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巨貞 郭澤
小A和小B是某中學初二男生,他倆坐前后桌,又是好朋友。一天大課間,小A在窗戶上逮住一只蚊子,又高興又興奮,于是就喊小B:“小B,快看啊,這有一只蚊子!”小B趕快湊到小A跟前說:“來,給我看看!”小B話到手就到,一把從小A手中搶過那只蚊子,結果把蚊子給捏扁了,小A立馬怒了:“我的蚊子!賠我!”小B半玩笑半耍賴地說:“就不賠!”小A怒氣上升,一拳打在小B的臉上,只聽小B“啊”的一聲捂著臉蹲在地上。結果,經醫(yī)院檢查,發(fā)現小B的眼睛晶狀體差一點兒被眼鏡片扎破造成終身失明。小A家長賠了醫(yī)藥費,學校也對他倆進行了教育,最終兩人握手言和。事后小A腸子都悔青了,覺得自己真不該為一只蚊子失去理智對小B出手,他說:“我也不知道為什么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小A遇到的情緒上的煩惱是青少年甚至有些成人遇到的普遍問題,所以,了解情緒、調控情緒具有重要意義。
小A為什么逮住一只蚊子就高興、興奮,蚊子被搶走就怒了呢?到底什么是情緒?它是如何產生的呢?
情緒是指人們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態(tài)度和體驗,是人腦的高級功能,它對個體的記憶、學習和決策有著重要的意義。當客觀事物滿足了人的需要和愿望時,就會引起人的諸如高興、愉快、滿意、愛慕等積極肯定的情緒;當客觀事物不能滿足人的需要和愿望時,會引起人的諸如生氣、苦悶、不滿、憎恨等消極否定的情緒情感;當客觀事物只能滿足人一部分需要和愿望時,則會引起諸如喜憂參半、百感交集、啼笑皆非等肯定與否定、積極與消極的情緒情感。小A逮住一只蚊子正好滿足了他愛玩兒、好奇心強的需要,所以他就高興、快樂。當蚊子被搶了,他的愿望落空了,需要得不到滿足了,所以就怒了、生氣了。他的情緒是隨著他的需要是否被滿足而變化的。
在事例中,為什么小A在情緒狀態(tài)下六親不認,為一只蚊子打傷了好朋友,事后又后悔不已呢?保羅·麥克萊恩認為,這與我們的大腦及工作模式相關:人的大腦分為爬行腦、情緒腦和理智腦。
爬行腦(本能腦)結構很簡單,只有一個原始的反射模塊,它掌握著人類各種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可以對環(huán)境快速做出本能反應,比如遇到美食就想吃,遇到心儀的異性就追求,遇到危險就戰(zhàn)斗或者逃跑等。本能腦遵循“本能模式”,既沒有情緒也沒有理智。
情緒腦負責喜怒哀樂等基本情緒的產生,因此俗稱情緒腦,是人類的情感中心。情緒腦遵循快樂原則、非理智、不計后果。比如恐懼情緒讓人們遠離危險,喜悅情緒讓人們增強同伴間的親密度等。
理智腦是人的高級思維活動中心,是人類所特有的,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qū)別。主管認知、邏輯、思維、判斷、理智感、道德感等所有高級活動。理智腦遵循理智原則?!袄碇悄X”是一個無與倫比的腦區(qū),它讓我們產生語言、發(fā)展科技、創(chuàng)造藝術、建立文明,從此在地球上占據了絕對的生存優(yōu)勢。
人在遇到事情時,尤其是產生了強烈的情緒后,情緒腦處于主宰狀態(tài),考慮問題及行為不計后果、沖動、不理智,好多違法犯罪(比如打架斗毆)或者極端行為(跳樓)都是在情緒腦主宰的情況下發(fā)生的。一般是等情緒發(fā)泄差不多了之后,這時候信息已經到達理性腦了,理智腦開始啟動,人才慢慢回到理智狀態(tài),才開始進行正常的分析、判斷、理智思考,才有道德感,才考慮到后果,這時才會后悔。事例中的小A因蚊子被搶走,產生了強烈的憤怒情緒,在情緒腦的主宰下,出手不管不顧、不計后果打傷了自己的好朋友。事后,在理智腦的參與下,向小B道歉,對自己的行為也后悔不已。
恢復理智的小A很想知道情緒能否調控呢?如果情緒能調控的話,該如何調控呢?
我們很熟悉這樣的場景:兩個同學正吵架,若有人喊一聲:“老師來了!”兩個同學立刻停下來。這說明情緒是受意識影響的,是可以調控的。
1. 深呼吸法:首先放松腹部,用指尖輕輕觸摸;然后用鼻子深呼吸,平穩(wěn)地吸氣。這時,你的指尖可以感覺到腹部鼓脹,直到肺部充滿空氣。讓空氣在肺部停留4秒鐘,然后用嘴慢慢呼出。事例中若小A感到情緒激動時,先深呼吸,讓自己平復下來,后面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
2. 蝴蝶拍技術:顧名思義,就是像蝴蝶一樣,拍打著翅膀,又好像我們在自己擁抱自己、安慰自己,這樣做可以促使心理和軀體恢復和進入一種“穩(wěn)定”的狀態(tài)。從生理學的角度講,這個練習是對身體進行雙側刺激,促進信息加工,激活副交感神經,從而使我們的情緒穩(wěn)定,獲得安全感、愉悅感。
具體做法:坐在你覺得安全的地方,保持慢而平穩(wěn)的呼吸,面帶微笑,雙臂在胸前交叉,輕抱自己對側的肩膀或上臂,以自己感覺舒服的輕重和秒針“滴答”的速度,輕拍自己的肩膀或上臂。左右各拍一次為一輪,一般8~12輪為一組。拍完一組后,停下來做一次深呼吸??梢愿鶕唧w情況做2~3組。
3. 改變認知法:情緒ABC理論告訴我們,情緒是人的內心信念系統(tǒng)的產物,外在的人事物只不過是誘因而已,內在的信念系統(tǒng)才是決定因素。事例中,若小A改變對這件事的認識,認為:“大家一起玩兒才更有意思?!彼援斝搶走蚊子后,他就不生氣了。
4. 寫情緒日記:把自己真實的所思所想,毫無保留地全部記錄下來。這種日記對于看到自己內在真實想法和為當下做抉擇都很有幫助。
每個人的情緒日記都不一樣,但是當記錄一件沖突和問題的時候,大致可以如實記錄幾個方面的內容:回憶事件當下自己情緒的起因,如實記錄當時自己的行為和語言,看到自己真實的內在需求,想出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把問題解決到讓自己滿意的方法,若沒有處理好,如何行動來修復關系。
情緒日記的好處不僅可以幫助我們覺知自己的內在的情緒,還能改善自己與人處事的方式,讓自己的語言、情緒能更加成人化,能與周圍的人有效溝通,而不以自己的個人好惡和情緒來處理問題,甚至還能提升自己的邏輯分析能力,提高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
調控情緒的方法還有很多,比如合理宣泄、轉移注意力、聽音樂、運動、積極暗示等。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
總之,情緒是生命的一部分,就像我們身體的各個器官一樣不可或缺。情緒不能被壓抑和消失,我們更不能被情緒所控制成為情緒的奴隸;作為具有高級思維活動的人類,我們可以調控和轉化情緒,讓情緒像我們的手和腳、過去的經驗、累計的知識能力一樣,為我們服務,為我們所用,來幫助我們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成就我們的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