展開的情節(jié)得以在較長篇幅的雜劇中得到補充?!洞颇咎m》對于木蘭婚戀的改寫較之元代的悲劇自戕結局對后世故事的影響更為深遠。

    徐渭將“木蘭”的形象置于傳統(tǒng)女性之中,表現在對其女性身份的不斷強調。木蘭準備從軍之時,放腳成為了第一個障礙。木蘭對于小腳的不舍源于對無法嫁人的恐懼?!盎貋戆尺€要嫁人,卻怎生?”[4]1199這同時也表明木蘭對于婚姻、家庭的渴望。即使在戰(zhàn)場上英姿颯爽,舞弄刀槍,卻依然受到女性身份的限制。傳統(tǒng)女性的形象與女扮男裝建功立業(yè)的男子氣概相矛盾。在木蘭說服母親的過程中,母親的擔憂是木蘭能否在從軍過程中守住貞潔,可見在母親心目中,女性的貞潔比生命還要重要。在木蘭回歸之時,作者借木蘭之口,透露出與同行士兵的情誼:“論男女席不沾,沒奈何才用權。巧花枝稱躲過蝴蝶戀。我替爺呵!似叔援嫂溺難辭手。我對你呵,似火烈柴干怎不瞞。鷺鷥般雪隱飛才見。算將來十年相伴,也當個一半姻緣?!盵4]1205徐渭筆下的木蘭具有濃烈的“道德評判”意味,強化了封建社會下女性身份與婚姻生活的文化特點。纏足是舊社會的惡俗,但是對于明代的木蘭來說,小腳是她女性身份的認同,代表自己是封建男權視野下的女性。木蘭身上體現著明代女性對于建功立業(yè)的向往,以及美好婚姻生活的渴望。

    4 傳說化的景觀敘事

    傳說是架通歷史與文學的橋梁。傳說的地位,大致居于信仰與幻想,或“自發(fā)”與“自為”的中間一帶。[5]31黃陂木蘭傳說涉及了“木蘭”的一生,包括木蘭出世、木蘭拜師學藝、木蘭從軍、木蘭返鄉(xiāng)后的故事、木蘭之死以及死后顯圣等?!澳咎m傳說”同歷史上其他英雄傳說一樣,在民間加以傳奇化,經過歷代流變傳頌至今。傳說敘事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構成了獨特的景觀敘事。明代,人們在湖北黃陂縣的木蘭山一帶修建了木蘭宮、木蘭殿、木蘭廟、將軍祠、將軍墓等十多座建筑物,為了紀念這位忠孝勇烈的巾幗英雄。

    傳說中木蘭出世是玄帝送子。年老無子的朱天祿與妻子楊桂貞經和尚指點,到木蘭山燒香祈嗣。朱天祿在木蘭樹旁打盹,夢到玄帝要將木蘭降生朱家,真仙下凡,要為唐室建立奇功。相比《木蘭詩》,民間傳說中“木蘭從軍”的故事增添了更多神化的情節(jié)。木蘭在從軍前拜訪三位師父,分別是鐵冠道人、喪吾和尚、靖松道人。木蘭征戰(zhàn)至突厥都城前,自己的父母雙親被吊在城樓上,木蘭面臨盡忠和盡孝的難題,此時她打開鐵冠道人交給自己的書信,知道城墻上的父母是妖術變的,于是燒掉符紙,在狂風驟雨中打敗突厥。[6]50-58

    在民間傳說中,同樣有“木蘭自盡”的故事情節(jié)。王漢清搜集整理的《神奇的木蘭山》中有一則傳說《木蘭抽劍剖腹》。[6]71-76故事將以死拒婚的結局改為唐太宗聽信惡霸的讒言對木蘭有所猜忌,于是木蘭為表真心自盡。故事講述木蘭替百姓出頭,得罪了當地惡霸,惡霸勾結地痞無賴向皇帝誣告木蘭謀反,還買通了奉皇帝之命專程調查此事的許敬忠。于是木蘭在張昌宗面前剖腹自絕。鐵冠道人將木蘭的心剜了出來,拿到木蘭山腳下去洗,裝到小木盒里親自交給唐太宗。唐太宗開盒一看,木蘭的心如白玉一般,這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冤枉了木蘭,于是懲治奸臣,到木蘭墳前戴孝,立了“將軍廟”,并親筆寫下“忠、孝、勇、烈”四個大字。

    《會說話的鳥》講述木蘭的家鄉(xiāng)雙龍鎮(zhèn)是塊二龍戲珠的寶地。[6]87-91朱洪武怕這里出了貴人,奪走他的寶位,就傳會當地縣官,要斬斷那跨越九座山脈的石龍頭??h官把當地所有的石匠叫來鑿山劈石,斬斷龍頭。木蘭將軍的幽靈經過,聽到百姓們叫苦不迭,逼著地府里的判官,從幽靈還了她生前的原形,替百姓評理??h官被木蘭將軍的生魂嚇病了,吩咐把縣府所有的門都貼上了門神。木蘭回到地府后,打聽到了破二龍戲珠的法子,想要回去告訴縣官,卻被門神擋在門外。木蘭和門神拼殺的事情,被地府的判官知道了,判官當即把木蘭關進鐵牢。鐵牢外鳥仙化作畫眉,替木蘭傳達了消息,斬斷了龍頭,解救了百姓。

