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靜
摘要:當前中職學生的英語教學采取的還是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由教師牽引著前進,在學習上缺乏自主性,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課外閱讀活動是提高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載體。在中職英語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挖掘多種途徑,激發(fā)中職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創(chuàng)設教學游戲,激發(fā)中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開展課堂互動,師生角色進行互換。
關鍵詞:中職學校;英語教學;課外閱讀;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21;G718.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29-0065-04
當前,中職學生的英語課外閱讀呈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課前很多學生沒有做好充足的預習,看到課外讀本上的生詞和長句子之后產(chǎn)生畏難情緒,放棄英語課外閱讀;課堂上,學生機械性地聽著教師的講授,有些學生會將教師講授的知識記錄下來,但實則只是一知半解,對詞匯和語法的掌握浮于表面,對文本思考的深度不夠。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的閱讀能力得不到大幅提升,教師沒有給學生更多自主思考、自主學習的空間,學生不會自主地提出問題、自主地展示自己。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不到培養(yǎng),就很難在閱讀中獲得更多知識。為改善這種狀況,教師應該遵循從易到難的原則挑選一些中職生感興趣、易理解的讀物,引導他們閱讀。如Robinson Crusoe是初中語文必讀書目之一,學生對該故事的情節(jié)已經(jīng)有了初步了解,進行自主閱讀就相對容易些,因此教師可以利用該文本讓中職生進行自主閱讀訓練。結(jié)合Robinson Crusoe課外閱讀的特點,教師需要探索如何才能培養(yǎng)中職生用英語自主思考、用英語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诖耍處熆蓮囊韵聨追矫嫒胧珠_展課外閱讀,提高中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提高中職生在課外閱讀中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進而提升他們的英語綜合素養(yǎng)。要培養(yǎng)中職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教師首先要培養(yǎng)他們對課外閱讀的興趣。筆者對高一年級的500名學生做過一次問卷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80%以上的學生沒有主動閱讀過一本英語課外讀物,只有20%的學生有過主動閱讀課外讀物的體驗。但這20%的學生所選擇的課外讀物故事比較簡單,閱讀時也是囫圇吞棗。對此,教師需要盡可能地提高閱讀材料的趣味性,讓學生于不經(jīng)意間被書中精彩內(nèi)容吸引,從而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讓他們樂意打開英語讀本,開啟美妙的閱讀之旅。
1.圖文并茂,引發(fā)閱讀興趣
很多中職生平常思考問題還是習慣以形象思維為主,因此,在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抽象思維的內(nèi)容轉(zhuǎn)化為形象思維的內(nèi)容,這樣就更容易幫助學生理解,進而產(chǎn)生閱讀興趣。通常,學生之所以能愛上閱讀,可能是因為被書中的圖片吸引了,學生往往能從圖片中更直觀地感知文本內(nèi)容。因此,在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呈現(xiàn)文本的同時,多插入一些圖片,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閱讀Robinson Crusoe時,教師可以先呈現(xiàn)一些圖片,讓學生了解故事大致內(nèi)容,產(chǎn)生閱讀興趣。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經(jīng)典段落的圖片,引導學生將整個故事通過圖片串聯(lián)起來。教師先呈現(xiàn)第一幅圖片:魯濱遜出海到非洲經(jīng)商,并賺了一筆錢。然后教師呈現(xiàn)第二幅圖片:魯濱遜出逃后乘船來到巴西買下一個莊園,成為一名莊園主。接著教師展示第三幅圖片:魯濱遜再次出海,到非洲販賣奴隸,卻在途中遭遇風暴,流落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島上。再接著教師展示第四幅圖片:魯濱遜從野人手中救出一名俘虜。引入圖片的同時,教師要觀察學生對哪些圖片更感興趣,以插入更多相關圖片。比如發(fā)現(xiàn)學生對第四幅圖片感興趣后,教師就插入魯濱遜與野人的一些圖片,并敘述他們之間的故事:Robinson rescued one of the savages. Because that day is Friday,Robinson named it"Friday".Since then,"Friday" has become Robinson’s loyal servant and friend.教師借助圖片,能夠?qū)W生快速引入閱讀狀態(tài)。
2.聲像并舉,引發(fā)閱讀興趣
網(wǎng)絡中,有關Robinson Crusoe這部經(jīng)典小說的音頻與視頻較多,教師可以收集一些作為學生的學習資源,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有了音頻和視頻,學生在閱讀時就能更加立體地了解文本,其閱讀興趣也會更濃。
