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中國基礎教育改革深入發(fā)展,初中體育作為基礎教育改革的課程之一,在新課程改革中更加注重對學生身體素質及體育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為進一步推動初中體育教育深化改革、提升體育教學質量,教師要在對學生進行知識建構的過程中進行反思性評價,幫助學生在對原有知識回顧反思的基礎上評價和分享他人觀點,有效改善學生自我完善中存在的問題?;诖?,文章在對反思性評價相關內容闡述的前提下,深入分析其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重要價值,進而提出有效的應用策略以期在推動初中體育教學改革的同時全面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與知識能力。
關鍵詞:初中體育;課堂教學;反思性評價;實踐應用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中國課程教學強調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多樣化的教學實踐活動中,使其在知識建構與活動實踐中實現自我反思與自我發(fā)展。
為進一步推動中國新課程改革、提升教育教學資源利用率,反思性評價作為一種發(fā)展性評價方式日漸受到學校與教師的關注與重視,并在實現學生個性發(fā)展與自我完善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一、 反思性評價內容概述
反思性評價作為一種新的評價方式,在新課程改革及素質教育發(fā)展要求下能夠最大程度上實現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同時能夠在學生知識構建過程中,借助反思性評價實現對自身知識學習情況的判斷,便于實現對自身學習方法的調節(jié)與改進。所謂反思性評價是指教師、學生在多元客觀開放的評價過程中,依據基礎性發(fā)展目標、學科學習目標的實現程度、教與學過程的合理性、教與學方法的有效性等形成的信息進行主動反思、自我調節(jié)的方式。相較于其他教學策略,這種評價方式能夠實現學生“學”與教師“教”兩者相統(tǒng)一,進而實現教學互長、共同進步的發(fā)展目標。
反思性評價這一發(fā)展性評價方式立足于杜威、皮亞杰的建構主義理論,立足于認知學習理論在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同時充分發(fā)揮教師“教”的作用,促進學生能夠增強對復雜困難問題的理解與認識。為充分體現反思性評價在新課程改革及課堂實踐教學中的作用,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導者與實施者,通過設計多元化反思性評價在構建教師自我反思評價、同伴互助反思評價及專業(yè)指導性評價等評價體系的基礎上形成問題提出、成因分析、措施尋求、方案改進、再次實踐、再次反思等評價步驟,為在課堂實踐教學中更好地實施反思性評價提供實踐方案。反思性評價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目的在于擺脫傳統(tǒng)過度依賴外界評價的模式,實現教師與學生在知識學習中的自我評價與自我反思,進而提升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教學效果。
二、 反思性評價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意義分析
面對多元化時代背景對人才培養(yǎng)提出的新要求,尤其是新課程改革對初中體育教學提出的新要求,迫切需要教師以多樣化、選擇性的課程內容來適應日益增長的教學需求與迅猛發(fā)展的社會變化,以更好地實現人才個性化、差異化與多樣化發(fā)展。對于初中體育課程,要更加注重對學生體育精神、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在發(fā)展學生身體素質與健康的同時注重對學生體育參與能力與習慣的培養(yǎng)。尤其是新課程標準中突出強調的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要求教師在體育教學改革中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轉變教學組織形式、構建科學教學評價體系,以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從這一層面來看,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實施反思性評價引導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與實踐價值。
(一)有助于提升初中體育教學水平與教學質量,推動新課程改革
伴隨中國經濟社會的持續(xù)發(fā)展,國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在整體上有較大提升。同時新的生產與生活方式也使得人類體力活動減少、心理壓力增大,尤其是青少年的身體健康與體能素質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體育課程作為增強學生健康的重要途徑對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質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在這種背景下,《全日制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制定無疑為體育這一課程改革指明方向,要在堅持“健康第一”的發(fā)展理念下注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發(fā)揮,構建較為完整的課程目標體系與發(fā)展性評價方式。其中反思性評價作為一種新的發(fā)展性評價方式,在體育課程中的應用有助于推動教師實現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在引導學生掌握基礎體育知識的同時實現體育課程的深化改革,進而全面提升體育教學水平與教學質量。
(二)有利于改善初中體育教學現狀,全面提升學生體育素質與健康水平
與其他基礎課程相比,體育這門課程重在讓學生學習體育健康知識的同時實現學生體能與健康的發(fā)展,進而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與能力。當前中國基礎教育階段的體育課程過多地注重對學生體能的訓練,在某種程度上忽視對學生體育意識、體育精神、運動興趣的培養(yǎng)。尤其是體育教學中涉及的部分保健、救護安全及技能的培養(yǎng),同時容易忽視教學過程中的個體差異,在實現每個學生體育健康發(fā)展中存在效果不佳的現象。對此,反思性評價的應用能夠在實現多元化評價的同時便于教師發(fā)現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不足及需要改進的地方,能夠讓學生在自我評價與外界評價相結合的情況下正確看待自身發(fā)展不足,便于在今后的體育教學中加以改進,進而在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前提下全面提升學生體育素質與健康水平。
(三)有助于推動多樣化教學、多元化評價的初中體育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發(fā)展
反思性評價是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夠評價學生做了什么,并指出下一個預定的步驟,努力改善他們的運動探究過程,帶來高質量的學習和遷移。在傳統(tǒng)教學觀念中,體育教學并未有擺在教育的重要位置,甚至有多數人認為體育教學可有可無。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及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提出,初中體育課程作為提升學生身體素質與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要實現對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更新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積極拓展初中體育教學新思路以推動初中體育多樣化發(fā)展。此外,反思性評價作為新的發(fā)展性評價方式,能夠在發(fā)揮評價作用的同時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發(fā)展,在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的同時強化學生的責任心與團隊意識,這有利于推動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與新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建。