    木蘭山不遠處有座“馬腳山”,山前有口井名為“三姑井”。相傳這里原來有兩座山,一座山前身是頭牛,另一座山前身是條龍,每到夜晚牛在田里吃草,龍到處害人,附近的百姓時常遭殃。木蘭聽說后,前去劈山失敗。王母娘娘托天兵將棗紅馬送給木蘭,她跨上馬征服了兩座山。整座山變成馬蹄的形狀,人們便稱它為“馬腳山”。征服山之后,天大旱,木蘭決心為百姓打一口井,無論怎么挖都不見水。王母娘娘派了三個仙姑,依次送給木蘭挖耳勺、小金卡、銀簪,這三件寶物使得井水清甜,源源不斷,解救了附近百姓。從此這口井被稱為“三姑井”[6]43-46。

    在民間講述群體中,木蘭被塑造成為將軍,是一個完美的、被傳奇化的女性形象。木蘭驍勇善戰(zhàn)、至孝至忠、聰明伶俐、文武雙全、性格剛烈。地域傳說圈為“木蘭”這一形象披上了傳奇化、景觀化的敘事特點。

    5 跨文化的女性敘事

    1998年,美國迪士尼公司首次將“花木蘭”這位中國傳奇的巾幗英雄的故事搬上了動畫舞臺,在電影文化的討論中產生了極大的反響。這一女扮男裝的英雄被美國電影賦予了新的審美意義。通過“迪士尼”影視敘事的方式,呈現了跨文化背景下“木蘭傳說”的中國故事,藝術化地展示了木蘭形象的“文化差異”。電影中的“花木蘭”在改編后成為了“迪士尼公主”,被賦予女性主義視野下的性格特征。電影《花木蘭》在保留《木蘭詩》基本情節(jié)框架的基礎上,進行了藝術改編,將“忠孝思想”這一主題豐富成為表達個人主義與女性主義自我價值的追求。迪士尼版《花木蘭》無論是在人物刻畫,還是主題表現上都融入了美國文化精神,彰顯了女性文化的內容,淡化了中國木蘭傳說的原有人物特征。電影通過“木蘭傳說”的基本敘事方式,重新塑造了藝術形象。

    《花木蘭》通過水墨畫的片頭、長城與狼煙,展現了中華文化符號。故事講述的是一個柔弱平凡的女孩,作為家中長女替父從軍的故事。迪士尼的動畫電影中保留了木蘭作為普通家庭女性的經典形象,完成了電影語言的人物形象再塑造,即從小女孩、女戰(zhàn)士、女將軍,再到女性感情和命運變化的成長過程。

    電影敘事從木蘭與“媒婆”的矛盾情節(jié)中展開,在“婚嫁”與家族榮耀的沖突中,人物性格在對立敘事的故事結構中緩慢發(fā)生變化。父親腿疾不能參軍,木蘭為了家族榮譽悄悄替父從軍,深夜不辭而別,與故事開始時鄰家小女孩的形象反差較大,暗示著人物命運和性格發(fā)展的變化。與其說木蘭踏上了爭取家族榮耀之路,更準確地說是踏上了追尋自我價值的道路。她女扮男裝踏上從軍之路,體格上的劣勢沒有成為她退縮的理由,最終憑借機智和勇敢打敗單于軍隊。

    木蘭從“婚嫁”矛盾中出場,媒婆作為對立面的女性形象,反襯出木蘭作為傳統(tǒng)女性只能“犧牲”,而無法實現自身價值和家族認同。自北朝《木蘭詩》始,木蘭故事的經典化敘述,難以發(fā)現木蘭身上有這樣的性格特征,因為木蘭的婚姻問題或許早已安排好,并且花家不需要木蘭通過婚姻來為家族爭光。在中國文化背景下,女性與自己家族的整體命運關聯度較弱。一般來講,男性宗法社會中建功立業(yè)的成就幾乎都是由男性來完成,因此木蘭女扮男裝、功成名就,就顯得非常有“情節(jié)沖突”意義。木蘭形象就是在矛盾情節(jié)中發(fā)展的,經典的敘事情節(jié)既出其不意,又在情理之內,那就是“替父從軍”。國家征戰(zhàn)招兵,自己的父親年邁有腿疾,無法參軍,木蘭替父從軍、征戰(zhàn)沙場、建功立業(yè)就成為了她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

