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虎
摘要:隨著教學的不斷改革,單一且毫無新意的學習模式已無法滿足學生需求,尤其是初中數(shù)學學科,本就復雜難懂,若不進行有效調整與優(yōu)化,則很難提高教學效率。因此,教師可應用小組合作學習開展課程,讓初中生化被動為主動,在興趣與動力驅使下,積極融入到小組中,并在合作學習下理解與掌握好數(shù)學知識,得以提高初中生學習質量與教學效率。本文針對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初中數(shù)學學科教學效率提出相關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初中數(shù)學;教學效率;提高
前言:
初中數(shù)學這門學科較為復雜、抽象,知識理解起來也并不容易,為了提高教學效率,讓初中生在學習中有所突破。教師應改變已有策略,在開展教學過程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借助多種方法將初中生興趣與熱情激發(fā),引導他們主動融入到小組合作中。促使初中生以組為單位展開探究、思考、交流與分析,確保能將復雜的數(shù)學知識完全理解與掌握,同時強化初中生綜合能力,得以實現(xiàn)學習質量與數(shù)學學科教學效率的明顯提高。
一、合理劃分小組,引導合作預習
初中數(shù)學相較于小學階段,不但知識量更多且更抽象,學習難度也更高,致使初中生缺乏熱情,面對固定且毫無新意的學習模式甚至會有抵觸情緒,極易影響教學效率。因此,教師應優(yōu)化授課模式,可根據(jù)教學內容巧用小組合作學習,這是當下較為流行且實用的一種方法。能將初中生熱情與積極性調動起來,使其能自主融入課堂。教師應從初中生各方面能力出發(fā),進行綜合評估后,合理劃分小組,在課堂上給予初中生足夠的時間,積極引導他們進行合作預習。如此一來,初中生就能在小組中通過交流、探討、思考與分享了解即將學習的內容,能力較強的初中生能起好帶動作用,促使其學習質量與綜合能力得以實現(xiàn)提升。
例如,在《生活中的立體圖形》一課,本課知識難度并不是很高,教師應改變講解模式,可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將初中生合理劃分小組后,在課程開始之初,引導初中生進行合作預習。比如:利用多媒體將生活中的實物抽象成各種立體圖形,包含魔方、水杯、足球、漏斗、文具盒等,再將以上內容制作成短小的微課視頻,在課堂上反復播放,讓初中生根據(jù)視頻進行合作預習。以上內容較為貼近生活,可將初中生熱情調動起來,使其能自主、快速的融入到小組中,在合作學習中互相交流、探討以及分享見解。學習能力強的初中生會利用已有經驗幫助他人,讓全員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升,并對接下來教師要講解的知識有一定認知,從而掌握的更扎實,得以明顯提高初中生綜合能力與數(shù)學學科教學效率。
二、利用問題情境,引導合作討論
數(shù)學學科本就枯燥,當學生步入初中階段,會發(fā)現(xiàn)知識更加抽象,在理解上難度也更高,再加上單一的學習模式,只會讓初中生產生厭倦心理,不利于學習突破。因此,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應用小組合作學習這種高效的方法。根據(jù)教學內容與知識點,設計問題情境,借此引導初中生展開合作討論。如此能將其求知與探究欲望激發(fā),促使初中生自主融入到小組中,通過合作積極進行交流、討論與互相分享見解,可將問題理解透徹,并在組內全員思路匯集下共同解決問題,可扎實掌握數(shù)學知識。同時加強初中生之間的互動,讓課堂氛圍變的更活躍、熱烈,得以顯著提高初中生學習質量。
例如,在《線段、射線、直線》一課,本課要求初中生完全掌握幾種線的特征,并會解決簡單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jù)本課知識點,利用問題設計情境,引導初中生進行合作討論。比如:請舉例說明線段、直線、射線有什么區(qū)別和特征?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可用什么方法表達?實際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物體可近似看作線段、射線和直線?木匠師在鋸木時,一般會先在木板上標出兩個點,然后再經過這兩點彈出一條墨線,這是為什么?以上問題能將初中生求知欲望激發(fā),使其以高漲的情緒主動融入小組,并能在合作學習中進行交流、討論。促使初中生能在共同分析、思考與分享下透徹理解問題,并在解決過程中扎實掌握好本課知識。同時在初中生互動下課堂氛圍會變的熱烈起來,使其學習質量有所保障,得以提高初中生綜合能力,實現(xiàn)教師高效教學。
三、借助任務布置,引導合作實踐
在初中階段,數(shù)學這門學科是整個教學體系中教學重難點內容,對學生日后學習及長遠發(fā)展有很大影響。然而實際上,由于初中生學習方式太過局限,且缺乏實踐機會,致使學習質量偏低。對此,教師在教學開展過程中應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可根據(jù)課程內容與重點知識布置任務,借此引導初中生進行合作實踐。一方面能將其興趣激發(fā),讓初中生產生高漲的情緒,另一方面能使其快速、主動的融入到小組中,以組為單位明確分工、互相探討、積極思考與分析,最終得以共同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既可讓初中生扎實掌握與鞏固所學知識,還能使其學習質量有所保障。
例如,在《數(shù)據(jù)的分析》一課,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數(shù)據(jù),本課要求初中生不僅會收集、整理與表示數(shù)據(jù),還要進行分析,并進一步做出判斷。當初中生掌握知識后,教師可布置一定任務,讓他們以小組合作模式進行實踐。比如:搜集身邊常見現(xiàn)象或事件的具體數(shù)據(jù),在整理后進行仔細分析,并及時做出有效判斷,最后每組派一名學生展示任務結果并詳細講解。如此利用實踐任務,能將初中生興趣充分激發(fā),使其以高漲、興奮的情緒主動融入各自小組,同時在組內明確每個初中生的分工,在收集與整理數(shù)據(jù)后積極展開探討、思考與分析,最終在全員共同努力下完成任務。既可讓初中生扎實掌握本課知識,還能達到鞏固與加強應用目的,確保初中生各項能力有所提高,得以構建數(shù)學學科高效課堂。
總結:
初中數(shù)學學科由于學習難度大且不易理解,教師應以提高教學效率與學生學習質量為目標,在授課過程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這種高效且顯著的方法。教師可從劃分小組、問題情境及布置任務等方面出發(fā),積極引導初中生進行合作預習、討論與實踐,使其能產生足夠的興趣與動力,促使初中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更加主動。得以將數(shù)學知識理解透徹,并扎實掌握,從而實現(xiàn)初中生學習質量與課堂教學效率的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許振興.論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構建[J].新課程,2021(45):93.
[2]王蒙.小組合作學習法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運用[J].試題與研究,2021(30):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