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培龍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新課標的持續(xù)實行,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逐步滲透到了學校的管理工作中,基礎教育領域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探求教學管理方式的轉變。人本理念強調人的主體性,主張通過對學生本人主觀能動性的調動,深入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以促進學生的長遠及全面發(fā)展。本文基于對人本管理理念的認同,結合當下各地高中在學校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問題,探討了踐行人本管理理念的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以人為本;管理理念;學校管理
一、引言
在學校管理方面,以人為本理念強調學生的價值與尊嚴。馬斯洛提出的“人的激勵理論”認為在尊重需求得到滿足后,人會更加相信自己的力量與價值。這一理論在學校管理方面同樣適用,通過對學生個人的價值、尊嚴以及發(fā)展性需求的尊重,學生的潛力與積極性能得到更充分的調動,進而轉變?yōu)樘岣邔W習效率的動力,更有助于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而人本理念下的管理核心是全面發(fā)展,這一點同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即不能將視野局限于學生的文化成績,要立足于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合理需求,包括情感、尊重與自我實現(xiàn)等,避免以固化的統(tǒng)一標準來規(guī)范學生,要借助人性化的管理手段來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二、尊重學生認知規(guī)律,轉變課堂教學方式
受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我國高中階段的教學一直存在片面追求考試結果的功利化教學傾向。在這一教學指導思想的作用下,各科教師偏向于在課堂教學中采取結論性知識灌輸?shù)姆绞剑瑢δ軌蛑苯愚D化為考試分數(shù)的內容反復深耕,許多涉及學生興趣培養(yǎng)與能力拓展的知識板塊被忽視。這種現(xiàn)象并非存在于某一位教師或每一個學科的教學中,當其成為各學校普遍存在的問題時,就不得不從學校管理方面作出反思??陀^地講,這種教學方式確實能夠幫助學生在應試方面贏得優(yōu)勢,但是其局限性也很明顯。其一,單方面應試能力的提升難以滿足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需求,也落后于社會對綜合性人才的需要,因此有礙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其二,根據(jù)構建主義理論,學生認知結構的完善雖然需要自我知識結構同外部環(huán)境的碰撞,以此來完成認知結構的重塑,但是這一過程中學生個人的自主性與能動性發(fā)揮著關鍵作用[1]。由此可見,教師單方面知識灌輸?shù)男Ч邢蓿跊]有充分調動學生自主性的情況下,“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只能導致重負低效的狀況。
因此,從學校管理的層面而言,既要認知到當下課堂教學模式的種種弊病,也要切實了解高中生課業(yè)壓力繁重這一實況。一方面要認真領會素質教育與新課標的目標指導,另一方面也要尊重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引導教師轉變教學模式,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落實于課堂之中??梢越柚D課堂、情境教學等新型教學方式來增加學生的主體性,加強對學生基本學情的了解,以學生的發(fā)展性問題為目標來確定教學內容與活動,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三、推行人性化管理,營造人文化環(huán)境
除了課堂教學之外,在學生日常校園生活的管理方面,學校也要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營造和諧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這主要是基于學生情感與個性發(fā)展的需求而做出的考慮,學校管理的目的在于強化育人功能,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而無論是學校的管理方式還是校園文化建設,對學生而言都屬于間接教育手段,能夠對學生的成長過程帶來積極的影響,使得學生置身其中潛移默化地塑造自己的思想觀念與行為規(guī)范[2]。在學校管理手段方面,不應一味局限于約束性策略,比如完全依賴于校規(guī)要求學生不能做什么,以及在學生違反校規(guī)時進行補救性教育。而應同步采取發(fā)展性策略,即立足于學生的發(fā)展性需求來有目的、有計劃地推進管理活動,逐步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與個人綜合素質,而非將目標定位于學生不觸碰“底線”即可。
對此,學??梢葬槍Ω咧猩鷮W習與成長過程中常見的問題制定教育方案,匯集廣大教師與學生的智慧,創(chuàng)新活動開展形式。以往類似的教育活動多局限于教師或領導的說教、批評或講大道理,學生對此類“訓話”式的教育往往接受度比較低,加之口述的教育方式確實效果單薄,難以充分引起學生的關注。因此學校可以組織多元的活動形式,要求以班級、年級或全校為單位來舉辦趣味活動。比如可以以高中生常見的壓力排解、校園安全、文明舉止等問題為主題,讓學生們進行相應主題的情境演繹,展現(xiàn)與學生息息相關的生活場景,并在其中滲透正確的思想觀念與行為規(guī)范。然后集中進行評選和展示,既能充實學生的校園生活,也能以此來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此外,校園文化氛圍的建設還需要硬件環(huán)境的同步跟進,學??梢粤私鈱W生的需求來完善基礎設施,比如在操場旁邊增加凳子,改善食堂的就餐環(huán)境,豐富學校圖書館的圖書資源等等。在條件允許的范圍內,盡量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加舒適的校園生活環(huán)境,給學生帶來更積極的學習情緒。
四、彰顯民主精神,優(yōu)化管理規(guī)范
學校管理規(guī)范影響著的是全體師生的在校生活,為踐行以人為本理念,必須彰顯民主精神在學校管理規(guī)范中的地位。學校要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賦予廣大師生更多的參與權,特別是學生,許多高中學校認為學生就應該集中全部精力于課業(yè)學習中,進而忽視了學生在學校管理中的主體地位。須知道,這種脫離學生實際需求的管理方法只會越來越不適應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問題一旦嚴重還容易引起學生的逆反情緒,破壞學生對教師與學校的信任[3]。因此,學校要充分遵循民主精神,注重聽取廣大師生的意見。在學生的參與方面,要重點發(fā)揮學生會的作用。在實際工作中,不少高中的學生會徒有其名,并未在學校管理中發(fā)揮作用,學生會成員的選拔更是直接由部分教師指定,這種做法顯然背離了民主精神。學校須全面規(guī)范學生會的管理,面向廣大在校學生招納成員,拒絕唯成績論的選拔標準。要加強對學生會成員綜合能力的考察,使之既能匯集并及時反饋學生的意見和訴求,發(fā)揮聯(lián)系廣大學生的作用,也能認真落實學校黨政工作精神,全心全意服務于廣大學生,代表學生群體在學校管理中發(fā)聲。
五、結束語
在素質教育深入發(fā)展的背景下,高中階段學生的思想與發(fā)展訴求皆已發(fā)生明顯變化。作為學校管理者,也不應固守陳舊的管理思想與工作方法,一味忽視學生的發(fā)展性訴求。要認真落實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調動學生的自主性與能動性來參與到學校管理中,在培養(yǎng)學生對學校管理的認同感的同時,逐步提升學校管理工作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溫建益.人本理念下的高中學校管理思考[J].高考,2021(17):133-134.
[2]秦海地.高中學校管理凸顯人本原則的策略[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1,6(02):115-116.
[3]肖廣勝.人本管理理念下的高中學校管理對策探討[J].考試周刊,2020(17):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