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欣
【摘要】流行音樂是音樂當中的一種風格和流派,由于其流傳較廣,且深受人們喜愛,在學生當中具有較大的影響力。而在當下的初中音樂教學過程當中,傳統(tǒng)的初中音樂教學的局限和弊端日益顯現(xiàn)。在此情況之下,為了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與核心素養(yǎng),相關人員就必須要對以往的音樂課堂教學進行整合與重構,在其中有效地融入流行音樂。把握二者之間的融合點與銜接點,對其進行深度的整合與滲透,借助流行音樂輔助開展初中音樂教學,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地進行音樂學習和實踐。
【關鍵詞】流行音樂? 初中音樂教學? 融合? 碰撞
【中圖分類號】G633.95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6-0157-02
在當下的初中音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從不同的角度和層次進行研究,考慮不同階段學生的能力、水平、認知、思維等發(fā)展情況,科學地進行具有教育性、引導性的優(yōu)秀流行音樂的選擇,以此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和欲望,使其能夠更加主動積極參與到初中的音樂課程當中。另外,教師也需要掌握初中教學與流行音樂教學融合的問題,掌握新課改對初中音樂提出的全新標準和要求,對其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進行全面的革新,引入先進的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利用別開生面的方式進行初中音樂和流行音樂教學,以發(fā)揮流行音樂在初中音樂教學當中的應有作用與優(yōu)勢。
一、流行音樂與初中音樂教學的碰撞及問題
流行音樂(Popular Music)具有較強的商業(yè)性,其大眾化商品音樂的特質(zhì)決定了流行音樂的創(chuàng)作主要是以盈利為目的,其更加注重于群眾傳播和市場需求,本身的藝術性有限。且流行音樂是在傳統(tǒng)的搖滾音樂、爵士樂、布魯斯、叮砰巷歌曲等大眾音樂上發(fā)展起來的,其形態(tài)更加豐富、風格更加多樣、唱法更加多元。在傳播和推廣的過程當中極容易被各種群體,特別是初中學生所接受。且部分的流行音樂本身情感真摯、形式活潑、內(nèi)容通俗、結構短小,其傳唱率更高。大部分的初中學生都有自己喜歡的流行音樂,也會經(jīng)常討論一些關于流行音樂歌手或者偶像的事件,甚至會無意識地哼唱流行音樂。這也就導致學生極容易受到流行音樂當中所傳播的思想、價值、認知的影響,而當音樂課堂教學當中出現(xiàn)與流行音樂相背或內(nèi)容不同時,學生更容易傾向于流行音樂。且部分流行音樂本身的創(chuàng)作水平不高,大部分都是以描寫愛情為主題,而初中階段學生本身的辨知能力和自控能力較為有限,極容易受到流行歌曲當中虛構的世界和情感的影響,進而導致自身的認知、行為、思想發(fā)生極大程度的偏移。
有的教師本身對流行音樂的認識不夠全面,認為在課堂教學當中引入流行音樂會對學生產(chǎn)生一些不利的影響,有的教師甚至杜絕在音樂課程當中引入流行音樂元素。以音樂教材為主的課堂教學,難以滿足學生逐漸向多元化、趣味化、綜合化發(fā)展的音樂學習需求,甚至會使部分學生對墨守成規(guī)的音樂課堂產(chǎn)生一定的厭倦情緒。而在當下的教學過程當中,雖然部分教師引入了流行音樂的相關內(nèi)容,但由于其并未能把握好與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之間的關聯(lián),無法很好地對二者進行有效的融合與滲透。且在信息互聯(lián)網(wǎng)絡飛速發(fā)展的情況之下,學生能自主通過網(wǎng)絡渠道獲取更多的音樂資料和信息,但教師的音樂教學仍然無法擺脫傳統(tǒng)的以自身為主體的教學形式。即便是引進了一些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也只是引導學生聆聽歌曲或觀看短片,難以根據(jù)學生的具體學習動態(tài)對其進行相應的點撥和指導。
