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媛
摘要:在新時代背景下,小學時期的語文教學已經有了新的要求標準,教師在研究教學方法以及進行課程改革時,都要遵守相關標準,以科學貼合的模式進行教學工作,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然而,當前,諸多語文教師在教研和課改中還存在一定問題。針對于此,本文將結合當前小學語文所存在的教研課改問題提出相應對策,進一步提高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研;課改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在以往的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具有過重的應試教育思想,在選擇教學方法和研究教學內容時都存在一定問題。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著學生最終學習效果和整體教學質量,導致諸多學生語文思維品質難以提高。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不僅要注重教學內容的合理性,還要進行高效的課改和教研。由此可見,探究語文教學中存在的教研與課改問題并找出相應對策具有重要意義。
一、當前部分語文教師存在的教研課改問題分析
(一)教師采取的語文教學策略過于單調
在以往的教學工作中,諸多語文教師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過深,其在開展語文教學時所應用的語文教學策略過于單一。以古詩詞教學為例,諸多教師采取的模式一般是先為學生朗讀,在帶領學生領讀,最后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并記憶背誦。在新課改背景下,部分教師雖在表面上變更了語文教學形式,但其教學本質并未得到改善,所采取的方法和策略仍舊過于單一。在此基礎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動力會受到抑制,其學習效率和質量也難以充分提高。
(二)教師應用的語文評價與考察方法過于單一
課后評價與考察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發(fā)掘學生語文學習問題的重要途徑。在新課改背景下,這一環(huán)節(jié)的重要性日漸明顯。然而,諸多教師在進行課后總結和評價時,多會運用書面考察和口頭總結的方式進行相關工作,但對學生的個別情況有所忽略。在這一情況下,小學生難以了解自身存在的語文學習問題,其在后續(xù)學習中會受到此類問題的影響。除此之外,教師也難以充分做好教研與課改工作,教學質量無法得到提高。最終難以滿足現代化教育標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無法實現。
二、做好小學語文教研與課改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 以多元化模式開展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工作
在新課改背景下,學生在各個課程中的學習目標各有不同,適合不同課程的教學方式也應有所差異。為充分做好該時期的教研與課改工作,教師應該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摒棄單一化的教學思想和模式,讓學生有更多的學習選擇性,并以不同的途徑體驗語文知識。久而久之,教師的教學效率和質量能顯著提高,對現代化教研和課改工作的落實也更為明顯。
例如,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教師可采用多媒體教學法,為學生選擇一些和古詩詞內容具有較強貼合性的圖片,加強學生對詩詞內容的理解。同時,還可在學生進行古詩朗讀時選擇合適的配樂,讓學生更為全面的了解相關古詩詞的情感基調和作者想要表達出的真實感情。除此之外,還可用朗誦競賽的方式進行古詩詞學習,讓學生結合自身理解和課內外資源了解古詩內容,并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鍛煉,對古詩節(jié)奏的劃分和內容意義有更為清晰的認知。之后進行朗誦比賽,由教師和全體學生對朗誦結果進行評價,并對朗讀效果最好的學生進行表彰。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下,學生能以不同的體驗進行古詩詞學習,其對古詩詞內容的了解和對作者情感的認知更為全面,教師也能進一步做好教研與課改工作。
(二)以多樣性標準開展小學階段的語文評價工作
課后考察與評價是總結學生學習情況,發(fā)掘學生潛在學習問題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教研與課改工作中,此方面工作更為重要。若教師能以科學豐富的評價模式考察學生學習情況,其對學生的幫助會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相關語文教師要設置更為科學多樣的評價標準與策略,幫助學生補足語文學習短板,在根本上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從而發(fā)揮教研與課改的重要優(yōu)勢。
例如,在進行童話學習時,教師不僅要讓學生了解通話內容,更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意識,此外,也要注重教學工作的趣味性。因此,教師可讓學生進行童話改編或童話創(chuàng)作,了解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并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創(chuàng)新平臺。之后,根據學生的創(chuàng)作結果,選擇3到5篇片較為優(yōu)秀的童話進行朗讀,并表彰相關學生。而在認識拼音和漢字時,教師可通過默寫或背誦的方式考察學生學習情況,并找出學生存在的問題短板,讓學生加強訓練。此外,學生還會學習一些科學性和理論性較強的文章,教師可設計一些課外拓展活動,培養(yǎng)學生拓展思維。而在學期末進行綜合評價時,教師要從學生進步情況和在課堂中的表現情況進行有效且科學的語文評價,發(fā)揮課改對學生的引導意義。
總結
就上述內容而言,做好小學時期的語文教研與課改工作對整體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情況至關重要。但當前部分語文教師并未發(fā)揮這一工作的重要優(yōu)勢,其所采取的語文教學策略和語文評價模式缺乏科學性,教研與課改的根本優(yōu)勢和意義也難以發(fā)揮。因此,相關教師要結合新課改背景,做好相應的創(chuàng)新工作,在教研與課改的科學指導下開展語文教學,帶動學生向正確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環(huán).淺談小學語文教研和課改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祖國,2019(08):259+272.
[2]宋銳.小學語文教研和課改的問題及對策[J].內蒙古教育,2018(08):69-70.
[3]姜徑徑.淺析小學語文教研與課改的問題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7(39):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