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互聯網的發(fā)展,新媒體在我們的工作和學習中逐漸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新媒體比較傳統(tǒng)媒體有著傳遞信息量大、傳遞速度快等優(yōu)勢,但也存在著由于信息內容無法得到及時篩選,出現魚龍混雜的情況。高校輔導員作為學生管理工作的實施者和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排頭兵,面對新的挑戰(zhàn)和要求必須要深入了解新媒體的優(yōu)勢,認識到合理利用新媒體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同時,輔導員的工作方式應隨著網絡信息和新媒體的發(fā)展不斷調整,將傳統(tǒng)的管理方式與新媒體技術相結合,探索學生管理新的發(fā)展路徑。
關鍵詞:新媒體;輔導員;學生管理
新媒體是區(qū)別于廣播、電視、雜志和報紙這四類傳統(tǒng)媒體而言,具有時效快、互動性強等特點的一種新型媒體形態(tài)。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新媒體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就有網絡課程的運用和普及。線上課程的開設有效解決了學校延遲開課的問題,使學生的學習不受場地和時間的限制,提高了授課的趣味性和便利性。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新媒體給大學生的生活也帶來了很大的變化,成為學生獲取各類信息的重要渠道。但新媒體網絡信息大多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現,存在著內容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學生難以把控。作為學生管理工作的實施者,輔導員只有正確認識新媒體對學生管理工作的積極作用和消極影響,將新媒體信息技術與在日常管理工作相結合,才能探索出適合青年學生的教育方式。
一、新媒體的定義和特征
“新媒體”一詞最早源于西方,并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廣泛的傳播。在不同領域和不同的視角,專家和學者們都對新媒體的定義進行了闡述。
廖祥忠將當下“新媒體”理解為“以數字媒體為核心的新媒體”——通過數字化交互性的固定和移動的多媒體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服務的傳播形態(tài)[1]。匡文波認為新媒體是一個相對概念,這里的“新”指“今日之新”,并且具有國際標準,新媒體的本質特征是技術上的數字化和傳播上的互動性[2]。
從新媒體對社會的發(fā)展和個人影響方面來說,新媒體是相對于傳統(tǒng)媒體而言的一個動態(tài)的概念,它能夠打破時空的限制傳遞信息,給人類創(chuàng)造了新的生活環(huán)境。具體來說,新媒體形態(tài)的類型是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以微博、微信、BBS、抖音等信息傳播平臺為載體的交互性網絡傳播形態(tài)。
在理解“新媒體”概念的基礎上,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更新和發(fā)展,新媒體還體現出許多鮮明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新媒體的信息發(fā)布者和接受者是雙向交流的關系,雙向互動性強。第二,即時性強。新媒體的信息發(fā)布速度快,信息的發(fā)布與接收幾乎在同一時間。用戶可以通過新媒體的多種平臺接收,真正的打破了信息傳遞所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第三,蘊含信息豐富。各種新聞資訊、個人觀點、不同階層受眾及傳播者的信息由新媒體發(fā)布后,形成了海量的數字信息源[3]。
二、新媒體的發(fā)展對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影響
新媒體以其特有形式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也為輔導員工作帶來了挑戰(zhàn)。正確認識新媒體發(fā)展對學生管理工作的積極作用和消極影響,是輔導員運用新媒體進行學生事務管理的基礎。
(一)新媒體對于學生管理工作的優(yōu)勢分析
首先,相比較傳統(tǒng)媒體而言,新媒體的出現大大提高了輔導員的工作效率,節(jié)省了工作時間。當前的高校管理中,輔導員在向學生傳遞信息時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既能夠及時地了解學生的需求、解決學生的問題,又能利用社會資源、家庭資源,形成家校合力進一步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其次,高校輔導員不僅是學生管理工作的實施者,更是學生思想教育的引導者。新媒體的出現大大拉近了輔導員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輔導員不僅能夠關注到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能通過新媒體平臺了解到學生的生活和思想動態(tài)。同時,學生也能通過新媒體暢所欲言,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親切。
最后,新媒體為輔導員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學習資源和工作方法,尤其是拓展了學生工作者的國際視野,與時俱進地開展工作。通過在新媒體平臺的學習和交流,輔導員能夠有效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新媒體對于學生管理工作的消極影響
首先,新媒體的獨特性增加了學生管理工作的難度。高校學生在新媒體平臺可以關注時事熱點并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展知識面,但新媒體的信息量大,并且信息的更新速度快,提高了學生管理工作者進行網絡思政教育和輿情監(jiān)控的工作要求。
