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芙蓉
摘? 要:STEAM教育就是集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shù)學多領域融合的綜合教育,其開放性、主體性、情境性、關聯(lián)性、發(fā)展性,從一開始產(chǎn)生就順應了中國課程改革的發(fā)展態(tài)勢,并受到全國各中小學幼兒園的大力歡迎。由于本校的薄弱原因,一直教語文的我,學校會安排兼任各種文體方面學科,可自己戀戀不忘對讓自然的熱愛,對科學的熱愛,對人性的思索,主動兼任了幾年的小學科學的授課,在此淺談一下科學與其他學科的融合教育,現(xiàn)在稱為STEAM教育。
關鍵詞:小學科學;STEAM教育;教學實踐;滲透
一、小學科學的理論與實踐緊密融合,讓孩子身心合一,使校園充滿歡樂,促進了家庭美滿和諧
在科學課授課時,不僅會給學生驚喜感,還會給教師成就感。小學科學內(nèi)容在編排時來源于生活,淺顯易懂,老師可以隨處隨時取材用于課內(nèi)教學,可以帶孩子們走進生活,走進自然一起探索、發(fā)現(xiàn)、解惑,也可以讓家長參與進來,帶著游玩的心態(tài)讓家庭閑暇的時間更豐滿,更有意義,增加和諧健康的家庭氛圍。比如,在教四年級聲音部分,課內(nèi)學生拿起了尺子,放在課桌邊緣,一手按著,一手按壓、放手,循環(huán)反復,發(fā)出嗡嗡的聲音時。平時表現(xiàn)最差的學生臉上也是笑容,眼睛里都放著的時光亮,接著孩子們會用手抓桌子、翻書等,尋找聲音,感受聲音,細思聲音的所蘊含的道理。雖然,這時教室不同于平日的語文、數(shù)學課,鬧哄哄,亂糟糟的,但心在那,光在那,夢在那,未來也在那。正如葉圣陶所說,教師之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于相機誘導。課后,家長反饋說,孩子們在家里把媽媽的皮筋、鍋碗瓢盆等玩了很久,有的家長們被弄得哭笑不得,有的家長和崽崽一起開了場音樂會。單一的重負下的學習,是累的,苦的,有反抗的心理;融合的快樂的學習,是發(fā)自內(nèi)心渴望的,時間是不夠用的,是令人興奮的?!翱茖W的研究好像鉆木板,有人喜歡鉆薄的,而我喜歡鉆厚的——愛因斯坦”孩子們的鉆勁是可貴的,對科學的愛好會伴隨著一生,那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學的精髓。
二、小學科學與語文、藝術等學科的融合,激發(fā)孩子們的各種感官,增強孩子們的腦思維,培養(yǎng)團結合作精神
從兒童心理學方面,孩子們對新奇、變幻的事物有著很強的主觀能動性,也極易學習并接受。教科學課《物體的沉浮》內(nèi)容時,除了會用氣球、瓶子等進行實際演示操作實驗外,還會讓孩子回憶《烏鴉喝水》那一課,石頭為什么會沉下去?烏鴉最終為什么喝著水了?孩子們回憶起曾經(jīng)做過的實驗游戲,更是打開思路,眉飛色舞。在教三年級《天氣》時,除了課堂授課時,還會讓學生課后看天氣預報,感知天氣變化,舉行班級小小播音員,播報天氣預報,還組織學生觀看四季詩詞韻律歌曲,跟著節(jié)拍,做著動作,進一步了解自然的天氣變化,萬物生長。在教四年級《運動與力》時,讓學生根據(jù)自身特長分工合作,繪制設計的小車圖紙,把想法繪制成平面圖,試著繪制立體圖,不斷修改圖紙,再動手,利用工具制作簡易的小車。人心齊,泰山移。當有小車轉動時,整個團隊沸騰了。
三、科學STEAM的補充教材教程的拓展學習,更是讓學生培養(yǎng)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加深了孩子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科學愛好,對宇宙的探索欲望
比如,VR即虛擬現(xiàn)實技術(Virtual Reality)成為近期的熱門詞匯,它是項利用計算機模擬人視覺、 聽覺、觸覺,帶給人一種身臨其境沉浸式感覺的技術。其中對視覺的模擬就是利用人的兩只眼睛看到的圖像有偏差,分別輸出給兩只眼睛不同的畫面來達到的。本次活動探究了學生們喜歡的VR眼鏡的工作原理,拓展了解了人在觀察時眼睛的特點,加深學生對器官功能的認識。通過制作VR眼鏡,不僅提高了動手能力,還認識并了解凸透鏡的特點以及它在VR眼鏡中的作用,激發(fā)了學生對科學技術應用的好奇心。再比如, 生活中我們會面臨形形色色的產(chǎn)品,這些產(chǎn)品背后的設計會考慮哪些因素?遇到雨天,有人打傘,有人穿雨衣,都是為了擋雨,為什么不是所有人都打傘或穿雨衣呢?這兩種產(chǎn)品設計背后需要考慮哪些因素呢?本節(jié)課通過控制變量,研究在“大雨”和“大雨+大風”兩種情況下,雨衣和雨披之間的功能設計差異。除了功能我們還需要考慮外觀,產(chǎn)品的宜人性,經(jīng)濟性等要素,培養(yǎng)學生對產(chǎn)品設計的認識,鍛煉學生動手能力,設計能力。不管怎么樣,我們研究了在下雨的時候,為了不讓大雨淋濕,設計師所做的設計產(chǎn)品的分析。雨傘可以直接擋住大雨,但是當我們騎車或者手提重物時,就不方便空余出一只手拿雨傘;風沙很大的時候,骨架比較少或細的雨傘很容易被折斷,雨衣的設計,就可以隔開雨水,穿在衣服上,方便很多。但是穿著雨衣騎自行車、摩托車等,雨衣還是會很大程度上限制我們的行動。雨披的設計,無袖加上前后兩片防水材料,擴大了人們的活動范圍。生活中的各種各樣的設計都是為我們的活動和生活提供便利。再比如,我們一直生活在小區(qū)樓房里,建筑工程師在設計小區(qū)房子距離時候要嚴格按照國家標準,確保住宅達到一定指標。尤其對于房間內(nèi)釆光的要求,需要滿足在一年中的冬至日時,日均釆光大于等于一小時。老師帶領孩子利用手電筒、樓房模型、直尺等實驗材料進行實驗,模擬太陽在冬至一天中的照射周期,觀察樓房影子的變化規(guī)律,判斷兩棟樓房之間的合適距離。實驗模擬太陽在冬至這一天中的照射情況,判斷出兩棟樓房之間的合適距離,讓孩子對生活常見事物背后原理產(chǎn)生探究的興趣。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科學課中STEAM的教育教學還值得我們繼續(xù)探索。
參考文獻:
[1]李澤騭, 陳軍民. 愛因斯坦哲學思想研究[M].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1988
[2]鄒尚智. 課堂教學技能: 名師經(jīng)驗[M].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