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琴
摘要: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能夠促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古詩詞意境美、音樂美以及語言美,實現(xiàn)學科素養(yǎng)發(fā)展的目標。小學語文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時,要將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調(diào)動起來,帶領學生分析古詩詞內(nèi)涵和表達的思想情感,并讓他們在自己的腦海中形成深刻印象。因此,教師需不斷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讓學生積累豐富的古詩詞知識,從而促進課堂教學目標順利達成。鑒于此,本文對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有效策略
一、充分認識古詩詞教學的重要性
教師應充分認識古詩詞教學的重要性,在教學中對學生加以引導,帶領學生領會古詩詞的奧妙,幫助學生產(chǎn)生對古詩詞的興趣。教學實踐證明,以往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并不利于學生的語文學習,因此教師應當認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的主人,學生有必要提高自主學習的意識。在課堂中,教師扮演的是引導者的角色,應給學生指明正確的方向,在學生遇到學習困難時及時提供幫助。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改變自己的課堂形象,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多注意學生的課堂情緒,想辦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在學生迷茫時加以引導。以古詩詞《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的教學為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板書、口授和學生的背誦為主,教學效果往往不佳。實際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先理解這首古詩的主旨及背景,學習它的修辭手法,尋找它蘊含的各種意象,并思考這些意象的作用。在學生對這首詩有了一定的理解后,再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這首詩的前兩句“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蘊含的自然道理,并且描述詩詞呈現(xiàn)的畫面:長安街上淅淅瀝瀝的小雨潤滑如酥,在遠處看的時候草色是連成一片的,而湊近來看,卻顯得稀稀疏疏。在這樣的引導下,學生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習的自主性,加深對古詩詞的理解,并對古詩詞學習產(chǎn)生興趣。
二、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有效策略
1、激發(fā)學生興趣
信息化的一個優(yōu)點是它對課堂的貢獻。信息化和因特網(wǎng)相結(jié)合,無論信息傳播的速度還是質(zhì)量,都有一個質(zhì)的飛躍。在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就是將現(xiàn)代氣息引入教學中,使學生的學習方式更加豐富、完善、直觀。
例如,在詩《示兒》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向?qū)W生播放動畫。運用多媒體將陸游想為國而戰(zhàn),為國而死的愛國情懷表現(xiàn)出來。通過視頻,學生能夠很容易地感受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從而更好地學習這首古詩,這對他們的愛國情懷的產(chǎn)生也是一個很好的啟發(fā)。
2、巧用現(xiàn)代技術
沒有朗讀,學生就無法理解古詩。這是為了幫助學生在標準的環(huán)境下獲得準確的語言感受,在情感上理解上認識古詩,古詩朗讀需要注意興趣、技巧和理解。運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圖像、動畫、音樂,快速展現(xiàn)場景美,能捕捉學生的情緒,可以采取不同的閱讀方式,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轉(zhuǎn)換不同的詩歌意象,在學生建構(gòu)出詩歌內(nèi)容后,將想象中的主題以意象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通過預先采集自讀、音樂朗讀、合唱朗讀等視頻,利用信息技術制作課件,在視頻中標注閱讀的重音和停頓,使學生在學習技巧和閱讀品味上,逐步認識到詩歌閱讀的美,從而規(guī)范對詩歌的深度理解。
例如,以《卜算子·詠梅》詞為例,教師可以用多媒體把詠梅中的場景連接起來,比如白雪,春寒料峭,忽隱忽現(xiàn)的香味,偶爾飄來的微風等等。真實情境下,當學生如聞到梅花香,當他們?nèi)缈吹矫坊ǖ奈恢脮r,他們就能深入場景,將自己融入其中。以信息技術為手段,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實現(xiàn)詩歌意境的創(chuàng)造和傳遞。讓學生有了閱讀的欲望,能夠讓學生在閱讀中不斷學習古詩詞,收集古詩詞,體會古詩詞的魅力。教師要在古詩詞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要保證符合小學生的興趣,能給他們帶來豐富的聯(lián)想,引導他們深刻理解古詩詞美的內(nèi)涵,真正使詩、畫、情融為一體。
3、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
教師需要先分析詩人的生平經(jīng)歷以及情感流派,讓學生對于詩人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繼而講解詩人當時是在一個怎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中作詩的,因為詩人們會因事物的變化來表達不同的情感,我們需要以詩人的角度出發(fā),去觀察詩人所處的一個環(huán)境,讓學生們親自感受當時詩人的想法。
例如,《贈汪倫》是一首表達了汪倫對李白樸實、真摯是感情,教師首先需要學生對于李白有一定的了解,知道李白有“詩仙”之稱,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是豪放派詩人的主要代表人物。這首詩是寫于李白離開之,當時李白以為汪倫不會來送他讓離別,在李白思考之時,河畔兩岸響起了當?shù)氐拿窀鑱須g送李白別開,這是李白所沒有想到,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李白完成了這一首千古名著。學生可以體會當自己需要遠走時,以為自己的好朋友不會來為自己送行時,卻為自己辦了一個歡送會,激動的情緒用上心頭,如果換作是自己,學生將會怎么做呢?可能學生不及李白的才華,無法像李白那么寫出千古佳作,但是李白那時的心情學生可以好好體會出來。
4、還原詩詞背景
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應該先收集與古詩詞相關的背景資料,在課堂上適時呈現(xiàn)出來,確保學生加深對古詩詞的理解。教師在備課期間需要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收集材料,在新課導入中進行展示,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古詩詞內(nèi)容,并逐步理解當時詩人內(nèi)心真實感受,對所學內(nèi)容產(chǎn)生初步的感知。
例如,在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教學中,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感受作者對家鄉(xiāng)的熱愛與思念之情。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只是簡單地逐句翻譯,學生對復雜、深奧的字句難以理解到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先用準備好的背景材料,讓學生了解王安石當時應召自江寧赴京任翰林學士,途經(jīng)京口寫下這首詩。在字里行間,詩中反映了詩人仕途多險、前途未測之感,并由此萌發(fā)了鄉(xiāng)情。運用這種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學生輕松理解古詩詞,鞏固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
三、結(jié)語
總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任重而道遠,教師在教學中應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為學生指明學習的方向,幫助學生提高古詩詞賞析能力。古詩詞教學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教師只有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方式,才能獲得一定的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 黃蘇芹. 淺析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的改進[J]. 考試周刊,2018(18):42.
[2] 李青. 探究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改進方法[J]. 中外交流,2018(1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