其次,新媒體的出現不可避免地挑戰(zhàn)學生管理工作者的權威和主導地位。過去的老師相對于學生處于資源領先的地位,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導地位更加明顯。新媒體出現后,隨著海量信息的涌來,學生可以利用互聯網獲取國內外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方法,不只是依靠課堂上教師的講授。在這一環(huán)境下,學生更加追求獨立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作為學生日常管理的實施者,要注意與學生的溝通的方式方法。
由此可以看出,新媒體在學生日常管理工作中既起到了促進師生之間溝通、提高輔導員工作效率的積極作用,同時,新的環(huán)境給輔導員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挑戰(zhàn)。因此,合理的利用新媒體對高校輔導員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zhàn)。
三、輔導員在新媒體時代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要求
新媒體是思想、輿論、意識形態(tài)等的匯集地和發(fā)散地。同時,新媒體中也充斥著大量不良信息,具有強烈好奇心和張揚個性化的大學生容易盲目模仿、錯誤理解,形成不正確的“三觀”。因此,新媒體的出現給高校輔導員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善于在工作實踐中總結管理方式。輔導員在學生的工作和生活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方面的狀況,還有心理和思想上的動態(tài)。工作中經常會遇到許多繁瑣的事情,因此,輔導員在平日的學生管理工作上一定要不斷總結經驗,細心觀察、把握規(guī)律、全面分析,寫好輔導員工作日志,有條有理的做好學生管理工作[4]。
第二,聯系時代發(fā)展的特點和學生的個性特征,相應地調整工作方式。新時代的大學生受到信息多元化的影響,具有個性張揚的特點,在師生關系中更加追求相互平等的融洽氛圍。在新媒體時代下,輔導員需要選擇多種溝通渠道來傳遞內容,最終借助網絡和新媒體使思想教育引領更親切更接地氣,有助于形成亦師亦友的融洽關系。
第三,積極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輔導員日常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新媒體的出現給輔導員的思政工作帶來了許多挑戰(zhàn)。在日常工作中,輔導員要多關注社會熱點話題和事件,并將這些熱點話題和事件按照互聯網等新媒體的傳播規(guī)律進行內容再造,成為網絡平臺上的學習資源,用碎片化、互動化、交互性等方式傳播學習內容,同時把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潛移默化到其中。
四、新媒體環(huán)境中高校輔導員工作存在的問題
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學生工作在傳統(tǒng)學生工作的基礎上有了較大的發(fā)展,在學生工作的方式方法、內容上有所創(chuàng)新,以新媒體為載體進行學生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學生工作的創(chuàng)新方面還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一)運用新媒體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
新媒體以其獨特性在信息傳遞交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成為大學生獲取和傳播信息的重要渠道,利用新媒體開展學生日常管理工作成為主流。作為學生工作者的輔導員也應當在日常工作中有效利用新媒體手段,拓展和創(chuàng)新學生管理的途徑和方法,緊跟時代的潮流,抓住學生的關注點和興趣所在。但較目前狀況來看取得效果并不是很顯著,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輔導員對于新媒體在學生工作方面的重要意義認識不夠,缺乏新媒體與學生管理工作聯合的新意識和新思維。新媒體不僅是學生之間、學生與社會之間交流聯系的通訊手段,更重要的是思想相互影響、新觀念產生的重要平臺。輔導員只有深刻認識到新媒體的重要意義,才能有效地掌握機遇和優(yōu)勢,充分利用這一手段融入到工作中,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另一方面,忽視新媒體平臺對于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仍然沿用傳統(tǒng)的手段和方式。傳統(tǒng)媒體相較于新媒體來說具有滯后性,信息的傳遞需要一定的時間。而輔導員可以利用新媒體所特有的即時性和實效性,在其中挖掘思政教育所需要的素材和資源。對于時下熱點的話題進行挖掘和整理,既能夠成為學生所感興趣的學習內容,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能緊跟時代潮流有針對地開展思政教育工作。
(二)學生工作者的新媒體信息素養(yǎng)專業(yè)化程度低
第一,缺乏一支掌握信息網絡技術、能夠利用新媒體進行學生工作的專職隊伍。高校學生工作者缺乏對新媒體的正確認識,沒有掌握新媒體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工作者的輔導員,應當不斷提升自身網絡信息素養(yǎng)。但是現階段下部分高校輔導員的網絡信息素養(yǎng)不高,無法借助新媒體開展網絡思政工作,不能合理利用新媒體的優(yōu)勢將其與日常工作相結合,極大地影響工作的實效性和引導性[5]。
第二,由于高校對新媒體環(huán)境下學生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在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方面所花費的人力物力財力不夠,進而影響了高校利用新媒體開展學生工作的效率。
在多數高校一般都沒有安排運用新媒體開展學生工作的專職人員,他們更多的是讓學工處團委老師、輔導員和學生會成員承擔此項工作。這些人大多數都缺乏較為系統(tǒng)的新媒體技術、現代傳播理論知識以及信息網絡技術的學習,毫無疑問這會直接影響到高校校利用新媒體開展學生工作的效果[6]。
(三)新媒體時代下學生日常管理工作機制不健全
新媒體具有虛擬性的特點,網絡用戶可以將自己想說的話和想要發(fā)表的圖片、視頻等都分享到平臺,用戶在虛擬的世界中有著不受現實生活拘束的“安全感”。但這樣的無拘束缺乏相應的監(jiān)督機制,就會把原本應當暢所欲言、相互交流分享的和諧環(huán)境變成充斥著大量不真實信息的網絡平臺。長此以往,勢必會出現新的問題,影響輔導員工作的實效性。
