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英語語言學習中,語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對于語言的正確組織至關重要。但是,在現階段的高校英語教育專業(yè)教學過程中,語法教學未得到有效重視。因此,本文對高校英語教育專業(yè)語法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措施進行詳細分析,為相關工作提供有力幫助。
關鍵詞:高校英語;語法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
作者簡介:王雅菲(1996-),女,甘肅人,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大連海事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學。
在英語教學中,語法教學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高校英語教育專業(yè)中,語法教學有著關鍵的地位。然而,目前語法教學并未得到足夠重視,即使重視也更多的是對于語法知識的灌輸而非相關能力的養(yǎng)成。因此,需要對語法教學進行改革,并采取創(chuàng)新措施,以更好地對學生的語法能力進行培養(yǎng)。
一、高校英語教育專業(yè)語法教學改革措施
(一)組織真實語言學習活動
語法教學的改革,強調對相關知識的實踐,因此需要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真實的語言活動中,使其在對話中將對方的意思進行理解,同時也能夠更加準確地將自身的想法進行表達。真實的語言活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提升學生對語法知識學習的主動性。
例如,在英語語言活動中,通過與現實生活的結合,營造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使學生能夠提升學習的興趣與自信心,了解語言自身的含義,不但能夠讓學生的記憶得到強化,也能夠使學生的詞匯量得到提升,進一步強化語法能力。由于在對話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需要重視語言形式的教學,不求在實際交際時順暢,但求能夠熟練掌握語法,使得英語交流更加準確。
(二)師生共同構建語法知識
語言學習的過程不能僅僅依靠教師單純的授課、學生單純的聽課,還需要師生共同參與其中,一起對知識進行探索,英語語法教學也不例外。在語法知識的學習過程中,需要根據多個不同的角度,對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如:自身角度的問題,主要有學生自身的智能不足以及采取的學習方式存在誤區(qū)等;外在角度的問題,主要是沒有將所學知識進行有效實踐。由于社會的發(fā)展需要依靠溝通,因此,將語法教學與對話相結合,是提升學生語法能力的關鍵。
例如,通過師生之間的情景對話,能夠更好地將所學知識付諸實踐,強化語言學習的意義。通過交流互動對自身語法掌握能力進行檢測,及時發(fā)現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糾正,從而提升語法能力;而如果將語法教學與日常生活相結合,能夠擺脫過去鸚鵡學舌的學習方式,并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
(三)促進語法知識現實應用
語法知識的熟練掌握對于英語交流而言至關重要,但英語交流并不能僅僅掌握語法知識,還需要掌握語法知識的使用方法,否則即便將語法概念倒背如流,對于英語的實際學習也起不到什么作用。為此,學生必須將所學習的語法知識在現實生活中進行實踐應用。
例如,通過將語法知識在生活中應用,可以了解自身在語法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將其轉化為一項自動化的技能,在各種情境中靈活運用,從而自然而然地對語法規(guī)則進行熟練運用,有效實現對語法知識的真正掌握。
(四)課前預習與課后實踐
語法學習中,課前預習與課后實踐都有其重要性,前者能夠為課堂學習做準備,后者則能將自身的語言能力進行鞏固。
在進行課前預習時,教師應要求學生在預習時對難點進行標記,并通過查找資料的方式了解其使用方法。同時,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討論,解決語法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促進自身的進步。此外,如果仍存在不明白的地方,則可向教師進行請教,并獲得解答。
在課后實踐時,需要對語法的應用予以重視。英語語法的學習,不能僅僅依靠課堂時間,還需要學生投入更多精力進行練習與應用,充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提升對語法的運用能力。例如,可在課后舉辦相關活動,諸如寫作比賽、演講比賽等,使得學生在參與活動時,能夠將語法能力進行提升。
(五)活用現代信息技術
如今是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時代,其在教學中的應用有無數成功案例。因此,在英語語法教學中可運用信息技術,教師可通過幻燈片和電子白板呈現教學內容的方式取代過去用粉筆在黑板上寫出教學內容,提升教學效率。