三、 反思性評價引導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一)營造自主體驗的課堂氛圍
課堂是人才培養(yǎng)的主陣地,伴隨中國社會環(huán)境變化對人才培養(yǎng)提出的新要求,這在某種程度上迫切要求傳統(tǒng)課課堂必須作出調整與改變。同時在新課程改革理念及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初中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突破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實現自主體驗課堂的重構。尤其是在“健康中國”戰(zhàn)略的影響下,體育教育邊緣化課程越來越受到學校、教師及家長的重視,學生在體育課程中學得是否開心、是否認真等都與教師的課堂氛圍營造有著直接而密切的聯(lián)系。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體育課堂可以說是一個會隨時出現多種突發(fā)狀況的非封閉式的課堂,初中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與探索可以說為整個課堂注入了不穩(wěn)定因素。在這種發(fā)展狀況下,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種自主體驗的課堂氛圍與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能夠在寬松、和諧、有趣的課堂氛圍中實現對體育知識及技能的學習。當然這勢必需要教師對體育課堂中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體育技能選擇等進行反思,選擇更加適合初中生發(fā)展特點及調動其主動性的教學內容。
(二)教師反思的同時注重引導學生自我反思
面對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出現的多種情況及行為,要求教師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反思,并針對不同表現的學生給予不同的反應。正所謂教師在機動靈活地處理不同教學情境中、不同學生出現的各種情況時,教學活動本身便成為教師的一種反思,同時也是一種教學藝術。為了更好地提升教師體育教學水平與教學質量,部分教師往往會在教學活動結束后對課堂中的師生互動、教學行為及教學效果進行反思。但體育教學的實質是師生互動、相互交流,不能完全忽略學生在此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對此,教師在注重自我教學活動反思時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足球球性、足球帶球、足球繞樁時,尤其是對學生進行足球速度、力量等進行訓練時,要注重對學生自我評價、自我反思的引導。對部分在足球訓練中效果不佳的同學,可以引導他們在與他人表現對比的過程中查找自身存在的差距,并對學生的自我評價進行點評,幫助其在自我反思、自我評價中實現自我成長。
(三)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實現學生自我激勵性評價
在新課程改革及素質教育理念影響下,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發(fā)揮學生課堂主體作用成為當下教師進行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同樣的要將反思性評價應用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勢必要對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體育課程相較于其他課程而言,其教學場所不僅僅局限于操場,同時學校的其他場地也可以成為重要的教學環(huán)境。尤其是在對近年來初中體育教學發(fā)展現狀深入了解的情況下,體育教學活動的實施環(huán)境應當與外部環(huán)境進行有機結合,以實現學生智力、體能、情感與社會責任等全面發(fā)展。對此,教師在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過程中可以不用拘泥于傳統(tǒng)教師“教”與學生“學”的課堂模式,可以將一些趣味性的活動納入課堂中。如將近期比較受學生歡迎的娛樂節(jié)目與教學內容相結合,根據學生情況劃分小組,給每個小組進行任務安排,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耐力與體能。
(四)借助互聯(lián)網等平臺實現學生反思性評價工具的多樣化
隨著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的深入發(fā)展,教師除了要進行正常的教學活動之外,需要將學生的反思性評價情況進行相應記錄,如在足球訓練過程中,學生的實踐訓練情況及對自我訓練情況的評價等都需要詳細記錄,通過一定記錄實現對體育教學效果的動態(tài)化監(jiān)控,便于之后進行教學方法的調整。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實現體育教學目標、發(fā)展學生體能,教師可以借助互聯(lián)網信息平臺實現針對學生日常訓練情況、進步狀況引導學生進行反思終結性評價。此外,針對不同學生的發(fā)展情況,教師可引導學生制定階段性目標,使其在豐富多樣的課堂教學活動中不斷實現自我發(fā)展。為了充分保障學生在自評、互評、激勵性評價后能夠取得較好的實踐效果,教師還可根據學生的反思評價情況制訂課后鞏固計劃,讓學生能夠在課后通過對部分教學知識的回顧以及體育技能的反復體驗,更好地彌補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幫助其在總結自身學習經驗的基礎上實現教學資源的有效轉化。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及新課程標準的引導下,初中體育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發(fā)展需求,引導學生對體育課程樹立正確的認知。同時,教師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與實施者,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在充分發(fā)揮學生課堂主體作用的前提下引導學生進行反思性評價,通過實現學生自身反思與自我評價幫助其更好地認識自身存在的不足及需要改進的地方,并借助互聯(lián)網平臺實現評價工具的多樣化與長效化,便于全面提升學生的反思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
參考文獻:
[1]穆艷中.反思性評價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價值及實踐運用[J].體育視野,2020(11):68-69.
[2]翟長亞.初中體育教學對學生反思性評價的思考與實踐[J].科普童話:基礎教育,2018(11):80.
[3]高從文.初中體育教學中對學生反思性評價的思考與實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2):158.
作者簡介:
陳歐,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市采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