而是否采用這種聲像并舉的方式,取決于教師對學生的了解。對于學生難以理解或生詞較多的內(nèi)容,教師可以引入聲像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增強學生閱讀的信心。對于學生易于理解的情節(jié)和能夠看懂的文字,教師就沒有必要插入音頻和視頻了。比如,在有關荒島生活的內(nèi)容中,生詞較多,情節(jié)較復雜,教師就可以將事先剪輯好的視頻播放給學生。教師還可以采用慢鏡頭展示的方式,將影像與文字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有更清晰的認知。播放魯濱遜用沉船的桅桿做木筏的畫面時,就在畫面旁邊標注:He made a raft out of the mast of the sunken ship.并同時播放相應的音頻。播放魯濱遜把船上的食物、衣服、槍支彈藥等運到岸上的畫面時,就在畫面旁邊標注:Robinson carried the food, clothes, guns and ammunition on the ship to the shore again and again.同時,教師還可以進一步激發(fā)學生思考的欲望,具體操作如下:教師只呈現(xiàn)畫面,既不標注英語也不播放英語音頻,而是讓學生自己說出相對應的英語。比如視頻中有這樣的情景:魯濱遜在小山邊搭起帳篷定居下來,并用削尖的木樁在帳篷周圍圍上柵欄,用簡單的工具制作桌、椅等,喝溪里的淡水,度過了最初的艱難時光。教師便讓學生看完這段視頻后先說出關鍵短語,再連接成句子,并以自己的風格展現(xiàn)出來。有學生展示如下:Robinson set up a tent and fenced around the tent with sharpened wooden stakes. He used simple tools to make tables, chairs. At the same time, he drank fresh water from the river, and spent the first harsh time.這種聲像并舉的方式,既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又能使學生體驗到自主學習的樂趣,展示自己的成就感。
如果讓學生以游戲的方式參與到課外閱讀中,那么學生主動閱讀的意識必然會增強。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游戲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如果將魯濱遜的經(jīng)歷仔細分析一遍,就會發(fā)現(xiàn)魯濱遜的航海經(jīng)歷與他們平常喜歡玩的通過關卡打怪獸的游戲模式是一樣的:主人公都是經(jīng)過無數(shù)的艱難與坎坷才逐步變得更加強大,都是在斗爭中不斷武裝自己,不斷獲得經(jīng)驗值,這樣面對艱難險阻時就更加無所畏懼、勇往直前。由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魯濱遜的歷險記以游戲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這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學生主動關注文本,精心挖掘文本中的細節(jié),增強學生的自主閱讀意識。
1.以游戲的形式展示情節(jié)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玩“飛行棋”游戲,即將魯濱遜所經(jīng)歷的一些事情列出來,再編上序號,序號從“零”開始到“三十”結(jié)束,要求學生列舉出三十件大小事情。這些序號如迷宮一樣分布在棋盤上。每一個序號下面都用簡潔的英語描述魯濱遜所經(jīng)歷過的一件事,這些事情要按照時間發(fā)展的順序進行排列。如果是有積極意義的事情就可以前進相應的步數(shù),如果是產(chǎn)生消極后果的事情就要后退相應的步數(shù)。游戲時,兩個學生通過擲骰子的方式進行比賽,在游戲過程中有進有退,最終誰先到達終點誰便獲勝。
制作飛行棋時,教師讓學生將魯濱遜在漂流過程中經(jīng)歷的事情用英語寫出來,并標上前進或后退的步數(shù)。在序號1上學生寫著:A voyage away from home,take a step forward.他們認為闖蕩外面的世界是積極向上的事,所以可往前走一步。在序號2上學生寫著:Unfortunately captured,take two steps back.在序號3上學生寫著:Know the little boy,take two steps forward.他們認為這個叫佐立的孩子給魯濱遜帶來了好運,所以可往前走兩步。他們寫下的事情還有"Hit a reef in a storm,the only one who survived,encounter a cannibal savage,rescue’Friday’from savages."等。在制作飛行棋和玩游戲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積極從文中梳理出一些重要信息,還要對這些信息做出個性化的評價。這樣,他們就能自主完成對文本重要信息的梳理與評價。顯然,整個游戲的過程就是閱讀的過程,就是學生個性化理解文本的過程,學生能夠通過游戲積極主動地進行閱讀。
2.以表演的形式對話人物
教師可以將表演作為課堂游戲的另外一種形式,帶給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體驗。教師可以在文本中選擇一段內(nèi)容,讓學生依據(jù)自己的理解,以表演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首先,學生需要給自己挑選表演的搭檔,并對文本語言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讓表演對話變得簡潔些、直白些,以適合與搭檔之間進行對話。其次,學生需要揣摩故事中人物的情感,進而以恰當?shù)恼Z音、語調(diào)將對話更真實生動地呈現(xiàn)出來。再次,學生需要依據(jù)故事發(fā)生的背景,對表演的場景及自己的服飾進行簡單設置,以更接近故事情節(jié)。最后,學生要將自己的表演先展示給同學看,請他們提出修改意見,然后做進一步調(diào)整和改進。