    美國電影《花木蘭》的敘事重點,通過緊湊的情節(jié)設置、人物性格的細膩變化,進一步提升人物形象的藝術性,尤其是作為視覺呈現中的“人物”藝術,如:軍營生活畫面,趣味盎然;男女性形象對比,可愛生動,將一個古代中國的經典女性形象,帶入了現代生活的美學視野中,盡管觀眾都熟知故事情節(jié),了解故事結局,但是依然能夠從電影中的“木蘭”形象中,發(fā)現當下生活、發(fā)現自我價值的實現,這使得影片實現了“傳說文本”的文化轉化,滿足了受眾的現代審美需求。

    《花木蘭》電影情節(jié)多集中于軍營生活和戰(zhàn)爭場面,這是電影作為視聽傳媒所展現的受眾美學需求。電影木蘭形象的塑造特點在于,為實現自我人生價值而努力奮斗,淡化了原有“忠孝仁勇”的觀念,凸顯女性主義視野下的性格特征,如獨立、勇敢、堅毅等特點?!赌咎m詩》中塑造的木蘭是一個儒家“忠孝觀”視野下的女性形象。迪士尼對木蘭人物形象的設計上進行了很大的改編,電影中木蘭從一個家庭女性,成為一名勇敢堅毅的“女將軍”,通過不懈地努力和奮斗,實現了女性在男性話語權下自我價值的實現。電影中的木蘭形象和故事發(fā)展相輔相成,展現了一個家庭女性獨立成長的生命歷程,這種形象塑造的美學思想背后,也是人物性格從矛盾害怕到勇敢堅毅,從“小家庭婚嫁”到“家國”精神的發(fā)展變化,正因為這種“情理之中”的形象發(fā)展特點,使得“木蘭傳說”即使在跨文化的多元敘述中,也能夠呈現出撼人心魄的藝術魅力。

    中美對于“花木蘭”形象的建構存在著本質上的區(qū)別。“‘花木蘭式境遇’是現代女性共同面臨的性別/自我的困境?!盵7]38如果說傳統(tǒng)的木蘭敘事是男性視角下對于女性的期待與規(guī)訓,那么跨文化敘事的花木蘭則是女性自我的追求與體現。電影敘事看似展現出了木蘭忠孝的一面,但背后傳遞出的文化價值與“木蘭傳說”相去甚遠。木蘭從一個被社會大眾質疑的“灰姑娘”,到成為女將軍、女英雄,電影人物塑造的特點是個體命運發(fā)展的自我成長,“代父從軍”背后肯定的是個人價值,突出的是女性主義和英雄主義特點,這些基于“美式文化”的藝術手法與木蘭傳說的中國敘事特點有巨大的反差。傳說文化的跨文化塑造,在基本情節(jié)框架中,賦予人物形象充分的性格特征,這種“藝術形象構建”的過程,一方面要適應從傳說到影視的體裁轉換需求,另一方面也要適應不同社會群體的文化期待需求。

    6 結 語

    縱觀木蘭形象的歷史流變,其人物性格的每一次變化,無不裹挾著時代社會的文化觀念。在不同歷史語境中,多種文類視野下的木蘭形象不斷融入時代話語的多元敘事特點,形成了“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審美范疇?!澳咎m”多文類的歷史流變、跨文化傳播,使得其藝術形象鮮活生動、深入人心。中國傳統(tǒng)的木蘭形象以忠孝為主,凸顯了女性個人命運和家國精神的主題,也融合了不同歷史時期“民間書寫”與“正史書寫”的文化觀念。尤其是從書面文本向電影敘事轉化的過程中,表現出情節(jié)增飾、人物個性、敘事主題等傳播變化,這對于民間文學資源現代性轉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猜你喜歡
    從軍木蘭
    木蘭劇片段展示
    送友人從軍戲作
    元好問的軍旅生活
    名作欣賞(2020年2期)2020-06-24 14:06:47
    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青年生活(2020年6期)2020-03-28 01:25:37
    木蘭從軍
    Mulan Mulan
    若是木蘭能網購
    幽默大師(2019年5期)2019-05-14 05:39:58
    最適合從軍的七大犬種
    新教育(2018年9期)2018-07-12 09:14:46
    滇中木蘭的“農資夢”
    營銷界(2015年25期)2015-08-21 07:24:58
    抗戰(zhàn)時期的知識青年從軍運動
    軍事歷史(2004年3期)2004-11-22 07:28:32
    岳西县| 武清区| 铜陵市| 建始县| 专栏| 宁都县| 晋城| 防城港市| 赤峰市| 澄迈县| 阿合奇县| 金溪县| 墨脱县| 盖州市| 定州市| 咸阳市| 九台市| 香格里拉县| 沅江市| 泰安市| 海丰县| 克拉玛依市| 成都市| 兴化市| 三明市| 中超| 定陶县| 康定县| 松潘县| 靖远县| 若羌县| 阳泉市| 龙胜| 即墨市| 宝坻区| 麻江县| 凉城县| 美姑县| 砀山县| 特克斯县| 鞍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