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東
(廣東工貿職業(yè)技術學院 廣東廣州 510000)
2019 年底爆發(fā)的新冠肺炎疫情為教育教學行業(yè)帶來了一次大變革。在這一特殊背景下,線上教學作為主要的授課手段,授課教師面臨著如何保證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的問題[1]。機械類課程是一門理論和實踐交叉的學科,課程安排既有理論教學也有實踐教學,為機械類課程線上教學帶來了新的困難。
本次調查研究對象為大專學生,利用問卷星線上問卷平臺發(fā)放問卷,使用Excel進行量化分析。線上教學主要從基本信息調查、客戶端應用、教學效果評價等幾個方面入手,調查結果如下。
本次調查共回收線上問卷253 份,有效問卷253份,問卷回收率100%,有效率100%,學生基本情況如表1所示。
表1調查結果顯示,男生比例為98.02%,女生比例為1.98%,這一男女比例符合機電工程類學生比例現(xiàn)狀。在年級參與人數(shù)方面,一年級占比57.71%,二年級占比41.11%,三年級占比1.19%,從數(shù)據(jù)上看,三年級學生參與人數(shù)最少,主要是大三下學期大三年級主要是在外實習;在線上問卷參與積極性方面,一年級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最高。
表1 學生基本信息(n=253)
1.2.1 學習終端設備使用情況
在硬件使用傾向方面,以手機作為終端設備占比最大,共209 人(82.61%);其次為電腦終端,共33 人(13.04%);平板電腦和其他硬件使用較少。如表2 所示。硬件使用傾向方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手機終端的使用更加方便,不容易受到空間、時間的限制。例如,早上8∶10 第一節(jié)課,部分學生直接臥床聽課,手機應用更加方便。
(2)部分學生沒有電腦。本階段線上調查主要針對大一、大二學生,雖然大三學生擁有電腦人數(shù)多,但是其課程在2019—2020上學期基本完成,下學期基本是課外實習。對于一、二年級學生,很多還沒有購買電腦,家里也沒有配置電腦,因此無法使用電腦終端。
(3)學校引導。在開展線上教學時,主要是安排學生下載相關線上APP,然后完成注冊,大部分學生都是按照學校要求使用手機APP上課。
因此,現(xiàn)階段本院的線上終端設備主要以手機為主、電腦為輔?;谏鲜鲈颍@種情況會保持到線上課程結束。
1.2.2 線上軟件平臺應用情況分析
軟件應用方面如表2 所示。軟件平臺應用情況:知到APP(249,98.42%)、微信群(107,42.29%)、騰訊群(72,28.46%)、其他學習平臺(38,15.02)、自主學習網(wǎng)站(15,5.93%)。其中,知到APP 為學院指定的線上教學平臺,因此占比最高,之所以沒有達到100%,根據(jù)表1所示,有3位大三年級學生,導致沒有出現(xiàn)100%。
表2 線上課堂軟硬件調查情況一覽表(n=253)
微信群為師生文字互動主要陣地。調查發(fā)現(xiàn),微信群應用占比較高(107,42.29%)。因為線上教學之初,知到APP初級版本師生互動功能較差,無法滿足實時的打字交流,學院為了提供師生互動,保證課堂氛圍,老師建了課程微信群,滿足教師和學生互動。隨后,知到APP 平臺升級,師生互動功能得到改善,但師生已經(jīng)形成了微信群互動習慣。
騰訊群課堂作為輔助教學平臺。騰訊群課堂也是為了應對知到APP 軟件平臺出現(xiàn)的問題。本院2020年2 月17 日開始開展線上教學,屬于線上開學比較早的學校,知到APP軟件平臺能夠很好地承受人流壓力,隨著開課學校增多,人數(shù)激增導致系統(tǒng)崩潰。為了應對這種情況,學院尋找替代平臺騰訊群課堂。第一,騰訊軟件覆蓋面廣,學生基本都有QQ 賬戶,因此節(jié)省注冊、認證、熟悉的過程;第二,教師、學生對于QQ軟件熟練度比較高,騰訊群課堂可以實現(xiàn)屏幕共享、PPT 放映、白板、連麥等功效,滿足教學功能。
自主學習網(wǎng)站和其他學習平臺使用情況較少。線上課堂學生自主能力極為重要,但是,從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學院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較低,僅有15 人去自主學習網(wǎng)站檢索相關資源、觀看相關課程。
1.2.3 知到APP軟件了解程度調查
