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春靜
關鍵詞:英語學習;多元評價;初中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6-
引言
在當前新課程教學改革和新理念的科學指導下,英語教師在深入開展初中教學績效評價工作的過程中,應不斷強化初中學生的評價主體作用,通過評價教學主體多元化、協(xié)同發(fā)展,促進學校初中英語教師教學績效評價有序、科學地進行。目前,初中英語教學績效評估工作中存在著許多突出問題,例如,英語教師普遍忽視了英語教學績效評估的主體地位,忽視了學生的評估主體作用,評估的具體內(nèi)容、程序和標準還不夠完善,影響了英語教學評估在初中教育教學改革中的重要導向作用[1]。
一、評價主體多元化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影響,大都以教師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只是作為接受知識的客體被動接受英語知識,這不利于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拓展,也對學生造成了禁錮。因此,為突破這一教育局限,教師應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遵循新課標規(guī)定的多元評價模式,對學生進行評價性教學引導,使學生能夠真正認清自身的學習能力[2]。對學生開展多元評價可以從學生自評、生生互評、教師點評三個層面進行。學生自評可以使學生能夠清晰地進行自我剖析,從而可以開展更深刻的自我反思,以此不斷突破自我,挑戰(zhàn)自我極限,使自身的英語知識學習能力能夠得以質(zhì)的飛躍。而生生互評的作用在于它能夠讓學生看到一個不一樣的自我,通常學生開展自我評價,都會有無形的束縛,使學生無法真正認知自我,而通過生生互評,學生會從多元角度認知自我,并對自己的英語學習優(yōu)勢進行發(fā)揮,對自身的英語學習短板盡快補齊。而教師點評的作用在于可以綜合學生自評、生生互評,以及教師的意見,對每一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概況總結(jié),使學生能夠更加清晰地認知自我。而且,多元評價不僅是教師評價學生,學生同樣也可以評價教師,使教師能夠更加清晰地認知到自己的教學能力,也應結(jié)合學生的意見完善自我,并根據(jù)每名學生的不同特征,對學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模式進行教學引導。
二、評價內(nèi)容多維化
《新課程標準》提出,課堂教學要突出重點,讓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因此,在評價時,教師不能只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還要關注學生整個學習階段的表現(xiàn),包括課堂提問的參與度、上課的活躍度、課后作業(yè)的完成情況、課堂測驗的成績,綜合學生的表現(xiàn)后,教師再進行評價。這樣一來,學生會意識到,學習成績不是評價自己的唯一標準,個人能力的提高更為重要[3]。
如在教學外研版七年級英語上冊“ Module2 My family”時,教師可以先將一道連線題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借助問題讓學生了解將要學習的單詞。在學生掌握單詞后,教師可以將一些色彩豐富的圖片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并提出要求:“Work in groups.Talk about your family.”在這樣的要求下,學生會創(chuàng)編出一些與教學內(nèi)容有關的對話。如“Have you got a small family or a big family?”“How many persons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等。在學生互相詢問后,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評價。
三、評價方法多樣化
在實際開展評價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注重評價的實質(zhì),以此來確保評價方法的多樣化。教師需要從非量化與量化的角度考慮,讓評價更加公平、合理。例如,教師在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態(tài)度進行評價時,可以利用量化的評價方法,防止評價過于表面化。此外,教師應當結(jié)合實際的教育情況、教學方法創(chuàng)建專屬的評價符號,以此來提高評價的趣味性。此外,教師可以利用字母D(delete)或者“×”來表示刪減,還可以利用G(good)或笑臉來代表鼓勵學生。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不應當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還應當綜合利用各種評價方法,以提高其合理性和科學性。教師還可采取與學生交朋友的方式融入學生群體,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學生心中的親和力提高,也更能夠讓學生接受評價結(jié)果。
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在全新歷史時期,人才觀及教育觀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可以因地制宜地拓展教學模式,通過多元評價的模式對學生進行開放化、綜合化、體系化的英語教學引導,為學生搭建英語學習的多元評價體系,使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李蓉.初中英語教學多元評價實踐分析[J].英語畫刊(高級版),2020(15):123.
[2]許紅梅.新課標下初中英語教學多元評價方法探析[J].科幻畫報,2020(05):47.
[3]趙焱美.初中英語教學多元評價方式分析與解讀[J].中華少年,2020(01):29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