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華
摘? 要:目的? 探究人文關懷護理干預對四肢骨折早期功能鍛煉的影響。方法? 選擇2017年6月~2020年6月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醫(yī)院收治的90例四肢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5例。兩組均實施早期功能鍛煉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人文關懷護理干預。在進行護理后統(tǒng)計分析兩組康復效果、生活能力和疼痛狀況。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康復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評分高于對照組,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人文關懷護理干預對四肢骨折患者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
關鍵詞:人文關懷護理干預;四肢骨折;早期功能鍛煉
中圖分類號:R47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8011(2021)-14-0-02
四肢骨折是臨床中比較常見的骨折疾病,包括骨干骨折、尺橈骨干骨折等,患者會出現(xiàn)腫脹、疼痛以及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質量[1]。在對該疾病患者展開治療的過程中,早期功能鍛煉對患者預后有著直接作用,而在鍛煉期間容易出現(xiàn)切口裂開以及脫位等并發(fā)癥,影響治療效果,所以在對該疾病患者展開早期功能鍛煉的過程中應該采取有效護理措施。本文以2017年6月~2020年6月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醫(yī)院收治的90例四肢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探究人文關懷護理干預的應用價值,現(xiàn)將研究資料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6月~2020年6月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醫(yī)院收治的90例四肢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5例。對照組患者男
23例,女22例;年齡19~65歲,平均年齡(42.00±7.00)歲;觀察組患者男24例,女21例;年齡20~65歲,平均年齡(42.50±7.0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颊呒捌浼覍倬鶎Ρ狙芯績热莩浞至私獠⒑炇鹬橥鈺?。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符合四肢骨折診斷標準[2];②患者臨床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①合并精神疾病患者;②合并惡性腫瘤患者;③合并心肝肺腎等重要臟器功能疾病患者。
1.3? 方法
兩組均實施鋼板螺釘內固定技術治療及早期功能鍛煉治療。①手術治療結束在麻醉消失后指導患者行手指屈伸活動,同時進行臂部和前臂肌肉靜力收縮;術后第2天行屈伸肘活動,4~5次/d, 20 min/次,鍛煉過程中需及時詢問患者疼痛情況,以患者耐受程度調整訓練內容;患者上肢骨折沒有其他嚴重并發(fā)癥基礎上可在手術1 d后鼓勵其下床活動。②下肢功能鍛煉:麻醉消失后對患者進行四頭肌靜例收縮以及足趾、踝關節(jié)鍛煉,鍛煉強度以患者疲勞程度進行適當調整;手術后第2天對患者展開膝關節(jié)主動屈伸運動,10次/d,10 min/次;對于下肢骨折沒有其他合并損傷及出生,可在手術2~3 d后借助拐杖下床活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即對患者展開常規(guī)健康教育與日常護理,根據醫(yī)生囑托展開相關護理內容。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干預,即:①疼痛護理:鍛煉期間可為患者播放輕緩音樂,分散其注意力;護理人員在患者每次鍛煉后需給予表揚,提高患者自信心。②心理護理: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向患者詳細講解相關知識與需要注意的具體事項,提高患者認知程度,使其能夠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對存在消極情緒患者需及時疏導,平復其情緒,使其能夠樹立治療信心。③飲食護理:了解患者飲食習慣和疾病狀況,根據其具體情況制定飲食計劃,指導患者多飲食富含蛋白質食物,禁食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1.4? 觀察指標
①對比兩組康復效果:在護理2周后患者腫脹消退且沒有明顯疼痛,判定為顯效,護理2周后患者腫脹消退,但有輕微疼痛,判定為有效;護理2周后癥狀沒有變化,判定為無效??傆行?(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3]。②對比護理前與護理后1個月兩組生活能力和疼痛狀況:分別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評分、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評分進行評價,其中Barthel評分包括飲食和穿衣能力等項目,總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日常的生活能力越好;VAS評分總分11分,得分越高代表疼痛越嚴重[4]。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n(%)]表示,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后康復效果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康復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前后Barthel、VAS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Barthel、VAS評分均相近,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Barthel評分高于對照組,而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四肢骨折患者在接受治療后需要展開早期功能鍛煉,而早期有效的功能鍛煉能夠促進骨折處靜脈血液回流,消除軟組織腫脹,減輕水腫疼痛程度,但鍛煉期間容易出現(xiàn)切口裂開以及脫位等并發(fā)癥,所以需要采取有效護理措施。
人文關懷護理在護理過程中主要以人為本,并充分尊重個人價值以及個性化的需求[5]。對該疾病患者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干預,主要通過功能鍛煉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并通過健康教育向患者詳細講解相關知識,了解患者具體文化知識水平,根據其水平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講解,使患者能夠有效理解相關知識,從而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通過疼痛護理,在鍛煉過程中可以播放輕緩音樂,轉移患者注意力,而且患者在每次完成鍛煉后護理人員應該給予表揚,提高患者自信心。通過心理護理對存在消極情緒的患者需要及時疏導,平復其情緒,并在護理過程中展現(xiàn)專業(yè)水平與技術,使患者能夠提高對護理人員的信賴,建立良好護患關系,降低護患糾紛情況的發(fā)生,以及通過飲食護理指導患者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質食物,提高其免疫力。此外,在護理過程中需要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適當調整鍛煉強度與內容,最大程度上保證功能鍛煉的安全程度。趙潔[6]等研究發(fā)現(xiàn),給予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給予觀察組患者實施人文關懷護理,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依從良好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與本研究結果一致。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康復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且觀察組的生活能力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疼痛狀況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充分證實對該疾病患者實施此護理方式具有良好效果。
綜上所述,人文關懷護理干預對四肢骨折患者早期功能鍛煉康復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可提高康復效果以及生活能力,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錢群,趙愛萍,劉世敬.骨質疏松性壓縮骨折經皮椎體成形術圍手術期的功能鍛煉指導[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8,25(9):48-49.
[2]中華醫(yī)學會骨科學分會創(chuàng)傷骨科學組,中華醫(yī)學會骨科學分會外固定與肢體重建學組,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創(chuàng)傷外科醫(yī)師分會創(chuàng)傷感染專業(yè)委員會,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骨科醫(yī)師分會創(chuàng)傷專家工作委員會.中國開放性骨折診斷與治療指南(2019版)[J].中華創(chuàng)傷骨科雜志,2019,21(11):921-928.
[3]李丹鳳,江麗嬌,關露娟.辨證施膳聯(lián)合功能鍛煉對四肢骨折患者早期腫脹的效果[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8,34(16):2799-2802.
[4]楊建剛,張少輝.肢傷洗方輔助骨科連續(xù)被動活動機在四肢創(chuàng)傷患者康復早期功能鍛煉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8,22(19):43-45,49.
[5]劉娟娟.品管圈對下肢骨折患者早期肢體功能鍛煉正確性的影響[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8,47(7):833-835.
[6]趙潔.人文關懷護理在四肢骨折早期功能鍛煉中的作用價值分析[J].特別健康,2020,9(33):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