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鵬龍
摘要:經歷完小學六年級后,學生會進入初中階段的學習,不過由于小學與初中的學習方法與習慣存在差異,所以很多學生都無法適應初中階段的學習。在此背景下,教師不僅要找到小學與初中數學教科書內容的銜接點,在教學期間還要注重學生心理與能力上存在的差異,因材施教將新舊知識有機聯系,合理區(qū)分教學方法,這不僅能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適應初中的學習生活,教師還可借助豐富的教學模式來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基于此,本文圍繞中小學數學教科書內容銜接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中小學;數學教科書;內容銜接
引言:
隨著九年義務教育的落實,初一學生的稱呼也變?yōu)榱似吣昙墝W生,由此可見,小學與初中是融為一體的,小學六年級結束后便是七年級。但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中小學數學教學的銜接并沒有六年級升至七年級那么簡單、順利。很多中學數學與小學數學教育的銜接都出現了問題,特別是教科書內容的銜接,要想促進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穩(wěn)定發(fā)展,教師必須采取措施將此問題解決。
一、中小學數學教學的不同
(一)學生思維上的差異
經歷小學六年再步入中學,不論是學生的心理還是生理,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是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由機械記憶向意義記憶進行轉變,而中學生的思維逐漸趨于邏輯性,同時以意義記憶為主。
(二)教材內容的差異
由于小學與中學學生的年紀特點不同,所以小學生接觸到的數學教材知識都是比較直觀且基礎的,其中涉及的信息較少,只是側重探究知識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在進入初一學習后,數學教材的內容會更加豐富且抽象,隨著方程、平面幾何等知識的編排,學生的思維也會得到突破性發(fā)展,而中學對學生的理解記憶與推理等能力也有了更嚴格的要求。
(三)教學理念與模式的差異
小學階段的學習學生并沒有升學壓力,所以教師可注重對新課標教學理念的探討,進而促進人文關懷與科學教育的統(tǒng)一。但中學由于受到升學率的影響,學生的身心也發(fā)生了變化,這也使得教師需注重對學生學習的管理。再加上小學的數學教學只是讓學生對教材知識進行不斷探究,便借助各種方法將問題解決,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對教師有著極強的依賴性。不過由于中學的教材內容極多,而教學時間緊迫,所以學生也需借助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等手段來掌握知識[1] 。
二、明確小學與初中數學教材內容的銜接點
(一)算術數和有理數
小學數學的課本教材是以算術數,如小數、分數和整數為主,在進入初中后又新增了負數并將數的范圍擴大到有理數區(qū)域,在數的運算上也由小學數學教材的加減乘除四則運算擴展到了初中的乘方與開方運算。而在這一過渡中,負數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想實現中小學數學教科書內容的有效過渡與銜接,教師首先需淡化知識概念,還要讓學生能熟練掌握加減乘除四則運算,之后再學會符號法則,學生學習有理數知識的質量與效果才能提高。
(二)數與式
初一教科書中的代數融入了代數式的概念并注重對有理式運算的研究,而由數到式這一過程便是從特殊的數向著抽象的代數式進行過渡。所以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注重數與式的聯系,同時也要進行區(qū)分。對于數,可將其看為是式的一種特殊情況,而數的運算也可視為是式的一種特殊運算情況。
三、中小學數學教科書內容的銜接對策
(一)過渡教學方法
隨著新學期的到來,教師需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分層教學、漸進教學并引導學生多熟悉、多練習。在分層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將教學目標分為掌握基礎、進行提高、有效拓展等方面,之后再引導學生循序漸進的學習。至于漸進教學是在新學期開始由慢到快的提升教學速度,通過這一過程,學生也能適應初中的學習節(jié)奏。而通過多熟悉、多練習,學生也能反復理解知識內容進而實現鞏固與提升。
(二)聯系、區(qū)分新舊知識內容
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只有促進新知識與認知結構中的舊知識相互作用,舊的知識內容才能得到優(yōu)化,而新知識的價值才能發(fā)揮出來。在講解難度較大的知識點時,教師通過將其與舊知識有機聯系,學生也能直觀、形象的理解抽象知識。以有理數乘法和算術數乘法為例,二者最明顯的區(qū)別便是對符號的確定。不僅如此,教師還要重視數學知識的形成與方法探究過程。如在研究有理數乘法規(guī)律的過程中,教師可為學生設計如下算式讓學生計算:4*6;4*(-6);(-4)*6;(-4)*(-6)。在講解圓的周長公式期間,教師可為學生設計幾何畫板軟件,這樣也有利于學生計算圓周滾動一周的路程。通過這種方法,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僅能得到培養(yǎng),他們還會掌握學習方法來解決知識問題。最后,教師還要借助多樣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不僅能將學生帶入到知識的情境中,還能激發(fā)他們學習并解決問題的熱情。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除了能滿足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需求外,還能激發(fā)他們的表現欲,這樣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也可得到激發(fā)[2] 。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與初中數學教科書內容的銜接是極為關鍵的,有效銜接教學內容并過渡知識不僅能以小學知識為基礎引導學生掌握并吸收初中的知識內容,同時采用豐富的教學模式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利于他們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轉化。
參考文獻
[1] 李艷君. 初中小學數學教學銜接問題及對策研究[J]. 課堂內外·初中教研,2021(5):59-60.
[2] 孫健媛. 中小學數學教科書內容銜接思考[J]. 新智慧,2019(1):109.