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穎新
( 東港市中醫(yī)院麻醉科 , 廣東 東港 118300 )
上肢骨折是骨科常見骨折類型,切開復位內(nèi)固定術治療效果獲得肯定。為了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減輕患者應激反應、疼痛,需配合有效的麻醉方法。臂叢神經(jīng)阻滯操作簡便,廣泛用于上肢骨折切開復位內(nèi)固定術治療中,但是臨床工作中發(fā)現(xiàn)單一臂叢麻醉阻滯不全情況明顯,導致患者術后疼痛主訴,增加睡眠、生活質(zhì)量負擔。為了減輕患者術后疼痛,需優(yōu)化麻醉方案以強化麻醉效果。相關研究指出,右美托咪定聯(lián)合臂叢麻醉的麻醉效果顯著且安全性高,滿足上肢骨折手術患者麻醉需求[1]。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麻醉方案的麻醉效果,本文進行對比研究。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研究對象均為我院骨科2019年6月-2020年3月收治的110例上肢骨折患者,經(jīng)CT等檢查確診,手術方案患者和家屬知情同意,患者手術耐受、具有配合能力,上報獲得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傳染疾病、凝血功能障礙、意識障礙患者。進行上肢骨折患者分組麻醉,對照組55例、觀察組55例。對照組:男性、女性患者比例28:27;患者年齡20-72歲,中位數(shù)(48.0±6.0)歲;上肢骨折原因:交通事故傷患者25例,高空墜傷以及重物擠壓傷患者各15例;合并基礎疾?。禾悄虿∫约案哐獕夯颊吒?5例。觀察組:男性、女性患者比例30:25;患者年齡22-73歲,中位數(shù)(48.5±7.5)歲;上肢骨折原因:交通事故傷患者26例,高空墜傷患者16例,重物擠壓傷患者13例;合并基礎疾?。禾悄虿』颊?5例,高血壓患者13例。對照組與觀察組上肢骨折患者基線資料完整且均衡,P>0.05,具有可比性。
2 麻醉方法:對照組:生理鹽水、臂叢麻醉。微量泵泵注生理鹽水(0.5μg/kg),并于10分鐘內(nèi)泵注完畢,之后維持量0.4μg/(kg·h),術畢前10分鐘停藥。用藥15分鐘后超聲下經(jīng)鎖骨上入路臂叢麻醉,輔助上肢骨折患者仰臥位、頭偏向健側(cè),鎖骨中上1-2cm進針,穿刺針(22G)經(jīng)標記刺入,取中、后、下方向,上肢感覺異常后固定穿刺針,注入利多卡因、羅哌卡因混合麻醉劑20ml。觀察組:右美托咪定注射液+臂叢麻醉。微量泵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泵注時間、維持量、停藥時間以及臂叢麻醉方法同對照組。
3 觀察指標:記錄2組上肢骨折患者感覺神經(jīng)阻滯起效時間、維持時間、不良反應以及不同時間鎮(zhèn)靜、疼痛評分。
4 評分標準:參考OAA/S評分評價上肢骨折患者的警覺/鎮(zhèn)靜狀況,總分5分,分數(shù)越高說明上肢骨折患者的鎮(zhèn)靜效果越好[2]。參考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上肢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總分10分,分數(shù)越高說明上肢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越強烈[3]。
6 結(jié)果
6.1 指標評分比較:觀察組上肢骨折患者OAA/S評分方面,臂叢穿刺前為(4.90±0.10)分、切皮時為(3.80±0.50)分、骨折復位時為(3.70±0.70)分、術畢為(4.27±0.66)分;VAS評分方面,術后4小時為(2.12±0.50)分、8小時為(2.50±0.45)分、16小時為(1.78±0.33)分、24小時為(1.78±0.33)分、48小時為(1.55±0.25)分;麻醉用時方面,感覺神經(jīng)阻滯起效時間為(10.88±1.60)分鐘、維持時間為(470.03±26.50)分鐘。對照組上肢骨折患者OAA/S評分方面,臂叢穿刺前為(3.15±0.20)分、切皮時為(2.90±0.40)分、骨折復位時為(3.02±0.60)分、術畢為(±3.700.60)分;VAS評分方面,術后4小時為(3.50±0.55)分、8小時為(3.66±0.43)分、16小時為(2.35±0.30)分、24小時為(2.80±0.30)分、48小時為(1.78±0.30)分;麻醉用時方面,感覺神經(jīng)阻滯起效時間為(12.30±1.80)分鐘、維持時間為(685.05±28.50)分鐘。上肢骨折患者不同時間OAA/S評分、VAS評分以及感覺神經(jīng)阻滯起效時間、維持時間差異顯著,經(jīng)統(tǒng)計學計算P均<0.05。
6.2 2組不良反應比較:觀察組55例上肢骨折患者術后心動過緩2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63%(2/55)。對照組55例上肢骨折患者術后心動過緩、惡心嘔吐、寒戰(zhàn)各2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0.90%(6/55)。上肢骨折患者組間術后不良反應情況經(jīng)統(tǒng)計學計算,P>0.05。
臂叢神經(jīng)阻滯效果好,適用于上肢手術。但是,患者術中意識清楚情況下對手術操作的恐懼心理強烈,從而誘發(fā)生理應激反應,增加了手術風險。右美托咪定屬于高選擇性α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作用于腦干藍斑核內(nèi)α2腎上腺素受體的基礎上起到良好的鎮(zhèn)靜、催眠效果,抑制術中血流動力學波動,減輕手術患者的應激反應。另外,患者出現(xiàn)呼吸抑制的風險較小,不會造成藥物成癮性,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性。李蜜研究指出,右美托咪定+臂叢麻醉用于上肢骨折手術中具有麻醉起效快、持續(xù)時間長、鎮(zhèn)痛效果好等優(yōu)勢[4]。本文結(jié)果與魏坤研究結(jié)果有一致性,采取右美托咪定聯(lián)合臂叢麻醉的觀察組上肢骨折患者不同時間(臂叢穿刺前、切皮時、骨折復位時、術畢時)OAA/S評分高于對照組,術后不同時間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另外,組間術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5]。
綜上所述,上肢骨折手術中應用右美托咪定聯(lián)合臂叢麻醉效果獲得肯定,協(xié)同作用下強化了麻醉效果,具有起效快、藥效時間長、鎮(zhèn)靜以及鎮(zhèn)痛效果好等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