受到傳統(tǒng)課程教學體系和教學模式的影響,大部分教師在課堂上更加注重向學生傳授音樂基礎知識和演唱技法。即便是引入了一些流行音樂,也是從該方面入手進行分析和講解,很少為學生預留更多的自主探究與練習的空間。初中階段學生自身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教育環(huán)境等各不相同,且受到自身的能力、思維、水平、認知、素養(yǎng)等差異的影響,即便是對相同的流行音樂和初中音樂進行學習和鑒賞,其所產(chǎn)生的感知和理解各不相同。但大部分的教師習慣于統(tǒng)一地進行音樂教學,這往往很難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即便有的教師設計了一些音樂實踐環(huán)節(jié),但更多的是以自身的經(jīng)驗為參考,要求學生根據(jù)某些流程或者方法進行實踐。
二、流行音樂與初中音樂教學的有效融合措施
(一)有效融合教學資源,激發(fā)學生音樂興趣
教師需對音樂教材進行深入的解讀和分析,掌握音樂教學的難點和重點。結合以往的課堂教學反饋情況,充分挖掘教材當中具有趣味性、多元性、綜合性、流行性的元素,以此為切入點進行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規(guī)劃。另外,教師也需要掌握初中音樂、流行音樂與學生生活之間存在的關聯(lián),圍繞音樂教學主題,提取一些與學生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案例、實踐、現(xiàn)象,利用信息手段將之轉化成優(yōu)秀的音樂教學資源。教師也需要發(fā)揮互聯(lián)網(wǎng)絡渠道的教學優(yōu)勢,圍繞初中音樂教學的主旨與核心,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絡渠道獲取一些具有地域性、特色性、綜合性的優(yōu)勢教學資源,或提取一些與教材內(nèi)容相關聯(lián)的流行音樂作品。另外,教師也應考慮初中階段學生的實際發(fā)展需求,有效地在初中教學當中融入一些與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愛國等有關的優(yōu)秀流行音樂。如《清平調(diào)》《滿江紅》《蜀道難》《琵琶行》《雨霖鈴》《山鬼》《明月幾時有》《陽光總在風雨后》《月滿西樓》《蜀繡》《在那遙遠的地方》《馬賽曲》《義勇軍進行曲》《東方紅》《歌唱祖國》《洪湖水浪打浪》《最初的夢想》《相信無限》等,引導學生從不同的維度和方向進行學習。這樣不僅能夠更好地用流行音樂當中所包含的正能量、思想、情感感染和熏陶學生,同時也能夠使學生對當下的初中音樂教學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二)科學構建音樂情境,營造良好課堂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要以創(chuàng)新教學思維和生本教育理念為指導,考慮學生的形象性思維優(yōu)于邏輯思維的特點,保留傳統(tǒng)課堂中與當下的流行音樂與初中音樂融合相適應的部分,并有效引入先進的信息化教學技術,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構建全新的初中音樂教學課堂。在這過程當中,教師可利用學生喜歡的音頻、動畫、視頻、圖片等元素,呈現(xiàn)流行音樂和初中音樂,全面調(diào)動學生的視聽感官,使其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教師可在課堂當中以RAP的演唱形式,讓學生進行有效練習,以增強學生對節(jié)奏感的掌握。為了使學生快速地集中注意力,并轉變自身的學習狀態(tài),教師可選擇學生喜歡的一段流行歌曲導入課堂,并以此為切入點進行相關的音樂基礎知識或識譜教學。
一些流行歌曲當中包含了深刻的寓意和文學底蘊,學生雖然能進行演唱,但沒有掌握其樂器知識、樂理、文化、底蘊、內(nèi)涵。在此情形下,教師可為學生構建具有加強代入性、交互性、實踐性的音樂教學情境,更加系統(tǒng)、全面、完善地向學生展示初中音樂和流行音樂。如《蜀繡》當中所包含的蜀繡文化和繡娘的情感;《青花瓷》以中國傳統(tǒng)瓷藝當中的汝窯瓷為主題,運用了架子鼓、笛子、豎琴等進行伴奏;《明月幾時有》以古詩詞為歌詞,其內(nèi)容涉及了中國傳統(tǒng)的中秋節(jié),多個歌手對其進行了翻唱,其所涉及的唱法、伴奏樂器、情感各不相同。利用情境的音視結合引導學生進行鑒賞,使其能更加直觀地去分析、去感悟、去體會、去研究、去思考。教師也可結合教學需求,參考和借鑒流行音樂當中的優(yōu)秀樂理、演唱方法、演唱技巧等,引導學生有側重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和練習。此外,也可以結合音樂課堂教學的主題提出一些具有啟發(fā)、導向、促進作用的問題,全面地激活學生的音樂思維和情感,使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事半功倍。