此外,多媒體技術的運用,還能夠使課程內容更加生動,在語法教學中教師可播放英語對話的相關視頻片段,使得學生能夠以更加生動的方式學習英語語法知識。此外,通過網絡交流平臺,教師能夠對學生進行課后輔導。例如,通過微信或QQ等即時通信平臺開展微課教學,使得語法教學更加靈活。
(六)社會文化結合語法教學
語言不僅僅用于交流,其本身也是文化的載體,同時,也是社會發(fā)展的關鍵。語言的發(fā)展離不開生活,其能夠體現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與思想觀念,因此,將英語語法教學與社會文化相結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例如,教師在進行英語語法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文化教學融入其中,將英美文化的相關知識通過多媒體進行生動呈現,使學生能夠更加正確地對語法進行應用。同時,還要強調語法在社會交際中的作用,進一步提升學生對于英語語法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能力。
(七)情景教學與專項訓練
英語語法的學習離不開學習氛圍,因此需要重視對語言環(huán)境的構建,使學生能夠對語法知識進行掌握與應用。例如,教師可通過設置英語角或組建學習小組等方式,構建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但因為漢語與英語在語法體系上存在差異,在構建語言環(huán)境時,不能對語法過分依賴,因此,在授課時需要與具體的語境進行結合。
為了更好地結合語境,還需要通過與專項訓練相結合。例如,在講授狀語從句時,可通過專項訓練的方式,使學生能夠對知識進行更加深刻的掌握,讓學生進入語言情景之中。
(八)采取多元化教學方式
高校英語教育專業(yè)的語法教學中,若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學生取得的學習效果并不是非常明顯,因此,需要重視教學方式的多元化。同時,還要為學生提供展現自我的舞臺,以此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
例如,在講授語法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組織學生通過觀看英文電影的方式對英語語法進行生動學習,并重點播放片中涉及所學語法知識的片段,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情景,使得學習過程更加生動形象,并提升語法學習的成效。
二、高校英語教學專業(yè)語法教學創(chuàng)新措施
(一)集中歸納創(chuàng)新
盡管學生在大學時期所接觸的各種語法知識早在小學和中學時期就已經有所接觸,但并未進行系統(tǒng)性了解,并且對于語法知識的記憶也較為機械化,并未進行有效實踐,這就導致在實際交流的過程中出現人稱、時態(tài)、主謂語等低級語法錯誤,因此需要將學生過去所學的語法知識以更加系統(tǒng)性的方式向學生呈現,使學生能夠具有更加清晰的知識框架。
無論英語課堂是否開展語法教學,都會對學生在語法規(guī)則方面進行引導,但學生所學到的語法知識更多是在課堂上學習的,而非在語言環(huán)境中習得的,因此需要教師通過對語法點的重點講解,并結合相關活動,使學生能夠更加自然且系統(tǒng)化地學習相應的語法知識。
(二)重點強化突破
教師應具體了解學生在語法知識方面的具體掌握情況,讓學生對常見語法知識進行鞏固,同時對于學生尚未完全掌握的重點內容需要安排相應的語境,為學生提供適合的學習環(huán)境。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沒有掌握的知識進行重點教學,而非重復教授所有的知識。
由于現階段高校英語教材的內容重點是對學生語言交際能力與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適當加入語法知識,讓學生能夠明確自身在學習中的薄弱之處,并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進行重點講解。
(三)線上線下混合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普及,線上教學已經成為教育的新方式。因此,在英語語法教學過程中,需要將線上與線下進行結合,實現對英語語法教學的創(chuàng)新。
線上線下混合的教學模式是網絡時代高校英語語法教學創(chuàng)新的重點,在繼承傳統(tǒng)教學系統(tǒng)性與專業(yè)性的同時,還能夠通過網上豐富的教學資源與網絡自身的互動性,使得英語語法教學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并提高學生課后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對英語語法進行實際應用,借助網絡資源,使學生能夠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案,實現因材施教。
(四)重視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能打破課堂與交際應用場景之間的隔閡,使學生能夠對英語語法進行更加熟練的運用。英語語法教學的創(chuàng)新需要從實踐應用出發(fā),重視對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與專業(yè)能力加以培養(yǎng),促進學生將自身所學的語法知識進行實際應用。