從調查結果了解到,學生對于知到APP 軟件了解很好的僅有37人(14.62%),大部分學生對于知到APP了解一般,并且還有61人(5.54%)了解程度差,影響教學效果。
在線上教學模式調查結果如表3 所示,機械學院學生更傾向于教師直播方式占比56.13%,其他幾種方式相差不大。機械類專業(yè)課程有較強的邏輯能力,專業(yè)性高、專業(yè)詞匯多,教師直播授課能夠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表3 學習方式調查一覽表(n=253)
在自主學習方面,碎片化檢索學習和學校數(shù)據(jù)庫學習二者為主要學習方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通過百度、360 等瀏覽器直接檢索,實現(xiàn)碎片化學習。專業(yè)資源網(wǎng)站利用較少,調查了解發(fā)現(xiàn),主要原因是學生對專業(yè)資源網(wǎng)站了解較少,基本不知道本專業(yè)有哪些專業(yè)資源網(wǎng)站;另外,部分學生了解專業(yè)網(wǎng)站,由于自主學習能力弱,使用較少。
目前,線上教學課程仍是按照學校線下課表開展,調查結果如表4所示。其中,56.13%(142)的學生認為最佳學習時間段為上午第3~4 節(jié)課(10:10~11:50),25.30%(64)的學生認為上午第1~2 節(jié)課(8:10~9:50)為最佳時間段,僅有14.62%(37)的學生認為第5~6 節(jié)課(13∶50~3∶30)為最佳時間段。
表4 線上學習時間調查一覽表(n=253)
線上課堂有效時長調查中,39.13%(99)認為每節(jié)課有效時長在20~30min,這一調查結果也符合是弗朗西斯科·西里洛的番茄時間理論,認為專注學習的有效學習時間為25min。
對于課后作業(yè)設計時長傾向調查如表5 所示。51.38%(130)的學生認為半小時左右最佳,29.64%(75)的學生認為1h 左右最佳,僅有4.74%(12)的學生認為2h左右最佳。另外,還有14.23%(36)的學生認為線上不應該布置課后作業(yè)。
表5 課后作業(yè)時間傾向情況一覽表(n=253)
為了更好地調查機電學院學生機械課程的教學情況,調查學生對于線上教學開展情況調查。
從圖1 中可以看出,現(xiàn)階段面臨的主要問題有網(wǎng)絡信號差(75,29.64%)、沒有相關教材(62,24.51%)、缺少必要監(jiān)管自控能力差(50,19.76%),以及無法和教師高效溝通(30,11.86%)等。網(wǎng)絡信號強弱直接影響了課堂教學質量和聽課效果,其作為線上課堂的必要條件,若網(wǎng)絡信號差,則教學效果將大打折扣,降低學生的積極性。同時,教材作為學生的主要學習資源,線上課堂均為新知識,學生手頭沒有相應的教材,不利于知識了解、知識回顧等[2]。
圖1 線上教學面臨問題分布圖
對于線上教學資源是否豐富調查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69.17%(175)的學生認為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視頻、教材和課件,也有28.05%(71)的學生認為教師提供的教學資源一般,還有2.77%(7)的學生認為教師沒有提供足夠的視頻、教材或課件資源。從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師能夠很好地利用線上教學手段,豐富教學資源,保證教學質量,但是也有一部分教師沒有做好資源儲備,仍需改進[3]。
本校運用的線上教學平臺為知到APP,52.57%(133)的學生認為知到APP 滿足教學任務效果一般,18.97%(48)的學生認為知到APP 滿足教學任務基本達標,14.62%(37)的學生認為僅靠知到APP 無法滿足教學任務要求,其余學生(35,13.83%)認為知到APP可以很好地滿足教學任務要求。
在線上測評方面,學生最喜歡的題型如表6所示。課后測評作為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測評,可以有效了解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繼而有針對性地開展后續(xù)教學工作,幫助學生認識不足,鞏固所學知識[4]。線上教學中,學生更傾向于選擇題、判斷題和討論題。
表6 線上測評題型傾向一覽表(n=253)