(三)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提升學生音樂能力
教師需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共性,了解初中音樂教學與流行音樂融合的整體趨勢,在其中引入小組的學習模式,并為學生設計具有螺旋遞進式特點的音樂學習任務和實踐活動。如音樂知識競賽、音樂劇表演、流行歌曲演唱、課堂小合唱、主題音樂辯論等,引導學生積極地進行參與和實踐,與小組同學進行深入的討論和探究,以有效解決學習與實踐過程當中存在的問題。教師需加強對學生各階段的實踐動態(tài)的關注,合理提出意見、有效導正思路,使學生能高效、快速、合理地進行音樂學習和實踐。另外,教師也必須要打破傳統(tǒng)音樂課堂對學生的禁錮,為學生設計一些綜合實踐性活動,根據(jù)實踐的課堂教學內(nèi)容確定音樂主題,如愛國、感恩、奮斗、夢想、親情、友情等,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音樂活動的分析、策劃、組織。定期地推出校園歌唱大賽、流行音樂大賽、文化藝術晚會、校園文化節(jié)等活動,或圍繞春節(jié)、中秋節(jié)、端午節(jié)、重陽節(jié),以及建軍節(jié)、國慶節(jié)、感恩節(jié)等特殊節(jié)日開展主題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傾向和能力特長進行選擇和參與,自主地進行優(yōu)秀流行音樂的選擇,自主選擇流行音樂或者初中音樂,利用掌握的音樂技巧進行表現(xiàn)和演繹。這樣才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更好地將自己掌握的音樂知識和技能轉化為演唱能力和音樂素養(yǎng)。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必須要以綜合、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初中音樂和流行音樂的融合,立足于學生學情,為其制定全新的音樂課堂教學方案。另外,教師還必須要掌握傳統(tǒng)的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規(guī)律,明確流行音樂的特點和特質(zhì),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對二者的融合進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還需要考慮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思維規(guī)律、學習規(guī)律,有效地利用信息手段轉化傳統(tǒng)以靜態(tài)化教學課堂為主的初中音樂教學,為其構建具有指向性和針對性的教學情境,也可增加一些基于流行音樂和初中音樂的綜合實踐活動,引導和動員學生更積極地進行參與、實踐、探索。在為學生提供自我展示和練習的空間的同時,為基于新形勢下的初中音樂和流行音樂的有效融合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潘世強.初中音樂教學中流行音樂的融合研究[J].科技資訊,2020,18(6):164,166.
[2]甄倩.基于初中音樂教學的流行音樂引入分析[J].魅力中國,2020(1):57.
[3]孔春蘭.流行音樂與初中音樂教學的融合策略[J].年輕人,2019(29):204.
[4]衷徐芬娜.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引入流行音樂的研究[J].科學咨詢,2020(36):287.
[5]李欣.流行音樂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南北橋,2020(17):33.
[6]陳曉微.流行音樂新玩唱——簡析流行音樂與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結合[J].青春歲月,2020(14):269.
[7]周曉霞.流行音樂融入初中音樂教學的探討[J].南北橋,2020(7):145.
[8]詹莉.流行音樂對初中音樂教育的影響及應對策略分析[J].北方音樂,2020(17):195-196,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