此外,為了提升學生對于英語語法的使用熟練度,還要強化對社會文化的教學,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語法的使用情景,了解其背后的社會文化知識,避免教學過于工具化。
(五)加強專業(yè)培訓
高校英語語法教學離不開教師的作用,因此需要對教師的專業(yè)能力進行培訓,使英語教師能夠更好地開展英語語法教學的創(chuàng)新,將英語語法教學的相關內容更加準確地向學生傳達,并提供更加專業(yè)的指導與幫助,提升英語語法教學成效。
教師作為英語語法教學創(chuàng)新的主體之一,通過一套系統(tǒng)科學的培訓方案,讓教師自身專業(yè)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時也更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使教學創(chuàng)新得到更好地落實。
(六)教學循序漸進
英語語法的教學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其關鍵是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習規(guī)律,從簡單到復雜逐層遞進。英語語法知識本身具有層次性,有著由低到高的順序性。因此,在進行教學活動時,應從最低的層次開始,逐漸提高層次。
由于高校英語教學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遵循基本原則的同時,還要考慮學生的具體學習內容,使學生的學習更有側重點。例如,在第一學期可以重點講授關于構詞和從句的內容,在第二學期進行鞏固,同時在相同層次下進行縱向拓展。
(七)明確教學目標
英語語法教學需要具備明確的教學目標,因此需要重點針對學生在學習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在教學中,班級學生的語法基礎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要做的是使不同水平的學生一同進步。
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英語語法基礎有相應認知與了解,并及時發(fā)現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全方位了解學生對于語法知識的學習狀況。對于普遍存在的問題,可采取集中講解的方式進行解決,對于個別問題則可采取個別輔導方式進行處理,這樣能夠讓不同基礎的學生均取得進步。
(八)強調教學情境
從內容來看,英語語法知識除了語言的含義與形式外,還有其實用性,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對于語法的實用性缺乏足夠的重視,因此需要強調教學情境,使得教學更加生動。
在語法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與現實生活相結合,使語法教學不僅僅是對語法規(guī)則的講解,還能夠對語言進行更加生動地呈現。由于學生對于時事內容具有一定的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結合時事,更好地營造教學情境,實現對語法知識的靈活掌握,打破固有思維的限制。
(九)課程教學革新
在英語語法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課程進行革新,其主要切入點有公共選修課、相關講座和自學平臺。
公共選修課能夠讓學生對英語語法知識進行更加系統(tǒng)的深入學習,并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是否參與;語法講座可通過校內的英語社團來開展,由專業(yè)人士對相關知識進行講解,使學生能夠對語法具有更好的認知;自學平臺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時更具靈活性,通過積極學習進一步提升語法能力。
(十)教學內容更新
英語語法教學的創(chuàng)新,需要教學內容及時更新,使教學工作能夠更好地與現實相結合,如語法與詞匯的結合、對講解體例進行創(chuàng)新、語法學習材料的更新以及修辭方面的滲透等。例如,在進行口語教學時,可以對句中相應的語法知識進行補充,使學生能夠通過觀察得出相應的結論,從而改善教學效果。
三、結語
對高校英語教育專業(yè)學生開展語法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對語法知識熟練掌握,還要真正具備相應能力,將語法知識熟練運用。因此,需要通過語言學習活動、語法知識構建、實踐應用等方法對現有教學方式進行改革,還要通過多種措施對教學方式加以創(chuàng)新,從而更好地開展語法教學。
參考文獻:
[1]劉超.高校英語教育專業(yè)語法教學改革及實施創(chuàng)新研究[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17(5):24-26.
[2]楊樺.高校英語語法教學的改革策略探索[J].求知導刊,2017(4):107.
[3]郭燕華.高校英語語法知識教學的改革創(chuàng)新探索[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20(22):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