下面是其中一組學生為自己的表演改編而成的臺詞:"I want to be a sailor and go to sea."I told my mother and father."Please don’t go,"my father said,"You won’t be happy,you know. Sailors have a difficult and dangerous life." Later I saw a friend in a town,he said to me,"We’re sailing to London tomorrow. Why don’t you come with us?"On September 1st,1651,I went to Hull. The ship went up and down,I was very ill,and very afraid."Oh,I don’t want to die!"I cried,"I want to live!If I live,I’ll go home and never go to sea again!"可見,學生參與表演的過程就是自主閱讀的過程。在整個準備及表演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做很多事情,如尋找搭檔、設置背景、揣摩人物、改編臺詞、自主表演,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和思考能力能得到很大提升。
學生對閱讀的理解程度有時候取決于他們自主參與課堂的程度。如果學生能自主參與到閱讀中,就能進行深度閱讀。因此,教師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閱讀的環(huán)境,開展課堂互動,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閱讀活動中。教師開展的課堂互動一般包括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組員與組長之間的互動、組員與組員之間的互動。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些互動過程中能夠得到明顯提升。同時,課堂互動能夠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平等、親切,這樣,學生就更愿意自主地去發(fā)現(xiàn)問題,自主地去展現(xiàn)自己,真正將課堂當作自身表達觀點、展示能力的舞臺。
1.學生自主設置問題,深化自主探究
對于課外閱讀,教師要增加學生自主參與的機會,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自主開展小組提問,自主進行合作探究,從而解決問題。在Robinson Crusoe教學中,教師應改變“教師問學生答”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讓學生自主設置問題,并展開深入討論和探究。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每個小組將發(fā)現(xiàn)的問題列舉出來,再讓各組之間進行相互提問,將解決問題的權利交給學生。如果學生的答案與出題者預設的答案不一致,學生們就可以共同展開討論。教師可以給出自己的觀點,但學生可以保持自己的看法。
有一個小組提出如下問題:When Robinson arrived on the island,what problems did he think about?What did Robinson grow and raise on the desert island?How did the seeds come from?Who was the first person that Robinson met on the island?可以看出,這些問題都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主發(fā)現(xiàn)的問題,它們沒有集中在某一個章節(jié),而是分散在各個不同的章節(jié)。其他小組回答這些問題時,就需要回顧與梳理整個文本的內(nèi)容,以獲取相關信息。無論是自主提問還是自主回答,學生都需要細讀整本書,抓住關鍵信息,推動閱讀深入開展。為提高閱讀效果,教師還可以讓各組之間互相提問,將自主閱讀推向更深的層面。一名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Imagine that one day you are in such a place:the yellow sand is endless.You’re trapped in the desert alone. The scorching sun is above your head and the burning sand is under your feet. You and the camel are walking tiredly. And your water is only enough for two days...What would you do?這說明這名學生將閱讀與自己的生活體驗聯(lián)系了起來,并嘗試用自己生活中的經(jīng)驗來解決文本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同時他也期待別人分享對這一問題的思考。由此可見,教師在課外閱讀教學中給學生更多自主提問與回答的機會,可以引發(fā)學生更多的個性化思考,大大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2.學生展開相互評價,促成深度展示
自主閱讀也包括學生的自主展示與自主評價環(huán)節(jié)。自主展示與自主評價環(huán)節(jié)的創(chuàng)設,其實就是改變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方式,讓單一的展示豐富起來,讓單方面的評價多元起來。在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中,課堂評價基本由教師一個人說了算,學生對自己的表現(xiàn)沒有評價的機會,課堂展示基本就是回答問題或?qū)懽x后感,無法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而課堂互動能夠?qū)⒔處熍c學生的角色進行互換,能讓學生自己評價自己、自己展示自己。