調查結果如圖2 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學生比較喜歡談吐幽默、知識儲備大、知識面廣及掌握直播溝通技巧的老師,僅有極少部分喜歡線上嚴師。
圖2 學生喜愛線上課程原因調查
從上文了解到,軟硬件配置不到位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教學流暢性差。針對這一問題,必須要加強軟硬件配置。對于教師而言,教學需要安靜、網(wǎng)絡信號穩(wěn)定的環(huán)境,教學設備如電腦、手機能夠滿足教學效果,學校可根據(jù)實際教學經(jīng)驗,總結最低配置,為教師提供參考,保證教學流暢性。對于學校而言,作為管理主體,需要保證教學平臺的穩(wěn)定性,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短時間數(shù)據(jù)涌入,平臺無法承受,導致系統(tǒng)崩潰[5],學校需要建立應急小組,對接教學平臺運營方,及時找出搭接好教學和平臺方之間的溝通橋梁。對于學生而言,保證客戶端配置滿足上課需求,網(wǎng)絡穩(wěn)定性好。
教師和學生對于網(wǎng)絡平臺熟悉度差,影響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布置了教學任務,但是學生找不到任務鏈接入口,1min 的任務,學生找到位置卻需要10min,耽誤了整個教學進程。網(wǎng)絡平臺熟悉程度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要求教學平臺運營方開展平臺培訓。在線上教學之初,組織專人對教師和學生開展平臺操作培訓,保證教師和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平臺運用。
(2)及時總結典型問題,反饋到運營方。學校將學生和教師教學中易發(fā)的典型問題反饋給運營方,運營方撰寫典型問題處理流程,不斷提升教師和學生使用平臺的熟練度。
從上文了解到,學生最佳上課時間是上午第3、4節(jié)課,因此,在安排課程時,將專業(yè)核心課程安排該時間段,滿足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
線上教學單純依靠教師輸出無法達到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必須要拓寬教學資源[6]?,F(xiàn)階段,大部分高校采用一種教學平臺,開展線上教學,然后布置相應的作業(yè),并未充分考慮線上教學特點。例如,作業(yè)仍是讓學生撰寫在作業(yè)本上,然后拍照上傳,作業(yè)完成效果差,作業(yè)批改難度大。因此,除了教學平臺以外,還需要從課前、課后兩個方面完善。
課前,教師將課程重點內容梳理,并將其網(wǎng)絡資源,如視頻資源、文檔資源、圖片資源等整理分享給學生,并且做一份云預習文檔,讓學生有目的、有側重地開展預習。課后,教師將作業(yè)發(fā)布到教學平臺上,學生可以直接利用平臺完成,達到復習效果,作業(yè)量為30min 最佳。通過上述方法,可以實現(xiàn)課程資源體系構建的閉環(huán),保證教學效果。
線上教學中,仍然使用填鴨式教學,效果極差。根據(jù)調查結果可知,線上教學學生自主性差,互動性少,學生容易開小差。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必須要提升互動比例,讓學生不斷參與到教學之中,避免學生開小差。由于缺乏有效的監(jiān)督,學生學習自主性差,部分學生選擇打開平臺掛機,線上教學效果基本喪失,但缺乏有效的解決手段,改善這一問題。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線上教學效果缺點在于軟硬件配置不到位、教師教學方法陳舊、教學監(jiān)督缺失、課本教材沒有及線上教學熟悉度低。
(2)線上教學中,大專學生學習積極性普遍較差、容易開小差,缺乏有效監(jiān)督,導致掛機現(xiàn)象較多,學校和教師鞭長莫及,是線上教學的典型問題。
(3)線上教學培訓缺失,部分教師和學生不熟悉教學平臺,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熟悉教學平臺,開展線上教學培訓是保證教學流暢性的重要手段。
(4)線上教學優(yōu)勢在于學生獲取教學資源更加廣泛,學生簽到更加快捷方便,學生可以利用分享、點贊等方式及時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