一方面,新媒體作為新時代的產物,缺少嚴格的監(jiān)督管理機制。在熟悉的QQ和微信中,由于缺乏監(jiān)管出現的問題甚多,例如“咪蒙事件”就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和討論。受到年齡和心理特征的影響,也有許多大學生通過新媒體宣泄負面情緒,甚至是發(fā)布一些引人恐慌的虛假消息,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生活和身心健康。
另一方面,高校學生工作的新媒體管理機制還不健全,缺乏對高校輔導員日常管理工作科學合理的規(guī)劃。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學生工作的各個部門各自為陣,導致同一項工作多個部門同時進行,降低了學生工作的效率,比如說大多數校輔導員網絡思政工作缺乏專門、獨立的領導規(guī)劃機制。
五、新媒體時代高效輔導員學生管理方式的路徑創(chuàng)新
在當今時代,新媒體已然運用到生活的各個領域和各個方面,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高校學生是新媒體用戶的主要部分,新媒體影響著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也給輔導員的工作帶來了深刻的變化。對此,學生工作者要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新特點和人們生活的新變化,在工作中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
(一)樹立正確的工作理念,提高對新媒體的重視程度
部分學生工作者在面對新媒體這一把雙刃劍的時候,只看到了消極面,把學生沉迷于網絡、成績低下等原因歸結于新媒體本身,從而忽視了新媒體帶來的積極影響,最終導致無法將日常管理工作與新媒體有機結合。這種排斥的想法是片面的、錯誤的,作為高校教育管理者要把握學生的心理,緊跟時代的潮流,不能對新媒體帶有個體偏見的認識。
(二)加強輔導員的新媒體信息素養(yǎng),促進輔導員的專業(yè)化水平
新媒體時代下,對輔導員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有管理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也需要緊跟潮流學習新媒體技術。而在目前缺少專業(yè)負責新媒體平臺管理學生工作的人員,運用新媒體的高校學生工作者隊伍還未成型。對此,就要求學生工作者在掌握基本工作的同時,進一步學習新媒體技術為學生服務。
首先,提高學生工作者的新媒體信息素養(yǎng)就需要開展新媒體培訓、校內外輔導員工作交流、社會考察等活動增強學生工作者對新媒體的認識,鼓勵他們加強對新媒體知識的學習和對新媒體技術的掌握,從經驗型轉化為技術型輔導員。
其次,鼓勵高校輔導員發(fā)揮自主創(chuàng)新的能力,運用新媒體技術多元化地開展工作。例如,可以組織同院系或同校輔導員打造一個有關于知識傳播、為學生提供免費咨詢服務的公眾號,促使日常管理工作發(fā)揮更好的效果。
(三)健全和完善相關監(jiān)督管理機制,優(yōu)化新媒體網絡環(huán)境
健全和完善媒體相關監(jiān)管機制是發(fā)揮新媒體積極作用的重要保證,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新媒體環(huán)境,也是當前高校利用新媒體進行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
首先,高校應當建立健全新媒體運行的監(jiān)督機制,起到監(jiān)督管理和輿情引導的作用。在傳播信息的過程中,做好學生接收信息的“篩選人”,對于有害學生身心健康的不良信息應予以及時處理。
其次,凝聚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力量來優(yōu)化網絡環(huán)境。在學校方面,要加強監(jiān)管力度,對于不符合規(guī)范的虛假、有害信息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在家庭方面,家長做好引導者的角色,在日常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在社會方面,呼吁全體社會成員都能加入監(jiān)督和舉報新媒體環(huán)境下違法違紀行為的活動中來,讓新媒體環(huán)境變得更為健康干凈。
綜上所述,高校學生作為新媒體的主力軍,在學習和生活方面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而新媒體這把雙刃劍給高校輔導員工作帶來的既有機遇又有挑戰(zhàn)。新媒體作為高校師生獲取網絡信息的主要路徑,也是高校輔導員開展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正確地認識新媒體的影響是有效開展學生工作的重要保證。因此在新媒體時代下,作為輔導員應當樹立新的工作理念,提升網絡素養(yǎng)并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同時高校也要建立健全相關監(jiān)管機制,優(yōu)化網絡環(huán)境,充分發(fā)揮新媒體的優(yōu)勢和長處,使之更好地為現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服務。
參考文獻
[1]廖祥忠.何為新媒體?[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08,(5):121- 125.
[2]匡文波著.新媒體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3]郭勝召.新媒體下高校學生管理創(chuàng)新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7,(8):53-55.
[4]王振山.淺析高校輔導員如何利用新媒體開展學生管理工作[J].才智. 2020,(16):78.
[5]劉京.探討新媒體視閾下高校輔導員網絡思政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智庫時代.2019,(36):42-43.
[6]傅格.新媒體對高校學生工作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
胡玉函(1998—),女,漢族,四川成都人,思想政治教育碩士在讀,單位:四川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