閱讀Robinson Crusoe時,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對如下情節(jié)比較感興趣:當野人部落重返孤島時,魯濱遜與“星期五”一起救下一個西班牙人和“星期五”的父親。教師便讓學生對這一情節(jié)進行自主閱讀和個性化解讀。在教師的引導下,有些學生用繪畫的形式將情節(jié)展示了出來,并在每幅畫旁邊標注上英語。有的學生畫出野人重返孤島的場景,并配上“Return to the lonely island.”的文字說明。有的學生展開想象,加上了“‘星期五’與父親跪在魯濱遜面前感謝他”的情景,并標注上“Friday and his father knelt before Robinson.”。還有的學生進行了擴寫,加上了一些細節(jié),他寫道:“Friday’s father didn’t want to leave. He preferred to die on this desert island. He was afraid that it would affect his children. Even savages have great fatherly love.”當這名學生的展示呈現(xiàn)出來時,大家非常感興趣,其中一名學生隨即給出評價:這樣能更真實地反映出“星期五”父親的情感,如果再加入一個細節(jié)會更好。他補充的細節(jié)為:The father pushed Friday away with his trembling hand and ran straight for a long distance.可見,展示與評價的互動促成了更深度的展示,也給了學生更多自主探索的空間。
總之,培養(yǎng)中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是課外閱讀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課外閱讀是課內(nèi)閱讀的拓展,重在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與綜合素養(yǎng)。教師如果對課外閱讀中出現(xiàn)的知識點一一講解、出現(xiàn)的問題一一回答,是不現(xiàn)實的,也是沒有必要、不科學的。因此,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形成一定的閱讀策略,依靠自身能力實現(xiàn)閱讀的深入。當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在課外閱讀中獲得發(fā)展,他們就能發(fā)現(xiàn)更多精彩的內(nèi)容,就能使思維得到進一步拓展,進而在開闊“眼界”的同時,也拓展自己的“心界”。
參考文獻:
[1]羅則靈.淺析高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策略[J].英語廣場,2021(29).
[2]楊瀟.中職生英語自主學習管理現(xiàn)狀及策略研究[D].揚州大學, 2020.
[3]曾瑜婷.中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研討[J].校園英語, 2019(19).
[4]韓澍才.論中職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8(04).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Strategie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English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Yu Jing
(Hai’a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Jiangsu Province, Nantong City,Nantong 226600,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English teaching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is still based on teacher’s teaching. In this teaching mode, students are led by teachers and lack autonomy in learning, which restricts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to a large extent.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is an effective carrier to improv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n the teaching of extracurricular English read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eachers can take the following measures to improv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explore various way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create teaching games to stimulate the students’ awareness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carry out classroom interaction and exchange role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school;English teaching;outsidereading;selflearning ability;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